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举世伐唐

金帐王庭南侵的消息,就像是一场山火般,迅速烧遍整个世界,震撼了整个中原。

长安城的反应极为迅速,李渔以强大魄力,压制住朝堂上哗然的皇后派大臣,不顾自已事后可能成为笑柄,连续发出数道军令,命令正在向土阳城方向移动的镇北军马上回撤,与北大营成犄角之势,在河北郡外,连续布下两道防线。

同时她命令镇南军立刻结束与原始森林里那些野人部落的缠斗,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帝国北疆参战,同时令舒成分出征西军一部沿葱岭北上,从侧后方对入侵唐境的金帐骑兵进行骚扰游击作战。

最令朝中诸臣感到震惊的是,李渔竟是毫不在意长安城可能脱离控制,把自已掌握最深的羽林军也调往了北疆!

紧急朝会上,诸位大臣都承认,殿下的安排没有任何私心,而且极为及时,但仍然有人表示了激烈的反对。

在那几位大臣看来,镇北军无法支援土阳城,那么燕军和左帐王庭的骑兵,便可以**,殿下又把羽林军调往了北疆,到那时候兵临城下,长安城怎么办?镇北军连番周折,士气必然受损,还不如依先前决议继续前往土阳城,而抵御金帐王庭南侵的重任,则交给其余的军队。

李渔只用了两句话便解决了这场争执。

“长安城不可能被攻陷。”

“我都不怕死,你们凭什么怕死?”

……

……

新帝登基后,李渔一直表现的很宽仁温和,之所以此时,她会一反前态,展露出自己绝对强硬的一面,是因为她比谁都清楚,金帐王庭的可怕。

她曾经嫁给过金帐王庭那位雄才伟略的单于,她在那片荒原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她知道那些安静了很多年的草原骑兵。才是大唐真正的威胁。

直到现在,她的护卫还是从荒原上带回来的那些蛮族汉子。

她很清楚,金帐王庭就是一只怪兽,只是被大唐压制了数百年,如果大唐无法再压制,那么必将暴发出难以想象的摧毁力。

和金帐王庭骑兵比较起来,左帐王庭的骑兵就像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燕军更像是只会哭泣的少女。

在金帐王庭南侵的可怕压力下。李渔根本没有兴趣去理会隆庆皇子率领的那些军队。她很清楚只凭大唐广阔的疆土还有各州郡的地方军队,便会让那些人变得疲敝不堪,除了百姓会遭受一些损失之外。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所以哪怕皇后一派的官员反对,哪怕就连最忠诚于她的臣属,都小心翼翼地私下表示了质疑。她依然坚持调集整个帝国的力量,北上。

以后的事实,会证明她现在的决定是正确的。

然而在当时,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她的决定。她自己在朝会散后,也感到了极度的疲惫,一抹隐隐的恐惧,在内心最深处缓缓浮起。

难道这就是自已篡改父皇遗诏的报应?

便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她眉头微皱。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只见数名官员在太监的带领下匆匆而来。李珲圆带着何明池和天柩处的新任总管,也从侧门里走了进来,众人脸上的神情都异常凝重。

李渔心头微凛,神情却没有什么变化,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何明池看了皇帝陛下一眼。

李珲圆走上前,把手里的一封信递给了李渔。

那位自宫外而来的大臣。声音微颤说道:“西陵神殿刚刚颁下诰书。”

……

……

西陵神殿的诰书,连同掌教大人的一封亲笔信,送到了长安城。

在诰书中,西陵神殿揭穿了皇后娘娘的身份来历,指出唐帝庇护魔宗余孽长达数十年时间。乃亵渎污秽之国,书院前后两代遇天诛。全是因为不敬昊天,故神殿号召举世伐唐。又言金帐王庭南下,亦是奉昊天之令,劝谕唐国信徒不得抵挡,务以推翻黑暗皇室为要务。

李渔看完了神殿的诰书,又开始看掌教的亲笔信。

相对于神殿文辞华美的诰书,掌教大人给她的亲笔信要简单的多,上面只写了一句话:“夜幕遮星,唐将不宁,殿下降了吧。”

她沉默不语,握着信纸的手指不停地颤抖。

大殿里一片安静,李珲圆紧张地看着自已的皇姐,何明池微微低着头,太监宫女们脸色苍白,大臣们瞪圆了眼睛。

如果说金帐王庭南下,是大唐帝国数十年来所遇的最强敌人,那么西陵神殿的诰书和掌教大人的这封亲笔信,便是所有唐人最忌惮的事情。

是的,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能够击败大唐的国家,哪怕是金帐王庭,只要大唐帝国能够撑过最开始这段时间,最终还是能够获得胜利。

