第八百二十九章 连环画

“什么时候到的?”孟子涛迎了上去。

于为刚笑道:“也是巧,刚到两三分钟,走吧,咱们去找刘沃尔打秋风。”

一行人上了车,车子便往刘沃尔下榻的酒店出发。

一路无事,下了车走进酒店的大堂,大家见到刘沃尔向他们迎了过来。

客套了几句,刘沃尔笑道:“房间已经为你们安排好了,你们先去安放一下行李,我在这里等你们。”

大家去安放了行李,稍稍漱洗了一下,便下楼去和刘沃尔会合。

刘沃乐大手一挥道:“走,今天我带你们去吃烧鸡公。”

于为刚无语道:“我说你也太抠了吧,居然带我们去吃烧鸡公。”

烧鸡公是山城川蜀一带的名菜,之所以叫“烧鸡公”而不叫“烧公鸡”是因为那里的方言管“公鸡”叫“鸡公”。

据说,这道菜是一帮司机哥们出了一趟长途车偶然烧出的,当时这伙人饿得如狼似虎,好不容易看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有一家食馆,上前一问老板都关门了,什么也没有了。

这些司机说尽好话,老板只好将就把自己养的鸡宰了,又加了大量的辣椒和香料,还有剩余的火锅底料一起烧,没想到这一烧,就烧出了一道名菜,从此风靡川渝两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道名菜传到全国各地,许多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属于一道比较普通的菜肴,也正因为这样,不太符合于为刚打秋风的想法,于是便说了出来。

刘沃尔哈哈一笑:“你觉得如果味道不好,我能带你们去吗?”

“不就是烧鸡公嘛,有什么特别的?”于为刚不服气地说,因为喜欢吃辣,烧鸡公他也常吃,沪市的几家以烧鸡公为特色的饭店他都去过了,有好吃的也有感觉一般的,但觉得惊艳的一家都没有。

刘沃尔笑道:“到底怎么样,咱们去了便知道了,肯定不会坑你的。”

“那我便拭目以待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于为刚发现车子再往沪市郊区的方向行驶,不由问道:“咱们到底要去哪里啊?”

刘沃尔说:“其实我带你们去我的一位老乡家,他做的烧鸡公是一绝,就算我都吃了还想吃,每年哪怕再忙,我都至少会大老远地跑个三五趟。”

于为刚有些不信:“有这么夸张吗?”

刘沃尔笑道:“我说再多你不信还是不信,味道怎么样,你自己品尝过后就知道了。”

等到天色以黑,商务车在一处带院子的民居前停了下来,刘沃尔下车之后,上前敲了敲门,没一会,就有人开门了。

“刘总,你们来啦,快请进。”开门的是位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中年人,热情地邀请大家进屋。

刘沃尔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年人朱得禄在这边是做废品收购生意的,不过现在做大了,他已经退居幕后了,准备从事别的行业。也正因为这样,院子里看起来干干净净的,一般人还真猜不到朱得禄的职业。

寒暄了几句,于为刚便好奇地打量着院子四周:“朱老板,听刘哥说,你养的鸡不一般,是不是这样啊?”

朱得禄带着大家来到一旁边的鸡笼,边走边说道:“其实也不算什么,主要是我有祖传的喂鸡配方。”

大家看向鸡笼,里面的公鸡果然不凡,个体大,全身的羽毛鲜亮,眼睛有神,而且都是一副雄纠纠的样子。

于为刚见了啧啧称奇:“这公鸡也太壮实了,我以前还真没见过这么精神的,你都给它们喂的什么呀?”

