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大步向前

慧明问她道:“可知何为五蕴?”

辰年为了练这神功,曾专门去寻了一些佛经来看,闻言答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慧明笑笑,解释道:“有相为‘色’,领纳名‘受’,取相曰‘想’,迁流为‘行’,分别为‘识’。‘蕴’者‘积聚’为义,谓积聚生死之过患,亦曰‘五阴’。”

辰年细细体味半响,却仍是摇头 “大师,我不懂。”

慧明又她问道:“可知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辰年知的几个,却是答不全。

慧明便慢慢说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前七苦皆有此生?”辰年低声念叨。

慧明看着她,眼中有悲悯之色,轻声说道:“五蕴的真相便是无常,苦,空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

辰年默得片刻,道:“大师,这些太难了。空就是空,色就是色,怎地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慧明也跟着笑了笑,道:“有,你认为有就有;空,也只是破除‘有’的执念。倘能照见五蕴皆空,世人自然能够度脱一切烦恼痛苦。就好比你一直求而不得的东西,不必为有和空而烦恼,珍惜经历过程中的快乐便是了。一切皆都是缘,非你我可以主宰控制,所以随心即可。”

辰年停下脚步,思量良久,却是忽地笑了,道:“大师,我之前一直觉得您是受云西王指使而来,现在看,您不是。”

慧明笑道:“非是为你,也非是为他,老和尚是为自己而来。”

辰年整衣,向着老和尚双手合什而拜,郑重谢道:“多谢大师指点迷律。”

永宁四年五月,云西王封君扬亲上江北,为张、贺、薛三家和谈进行斡旋,以图平自江北混战。

与此同时,齐氏诸王为争朝权,又开始同室操戈,且比起上一次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淮王齐皎带兵直接攻入盛都,杀了原本辅政的荆王齐琛,把持朝政。另几个齐姓王爷见状也不甘示弱。

再次起兵攻向盛都。淮王寡不敌众,竟以御驾亲征之名,劫持帝后出盛都往东而来,意图返回封地。行至半途,却被临海王大军拦住,混战之中,皇帝被乱箭所伤,全靠身边近侍死死护卫,这才逃至北侧小城留良。

封后本己身怀六甲,经此变故,于留良城早产下一子,起名为“幸”,立为太子。七日后,皇帝箭伤不愈而亡,皇太子齐幸在留良城守府中仓促即位,改元新武,尊封氏为太后。

留良城守许谨,以手中三千弱兵,拒临海王大军于城外二十三日,终等得云西大军来救。

小小的城守府内,封太后怀抱着新帝安坐在榻上,看着一身戒装的封君扬在许谨的陪同下进门,眼圈微红,淡淡问道:“阿策,可能容我们母子一条活路?”

封君扬闻言不觉动容,默然片刻后,答道:“大姐,你若想做太后,阿策便全力辅佐幸儿。你若不想做太后,那便做长公主,他日再选个好男儿嫁了。幸儿这里,阿策会护他一生平安。”

封太后终于忍不住落泪,面上却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道:“有阿策这句话,大姐就不后悔当日远嫁盛都之举。”

封君扬吩咐了那许谨下去处理军中之事,自己则上前几步在榻边坐下,低头细看那襁褓中的婴儿,唇角上弯起温和的笑容,道:“大姐,这孩子长得像咱们封家人。”

“倒是和你小时有几分相似。我还记得你刚生下来时的模样,也是这般眉眼,只比幸儿要壮实许多。”封太后轻笑着,用手轻轻地比划了一下,又道:“足足有这么大,母亲生得甚是辛苦,好多日子都下不得床。我那时才不过五六岁,心里又欢喜又害怕,不敢去打扰母亲,就整日守在你身边。”

封君扬含笑听着,过得片刻,忽地轻声说道:“大姐,母亲和小妹也都很想你,待战事完了,你回去看看她们。”

封太后眼中的泪一下子就又涌了出来,封君扬不禁有些慌乱,忙掏出帕子来递过去,道:“大姐,你莫哭了,人说妇人在月子里落泪不好。”

封太后用帕子盖住了脸,好一会儿才平息了情绪,嗔怪弟弟道:“还不都是你招惹大姐哭。”

封君扬就只笑了笑,又探过头去看那小小的孩子,看得片刻,突然问道:“他真长得和我小时很像?”

