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

“我等奉董郎君令押运粮秣,粮入太原仓,便应南返缴令——河东经略使是高高在上,但没有唐州兵马都监司或京西南路都部署司的调令,葛伯奕也管不到我们头上来!又或者,你们直接拿枢密院的调令过来!”

换作北征伐燕正式启动之前,刘武恭当然不敢对河东经略使的调令说三道四,但数万天雄军在大同溃灭,此时听得徐武碛说要将两营唐州厢兵带往朔州驻守,他一阵阵直觉后脖子发凉。

他此时要是爽利应承下来,岂非是嫌自己命长?

作为州司军老成持重的武吏,桐柏山匪乱里,州军被打灭了好几轮,刘武恭还能活下来,他对兵马检选调动之制还是相当熟悉的,心里也很清楚,此时真正能越过唐州兵马都监司及京西南路兵马都部署司,对他们直接进行调动的,只有掌握全国兵马调动大权的枢密院。

要不然,河东经略使,随意调动他路兵马,还成什么体统了?

大越立朝以来,为防将臣擅权,对兵马调动的限制极为严格。

要说大股敌寇侵袭太原,他们就近参加太原城的防守还说得过去,调他们去朔州戍边,算怎么一回事?

而他们作为统兵官,附从乱命而行,即便斩获大功,也是有过无赏,更不要说此时率兵去守朔州了。

“刘爷,可知道我是谁?”

见刘、孔二人对徐武碛的话不屑一顾,徐怀将腰刀解下来,在茶桌旁坐下来。

桐柏山匪乱,淮源乡营据巡检司军寨,从东往西打,州兵则据桐柏山走马道西口限制匪军侵入唐州腹地,一直到陈子箫等人接受招安,淮源乡营与州兵都没有接触上。

刘武恭、孔周还真没有见过徐怀。

刘武恭见他年纪虽小,但仪表堂堂,又身穿天雄军将官衣甲,以为河东都部署司跟随徐武碛过来颁传军令的武吏,只是说道:“河东调令有违朝廷律制,即便葛经略亲至,我们也是不会认的!”

孔周心里正恨徐武碛不辞而别大半个月,将他们千余人扔在太原不顾不问,刚才见着面都想揪徐武碛痛打一顿,他哪里会管徐怀是谁?他心里甚至还恨徐怀嚣张的气焰,将腰刀抓在手里,瞥眼看着随徐武碛、徐怀守在茶肆外的十数健锐,粗鲁叫道:“河东的将令,还管不到我们唐州兵马的头上!我管你他娘是从哪个狗洞里钻出来的?”

两营唐州厢军就临时驻扎在榆林坞里,孔周、刘武恭每日在榆林坞茶肆、酒楼、妓寨里厮混,别人都好吃好喝伺候着他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孔周、刘武恭叫人拿刀弓逼迫退入茶肆,消息跟插了翅膀似的飞入营地。

即便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时候也有两名军将率领百余人马气势汹汹的赶过来,要给孔周、刘武恭壮声势。

此行押送粮草到太原,徐武碛是督运官,对押运兵马有节制之权,但也不能越过刘武恭、孔周二人,直接去指挥下面的兵卒;刘武恭、孔周才是正而八经的统兵官,下面的都将、节级等军吏都是他们带出来的,也整天跟他们厮混在一起。

看到手下人马过来,刘武恭看向徐武碛、徐怀,声色也严厉起来,说道:“乱命不从就是不从,除非你们将我等捆绑住押去朔州!”

“让开让开,哪里军马,敢挡在你袁爷爷面前?”

两名军将仗着人多势众,上前来驱赶守在茶肆前的甲卒。

“袁垒、仲季堂,你们可他娘出息了,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就敢赶爷爷的人马?是不是我有一阵子没有收拾你们两孙子啦?”徐怀隔着茶肆木质窗台,捡了两粒当佐食的豆子,就朝那两名唐州军将头上扔过去。

“徐,徐都将,你怎么在太原,还跟陈郎君在一起?不是说你与徐心庵追随西路军监军使,与天雄军一道前往大同作战了吗?”袁垒、仲季堂看到徐怀与徐武碛坐茶肆里,上来就要动手赶来的嚣张气焰顿时就被针戳似的泄去,磕磕巴巴的问道。

唐州州兵前后经历多次重挫,原有的兵卒军吏基本上都淘汰一空,此时的州兵基本上都是桐柏山匪乱剿平之后重新招募而来。

而在郑恢、董其锋等人死后,董成一方面无意继续单纯充当蔡铤的傀儡,与桐柏山众人为敌;另一方面,董成作为知州,其下有通判及诸曹参军等士臣掣肘,也很难压制地方势力希望接纳战斗力较强的淮源乡兵,以维系地方治安的迫切意愿。

