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5章 雄心壮志

“孔明?你来了!”

刘獒惊喜的说着,拉着司马懿的手,来到了诸葛亮的面前,说道:“这位乃是河内司马懿,字仲达,阿父特意派来的,也是个聪慧之人。”

“聪慧?”

Wωω ▪Tтkan ▪C ○

“莫非阁下便是那上奏曹操,故而声名远扬,百官谩骂的司马懿?”诸葛亮笑着问道。

司马懿脸色一凝,却又笑着,说道:“不才正是,不知这位是?”

“不才诸葛亮,字孔明。”

“从未听闻。”

“二位,二位,师君这便要授课了...”刘獒连忙开口,两人这才没有继续争执,不过,两个人互相看去,眼里都有些敌意,刘獒拉着他们,一同来到了书房,叩了门,袁术便让他们进来,三人一同拜见之后,坐在了下方,司马懿又单独拜见告知了自己的身份。

不过,袁术并不在意,仅是点了点头,便开始授课。

“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厩。”

“............”

“三十有一年春,筑台与郡。”

袁术将一大段说完,看向了司马懿,问道:“此文之意何也?”

“袁公,三筑台,一则临民之水,二则太远,三责临国,公羊春秋之述,实以劝君之所为,做事三思,不可鲁莽为之,当以仁政爱民,不可害民,事之过急,定然有害!”

“非也,仲达只是看到了微言,却未曾领悟大义,公羊之论述,名为叙说,实则讽讥,灾年不断,三筑台,不是妨碍百姓用水,便是距离遥远,或者临近祭司之地,非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对百姓大害,这是讽刺劳民伤财之举啊!”

“孔明所言差矣,实则讽讥,而其大义,不是仁政麽?”

“公羊大义,乃尊王攘夷,仁之大道,礼之大道,善之大道,而春秋之法度重创,唯公羊以笔录为讽讥,仁义之道,先在于不害民,而不是有作为,无作为而不害民,当如是。”

“孔明所言差矣!!”

两人情绪激动,面向而坐,这么一谈论,便完全停不下来,各执己见,从公羊的各个篇章来攻伐。

袁术与刘獒,张大了嘴巴,看着他们这激烈的辩论,刘獒反应过来,连忙拿上笔墨,便开始飞速的记载起来,而一旁的袁术,也是茫然的看着他们争辩,甚至都忘了去劝解或者叱责。

“袁公,您来评评,他与我,何人说的对?”诸葛亮怒气冲冲的问道。。

袁术思索了许久,从腰间缓缓拔出了长剑,放在了案牍上,他说道:“接下来,尔等闭嘴,我来授课,若是再敢言语一声..”

两人一个激灵,朝着袁术拱手大拜,便又安静的坐了下来,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来,袁术这才开始慢慢的讲述起来,当他讲解道仁义仁政的时候,司马懿有些得意的看了看诸葛亮,随后袁术又提起其中的讽讥之事,诸葛亮也不屑的看了看他。

等到上完课,袁术也不给他们提问的机会,直接将他们三人赶了出去。

走出之后,他们总算是没有再吵起来。

看着面前的司马懿,诸葛亮不知想起了什么,对刘獒说道:“殿下啊,如今庙堂,因新政之事,故而混乱,殿下万不可牵连其中,这期间之人,也不可太亲近啊,说不得,便会害了殿下...”

“哎,孔明这...”

“殿下,新政之事,乃我大汉前所未有之大政,此政,王公曾言,崔公有言,曹公当行,若此政大行天下,又完善其本,定然是能使得江山永固的,不过,能明此政者,都是些聪慧之人,贤才之士,若有小人诋毁,殿下便当未曾耳闻,便可以了...”

“呵,新政?此举使得地方乡绅不满,地方三老反对,地方官吏们又觉得此事乃是不敬贤才之为,我想问,新政如何来探查当地的产粮值?如何得知收获,在地方官吏不配合的情况下,如何收取税赋??恩??若是要派绣衣使者督查,那需要多少绣衣使者,税赋之所得,还不一定能支付这些绣衣使者的俸禄呢!”

“你!!”

看着面前争吵不休的二人,刘獒则是安安静静的听着,很多不曾想到的事情,此刻恍然大悟,哦,原来是如此啊,新政有这么大的阻力啊,又听司马懿讲述,又一愣,哦,原来新政还有这么多的作用啊!他可谓是听得津津有味,看两人都只是争吵,没有想动手的打算,他也就没有再劝解了。

三人一直在府邸里待到了傍晚,这才各自离去。

司马懿从府邸里出来,便朝着书馆走去,这次,却没有士子再敢跟随了,有着皇长子与袁术护着,这些人也不敢放肆了,司马懿赶到了书馆,便走进了第三层,也没有士卒拦住他,进去之后,他刚刚拿起书来,便看到了一个最不想看到的人,曹操。

曹操坐在远处,乐呵呵的看着他。

“仲达,听闻你去跟殿下读书去了?”

