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烽烟乍起

105 烽烟乍起

上海西南。

一支国军部队正在向着松江镇的方向狂奔,领头的国军团长蔡荣基骑在高头大马上,一边策马疾驰,一面向着边上的士兵不断地催促着:“快,加快速度!松江吃紧。”

“报告!”一名传令兵骑着马冲过来。

“讲!”

“报告团长,刚刚接到消息,松江已经失守,东北军67军伤亡惨重,军长吴克仁殉国。目前日本正兵分几路包抄我军侧后。上峰命令我部快速插到佘山布防,务必阻敌两昼夜,掩护主力向嘉兴方向撤退。”

“知道了,传我的命令,一营轻装前进,用最快速度到达佘山,构筑工事,准备战斗。”

“是!”传令兵跑开了。

副官甘雨亭骑着马赶上蔡荣基,对他说:“团座,形势非常不妙啊。松江一丢,上海守军腹背受敌,再不撤退就等着让日本人包饺子了。”

“这仗打得真他妈窝火!70万精锐部队居然连一个小小的上海都守不住!”蔡荣基恼火地骂道。

“这样吧,我先带一营去布防,你带着二营三营随后跟上。如果日本人到了,我们先顶一阵,你们保存体力。”甘雨亭道。

蔡荣基点点头说:“雨亭,千万小心。我们的任务是守两昼夜,要注意保存实力。”

“是!”甘雨亭向蔡荣基敬了个礼,拨马带着一营士兵跑步前进。

这是1937年深秋,八一三淞沪会战进入了最后关头。国民政府集中了包括张发奎第八集团军、刘建绪第十集团军、朱绍良第九集团军、廖磊第二十一集团军、薛岳第十九集团军、罗卓英第十五集团军以及大量地方部队和海、空军在内的75万大军,在上海与日军展开了殊死厮杀。11月5日,日军在付出惨重代价仍无法控制上海的情况下,组建第10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对上海实施南北夹击。国军主力此时主要集中在北线,南线防御空虚,日本第10军共10万余人**,东北军第67军在军长吴克仁指挥下,死守松江三昼夜,在完成任务撤退时,吴克仁不幸中弹牺牲。

西安事变之后,蔡荣基被薛将军点名提拔为团长,甘雨亭仍然跟随着他,当了名符其实的副官。其实蔡荣基当连长的时候,是没有资格配副官,甘雨亭当时只是相当于他的警卫班长而已。与罗毅的一番谈话,对蔡荣基触动极大,使他醒悟到一场全面的抗战即将来临,自己不能再只带着一个特务连图逍遥了。这一年中,他像过去训练特务连一样训练自己的团,使全团的战斗力达到了全军领先的水平,成为全军的主力团。

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蒋介石为了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同时也为了向地方官阀显示自己抗战的决心,调集了中央军的主力部队参加会战。薛将军主动请缨出战,蔡荣基带着他的团随全军一起来到了淞沪战场。在此前的一个月时间里,蔡荣基团一直是作为全军的预备队,没有直接参战,因此保存着完整的建制。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后,前敌指挥官陈诚急调各路人马南下防守,蔡荣基团首当其冲。

蔡荣基带着全团其余部队赶到佘山时,甘雨亭等人已经构筑起了一个初步的防御体系。蔡荣基下令二营三营先暂缓扎营休息,马上投入野战工事的完善。近一年来的训练在此时显示出了效果,士兵们一声不吭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挥动工兵锹按照要求挖出了单兵坑和战壕。各个重火力点都用从村子里征用来的门板、棉被等遮挡好了,前沿还清理了射界,没有给敌人留下隐蔽的死角。

一切收拾停当之后,侦察兵回来报告道,远处有一队日军开过来了,编制大约是一个大队,约1000人左右。

“势均力敌啊。”蔡荣基呵呵笑着对甘雨亭说,“碰碰看,是他这1000人厉害,还是我1000人厉害。”

甘雨亭说:“团座,我觉得这一仗没什么难度。我们是守,他们是攻,我们的人比他们还多一些,肯定是他们吃亏。”

蔡荣基说:“不要轻敌,日本人的战斗力,远在我们之上。他们的装备也比我们强,一对一,我们不一定是对手。更何况,在他们背后,还有三个师团呢,这一个大队估计是来探路的,如果打起来,后面的鬼子就跟上来了,我们要想全身而退,怕是很难了。”

两人正说着,远处日军的身影已经出现了,他们的先头部队呈作战队形,大摇大摆地向前推进着,逐渐地接近了蔡团的防御阵地。

“传我的命令,不要暴露目标,等敌人靠近了再打。”蔡荣基下令道。

日军从松江城出发,一路搜索前进,沿途虽遇到了国军溃散部队的零星阻击,但基本上没有对他们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三五十人规模的国军队伍在这支日军大队面前几乎全都是一触即溃,这使得日军充满了骄傲情绪。蔡荣基指挥士兵把阵地已经进行过伪装了,日军的前哨没有发现自己正踏了一片死亡之地。

