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相求

袁老先生看了孟子涛画的草图,哈哈大笑,对孟子涛的复原的韦驮像称赞不已:“到底不愧为专业人士,这按这个雕刻吧,走,咱们去看看玉料。”

老人起身,带着大家往他的书房走去,正在这个时候,佣人说有人到访,于是袁增先过去接待。

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走起路来步履矫健,带着两人走进书房后,指着一个木架上的玉石原石说道:“这是我几年前买到一块95山料,你们看看合不合适?”

95山料是指的是95年于田玉矿出产的一批山料,因矿量太小,当年即开采完。97年出了一批,在95料附近,数量很少质地和颜色稍逊于95料的山料,95年的比97年的要好,但97年的比起现在的又要好。

九五于田山料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已经是玉石界公认的百年难遇的山料极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白度上佳,结构细腻,目视无明显结构,断口较平滑,油润度高。虽然是山料,与和阗籽料相比,并不逊色,可称得上羊脂级别,是近三十年来所少见的玉料,但在当时并不特别被重视。

而到了现在,许多玉友都为能拥有一块“95于田料”而不惜重金。但是,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很难再见到“95于田料”的身影,可以说是已是一料难求了。

而袁老先生这块95山料,足有长度约有50厘米,宽约30厘米,高约20厘米左右,是非常罕见的95于田山料中的大料,很可能已经是唯一一块这么大的料子了。

因此,孟子涛和罗淡然见了之后,都挺惊讶,没想到袁老先生居然收藏有一块这么极品的料子。

但也正因为如此,罗淡然的压力有点大了,如果作品达不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就对不起这么好的材料。当然,虽然困难,他还是有信心能够令袁老先生满意的。

罗淡然把草图和原石做了一番对比,说道:“袁老,这块材料用来复原造像是没问题的,不过我琢磨了一下,这边要处理掉一部分,这部分你是打算制作成玉器,还是怎么?”

袁老先生心情不错,笑着说:“随便你发挥吧。”

“好的。”

话音还没有落下,袁增先带着两个人进来了,其中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是袁老先生的外甥唐益,另外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是一位玉商。

相互介绍并客气了一番后,他们就说起了来这里的目的,正是为了袁老先生收藏的这块九五于田山料。

袁老先生笑着摇了摇头:“不可能,我已经决定把这块料子雕刻成造像了。”

玉商梁新鸿说道:“袁老,我帮您再找一块同等质量的和阗玉料作为交换,您看行不行?”

袁老先生不为所动:“既然你找得到同等质量的玉料,干嘛一定要我这块?”

梁新鸿说:“实不相瞒,我的一位朋友他就要找九五于田山料,而且指明了必须要大料,我找了许久,都达不到他的要求,还请袁老能够帮我这个忙。”

袁老先生哪有这么容易改变主意,他又不是不明白自己这块玉料的珍贵,正因为珍贵,他才会用来雕刻造像,而且这等品质的玉料也只有籽料能够媲美了,但这么大的籽料又是容易找的?就算找得到,价钱也至少上千万以上,梁新鸿肯定有不小的损失,他可能会舍得吗?

于是,老人直言道:“梁老板,恕我直言,你要找一块品质相同的玉料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要是籽料才行,你又怎么保证能够找来这么大的籽料?”

梁新鸿犹豫了片刻:“给我两个月的时间,我一定能够找到能够令您满意的玉料,如果找不到,我甘愿赔偿您两倍的价钱。”

袁老先生笑了笑:“我都快九十的人了,对我来说,时间是以天来计算的,又能有几个两个月的时间让我等?”

唐益面带笑容地说:“梁老板其实挺不容易的,为了找到符合的玉料,他天南地北都去遍了,您就给他一次机会吧。”

袁老先生看着梁新鸿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帮他找到玉料,难道你们还签了合同?”

梁新鸿摆摆手:“那到没有,只是他当初帮了我一个大忙,让我不至于破产,我也无以为报,所以他这个心愿我一定要帮他达成。”

唐益接过话,又给梁新鸿说了几句好话,无非是夸梁新鸿人品好,够意气等等。

袁老先生沉默了片刻,说道:“看到我外甥的面子上,我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能够在一个月内找到相同大小和品质的玉料,那我就同意交换。”

唐益说:“舅舅,一个月的时间实在太短啦……”

袁老先生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打断了他的话:“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多一分都没有!”

唐益闻言,到了嘴边的话连忙吞了回去,他太清楚舅舅的性格了,再啰嗦肯定会引起他的反感。

梁新鸿连忙说道:“就一个月吧,如果找不到,那也是我的运气不好。另外,玉料是为造像准备的,我想看一下造像,做到心里有数。”

袁老先生点了点头,随即孟子涛把他画的草图,递给了梁新鸿。

梁新鸿看了造像后,眉头轻皱:“袁老,我听说您的造像是明朝时期的,这个韦驮像好像是清朝时期的风格吧?”