然而如果整个世界都开始进攻大唐,大唐还能顶得住吗?很多年前,大唐曾经面临过类似的局面,但那时候的大唐有夫子,现在夫子已经登天。

……

……

以举世之力伐一国,换成另外任何一个国家,在这种恐怖的压力和绝望的前景面前,想来都会直接崩溃。

大唐没有崩溃,整整一千年锤打出来的信心与强大气魄,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警惕不安之余,仍然没有生出放弃的念头。

朝廷所有机构都以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长安城里一片肃杀,各项军令从长安城出发,向广阔疆土的每个区域送去。

相形之下,大唐政治军事权力中心的皇宫,却反而变得安静下来。

该做的事情都正在做,那么除了等待还能做些什么?

李渔站在石栏畔,看着夜空里那轮月亮,沉默不语。

她想着西陵神殿掌教亲笔信里那句话,想着多年前钦天监做的那句批示,负在身后的双手缓缓握紧,指甲割破掌心,染了一抹血色。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行镇压住心头的那抹恐惧与惘然,转身绕过殿侧,行过那小湖,走进了御书房。

自篡改遗诏,让李珲圆登基后,她便再也没有进过御书房。因为这间并不大的房里里,满溢着父皇的味道,她觉得有些压抑。

但今天她还是来了,因为这时候她需要父皇给予她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

一名军部将领走进御书房,行以军礼。战争还没有波及到长安城,但整个帝国都面临着战争,所以现在已经不是和平时期,而是战争时期。

“许世将军什么时候能抵达长安?”她看着这名将领问道。

……

……

第257章 一夜观剑遂画之第54章 雨夜里,传奇重现第108章 真好看第49章 帝国道门两相厌第52章 有人在山里第23章 我以为你知道我的异禀……第131章 大将军威势如雷第175章 湖畔飞他妈的剑第269章 授业第99章 陋室第29章 重逢七年间第99章 偷偷的,在一起第108章 三人问案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21章 相看两厌(上)第147章 书院之直第189章 现在和当年的一些小事情第93章 渭,无所留第84章 入魔(九)第246章 熬鹰第146章 你真的很美第246章 熬鹰第63章 登桃山第40章 以辩发难第40章 溪畔翩翩一少年第130章 秋之静美及肃杀第9章 日后夜临谁来罩?第137章 无题第166章 我以长安战无敌(下)第3章 一个人掀幕第293章 雪墙同门,冬林死敌第30章 我见朱雀多肃杀第36章 他和她的谈话(下)第176章 不听话的小东西第168章 冰封(下)第79章 悬空寺的因果第50章 天空与大地之间,是唐小棠第64章 壮阔第97章 南归第37章 最后一句话第270章 解惑第91章 冥王的女儿(下)第127章 第一日第23章 上马为贼(七)第11章 小瓷瓶第125章 穷人乍富岂能安?第182章 荒人的脚踩在草原上(下)回来了第107章 永远的生与死第102章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第119章 一把剑(下)第184章 解决问题有三种方法,或者一种第128章 土阳城中,黑毫如血第115章 那是你我想不明白的事第98章 两岸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120章 青峡来袭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78章 溪边的人第64章 壮阔第256章 何以越境而战之?第87章 千里快哉风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133章 西陵来信第21章 传话者(上)第2章 昊天留给人间的礼物(中)第104章 私信往来论短长第87章 书中有纸,不知何言第76章 入魔(一)第67章 大明湖开第188章 来了辆牛车第149章 开楼第123章 少年爱财,取之无道第115章 一觉醒来敌灭,重拾当年皮靴第133章 见便是杀第62章 桑桑的笑第46章 有人闯山第158章 咔嚓!咔嚓!第256章 何以越境而战之?第68章 这种感觉第249章 客至主不安第100章 围巷第81章 入魔(六)第197章 最后一口气第137章 一夜不眠(上)第17章 上马为贼(一)第11章 何必说抱歉第102章 身灰心亦灰第25章 第一个梦第32章 书院的幽灵第7章 夜饮,梦了一片海第184章 解决问题有三种方法,或者一种第184 放声而笑(上)第160章 我们都是小孩子第106章 留书不知暑已至第275章 掌间有血,桥上有人第14章 照看(上)第10章 声声叹第182章 荒人的脚踩在草原上(上)第262章 渔翁与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