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昊天留给人间的礼物(中)

在西陵神殿春日大比里,一位出身天谕院柴房的籍籍无名的小道僮,夺得了头名,并且展现出了极人难以想象的境界。

在遥远的草原里,一名拣牛粪为生的少年奴隶,夺得了大会的优胜,被金帐单于当场解除奴籍,成为一名荣耀的勇士。

在这场草原大会上,有两名年轻的侍者,被国师收为亲传弟子,金帐拥有了十三名境界深厚祭司,国师本人似乎也变得更加强大。

这样的情况在世间各地发生,宋国道观里一位中年道人,在井畔进入知命境,还有很多道观里,也出现了相同的画面。

西陵神国深山里那座朴素的道观,却还是那样的安静。

自从观主离开之后,知守观里已经荒废了几年时间,枯黄的落叶积在那几级石阶上,被风酥化的很是薄脆。

野观无人门自开。

观中的阵法还在持续运转,没有人能够进去,只有风能够进去,清风拂过湖面,牵着檐下金白色的稻草,然后从窗口渗入,依梁贴壁缭绕不去,最终来到窗前桌上,像双无形的手般翻开那本大书。

清风不识字,也要乱翻书,那本大书被翻的簌簌乱响,雪白的纸张不停掀起落下,上面的那些墨字变成模糊的线条。

春风渐缓,字渐清晰。

这本记载着修行界强者姓名的日字卷,和几年前相比少了很多名字,比如曾经写在最高处的柳白,比如叶苏,比如陈皮皮,却多了更多的名字,新出现的那些名字以往从来没有出现过。有些陌生感,比如横木立人。

昊天是公平的,她春风化雨,让自己的信徒得到各种好处。也没有忘记让长安城里的某些尘缘相牵者得到永生。但同时,她也是不公平的。因为西陵神殿是那般的凉爽,长安城的夏天还是这样的酷热。

深夏时节,好些天没有下雨,长安城的街道被烈日晒的快要生烟。巷口井里的井水清澈微凉,井上冒着的热气却令人生畏,干燥的世界里,到处都是烟薰火燎的味道,仿佛只需要一粒小火星,这座城市便会燃烧起来。

长安城的局势也是如此,看似平静的气氛里。隐藏着无穷的压力与燥意,帝国已经全面启动,准备马上便有可能到来的战争,部衙里的官员书吏哪怕传递文书。都在奔跑,粮草辎重的转运已经进入最重要的阶段,军方更是严阵以待,无数道军令从这座城市发往各州郡和前线。

朱雀大道向北,过了建神坊,有一大片树林,林后是青色的草甸,草甸里散布着数十座明瓦乌檐的楼阁,这里便是军部。

最中间的那座楼阁,便是军部的正衙,数名执事军官,神情肃然站在楼外石阶下,浑身都已经被汗水打湿,只是不知道是因为令人窒息的热浪,而是身后传来的那些声音所代表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战局的重点,必然是南晋,如果我们能够在半个月之内出青峡,打通清河郡,便有希望帮助剑阁把南晋稳住。”

说话的人是舒成,他数年前便已经调回长安城,负责全面处理唐军布防,不再担任镇西大将军,徐迟大将军则是留在镇北营,负责直面强大的金帐王庭,如今军部便以他为首,他的意见自然重要。

楼阁里很安静,数位将军还有十余名参谋军官,都保持着沉默,没有对这句话表示赞同,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所有人都清楚,如果能够与南晋联盟,那么大唐便必然处于不败之地,然而这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首先唐军没有把握能够在半个月之内打通清河郡,就算能,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重建水师,大泽如何渡?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大唐与南晋乃是多年世仇,剑阁现在虽然站到了道门的对立面,但从南晋皇族到军队再到普通的百姓,都不可能选择与唐国联盟。

“我以为,决战还是在北方。”

有位将军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数年前那场举世伐唐之战里,对唐国造成最大威胁、最大损伤,战后获得最大好处的,便是金帐王庭,毫无疑问,那些草原上的狼骑才是唐军最强大的敌人,也是唐军最想要战胜的敌人。

两军交战,首重其势,如果能够将敌人的最强力量击溃,自然很多困难便将迎刃而解,唐军选择金帐王庭做为决战的对手,没有任何错误,然而问题在于,因为向晚原被割让的缘故,数年后的唐军严重缺乏战马,单凭镇北军远远不足以战胜金帐王庭,甚至都没有办法把敌人驱逐出七城寨。

“当年与西陵神殿签和约的时候,书院曾经向朝廷承诺过,即便割让了向晚原,也不会出问题,那么,我想便不应该有问题,徐迟大将军在来信里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与书院做好配合。”

舒成大将军的神情显得有些疲惫,说道:“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与金帐决战,就算能够集全国之力而胜之,其余几个方向怎么办?西陵神殿一旦重新控制南晋,清河郡还如何收回?”