袁老先生闻言向孟子涛看了过去。

孟子涛笑了笑:“清朝的韦驮造像风格,其实是延续明代宫廷御用监的韦驮造像风格,这是有相关研究确定的,另外,你如果觉得有些问题,也可去欣赏一下现藏京城首都博物馆的明代韦驮鎏金铜像,做一下对比。”

袁老先生说道:“这位是郑安志的关门弟子。”

梁新鸿本来还想质疑孟子涛的判断,得知孟子涛的身份,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向孟子涛伸手道:“孟老师您好,久仰大名!”

孟子涛微笑着跟他握了握手。

既然草图是孟子涛画的,梁新鸿当然不会自讨无趣,再来质疑孟子涛的判断,反而岔过话题,向孟子涛请教起来,这样也避免了先前的尴尬。

对梁新鸿来说,袁老先生答应下来,他就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任务,接下来只要找到玉料就行了,但这种品质又这么大的玉料,显然也不容易,但只要他花点代价,还是能够找得到籽料。

于是,约定了时间后,梁新鸿便告辞了。

本来,唐益也打算一起离开,不过却被袁老先生留了下来。

“你是怎么认识他的?”袁老先生直接问道。

唐益说:“去年我去国外旅游,走进一家古董店,看到一只唐朝的银器小粉盒,真品十万朝上,仿品几百元。但那老板开价换算成RMB才一万,让我感觉捡了大漏,于是我就想把他买下来。还好遇到梁老板,我才没有上当。”

“得知他也是商都人,回国之后,我们就有了联系,有时一起喝喝茶什么,我也通过他赚了一些钱,总的来说,他这个人确实不错,对朋友很热情,心眼也不坏。”

袁老先生听了介绍后没有说什么,交待了唐益几句,就让他回去了。

“袁老,好这块玉料先留在你这里了。”罗淡然说道。

“不用。”袁老说道:“达到这样要求的玉料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你给我一个地址,过半个月他还没有消息,我就让人把玉料送到你那去。如果他确实能够在一个月之内找到,那我再让他去找你。”

简单来说,他并不相信梁新鸿能找到。

第一千九十七章 内有乾坤第两百一十三章 北魏观音像第三百七十八章 居然是法器第三百零三章 确实有人搞鬼第六百八十四章 鉴宝活动(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诡异(三)(32/62)第一百七十五章 对捡漏的看法第九百三十七章 灰溜溜第四百零七章 失窃的画作第两百八十三章 展子虔第六百三十一章 宝剑(下)第一千八十四章 一锅端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转第七百九十四章 李思训作品(续)第五百九十三章 总有收获(40/62)第两百二十章 阆州之行第八百二十章 订婚第八百二十五章 发病第八十章 斗气第八百六十五章 遇机关第九百七十六章 商定协议第一百三十九章 拜师?第一千二十四章 可能第七百八十八章 鬼打墙第三百六十六章 又见修补瓷第一千七十四章 进展(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青乌公第八百六十二章 缠人第七百章 另有隐情第一百五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陶俑(36/62)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问题的瓷板画第八百五十八章 发现毒素第三百五十一章 唆使?第六百一十八章 能说会道第两百零六章 扑朔迷离第九百九十七章 炒作第九百零九章 跽坐人型印章第六百章 帮忙(4/62)第三百一十章 假项链第一百二十九章 撞上枪口第五百三十三章 鬼市寻宝(二)(19/60)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蛟精第两百七十二章 满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晚会变动(37/60)第九百四十四章 地下巨城(一)第七十七章 店面 续第八百八十八章 基座第一百四十四章 揭破第九十三章 虬角山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买礼物第四百九十章 中二青年第两百二十四章 程麻子第一千零八章 寻宝节目第九百六十六章 终现(下)第七百四十章 偶遇帮忙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新瓷片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怀好意第两百七十九章 姜思远现身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希望之乡(十八)第五百八十八章 会合(35/62)第一百零二章 天砚第六十六章 古玩城偶遇第六百一十一章 灵璧石第四十章 交流会第六百零一章 狗血情节(5/62)第两百八十六章 电梯故障第两百八十八章 景区第五百九十一章 解决黑鱼(38/62)第五百三十一章 处理雕像(17/60)第五百二十九章 贡茶(15/60)第三百零五章 出现第一百一十章 厚颜无耻第八百五十五章 铁皮的消息第七百五十章 《礼部韵略》第一百九十四章 过河拆桥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谋杀第七十七章 店面 续第六百零七章 猜测和消息第一千六十二章 五只花神杯(下)第两百二十八章 帮个忙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面铜镜第七百二十二章 一只缶盖第四百一十四章 黑火第一千零九章 节目录制中第一百章 心急火燎第六百二十六章 影楼冲突第三百二十六章 东西不对第一千八十二章 退货风波第九百二十五章 意外的人第九百二十三章 画中秘密第八百四十五章 转心瓶的问题第两百九十章 晋国的宝藏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不一般的任务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希望之乡(九)第两百一十六章 相亲意外第四百七十六章 调查结果第五百三十一章 处理雕像(17/60)第三百三十二章 学习茶道第六百八十章 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