朱得禄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其实就是中药,按一定的比例配比,每天给它们喝熬出来的药汤,不但治未病,而且长得特结实,久而久之就能长成这样了。只不过成本太高了,我也只舍得养这么几只鸡,偶尔杀一只给家里人补补身体。”

见识了朱得禄以特殊方法养殖的公鸡,孟子涛对一会的烧鸡公充满了期待,于为刚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地一饱口福了。

朱得禄带着大家来到厅堂,刚走到门口,一股令人垂涎的鲜香之气扑面而来,于为刚都有些忍不住狂吞了几口口水。

除了于为刚,孟子涛还发现,厅堂的内门还站着一位才三五岁的小女孩,小女孩粉嫩玉琢,也死死盯着桌子上的大盆,时不时的咽一口口水,那模样非常可爱。

小女孩看到朱得禄进来,跑过来扯了扯朱得禄的裤子,天真烂漫的说道:“爷爷,我也想吃。”

朱得禄有些尴尬地看了大家一眼,挠挠头:“囡囡想吃,我明天再做。”

小女孩有些不乐意,微微噘起了嘴,不过她比较乖巧,并没有闹着现在就吃。

孟子涛看了看朱得禄的小女孩,笑了笑道:“其实多双碗筷也没什么。”

于为刚和陈沃尔也纷纷点头称是,再说了一个小孩子能吃的了多少。

朱得禄很不好意思地推辞,最后折中了一下,舀了一碗给小女孩。

大家上桌,面对眼前这盆香气逼人的烧鸡公,也无需客气,大家便大快朵颐起来。

到底是每天喝中药的公鸡,鸡肉不但紧实,而且光亮鲜嫩,光是看着便让人垂涎若滴。一入口,那鸡肉的香味简直醉人,耙而不烂,麻辣鲜香,吃了一次还想二次!

面对这等美食,大家连话都不想多说,一个劲地把鸡肉和里面的配菜往嘴里塞,直到锅里已经没什么好东西了,这才纷纷停下筷子。

“爽!”于为刚心满意足地拍了拍肚子。

“怎么样,没有让你失望吧?”刘沃尔笑道。

于为刚感叹道:“失望是没失望,可是这么好吃的烧鸡公不能经常吃,对我来说实在有些残忍啊!”

“物以稀为贵嘛,如果能够每天吃那就太没意思了。”

刘沃尔正说着话,就见小女孩跑了过来,她跑到孟子涛跟前,把一册看起来有些老旧的连环画,也就是大家说的小人书递给了孟子涛。

“叔叔,谢谢你,这是我的小人书,送给你了。”小女孩这么做应该是为了感谢刚才孟子涛开口让她享受口腹之欲。

孟子涛轻轻地揉了揉她的头,正准备说话时,注意到小女孩手里的小人书微微有些惊讶,嘴上说着谢谢,把小人书拿到手里欣赏起来。

对于八十年代出生的孟子涛来说,小人书并不陌生,曾经陪伴他渡过童年,给他带来了很大在的快乐。

而对于年纪更大的人,小人书在他们的印象中应该更加深刻,甚至还承载着一段记忆。

说起来,1950年至1985年是我国连环画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当时的连环画已经走出单纯的少儿读物的范围,成为普通市民的读物,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线描、素描、水墨、木刻、漫画、电影、国画、彩色等绘画技法在连环画中出现。

由于连环画成为全民的读物,它所涉及的题材也包罗万象,古典文学名著题材,神话传说题材,历史题材,革命战争题材,外国题材等等,连环画可以说是少儿的百科全书。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影视文化更加盛行,加上中小学校应试教育,今天连环画市场空间已经被挤占了几乎只占图书出版的一小部分。

当然,岁月并没有磨灭人的记忆,一些人因为怀旧心理,特别钟情于连环画收藏,慢慢地也带起了连环画市场的繁荣,一些连环画甚至卖出了惊人的价格。

言归正传,孟子涛手里的这本连环画看起来应该是民国时期的作品,画的是水浒,整本连环画保存的还算可以,虽然有些磨损,但基本没有缺页的现象。

于为刚凑过来:“咦,这小人书好像有些年头了啊。”

孟子涛说:“应该是民国时期的,而且保存的还不错,比较难得。”

“民国时期的连环画?”朱得禄有些讶异,现在毕竟不是以前,资讯发达,也是全民搞收藏的时代,听到孟子涛说是民国时期的东西,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东西值不值钱?