“嗯,”封后点头,眉目温柔,“足像了六七分,都说外甥肖舅,果真没错。”

封君扬脑子却忽地想到了贺泽,不觉微微凝眉道:“那日后我的孩儿岂不是要像那贺十二?”

封太后不由失笑,道:“那也设法子,谁叫他是芸生的哥哥。不过幸好只是堂兄,许得还能差几分,不会这般像。”

封君扬闻言一愣,随即却又轻笑,低声道:“她那样的脾气,又倔又狠,撞了南墙都不肯回 头,非要将那墙撞穿才罢休。她生的孩儿只能像她,不会像旁人半分。”

封太后只当他是在说芸生,嗔道:“满嘴胡话,芸生性子柔顺,哪里像你说的这般了?小心 这话叫姑母听到了,她可不依。”

封君扬只是浅浅一笑,并未反驳。

姐弟两个又说了几句闲话,封太后便叫乳母把孩子抱下去喂奶,正色问封君扬道:“阿策,你现在如何打算?”

封君扬答道:“几个王爷还都在争盛都,正打得你死我活,我己将他们的退路皆都断了,只 等着他们一个个入网。你与幸儿先在这里,等我夺下盛都,再来迎你们还朝。”

封太后缓缓点头,又问道:“江北呢?情况如何?”

“我来时还僵持着呢,贺臻好容易将豫州打下来,怎会再还给张家。青州久攻不下,武安又在贺十二手中,张怀珉不敢久悬在外,有意返回靖阳,却又似不甘心。”封君扬答道,停了一停,又道:“鲜氏迁都上京,却持续往南增兵,南下之心己昭然若揭。那三家各怀心思,却不知大难即将临头。”

封太后思量片刻,却是说道:“阿策,你便是平定了江南,也先不可称帝,须以齐室之名夺下江北,方可再行禅让之事。”

封君扬抬眼去瞧大姐,并未答话。

封太后盯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不称帝,便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夺江北也更容易。”

封君扬想了一想,轻快地笑了笑,道:“我听大姐的。”

他姐弟两人合谋夺取江南,消息传到武安贺泽处,已是初秋。贺泽听闻云西王夺下盛都迎了封太后与新帝还朝,官拜为大将军时,不禁失笑,与身边幕僚道:“我当他封君扬会夺位登基,不想却只做了个大将军。这封家姐弟两个真是有意思,也不知到底是谁在算计谁。”

那幕僚甚得贺泽信任,说话也是随意,思量片刻,却是说道:“云西王此人心机深沉,善于谋算,非池中之物。”

贺泽敛了笑容,默然半晌,忽地问幕僚道:“你说他之前去虎口岭,真的只是为了见那谢辰年一面,以慰相思之苦?”幕僚还未答话,他却先是缓缓摇头,“不会,封君扬不是这样的人。为了那谢辰年,他已是发过了两次疯,事有再一再二,却无再三。”

幕僚沉吟道:“那虎口岭改名为聚义寨,眼下收留流民已有万余,声势日涨,不仅北太行的各方势力皆都归顺,便是南太行也多有人投奔,再假以时日,怕是要成气候。依我看,若不能收为己用,不如趁着它尚未长成,先就除去了。否则一旦它将势力扩展到南太行,就会威胁到宜平。”

“聚义,聚义,”贺泽轻轻地嗤笑一声,道:“一伙子山匪、流民凑在一起竟也敢称聚义,真是笑话!不过,我倒是小瞧了她谢辰年,想不到她竟有这般能耐,短短时间,声威竟要超过之前的清风寨。”

幕僚道:“也是凑巧,前一阵子青、襄两州梳民中爆发疫病,虎口岭出面施药,活人无数,得了不少人心。”

“她那买药的钱还是从我手里夺的,我还未来得及寻她算账,倒叫她去收买了人心。”贺泽冷冷一笑,又道:“也不知这谢辰年有何打算,难不成她一介女流,凭借着个匪寨,也想着逐鹿天下不成?”

