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昊天留给人间的礼物(中)

在西陵神殿春日大比里,一位出身天谕院柴房的籍籍无名的小道僮,夺得了头名,并且展现出了极人难以想象的境界。

在遥远的草原里,一名拣牛粪为生的少年奴隶,夺得了大会的优胜,被金帐单于当场解除奴籍,成为一名荣耀的勇士。

在这场草原大会上,有两名年轻的侍者,被国师收为亲传弟子,金帐拥有了十三名境界深厚祭司,国师本人似乎也变得更加强大。

这样的情况在世间各地发生,宋国道观里一位中年道人,在井畔进入知命境,还有很多道观里,也出现了相同的画面。

西陵神国深山里那座朴素的道观,却还是那样的安静。

自从观主离开之后,知守观里已经荒废了几年时间,枯黄的落叶积在那几级石阶上,被风酥化的很是薄脆。

野观无人门自开。

观中的阵法还在持续运转,没有人能够进去,只有风能够进去,清风拂过湖面,牵着檐下金白色的稻草,然后从窗口渗入,依梁贴壁缭绕不去,最终来到窗前桌上,像双无形的手般翻开那本大书。

清风不识字,也要乱翻书,那本大书被翻的簌簌乱响,雪白的纸张不停掀起落下,上面的那些墨字变成模糊的线条。

春风渐缓,字渐清晰。

这本记载着修行界强者姓名的日字卷,和几年前相比少了很多名字,比如曾经写在最高处的柳白,比如叶苏,比如陈皮皮,却多了更多的名字,新出现的那些名字以往从来没有出现过。有些陌生感,比如横木立人。

昊天是公平的,她春风化雨,让自己的信徒得到各种好处。也没有忘记让长安城里的某些尘缘相牵者得到永生。但同时,她也是不公平的。因为西陵神殿是那般的凉爽,长安城的夏天还是这样的酷热。

深夏时节,好些天没有下雨,长安城的街道被烈日晒的快要生烟。巷口井里的井水清澈微凉,井上冒着的热气却令人生畏,干燥的世界里,到处都是烟薰火燎的味道,仿佛只需要一粒小火星,这座城市便会燃烧起来。

长安城的局势也是如此,看似平静的气氛里。隐藏着无穷的压力与燥意,帝国已经全面启动,准备马上便有可能到来的战争,部衙里的官员书吏哪怕传递文书。都在奔跑,粮草辎重的转运已经进入最重要的阶段,军方更是严阵以待,无数道军令从这座城市发往各州郡和前线。

朱雀大道向北,过了建神坊,有一大片树林,林后是青色的草甸,草甸里散布着数十座明瓦乌檐的楼阁,这里便是军部。

最中间的那座楼阁,便是军部的正衙,数名执事军官,神情肃然站在楼外石阶下,浑身都已经被汗水打湿,只是不知道是因为令人窒息的热浪,而是身后传来的那些声音所代表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战局的重点,必然是南晋,如果我们能够在半个月之内出青峡,打通清河郡,便有希望帮助剑阁把南晋稳住。”

说话的人是舒成,他数年前便已经调回长安城,负责全面处理唐军布防,不再担任镇西大将军,徐迟大将军则是留在镇北营,负责直面强大的金帐王庭,如今军部便以他为首,他的意见自然重要。

楼阁里很安静,数位将军还有十余名参谋军官,都保持着沉默,没有对这句话表示赞同,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所有人都清楚,如果能够与南晋联盟,那么大唐便必然处于不败之地,然而这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首先唐军没有把握能够在半个月之内打通清河郡,就算能,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重建水师,大泽如何渡?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大唐与南晋乃是多年世仇,剑阁现在虽然站到了道门的对立面,但从南晋皇族到军队再到普通的百姓,都不可能选择与唐国联盟。

“我以为,决战还是在北方。”

有位将军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数年前那场举世伐唐之战里,对唐国造成最大威胁、最大损伤,战后获得最大好处的,便是金帐王庭,毫无疑问,那些草原上的狼骑才是唐军最强大的敌人,也是唐军最想要战胜的敌人。

两军交战,首重其势,如果能够将敌人的最强力量击溃,自然很多困难便将迎刃而解,唐军选择金帐王庭做为决战的对手,没有任何错误,然而问题在于,因为向晚原被割让的缘故,数年后的唐军严重缺乏战马,单凭镇北军远远不足以战胜金帐王庭,甚至都没有办法把敌人驱逐出七城寨。

“当年与西陵神殿签和约的时候,书院曾经向朝廷承诺过,即便割让了向晚原,也不会出问题,那么,我想便不应该有问题,徐迟大将军在来信里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与书院做好配合。”

舒成大将军的神情显得有些疲惫,说道:“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与金帐决战,就算能够集全国之力而胜之,其余几个方向怎么办?西陵神殿一旦重新控制南晋,清河郡还如何收回?”

