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秭归的脚很快就好了,又恢复了每天去半天镇上铺子里帮忙,半天跟着奶奶学刺绣,学规矩,学理事的生活了。
山上的路修的进度也很快,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了,都是是沙子和碎石铺的路面,能容许两辆独轮车通过,李雁回看过之后很满意。
二十天之后,地里的玉米棒子已经长的很大了,李雁回看过之后,让刘风摘了一些能吃嫩玉米的掰了四十穗左右的样子,留着给家里人尝尝鲜。
“米婶子,晚上让厨房把那两筐玉米煮了,不用加任何东西,就用大锅煮了就行,再蒸一些米饭,蒸茄子,土豆还有西葫芦,蒸两碗鸡蛋酱。”李雁回吩咐了下去。
这些可是北地正宗的农家饭,李雁回前世只在农家乐吃过,这回可是要吃个过瘾呢。
“大姑娘,这些未免单调了些,要不要在拌一个黄瓜,掐一把葱叶儿?”米氏说。
“行啊,米婶子,你看着办就行了,作坊那边儿再添两个热菜吧,这时候天太热了,我也吃不下热的。”李雁回说。
“是,大姑娘,奴婢记下了。”米氏说完就下去安排了。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一年最热的时候了,知了在树上“吱吱吱”地叫的人心烦,戴氏怕几个闺女和小儿子贪凉做了病,只是晚上睡觉之前才让在屋里放两个冰盆,就是连冰镇的瓜果都不叫他们多吃的。
李雁回最是怕热,饶是飞鱼和飞燕两个人给她扇扇子,还是热的顺脖子汗流,这晚饭更是吃不下了。
“姑娘,晚上就能吃到玉米了吗?”飞鱼一边给李雁回扇扇子一边问。
“是啊,就是最简单的煮玉米,那香味儿,等你晚上吃了就知道了。”李雁回想想晚上的饭菜还能有点儿食欲。
“姑娘,看账本也有一阵子了,这个是今天早上新买的寒瓜,奴婢用井水凉过了,姑娘吃点儿歇歇吧。”飞鱼用白瓷盘盛了切好的寒瓜给李雁回。
这个寒瓜就是西瓜,绿绿的皮,鲜红的瓤,配着黑亮的籽儿,虽然不是冰镇的,但也带着丝丝凉气,这个可是李雁回的最爱了。
“我娘他们有吗?”李雁回笑眯眯地拿过一瓣寒瓜吃,甜凉的汁水顺着喉咙流过,真真是美极了。
“回姑娘,自然是有的,除了姑娘这里的,大半都送去了。还有王老太爷也都送到鱼塘的小木屋了。”飞燕说。
“嗯,那就好,对了,绿豆汤熬了吗?作坊那边也都让人熬了,虽然咱们开工钱,都是乡里乡亲的,为了给咱们干活儿中暑了就不好了,这个可要提醒米婶子别忘了。”李雁回两三下就吃了一瓣儿。
“是,姑娘,这些米氏都安排好了,每天下午最热的时候都给每个人分发绿豆汤,晾凉了放了冰的,大家都念着姑娘的好呢。”飞燕回禀说。
“那就好,你们俩也吃啊,这么多呢,我也吃不了。”李雁回又拿了一瓣儿,剩下的就给两个侍女了。
“谢姑娘。”飞鱼和飞燕也是习惯了,谢过了李雁回,也在一旁吃了寒瓜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