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悬空寺的因果

桑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变白。

不是把黑棋变成白棋,而是把自己变白。

看着那枚黑棋,她想着歧山大师的话,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心想如果真能做到想白就白,也不用陈锦记的脂粉,那真是太好了,而且很方便,难怪大师刚才说佛门把这个叫方便法门。

歧山大师微怔,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发笑,难道自己讲的方便法门哪里有错漏,被这个小姑娘发现了?

世上唯一能够猜到桑桑此时发笑真实原因的人,只有宁缺,看着桑桑有些微羞的笑容,他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幽暗微寒的洞庐内,洋溢着轻松的笑意,然后渐渐回复平静,歧山大师讲解佛法的声音,不时响起,中间偶尔穿插着桑桑的疑问声。

不知道过了多久,今夜的讲解暂告一段落,歧山大师望向宁缺,说道:“治病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洞庐里潮湿阴寒,不适宜养病,你带着她下山去寺里休息,睡前如果有时间,不妨让她想想今天的事情。”

宁缺说道:“上山下山多有不便,我们不如便歇在这里。”

歧山大师说道:“夜时我也会下山,明日清晨便在寺里相见。”

宁缺微惊,心想世人皆知,歧山大师隐居瓦山已有数十年,即便是盂兰节会都不参加,为何今夜却说自己要离开隐居之处下山?

歧山大师说道:“这大概是我最后一次出庐,总得去寺里看看才能安心。”

说完这句话,大师自蒲团前的地面上拾起那枚黑子,放进桑桑的手心。

听着大师的话,宁缺隐约猜到了一些事情,震惊之余感激之情愈发强烈,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郑重下拜行礼,然后起身扶着桑桑向洞外走去。

走到洞口处,他对歧山大师说道:“您可一定得来啊。”

歧山大师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放心吧,我一定会来。”

宁缺依依不舍,又道:“桑桑的病还没好,您可别先死了。”

歧山大师气的笑了起来,笑骂道:“你这哪里养成的泼坏性子?如今我总算相信夫子时常会被你气的乱吹胡子,却没办法收拾你。”

宁缺笑着说道:“老师就是喜欢我诚实,疼我所以不收拾我。”

走出洞庐。

宁缺抱着桑桑进了马车。

桑桑倚在被褥上,紧紧握着小拳头,生怕把那颗黑色棋子弄丢了。她看着宁缺神情黯淡说道:““大师……是不是不好了?”

宁缺沉默片刻后点了点头,又说道:“不要想太多,这和你没有关系,佛门高僧对命数自有掌握,更何况是大师这种能预知将来的人。”

夜风渐起,掀起青帘一角。

宁缺看着山道旁那座孤伶伶的佛辇,微微皱眉,他不知道那位悬空寺戒律首座,为什么一直等在洞庐外,而且为什么佛辇旁没有任何人?

……

……

月轮国白塔寺的苦行僧,都被曲妮玛娣带到了山下,烂柯寺僧也早已离开,观海僧送黑色马车下山,洞庐周遭一个人都没有。

夜风吹拂秋林,发出簌簌的轻响,却没有惊动鸟儿,隐隐约约间,似乎有清脆而细微的铃声响起,然而那铃声仿佛不是真实,瞬间湮灭无闻。

洞庐外的佛辇依旧安静,忽然一只手从黄色的帷布里伸了出来,掀起一道缝隙,一个穿着深褐色僧衣的僧人,从佛辇上走了下来。

这名僧人双眉直若横尺,眼若宝石,眉眼间隐见风霜之色,额上亦已有了皱纹,然而却让看不出来年龄,说六七十可,说三四十亦可。

这位僧人自然便是悬空寺戒律院首座。

僧人走下佛辇,缓步走入洞庐,借着幽暗的灯光,看着地下那串虎桃木手链,单手合什,问道:“师叔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宝树,你为何有此一问?”歧山大师平静应道。

悬空寺戒律院首座宝树大师,静静看着歧山,说道:“出家人不打诳语,师叔今日摆出瓦山三局棋,尤其是请出了佛祖留下的棋盘,自然不是为了难为那个可怜的病女,而是想要看究竟是不是那个人。”

歧山大师微微一笑,说道:“天谕神座看不到,当年光明大神官以为自己看到,却发现看错了,那我又怎么看的到?”

“当年卫光明真的看错了吗?

宝树大师神情漠然说道:“如果他没有看错怎么办?如果冥王之子真的降生在将军府怎么办?如果宁缺真是冥王之子怎么办?”

歧山大师摇头说道:“如果宁缺是冥王之子,夫子怎么可能收他为弟子?”

宝树大师摇头说道:“夫子非常人,能行非常事,就算他收冥王之子为弟子,也不是什么很难想像的事情。”

歧山大师看着他说道:“如果事情真如你所想像,那么无论是悬空寺,还是知守观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

宝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夫子知道宁缺是冥王之子,还收入门内,那么算整个世界想要杀死宁缺,夫子也会站在宁缺那一边。

但夫子并不见得知道。

因为佛祖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所不知的人。

宝树说道:“我想知道,您究竟在佛祖的棋盘上看到他做了些什么。”

歧山大师沉默片刻后说道:“我看到一辆黑色马车,拦在阡陌大道之间。”

宝树再问:“光明之女呢?”