清河郡必须要收回,因为诸阀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一天,大唐便会多承受一天的羞辱,金帐王庭必须被血洗,因为边塞里有无数唐军的英魂等着被同袍救赎,燕国必须被攻克,因为那处代表着背叛与不可忍受的屠杀。

相对应的,唐国四周到处都是危险,月轮国的暂时安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遥远西荒深处,那些唐军从未战对过的蛮人已经开始集结骑兵,或者就在数月后,便会加入到金帐王庭的南侵军队里,同样,燕国在崇明皇帝的统治下,在西陵神殿的帮助下,正在快速恢复元气,拥有东荒骑兵帮助的燕国,必然不会再像当年那般孱弱,至于南方的清河郡和南晋更是如此。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唐国的敌人,那么便没有平静的边疆,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唐国必须战胜的敌人,那么便没有主攻的方向。

“上次让剑阁弟子入大河国暂避,有没有消息回来?”舒成问道。

当前的局势很清楚,西陵神殿北上,南晋必然不可能保住,在唐人看来,剑阁弟子曾经帮助过他们,那么他们便有保护对方的义务。

便在这时,楼外传来一份来自南晋的军报。

剑阁告诉唐人,他们不愿意撤离,决意死守临康城。

为什么不愿意撤离?

柳亦青在信中的答复很简单:因为不愿意。()

第193章 元十三箭第208章 凭什么不服?(下)第290章 摇篮曲第120章 青峡来袭第26章 雄城,好久不见第163章 斩过往第75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下)第32章 大黑与小雪(下)第161章 神符,针眼,残荷第103章 一路向北第43章 战争,始于一张腰牌第111章 一声轻噫,粉墨登场第83章 入魔(八)第6章 此去长安混人样第94章 燃烧的黑眸第87章 大泼墨,云有些脏第245章 举伞第43章 战争,始于一张腰牌第15章 破屋里的男子第85章 一杯花茶第52章 真实地活着第132章 此事无关慷慨第78章 入魔(三)第153章 鱼见第85章 一杯花茶第1章 她第135章 天要劈你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59章 长安乱第25章 这是病吗?第80章 桃山雪乱第182章 荒人的脚踩在草原上(下)第125章 穷人乍富岂能安?第42章 御史张贻琦之悔怅第257章 一夜观剑遂画之第4章 又一个梦您好第31章 和这个世界谈话的方式(下)第100章 好久不见第3章 唐人的朴素是非观第60章 有所思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126章 重音第175章 湖畔飞他妈的剑第222章 小楼传说(下)第1章 春天的故事(上)第137章 小手中握着的将来第151章 起步第3章 一个人掀幕第25章 第一个梦第39章 她的信仰第132章 此事无关慷慨第163章 御宴第18章 秋风秋雨杀闲人(上)第134章 影子与钟声第14章 我有三把刀第115章 一觉醒来敌灭,重拾当年皮靴第97章 月有圆缺,人有老病第93章 胸口碎大石(一)第163章 不喜欢第82章 秋宫凉第53章 亭畔谁人青衫湿第127章 齐至第114章 天生一对(上)第228章 有阁无墙第41章 莲花瓣上滚烫的水珠儿第165章 我以长安战无敌(上)第287章 明枪第67章 大明湖开第91章 铁坊柴房杀人第163章 御宴第94章 刀石箭,新一代的强者开头第64章 御书房第29章 我可以沉沦第125章 七卷天书(上)第82章 黯然销魂者,过河与棉花糖第174章 人生如题,各种痴(下)第85章 闯宫第60章 奔跑射箭的少年第42章 御史张贻琦之悔怅第85章 下阳州(中)第174章 粥与信,从前和以后第230章 不要脸之争,以及吹牛第143章 鸽子汤(下)第120章 两个秋天第7章 最后一剑第129章 被书院遗忘的少年第120章 明月当空(上)第61章 大意思第14章 我有三把刀第143章 鸽子汤(下)第32章 昊天的影子第65章 问天(下)第30章 最精彩的一次第66章 这是一个问题第161章 亲爱的,你怎么不明白呢?第23章 我以为你知道我的异禀……第136章 河底的魔与鬼第76章 黑色闪电以及弓弦的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