这个问题,那幕僚却是答不出来,沉默了片刻,这才道:“这般收揽流民,许是也有些野心。”

这话却是着实冤枉了辰年,她瞅着那每日里前来投奔的流民,只觉得头大,全没有半点高兴。不过,她愁,寨中还有一人比她更愁,那便是管着粮草物资的温大牙。这些人瞧入他的眼中那便是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

六十八章 另谋出路

这一日,又有上百个流民慕名前來投奔,温大牙将这些人安置下,先管了一顿稀饭吃,然后便就独自一人往寨后去寻辰年,辰年正在悬崖边打坐,温大牙默默在远处等到日头西下,这才上前在辰年身边蹲下了,垂头半晌,道:“大当家,这人不能再收了,再收,咱们就养不住了。”

辰年转头看他,苦笑着问他:“不收怎么办,冀州不收,咱们也不收,各家军镇又只肯收那些能用的青壮劳力,谁肯要这些只会吃喝的老幼妇孺,谁都不要,眼看着他们等死。”

温大牙是个心软之人,若不然之前在牛头寨的时候也不会收留崔习兄妹,他自是做不到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流民饿死在山下,愁得直挠脑袋,道:“可粮食不够了,江南粮食买不回來,咱们这里本就穷得出名,哪里养得住这些吃白饭的人。”

辰年抿唇不语,看着山下出神良久,却是忽地说道:“粮食不够,那就去算,去抢,去夺,总得想法叫大家活命。”

她起身离开崖边,回寨中寻到崔习,开门见山地问道:“你训的那些外寨兵可是能用了。”

崔习手中已有外寨兵两千多人,皆都是从流民中挑出來的青壮,仿照军中制式分作了四个营,农忙时种地,农闲时训练,现在已似模似样,崔习不知辰年为何会突然问起这个,略一思量,答道:“勉强可以一用。”

辰年便道:“那正好,得借我用上一用。”

崔习抬眼看她,问:“你想做什么。”

辰年却是沒答,转身从柜上取了崔习寻來的江北几州的地图,在桌上摊开了细看,崔习心跳有些加快,俯下身來,用手指从虎口岭划到冀州,沉声说道:“你若想寻个地方起事,冀州最好。”

辰年看得片刻,却是微微摇头,伸手点了点太行山南端的宜平,道:“这里才最好。”

崔习不解:“宜平,贺家的宜平。”

辰年沉吟不语,只是看着那地图出神,崔习想她是在思量事情,不敢再出言打扰,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辰年这才抬头看他,却是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崔习道:“为何不夺冀州,反而要去夺一个孤立在外的宜平。”

辰年笑了笑,反问他道:“你现在夺得下冀州吗?”

冀州高城深池,易守难攻,想当初薛盛英几万大军都沒法从自家兄弟手中夺下此城,就崔习手下这些流民凑成的寨兵,除非薛盛显脑子出了毛病,肯大开城门迎他们进去,否则,攻城就是以卵击石。

崔习自是也明白此处,沉默半晌,道:“现在时机未到,再等等,等咱们的人马再多些,等涌向冀州的流民再多些,到时有心算计,未必不能成事。”

辰年摇头:“那样死伤的也多是流民,动不了薛盛显根基。”

“可宜平同样难夺,而且,夺來何用。”崔习问道。

“有用,有大用。”辰年伸手去指地图,道:“你看,夺來了宜平,就等于打通了咱们通往江南的道路,战乱都在太行之西,百姓多往东逃,既然冀州不肯收容,到时咱们就把灾民引向江南。”

崔习闻言眉头微微皱了皱,很快却又放平了,道:“江南也在闹战乱,封君扬虽然夺下了盛都,可各地藩王的残余势力还在,仍不太平。”

那地图只画了江北的青、冀、襄、鲁等几州,并未标出江南,辰年的视线却顺着太行山往下,看着宛江南侧的那片空白之地,沉默片刻,道:“封君扬很快就能平定江南,他那人有野心,绝不会像薛盛显那般短视,为图一时安稳,就把流民拒之门外,便是只为天下人心,封君扬也会收容流民,妥善安置,而江南之地本就富庶,虽经了些战乱,却未伤根本,不难养活那些流民。”

崔习有些意外,打量辰年两眼,欲言又止。

辰年道:“有话就直说,以我们两人的交情,不该还有什么说不出口的。”

