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被遗忘的化身

方达再次联系了我,给我转来一份有关Rahab的资料。总部所能找到的资料里,叫Rahab的人不少,但有党项陀罗这个称呼和增经活动在东南亚的只有一个。资料也很少,只是提到这个人是印度人,最早的资料是出现在1978年的一张货轮的船员名单里,之后又突然出现在泰国,在一家印度背景从事建筑材料的公司中任职。据调查,这段时期他为印度情报部门工作,但在几年后便消声灭迹了。由于资料上没有照片,我无法做出肯定的判断这就是Rahab。如果这就是Rahab,那么这次我见到他,应该是他近10年来在情报界的第一次露面,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至于那些武装份子,缅甸方面提供的信息是:这是一群常年活动在丹老群岛和格拉杜里沿岸的海盗。但从死在神秘基地的那六个人身上的武器装备上以及我听到的托马斯和Rahab的对话上,特情局推断这些海盗的活动一定来自某些势力的支持。海盗既然谋财,那么肯定会有人因为需要而出钱雇佣他们。这一点,特情局决定从这个地区的军火交易入手进行调查。他们使用的大量先进和禁售装备不会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

得到这些资料后,我满以为方达会下达新的命令,但他还是用沉默结束了通话。而这段时间里,老李不得不呆在仰光,基地每天对章鱼的研究,都会送报告给他。但他就是没法再亲自去现场了,一切只能遥控进行。这样,我便失去了继续留在他身边的意义。

考虑了几天,我突然意识到我所拥有的D+权限并没有被剥夺。这意味着我还是有一定的自由行动的权利。方达沉默的应答,似乎在向我暗示这一点。

在丁武官那里旁敲侧击,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我这才恍然大悟,我手中的这份权限可以在我个人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调动总部在东南亚我目前所知道的一切资源。此时的我,就像是个小孩子忽然得到了一笔巨款,觉得可以任意行走天下。兴奋之余,我立刻着手准备我的计划。

没有知会方达,我一个人回到了成都。并且联系了“三哥”,我需要一些证件来掩饰身份。但根据规定,我不能与三哥见面。只是给他发送了我的手机暗码和权限编号以及我的要求。很快就收到答复,三哥需要两天时间来准备我要的东西。

离开成都后,我直飞广州。三哥在白云宾馆为我定了房间,我要的东西也在房间里。没有多做停留,更换了新的身份后,我“回”到了**。

三哥按我的要求为我准备的身份是一家陆港合资的商业评估咨询服务公司的港方代理人。身份中注明了我是早年移民**的内地人。现在我叫任思铭,英文名字John。我这么做的目的是想以**为起点,在东南亚范围内寻找Rahab的足迹。因为资料显示,泰国的那家Rahab曾经呆过的印方资本的公司到现在还存在。

此外,我凭着记忆素描了几张Rahab的画像带在身上。没有照片,这几张画总有用得着得时候。

连续几天得准备工作,我是凭着一腔激动来完成的。没有方达的指派,自由行动带给我的是一种强烈的快感。时至今日,我才渐渐感受到自己所选择的这个行当带给我的快乐。现在只希望别突然收到方达的命令。

坐在港龙航空前往曼谷的班机上,我手中的佛像引起了邻座一人的兴趣。礼貌地和我身边地乘客打过招呼后,他坐到我的身边。

“您好!您会讲英语吗?”他问道。这是一个老年白种人,头顶略秃,银白发色,戴着一副宽大的眼镜。态度很友善。语速没有美国英语那么快,是个英国人。

“OK,英国人?”

“不,不。我是英格兰人。”和大多英国人一样,只要你问的不是英王国,就别指望他们会回答自己的国名。回答都是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或是威尔士。

“我是伦敦大学历史系教授,Michael。见到你很高兴。”他什出宽大的手掌。

“John。我姓任。见到你同样很高兴。”我们握了握手。

“先生,我能看看你的这件佛像吗?”

“当然可以。”我递给他。

Michael并不急于察看,而是先从皮包中抽出一张白色手帕接住佛像,然后才拿起放大镜细细观察起来。

我注视着这个老头,他非常专注,根本没有注意到我的视线。他的表情安详,没有什么变化,这让我失略有失望。

“我能冒昧的问一句,任先生,您是从那里得到它的?”半饷过后,老头放下佛像,扶了扶眼镜问我。

“嗯,从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您知道它的来历吗?”

“唔,我是从事的是印度史研究,所以对它很感兴趣。这么说您自己对它所代表的意义毫不知情了?”