“她在山上等待。”

歧山大师说道,不知为何,他并没有把桑桑在棋盘世界里经历的一切告诉对方。

宝树向前在蒲团上坐下,沉默不语很长时间。

崖洞壁上的油灯,被微微夜风拂的有些心绪不宁。

宝树忽然说道:“今日晨间在山下,宁缺弯弓欲射之时,我心生极大警兆,净铃振而不鸣,此子身体里似乎有些古怪。”

歧山大师平静说道:“他身上有莲生师弟的气息。”

听到莲生的名字,宝树禅心骤乱,双眉微挑,如蓄势欲击的铁尺,寒声说道:“他是书院弟子,怎么会有莲生师叔的气息?”

他虽然来自不可知之地,贵为悬空寺戒律院首座,面对着莲生的名字,依然难免震撼,要知道莲生此人学贯佛道魔三宗,一生传奇,当年在悬空寺讲经堂里都拥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岂可轻慢?

歧山大师摇头说道:“或者与轲先生有关?”

宝树渐渐平静下来,神情坚毅说道:“我愈发相信宁缺就是冥王之子。”

歧山大师摇头说道:“他不是,虽然没有办法证明。”

宝树说道:“冥王之子快要苏醒,那么我便是唯一能够证明的人。”

歧山大师看着他的目光骤然间变得极为锋利,虽然他久病多年,真实的修为境界非常低下,这两道目光依然有雷霆之威。

“悬空寺为何从不像书院这般两世相通?因为悬空寺本来就是我佛宗用来在末法年代里保存佛性的地方,要求的便是与世隔绝,不可知之地,便应不可知!”

歧山大师看着宝树,沉声说道:“你是悬空寺戒律院首座,并不是天下行走,非奉佛谕不得入世,你为何要来瓦山?还不速速离去!”

如果是世间别的僧人,哪怕是月轮国的大师或唐国的黄杨僧人,面对悬空寺戒律院首座这样的大人物,也必然执礼甚恭,更不用说如此训斥。

然而歧山大师的身份来历不同,正如传闻里说的那般,他本是悬空寺前代讲经首座的私生子,自幼在寺中出家,真论起辈份来极高,而且他知道悬空寺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所以他不需要在意悬空寺的态度。

宝树果然并未动怒,平静说道:“来自然有来的道理。”

“来的应该是七念,而不是你,你若不是佛缘深厚,与净铃生出感应,成为转世的掌铃者,凭你知命中境的修为,又如何当得了戒律院首座?既然如此,你更应该谨慎,不得妄动净铃,更不应该被曲妮玛娣说动,从荒原来到人世间。”

歧山大师看着他神情严肃说道:“你是修佛之人,当明白因果,不能被仇恨蒙蔽双眼,道石死在宁缺手中,那自是他的因果。”

宝树微微蹙眉,然后渐渐回复平静。

他说道:“我本是道石的因,道石原本就是我的果,那么道石的因果既然遇宁缺而终,那么这便是我与他的因果。”

“我自幼生于净土,长于净土,执净铃而行,能慑世间一切邪祟,宁缺若是冥王之子,那便会听着铃声醒来,这也是我与他的因果。”

“此行来到瓦山,我便是要明白这些因果,然后结了这些因果。”

歧山大师缓缓摇头,说道:“既然你执念如此,那么我只好通知讲经首座,除了你在寺中的职司,然后罚你面壁十年。”

宝树平静说道:“好教师叔知晓,我确实是奉谕而来。”

歧山大师闻言微惊,蹙眉良久后疲惫说道:“既便如此,佛宗行走依然是七念,尘世之事以他心意为准。”

“我会说服师弟的。”

宝树站起身来,单手合什行了一礼,然后离开洞庐。

……

……

崖洞幽静无声。

年逾百岁的歧山大师,今天感受到了在自己漫长的一生里最强烈的一次不安。

甚至要超过数十年前,魔宗血洗烂柯寺前坪那一次。

庐门微响,观海僧回来了。

“师傅,十三先生和光明之女,已经在前寺安歇。”

歧山大师看着自己的徒儿,忽然问道:“盂兰节会马上便要开了,依然会商讨冥界入侵之事,你对此事如何看法?”

观海僧看着师傅憔悴的容颜,一心想着让他早些去休息,说道:“谁也不知道冥界在哪里,只不过是传说罢了。”

歧山大师笑了笑,说道:“笨蛋,传说变成现实,那就不再是传说。”

观海僧憨厚地笑了笑,说道:“那等变成现实再说。”

歧山大师又问道:“你对悬空寺有什么认识?”