“回曹公,的确如此。”

曹操摇着头,说道:“我就这么不值得你来相助麽?宁愿去跟着袁二郎治公羊,也不愿来帮我...”

司马懿沉思了许久,他缓缓坐在了曹操的面前,紧盯着曹操,开口道:“曹公,新政是无法推行的...阻力太大,就算曹公愿意一一去各个郡县,亲自探查,也是不可能的,官吏不配合,豪强三老反对,百姓也不知好坏,在士族们的传播下,他们非常的畏惧,生怕曹公是要让他们缴纳更多的税赋!”

“天下之中,只有天子与曹公二人,愿行此政,何况,政令又不完善....”

“哈哈哈...”曹操低声笑了起来,说道:“你是第一个跟我说实话的了,那些大臣,整日都是些不可不可,却始终说不出个大概来,若你有空闲,与说与他们听听,想必他们定然开心,也就不会再难为与你....”

司马懿一惊,问道:“曹公,莫非你也认为新政不可施?”

曹操微微摇着头。

他起身,说道:“无论是阻力多大,总得要有个去尝试的人,而这个尝试的人,他们不行,你也不行,天下间,唯独我,可以去施行!”

“不够完善之处,那我就会亲自改进,有阻力巨大之处,我也自会全力解决...这满堂公卿,一口一个国,一口一个民,坐在席上,尻都烂掉了,也不起身动一动,男儿生于天下,就当有所作为,哪怕,为此粉身脆骨,亦不退缩....纵然有一天,我失败了,背负世代的骂名,那我,也远远比那些坐着光说不动的,强得多!”

曹操说着,便不再理会司马懿,转身走出了书馆。

只留下了一个惊愕的司马懿,看着他离去,却说不出话来,司马懿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胸口,有什么,似乎正在蠢蠢欲动,那是雄心?还是壮志?

司马懿离开书馆,回到家中,都是思索着曹操的言语,自己这些年,整日读书,进学,自认才华,无人能及,却从来没有过曹公那般的雄心壮志,自己想要什么呢?三公的位置?一世的安宁?还是像曹公这般的轰轰烈烈,创下不世之功名?

司马懿并没有想明白。

不过,曹操却已经开始了对新政的改进,首先,他请求张郃的帮助,在绣衣使者的督促下,要求各地的都邮前往县中乡野,向百姓们传达新政之事,务必要让他们明白,此举会对他们有大用,简单的说,新政就是免去那些贫苦人家的钱,多收豪强之钱,是要保护他们的家产,不让豪强所夺取!

为了防止都邮们受到抵制,或者消极办事,他才恳请绣衣使者出手,进行督促,另外,他要求各地的刺史们,相助此事,对于刺史,自然是不能让绣衣使者去督促,曹操上奏天子,换掉了数个拒绝施行曹操要求,或者对新政不满的地方刺史,换上了自己的支持者。

要说天子也是对曹操信任,对这样的要求,天子也没有反对,刺史在地方上是没有军政大权的,只是有监察之权,这也是天子应允的原因了,若是曹操提出要换各地的太守,那事情可就不同了,曹操也没有上头,没有提出这样过分的请求。

不过,他的这般行为,还是引来了更多的骂名,百官们认为他是安插亲近,排除异己,众人称他为曹贼,在皇宫里相遇,甚至都不行礼拜见,对他的刺杀也不断变多。

而百官在听闻司马懿也陪在殿下身边之后,风波再起,司马懿何人?在不久之前,百官们还不认得他,也仅仅是在绣衣使者大牢里见过面,可是到了后来,他竟然与曹贼厮混在一起,这举动让整个司马家族都受到了牵连,被百官排斥,司马防甚至辞官归家,再也受不了这憋屈。

此人如今陪伴在殿下身边?

这定然是那曹贼所安排的!是想要对殿下讲述革新之事,是要将殿下也拉到他们那里去啊,百官们哪里能忍得了这个?不过,他们想要反对也不成,毕竟司马懿目前还没有官身,他只是被天子安排过去与皇长子读书而已,向天子上奏是没有用处的,必须得想个法子。

首先,还得看看殿下的态度。

这一日,三人刚刚聚集在书房之前,司马懿与诸葛亮还没有来得及争吵,便有奴仆请刘獒前往前院客厅,说是袁术在那里等候,并且令司马懿与诸葛亮二人在此等候。

刘獒有些纳闷,在奴仆们的带领下,来到了前院。

刚刚走进屋里,便看到了在主位的袁术,连忙行礼拜见,而在袁术的侧边,又坐着两位中年人,其中一人是荀彧,他是认识的,而另外一人,刘獒并不知晓,但也连忙拜见,袁术这才介绍道:“这位乃是荀君,你是认识的,那位,便是司徒卢公。”

刘獒大吃一惊,连忙再次拜见。

卢植笑着,连忙回礼,他非常喜欢刘獒,因他礼仪周全,又极为恭敬,不像...咳咳。

“殿下,近来学业如何啊?”