看到朱得禄的神色,孟子涛笑道:“朱老板,你难道不知道这本小人书?”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朱得禄摇了摇头,然后小心的问道:“孟先生,这本连环画值钱不?”

“还可以吧,这个品相能卖个三四千。”孟子涛说道。

听到这个价格,朱得禄还是很高兴,三四千对他来说虽然不算什么,但也不是一笔可以忽略的钱财。

“我觉得你该问问你孙女这本连环画是从哪来的。”孟子涛提醒了一句。

“对。”朱得禄连忙对着孙女问道,“囡囡,爷爷问你,这本书从哪来的?”

小女孩回答说是昨天去收购站的时候,翻找到的。

“既然是收上来的,有可能不止一本,可以再去找找看。”孟子涛说话的同时,将连环画递还了回去。

第一千八十四章 一锅端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兵器比试第五百五十三章 慈善拍卖交流会(上)(1/60)第七百四十四章 教训一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碰瓷就要付出代价第一百九十一章 又遇朱田华第八百一十三章 玉龙第九百八十五章 风水大师?第四百九十二章 漏网之鱼(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图案的用意第一千八十六章 成对的玉佩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任务目的第一百四十章 笑话第一千零三章 发现踪迹第两百一十一章 遇到麻烦第四百零八章 没有印象第五百一十六章 初赛第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实至名归第两百七十五章 难以置信的结果第四百一十一章 湖底探宝第八百零八章 拍卖会开始第五百六十六章 似曾相识(14/62)第三百一十二章 昌华荣遇到的骗局第一百零八章 动机不纯第九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六十二章 五只花神杯(下)第一千八十七章 决赛(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龙邮票(38/60)第四百七十三章 又偶宋鹏第两百八十六章 电梯故障第七章 考验第四百零二章 杜亮第两百三十三章 好心办了坏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会合(35/62)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鉴定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刘海戏金蝉第五百二十九章 贡茶(15/60)第一千七十八章 十竹斋画谱第三百一十四章 鎏金琉璃胆瓶第六百五十三章 木牍内容第一千章 蜀都之行第七百九十五章 到香江第五百五十七章 胡铁仑其人(5/62)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人沉第五百七十四章 回家准备(22/62)第八百三十一章 仇人见面第五百六十四章 谁是傻冒(12/62)第八百五十章 一本古医书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杀手第九百二十章 紧张的董吉昌第九百七十章 高原血玉第三百二十五章 愿者上钩(续)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鸣惊人(三)(19/62)第七百三十二章 惨输第八百六十一章 认出第一百五十章 卖椟送珠第五百六十三章 偶遇汪庆彬(11/62)第二十九章 交锋第八百二十九章 连环画第两百零六章 扑朔迷离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求救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的争夺第七百六十二章 似曾相识第五百四十章 再赌(26/60)第九百一十七章 古国第一百二十五章 紫定?第五百九十九章 进阶(3/62)第四百二十一章 孟宏昌出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正气砚第五百六十四章 谁是傻冒(12/62)第两百二十四章 程麻子第五百三十章 找到原因(16/60)第一千六十九章 瓷片失踪了第两百四十九章 宣传的渠道第两百零一章 又来一次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柱第六百四十四章 前公司的变故第六百五十三章 木牍内容第九百零四章 民国高仿第三百二十八章 去锈办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漠寻宝第三十八章 仿青料第一百五十一章 补课第七百八十一章 斗宝第八百六十九章 《元和郡县图志》第一百六十二章 打赌第四百一十七章 接着对赌第八百四十八章 坑的就是你们第五百二十八章 汤老师的能耐(14/60)第四十四章 压轴拍品第七百五十三章 玉雕小梅瓶第五百六十四章 谁是傻冒(12/62)第一千章 蜀都之行第五百二十章 作弊?第四百九十四章 囚牛像第两百三十四章 以貌取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观音瓶的来历第五百六十五章 谁是傻冒(续)(13/62)第四百七十七章 木叶盏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