观海僧微微一怔,发现师傅今天似乎有些异样,说道:“您以前从来不准我问悬空寺,还有别的不可知之地的事情。”

“你在烂柯寺做二十年住持,或者说隐居些年头,总有一天也是要去悬空寺的,所以现在提前知道一些也无妨。”

歧山大师说道:“悬空寺的由来,其实与冥界入侵的传说息息相关。”

“冥界入侵,是为永夜,佛法里称之为末法时代,到那时,世间一切都会被毁灭,佛祖当年便看到了无数年后的惨怖画面,他冥思苦想数百载,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却依然没有想到方法。”

“佛祖感知到自己圆寂之期,便于极西荒原深处,觅得一净土,发大愿力修筑一寺庙,并予以永世之屏障。佛祖集佛学禅经于其中,命后辈佛门弟子极优秀者,均可入寺听经修行,这便是悬空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佛祖经过无数年思考,依然没有想到阻止末法时代到来的方法,因为这本来便是世界的因果,有生必然有死,甚至直至万世痛苦轮回,所以他希望后世佛门弟子,可以借助悬空寺的庇护,在末法时代的毁灭洪流里幸存下来,能够帮助寺中的僧人,熬过漫长近乎永恒的长夜,凭借着坚毅的精神与隐忍沉默,等到崭新的婆娑世界的降临。”

歧山大师沉默了很长时间后,轻声叹息说道:“然而如今的佛宗,似乎已经忘记了佛祖的教诲,不再那么想了,去年七念入长安城,此次宝树入世来到瓦山,都在证明他们想找到冥王之子,然后杀死他。”

“师父,我觉得……悬空寺的大德们这样做也不错啊。”

观海僧虽然修行佛法多年,但毕竟年轻,想着传说中冥界入侵的恐怖画面,低声说道:“众生多苦,当慈航普渡,岂能独善己身?”

歧山大师笑了起来,说道:“你这孩子……想事情果然简单。”

观海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忽然他想到了一些事情,震惊说道:“宝树大师为冥王之子而来……冥王之子难道就在瓦山?”

歧山大师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什么,心想让冥王之子离开这个世界的方法有多种,并不见得只有杀死他这一种方法。

既然夫子在信中说此法可行,那么必然可行,不管是为了普渡众生,还是为了自己与悬空寺的因果,总要试上一试。()

第62章 镇上那间肉铺第96章 今夜无人入睡第152章 我见青山多妩媚第17章 市井之中,自有圣人(下)第49章 苍鹰第103章 人世间(上)第146章 埋瓮第90章 无题第29章 我可以沉沦第81章 入魔(六)第91章 铁坊柴房杀人第9章 一声叹第98章 风落烂柯寺第128章 并肩第132章 当年你若不曾舞第199章 请进第21章 传话者(上)第155章 杀破道第46章 长安城的拆迁户第26章 花前月下(上)第142章 二师兄的规矩(上)第3章 他们第156章 山顶的青树,压烂的糕点,一切都是幻觉第106章 菩提树下踏山行第10章 声声叹第155章 花落第49章 苍鹰第245章 举伞第161章 亲爱的,你怎么不明白呢?第157章 雪在烧第152章 我见青山多妩媚第11章 何必说抱歉第64章 痴于道者,歌以咏之第40章 以辩发难第155章 杀破道第50章 书院算天(上)第117章 世间最美妙的声音第35章 他和她的谈话(上)第262章 渔翁与邀约第61章 大意思第93章 我不在众生之中第71章 残阳如血,深海如墨第7章 我们都看见了路尽头的夜色(下)第252章 都有不堪回首的童年第293章 雪墙同门,冬林死敌第208章 城外春雨如浊泪第269章 授业第185章 石在溪中走第172章 几年之后神符师?第53章 剑起时,你我在桥的两头第149章 开楼第161章 寻人第62章 理还乱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158章 因为伤心,所以尽心第122章 明月当空(下)第286章 枪第78章 入魔(三)第39章 她的信仰第69章 辗转反侧第91章 我要去看海第154章 修佛(下)第254章 我们一起修行吧(上)第84章 人至贱第75章 光明神殿里的日子(下)第193章 书院来了位挑战者第109章 少年背后生着黑色的花第143章 辩难始第146章 你真的很美第161章 亲爱的,你怎么不明白呢?第111章 一声轻噫,粉墨登场第115章 那是你我想不明白的事第174章 粥与信,从前和以后第72章 夫子的故事(中)第95章 松烟洗新瓮第59章 竹下见故人第3章 一个人掀幕第65章 盘中窥天第49章 光明的药(下)第43章 希望在人间(下)第262章 渔翁与邀约第28章 马车上第86章 大幕缓缓开启第127章 本命,看桑桑!第109章 真难看第131章 心灰意不冷第256章 何以越境而战之?第156章 红墙白雪,要你喜欢第102章 在那天之外第156章 红墙白雪,要你喜欢第107章 永远的生与死第161章 亲爱的,你怎么不明白呢?第124章 在荒原的北方呼唤爱第70章 告别的长街第69章 那一定很美第60章 涧畔句句错,不想错过第30章 南海少女今天还是没有更新第23章 上马为贼(七)第102章 盛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