他两人相识已近两年,虽算不上知己,却也是生死之交,崔习想了一想,便就问道:“你真想跟了那封君扬。”

辰年不觉扬了扬眉:“何出此言。”

崔习答道:“流民一时虽是负担,可若是使用得当,便是一把争夺天下的利剑,薛盛显是个蠢材,才会将这些百姓拒之门外,而你将他们都送往江南,岂不是在壮封君扬的声势,帮他夺取天下。”

辰年闻言笑了笑,道:“谁夺天下我不管,我只想叫这些百姓能活下去,能有个过太平日子的地方,若是封君扬能,便是帮了他也沒什么关系。”

崔习实在不解辰年心思,只沉默着看她,目光中满含探究之意。

辰年瞧出他的疑惑,解释道:“他们去争他们的天下,我來活我的人命,不求结果,尽力而为。”

崔习迟疑了一下,道:“可天下人会误会,若日后你能嫁封君扬,这自然会是一段佳话,可若是不能,却是要被人笑话是为他人作嫁。”

“笑话便就笑话吧。”辰年神态轻松,混不在意,道:“我心在我胸中,唯我最知,旁人随他去说什么,我自走我的路,百年之后,我不过也是一具枯骨,还管它身后留什么名声。”

崔习瞧着劝不回辰年,便也作罢,淡淡地笑了笑,道:“你既然不在意,那我也沒什么好说的,只是现在要夺宜平,同样艰难,贺泽虽领兵在外与张怀珉对抗,宜平城里却有大将陈潇坐镇,以咱们这几千人,攻不下。”

辰年却是笑道:“排兵布阵,我不如你,可若论算计,你却不如我,咱们现在攻不下宜平,无非是兵力不足,而之所以会兵力不足,不过是缺少养兵所需的物资粮草,既然知道少什么,那咱们就好好算计一下,看看能从哪里算了这些东西來。”

“从哪里?”崔习不禁问道。

“这里,冀州薛盛显。”辰年用手指点了点地图上代表冀州的那个圆圈,抬眼去看崔习,问道:“你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崔习答道:“沉稳有余,进取不足,我瞧着他并无争天下的野心,不过是想着守住冀州过安稳日子。”

辰年又问:“既然如此,你可揣摩过他的心思。”

“什么心思。”崔习诧异。

辰年未答,却是问道:“我先问你,眼下张怀珉、贺泽与薛盛英几人在哪里,打成了什么局面了。”

此事崔习一直甚为关注,闻言伸手将地图上的青、襄两州圈画了一下,答道:“贺泽占据武安,迫得张怀珉一步步退回西北,此时好像已是到了新野,郑纶带着几万青州军游击在外,也狠咬了张怀珉几口,从张家发兵至今,张怀珉已由攻势彻底转化成了守势,只要贺泽与郑纶迫得再紧些,怕是就要回到靖阳、粟水一带老巢了。”

辰年眼睛亮晶晶的,里面有着狡猾的笑意:“哦,这么说贺泽与郑纶两个该从张家手上夺了不少地盘。”

“是。”崔习点头:“贺泽与郑纶两个虽不是一家,两人却配合默契,与张怀珉交战都是胜多败少,眼下襄州已全在贺泽控制之下,郑纶也夺了雍州许多地方给薛盛英。”

辰年笑了笑,又问道:“贺泽与薛盛英两个实力大增,你说在他们背后的薛盛显,可会为他们两家高兴。”

张怀珉率军來攻,是由贺泽与青州薛盛英挡在前面,冀州远在后方,虽未经战乱之苦,却也沒得到什么好处,崔习思量了一下,道:“怕是不能。”

“不错,薛盛显非但不会为他们高兴,恐怕还要有隐忧,万一这两个盟友瓜分了张家地盘之后还觉不过瘾,再回身來夺冀州,那可如何是好。”辰年提笔,将青州、冀州与宜平三地连在一起,笑道:“你看,这三地原本成三足鼎立之势,眼下另两足都壮大了,剩下的那一足怎会睡得安稳。”

崔习听得心中一动:“你想联弱抗强,联合冀州取宜平。”

辰年笑道:“是,也不是。”