“是的,这是一位朋友遗留的东西。我也很想知道它所代表的传说。”

“好的,既然你不介意,那么我想向你解释一下。”老头握着佛像,兴致髙了起来。

“首先,这个雕像并不是佛教中的神,它存在于古老印度教中被遗忘的角落。印度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地方在于它信仰多神崇拜。表面上印度教号称有3300万个神灵,但尽管如此,多数印度教徒只崇拜一个天神。而种姓和因果轮回是印度教最通俗的形象。印度教的中心是承认吠陀的权威。吠陀经典被认为是印度历史上一切文化的渊源,被称为「天启的经典」。这部印度最早的宗教经典是印度古老宗教与历史文献的总集,对印度后世的宗教与哲学思想影响深远。”老头一口气介绍了这么多印度教的东西,用词很生涩,我连续问了很多词才听懂。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努和湿婆。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毗湿努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能创造和降服魔鬼,被奉为保护神;湿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以男性生殖器为象征,并不断变化着不同的形象,也被奉为毁灭之神。

而你手里的这位佛宗,就是湿婆的一个化身。这一点,我们在所有的文献资料中都找不到有关它的传说。这是一个被神和神的众生所遗忘的角落。只有在对笈多王朝的陵墓进行考古时,才找到这个神秘的传说。

在佛教中,湿婆被称为大自在天,而在印度神话中大都称为婆罗门神或婆罗贺摩。是一尊四面佛。湿婆神也称希瓦神,有三个眼睛。密宗有所谓性力派双修瑜伽既从此神而来,密宗中许多明王金刚都有第三只眼睛,以神学的观点,都是由湿婆神的神格转化而来。

而我所要告诉你的传说是,在阿修罗与诸神的战争中,湿婆曾经化身为三面九目,但这个化身在诸神们的某次战役后由于湿婆的私心而存留了下来。换句话说,这个做为湿婆神灵的工具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在欢庆自己生命的同时,它被阿修罗迷惑,堕入地狱,成为奴隶。而大梵天知道湿婆的私心之后,立即命因陀罗捉拿湿婆的化身。而化身在阿修罗地狱中的修炼中获得了暗夜的力量,从而突然强大到比临众神的地步,因此因陀罗也对它无奈。可就在这时,化身又突然消失不见。”

说到这里,老头停下看着我。我也看着他,等着下文。

“这就是他的传说。”老头终于再次开口。

“就到这里?”我很纳闷。

“这个传说的文字记载只出现在笈多王朝的一个不起眼的陵墓中,而且这个传说被赋予了太多的人格,所以,我认为它代表了陵墓主人个人的一种个人宿愿。而非缘自真实的神话。所以,在所有的印度教的神话中,我们都看不到这个三面六臂九目的佛像。”

“这么说,曾经拥有过它的人,都是有着和它相同身世,并寄托与它希望有朝一日能获得强大能力的人?”

“对,它代表的是一种愿望。突然结束的传说也是这个意思,用教义来解释就是你种下何因,就收获何果。哦,这些东西有些深奥,不过我认为你们东方人更能理解。”

“嗯,我明白。”

“而这个雕像,它本身的历史在400年左右,从文物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件价值不菲的文物。”

我没再回答老头。谢过之后,便收回了佛像,转过头望着舷窗外的茫茫云海。

第五十一章 谍战(五)退伍前的日子(四)第三章 陆站队(上)第二十二章 囚徒第四十三章 谁的陷阱第六十一章 涅磐(一)第三十九章 无言第六十三章 涅磐(三)第三十章 猎熊第十九章 探迷第八十章 重生(五)第六十八章 涅磐(八)第二十六章 寻抢第五十八章 墓地第三章 陆站队(上)第六章 被俘第七十三章 浴火(五)第二十九章 普吉岛第五十四章 谍战(八)第十四章 刺杀第三十章 猎熊第三十八章 同乡人第十六章 权限第十八章 鱼穴第二十九章 普吉岛第七十六章 重生(一)第八章 第二次见面第六章 被俘第二十四章 海的死亡第二十二章 囚徒第十九章 探迷第八章 第二次见面第二十二章 囚徒第五十章 谍战(四)第二十四章 海的死亡第六十九章 浴火(一)第五十一章 谍战(五)第七十八章 重生(三)第二十五章 被遗忘的化身第七十五章 浴火(七)第十八章 鱼穴第十五章 真相第六十一章 涅磐(一)第三十二章 谈话退伍前的日子(四)第十一章 试练(上)第四十一章 埋伏第三十六章 狩猎(中)第二十六章 寻抢第六十三章 涅磐(三)退伍前的日子(二)第七章 炼狱第四十章 纹身第五十六章 迷雾之末(中)第二十二章 囚徒第二十六章 寻抢第七十五章 浴火(七)第七十一章 浴火(三)退伍前的日子(二)第五十六章 迷雾之末(中)第八十章 重生(五)第八十二章 重生(七)第四章 陆战队(中)第三十二章 谈话退伍前的日子(四)第四十六章 同行第六十八章 涅磐(八)第二十八章 晚来的我第二十八章 晚来的我第二十四章 海的死亡第五十六章 迷雾之末(中)第四十一章 埋伏第十三章 爱情第七十四章 浴火(六)第五十四章 谍战(八)第二十七章 海图第十章 琐事第六十七章 涅磐(七)退伍前的日子(四)第三十六章 狩猎(中)第二十五章 被遗忘的化身第六十九章 浴火(一)第五十七章 迷雾之末(下)第三十章 猎熊第二十七章 海图第四十二章 凯瑟琳第四十章 纹身第三章 陆站队(上)退伍前的日子(一)第七十六章 重生(一)第三十四章 猎人协议第三十一章 串接第三十七章 狩猎(下)第五十六章 迷雾之末(中)第七十三章 浴火(五)第四十九章 谍战(三)第七章 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