卢植问道,刘獒连忙回道:“司徒公,我愚钝,全因师君之教导,故而有所得。”

“哈哈哈,好,好..”卢植又考校他的学问来,一旁的荀彧都有些无奈,这次前来,本来是询问一些其他事情的,卢公怎么忽然就开始考校了?而袁术有些傲然的抬着头,看着刘獒对答如流,心里甚是开心。

“好啊,殿下聪慧!”

卢植说着,忽然便问道:“殿下以为,新政之事,是好是坏?”

刘獒茫然的看着卢植,又抬起头,看了看袁术,袁术说道:“尽管说便是了,无论你如何作答,都无碍!”

看着面前的卢植与荀彧,刘獒想了许久,两人也没有打断他的思考。

“师君曾言,不作为亦可,却不能伤民。”

听到这句话,卢植与荀彧大喜,仁义啊,好啊,宁愿不作为,也不能冒险做出伤害百姓的事情,这回答的太好了,袁术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刘獒这才告辞离去。

看着刘獒离去,卢植笑了笑,说道:“此子,颇有仁庙之仁啊!”

“是啊,本来这番前来,是为了看看皇子有没有被曹贼蛊惑,如今看来,还没有,我们也得想个办法,在皇子身边,安排一位贤才之后,以免殿下走上歧途!”

“当是如此啊!”

屋里的人十分的开心。

刘獒走出了房屋,恭恭敬敬的低着头,表现出自己对众人的尊敬,附身站在门前,等候师君出来,就连门口的士卒们,都有些诧异了,不愧是仁庙之孙啊,道德秉性,尊师重道,当为天下少有!

刘獒低着头,嘴角撇了撇,脸上浮现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仁庙之孙。

第0059章 窦武出殡第0443章 虽远必诛第0240章 何休老魔第0378章 天灾频繁第0490章 刘默之信第0709章 全力以赴第0298章 孤家寡人第0786章 城东肉粥第0639章 深不可测第0816章 为我叩首第0484章 亦有黄龙第0189章 雒阳盛景第0604章 徐福徐庶第0132章 请治扬州第0173章 拦住何师第0770章 幕后之人第0448章 崔公逝世第0076章 刺杀刘利第0052章 刘宏之怒祝《捡到一本三国志》一岁生日快乐。第0854章 尚书何谋第0359章 奸贼密谋第0744章 王朗诸葛第0068章 南北之争第0834章 制作纸币第0284章 名师贾诩第0688章 叫你家长第0962章 以礼教之第0318章 天子垂危第0671章 贾诩归京第0302章 冶炼石墨第0860章 勤勉尚书第0343章 亲事定下第0237章 天子亲题第0123章 搏命反击第0358章 新州丰碑第0461章 华雄盗马第0724章 双子归京第0393章 天子后手第0162章 惨烈战况第0185章 瘟君入京第0522章 三军凶猛第0479章 卧龙冢虎第0266章 自相争斗第0601章 熹平之治第0952章 天子英明第0504章 南军虎将第0518章 斥候北上第0533章 太子属官第0666章 司空玄德第0593章 青州狂生第0282章 军神逝世第0501章 太子雏形第0502章 庞大势力第0331章 天下富裕第0971章 可能安心第0740章 酒送知己第0817章 虎儿立功第0352章 驰道遍布第0552章 熹平狠人第0835章 道边圩田第0200章 ***愉第0005章 董氏教子第0845章 同胞兄弟第0491章 东濊黄龙第0177章 举荐曹操第0350章 大汉之傲第0022章 邢颙得归第0905章 孝康之德第0087章 吃鱼者说第0221章 天子教子第0589章 闻风而至第0805章 皇子之师第0418章 原来如此第0630章 光暗双子第0939章 大驾将崩第0803章 诛神太守第0173章 拦住何师第0663章 有女董白第0020章 何休之怒第0328章 解县有贼第0110章 秋收之喜第0466章 能臣可用第0344章 南北之争第0372章 中郎来访第0761章 人中吕布第0463章 周瑜除贼第0139章 设学天下第0386章 剑指夷国第0756章 南军诸将第0589章 闻风而至第0753章 南军归雒第0672章 毒士惊惧第0552章 熹平狠人第0446章 崔公告老第0137章 匈奴校尉第0722章 朕的宏愿第0958章 太平盛世第0701章 三公鼎立第0289章 天子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