她说的这般模棱两可,纵是崔习聪明,却也有些糊涂了,正疑惑间,就又听得辰年解释道:“就眼下咱们这点人马,薛盛显看不上咱们,更别说他若要与咱们联合,就要落背信弃义之名,所以他不会,但是,若是咱们能夺下宜平,贺泽再想东进,要么就将宜平从咱们手上重新夺回去,要么就只能通过飞龙陉,而经飞龙陉,就绕不过青州,薛盛英那里就算是为自己,也不会容他去攻自己身后。”

说到这里,崔习已是明白了辰年的意思,不由接道:“由此,我们若能占住宜平,就算是替薛盛显除去了一个心腹大患。”

“沒错,所以,薛盛显虽不好明着与咱们联合,却是能暗中将咱们喂大,巴不得咱们往南发展,收了南太行,也好去寻宜平的麻烦。”

崔习点头,又想了想,道:“须得叫人去一趟冀州。”

辰年抬眼看他,沉声道:“我去。”

崔习微微一愣,下意识地就反对道:“不行。”

辰年却是笑了,问道:“那谁去,是你能去,还是温大牙能去,又或是朱振能去,你可能信任他。”

寨中能得用的人手不足,可信的,能力有限,有能力的,却又还不能完全信任,崔习不觉也有些发愁,沉默良久,却仍是摇头,道:“不论谁去,都不能是你去。”

“我去最合适,我是女子,他们不易瞧起,反而更容易行事。”辰年将那桌上的地图卷起,重新放回到书柜上,淡淡说道:“再说,有封君扬在那里,薛盛英不见得敢把我怎样。”

崔习闻言皱眉,问道:“你要借封君扬的势。”

“有何不可。”辰年回头看他,微微扬眉:“他能算计我的名,我为何不能借他的势。”

第107章 凭空不见第五十四章 那个辰年第九章 为何杀人第十六章 无耻之徒第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八十四章 突起纷争第七十六章 背主自立第五章 如此求人第五十七章 他很后悔第二十八章 彼此信任第11章 两情之难第四十七章 惊天噩耗第九十二章 阵中英姿第十九章 暂时认栽第五章 如此求人第九十二章 阵中英姿第十四章 行侠仗义第十三章以死谢罪第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五十八章 借刀杀人第六章 误入圈套第四十二章 当年往事第十六章 无耻之徒第51章 郎情妾意第十四章 行侠仗义第三卷 清风只笑辰年 第四十章 嬉笑怒骂第三十二章 同舟共济第九章 为何杀人第三十章 神医仇家第六十七章 产前准备第二十七章 陆骁此人第五十章 黄金万两第106章 虚实之间第一百零四章 示敌以弱第五十八章 飞骑来救第四十四章 心不能黑第十七章 情爱慰藉第二章 山中寻踪第七十一章 所在何处第五十二章 移花接木第108章 做戏高手第二十七章 书房密谋第十四章 生死一线第三十二章 本性难移第九十章 同生共死第五十三章 雾里看花第十八章 如此山寨第六十章 失而复得第九十二章 烈日炎炎第六章 误入圈套第六十五章 如此魔头第三十章 贺家之女第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五十一章 救人之法第五十七章 他很后悔第二十二章 义父归来第五十九章 简单直接第六十章 锥心之痛第九十一章 如此逼毒第七十七章 痛且快乐第39章第七十六章 意料之外第八十四章 两难之境第三十二章 同舟共济第一章 山谷初逢第七十五章 泰兴贺泽第106章 虚实之间第五十九章 颠倒黑白第56章 针锋相对第二十六章 冀州来犯第106章 虚实之间第二十六章 冀州来犯第八章 杀人灭口第十二章 断臂之痛第十四章 生死一线第五章 如此求人第八十章 阿策辰年第77章 人心难控第六十六章 心灰意冷第二十五章 绝非良配第三十三章 久别重逢第39章第六十章 锥心之痛第十七章 身份疑云第十七章 情爱慰藉第3章重新相处第二十九章 江上秋月第九章 谁是真凶第七十章 意外之人第56章 针锋相对第二十九章 断骨重接第六十三章 似是而非第二十二章 生死一念第四十八章 惨无人道第三十一章 爱至深处 (愚人节版)第七十章 贺家十二第四十四章 同骑一马第四十三章 得见小七第七十章 贺家十二第七十章 贺家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