清河郡必须要收回,因为诸阀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一天,大唐便会多承受一天的羞辱,金帐王庭必须被血洗,因为边塞里有无数唐军的英魂等着被同袍救赎,燕国必须被攻克,因为那处代表着背叛与不可忍受的屠杀。

相对应的,唐国四周到处都是危险,月轮国的暂时安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遥远西荒深处,那些唐军从未战对过的蛮人已经开始集结骑兵,或者就在数月后,便会加入到金帐王庭的南侵军队里,同样,燕国在崇明皇帝的统治下,在西陵神殿的帮助下,正在快速恢复元气,拥有东荒骑兵帮助的燕国,必然不会再像当年那般孱弱,至于南方的清河郡和南晋更是如此。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唐国的敌人,那么便没有平静的边疆,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唐国必须战胜的敌人,那么便没有主攻的方向。

“上次让剑阁弟子入大河国暂避,有没有消息回来?”舒成问道。

当前的局势很清楚,西陵神殿北上,南晋必然不可能保住,在唐人看来,剑阁弟子曾经帮助过他们,那么他们便有保护对方的义务。

便在这时,楼外传来一份来自南晋的军报。

剑阁告诉唐人,他们不愿意撤离,决意死守临康城。

为什么不愿意撤离?

柳亦青在信中的答复很简单:因为不愿意。()

第108章 从天而降的身影第131章 大将军威势如雷第21章 传话者(上)第148章 比刀更重,比箭更快那啥第137章 无题第7章 我们都看见了路尽头的夜色(下)第77章 国师的阵第68章 这种感觉第65章 盘中窥天第88章 入魔(十三)第129章 辟地(下)第154章 长安,落雪如幕第46章 永不消失的冬天第38章 渭城醉第55章 蚍蜉撼树谈何易,我于人间全无敌!(上)第26章 雄城,好久不见第168章 红月与雪狼第164章 可惜第199章 看天书第24章 耻与为伍,所以留下第14章 谈情分,说是非第63章 箭指人间第119章 一把剑(下)第130章 结尾第40章 让他去第90章 入魔(十五)第70章 前人意,后人痴第106章 在潭边(上)第19章 雪山里什么都没有第241章 撕纸第75章 莲生三十二(下)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阶第40章 让他去第209章 书院一向有礼第91章 同一个夜第192章 跳瀑布,说禽兽第16章 机缘第242章 敛雷第110章 朱雀、黑伞以及光明的夜第105章 残寺乱山人不见第169章 兄妹第198章 那人饮酒第288章 暗剑第191章 公主府里的卖艺者第46章 终于听到了您的声音第96章 今夜无人入睡第74章 箭,以及归来第20章 无人知是故人来第144章 没有你,我困不着觉第143章 辩难始第125章 穷人乍富岂能安?第29章 我可以沉沦第34章 断发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188章 归来(下)第183章 为人间所破(下)第272章 观雪怅然第72章 书院,胜在有桑桑第55章 歧山大师第74章 莲生三十二(上)第292章 你死以后第125章 不如不争,不如不见第5章 桑桑的病第94章 举世伐唐第102章 在那天之外第4章 碧蓝如腰(下)第124章 西陵之夕(下)第172章 松鹤楼纪事(下)第158章 人归来,棋盘归去第126章 重音第8章 腰牌与调令第31章 大黑与小雪(上)第257章 一夜观剑遂画之第269章 授业第132章 当年你若不曾舞第147章 希望在人间第26章 没有屁股的道士第21章 相看两厌(上)第127章 本命,看桑桑!第150章 登山第31章 青山不得出第179章 后山的师生和金兰树第196章 春意等人第168章 佛首与肉包第14章 谈情分,说是非第195章 穷举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纸第61章 曾经黄河滔滔第36章 贯心肝,静容颜第78章 入魔(三)第74章 在山上等着你第95章 行走人间的佛子第222章 小楼传说(下)第89章 她的身影第84章 下阳州(上)第127章 血馒头第109章 真难看第53章 我要看见太阳第111章 去打仗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