在日军前锋距蔡团的阵地只有200多米的时候,蔡荣基拔出手枪,对天放了一枪。前沿的士兵全都把阵地上的伪装物扒到了一边,从战壕里探出头来,几百支步枪和十几挺轻机枪同时开火。日军措不及防,走在最前面的几十名士兵瞬间就身中数弹,死尸倒了一地。后面的士兵连忙伏倒,架枪还击。但这片战场是蔡团的士兵事先已经清理过的,连一个能藏人的土坎都找不着,双方交火仅几分钟,又有十几名日军士兵被打死,余下的且战且退,撤出了战斗。

没等蔡团的士兵们高兴一会,日军的大队人马就涌上来了。九二式重机枪、歪把子轻机枪、掷弹筒等乒乒乓乓一齐开火,子弹、炸弹像雨点一样向蔡团的阵地飞来。日军的掷弹筒手训练有素,掷榴弹能够直接打到国军的工事里面,片刻之间,蔡团摆在最前沿的一营就死伤了几十人。

“我的妈呀,小鬼子的火力怎么这么猛?”甘雨亭站在蔡荣基身边惊道。

蔡荣基拿着望远镜观察着对面的日军,说:“这就是国力的差距啊。命令前沿注意隐蔽,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其实已经用不着他下命令了,前沿的士兵已经被日军打得抬不起头来了,一个个缩在战壕里不敢动弹。这些士兵中间,也有一些是参加过北伐以及围剿红军等战斗的,但如此猛烈的火力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心理上先有了几分怯意。

日军利用火力上的优势压制住了蔡团,迅速地挖掘工事,建立了火力支撑点和屯兵壕,把士兵隐蔽起来。随后,随着一声“杀给给”的号令,一个中队的日军从战壕里跃出来,向着蔡团的阵地冲来。

蔡团的一营长卢运达看到日军冲锋,呐喊了一声,全营的士兵集中火力向着冲锋的日军进行扫射。日军一个接一个地中弹栽倒,但没倒下的那些依然玩命地向前冲着,边冲边向国军的阵地还击。两军训练水平的差距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日军的射击十分精准,而蔡团的大多数士兵射击精度十分有限,尤其是在慌乱的条件下,更是打得十分盲目。冲锋的日军眼看就要冲到阵地跟前了。

“哒哒哒!”蔡团阵地上一个隐蔽的火力点突然欢叫起来,两挺马克沁重机枪从厚厚的棉被后面伸出头来,向着冲到离阵地不足百米的日军士兵倾泄着弹雨。马克沁的威力是在英国人与布尔人作战的年代就得到过检验的,如今轮到日军士兵来接受它的洗礼了。在重机枪的近距离扫射之下,日军士兵死伤累累,冲锋的中队被迫退了下去,阵地上扔下了数十具日军尸体。

“快转移!”卢运达对着火力点里藏着的士兵喊道,但已经来不及了,七八枚炮弹从日军阵地上飞来,密集地砸在刚刚建立奇功的火力点上,七八名国军士兵躲闪不及,全部壮烈殉国,重机枪也被炸成了一堆废铁。

半个小时后,日军的第二次冲锋又开始了,另一个建制完整的中队踏着地上的死尸,嗷嗷怪叫着再次向国军阵地扑来。

484 短兵相接468 坦白从宽132 相约当兵002 危机时刻290 血脉相连022 扩军233 坏蛋106 厮杀260 滩头战斗167 转移320 剑拔弩张016 百年大计182 儿童团193 洪水与暴雨374 摩擦054 上海滩的杜老板038 年夜饭459 诱饵530 撤退456 神秘的中学老师212 鬼子突围296 侦察245 结婚生娃娃274 隐居318 不用说长相守471 一波又起084 智取生辰纲409 舍生忘死003 深入虎穴374 摩擦492 弹尽援绝253 露一手441 出城征粮331 围魏救赵332 深刻检讨157 陷井阵001 重生于战场130 最爽的事情545 告密445 黄花岭伏击084 智取生辰纲391 潘家桥348 相逢一笑189 无边的烂泥144 夜战095 战斗堡垒476 谈判074 匆匆而过的日子067 黑社会火拼090 还乡团107 夜袭191 活活累死142 鏖战长桥镇175 甜米酒041 魔鬼训练法027 神枪手335 关注皖南387 战略预备队411 平安脱险第三 卷保卫长江283追杀令412 有仇不报非君子436 各奔前程222 阵地得手124 志同道不合333 和平共处294 兵出广水189 无边的烂泥303 破墙而出508 大人物出场446 火药桶328 脱离战斗555 土工逼近465 梁子坝机场第三 卷保卫长江282铁壁铜州345 顿开金锁走蛟龙435 精忠报国391 潘家桥139 楚师长194 突袭河西阵地137 烟火般绚烂009 建立突击营181 突击营整编263 驱逐舰的威胁467 黄建落网534 对策326 掷骰子游戏070 以进为退418 僵持状态519 歼敌204 借刀杀人计142 鏖战长桥镇111 誓师东进026 官匪一家亲467 黄建落网042 一妻一妾029 兄妹遁533 投降050 神秘的信号483 六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