在以文制武、以文抑武的当世,对大族嫡支子弟来说,在厢军担任低级武吏绝非是什么好的出身,但对袁垒、仲季堂这些底层族众,能吃上兵饷犹算得上不错的出路。

因此,淮源乡营在匪乱过后大幅缩减裁撤,有相当一批乡兵以及像袁垒、仲季堂这样的乡营武吏加入州军。

像这次押送粮草到太原的两营厢军,差不多有四成兵卒都来自淮源乡营,而这部分人也是徐怀最想拉往朔州的。

徐怀看着袁垒、仲季堂说道:“我与武碛叔奉河东经略使令,调唐州厢军驻守朔州,孔、刘二将抗命不从,我正打算将他们捆绑去朔州。你们过来正好,过来帮我搭把手,将他们二人捆绑起来!”

“……”袁垒、仲季堂面面相觑,嘻笑着越窗走入茶肆,说道,“没这么严重吧!河东经略使令,孔指挥、刘指挥怎敢不从?孔指挥、刘指挥他们是跟你们开玩笑呢!”

袁垒、仲季堂在乡营担任过队目,知道徐武碛素来跟徐怀他们不合,一时间也搞不明白眼前到底是怎么一个状况,进茶肆来当然是先当和事佬。

“那你们来问他们二人,刚才是如何回我的。”徐怀说道。

“你真是莽虎徐怀?”孔周吃惊的盯住徐怀,问道。

“怎么,我这趟上来没有骂娘,你们以为我是假的?”

徐怀看了孔周、刘武恭二人一眼,但没有再询问他们意愿的意思,而是直接走出茶肆,看向袁垒、仲季堂带来百余唐州厢军拥挤在茶肆前,振声问道,

“你们有多少人是从淮源乡营出来的,还有多少人认得我徐怀?天雄军溃灭于大同的消息,兴许你们在太原都有所闻,是不是也听说我徐怀随天雄军也战死于大同了,是不是都以为往后不用再听我骂娘了?很不幸,你们接下来的日子还得听我骂娘——所有淮源乡兵,听我徐怀号令,即刻出列整队……”

厢军没有太多的忌讳,基本上还是乡将统领乡兵。

这队兵马基本上都是淮源乡兵出身,甚至有很多还是仲氏、袁氏子弟。

他们看到徐怀走出茶肆下令,下意识都挺直胸膛出列。

韩奇当即就安排五人手执令旗,将出列的淮源乡兵收编入旗队之中,剩下十数唐州兵卒面面相觑,手足无措的站在茶肆外,无助的看向茶肆之中的孔周、刘武恭、袁垒、仲季堂四人。

“袁垒、仲季堂,”徐怀这时候才对茶肆之中的袁仲二人下令,“你二人即刻返回营地,传我徐怀号令:所有淮源乡兵愿随我前往朔州抵御胡虏者,即刻出营来此接受整编!谁要敢阻拦,以抗违军令论处,斩无赦!”

“是!”袁垒、仲季堂看手下百余兵卒连一个招呼都没有打,大多数人就这样直接被徐怀收编了,他们还有什么废话可说?当即也不再去看孔周、刘武恭二人脸色,径直往大营奔去。

没有吃过猪肉,但也见过猪肉——孔周、刘武堂虽然没有见过徐怀,但身为唐州军吏,怎么可能没有听过说徐怀在淮源乡营“作威作福”、一人于桐柏山平匪战事收获小两百颗贼虏头颅的威名?

看到袁垒、仲季堂飞奔而去,看到茶肆这边八十多名兵卒都已整队完毕,徐怀才走回到茶肆之中,在目瞪口呆的孔周、刘武恭二人面前坐下来,说道:

“淮源乡兵出身的兵卒,愿意随我北上朔州抵御胡虏的,我一定会带走,还请二位莫要阻拦。你们倘若还固执己见,不愿意随我们前往朔州,我们也不会强揪住你们过去,你们可以到河东都部署司或伐燕西路军监军使院领一份回执,好回唐州向董平复命!”

刘武恭与孔周面面相觑良久,看到陆续果真又有兵卒从营地那里走过来编入旗队之中,心知当真率领剩下的兵卒回唐州,也难以交待,苦着脸问道:“我们却非不愿前往朔州驻防,但我们今日奉河东经略使令行事,日后回到唐州,实难向州兵马都监司交待啊!”

“这无需你们担忧。我这趟既然过来将你们收编入伐燕军序列,此时执掌伐燕西路军的王番郎君,自会找枢密院交涉,解决调令之事!”徐怀说道。

“我们愿一起前往朔州!”刘武恭与孔周咬牙说道。



第三十七章 进退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计第一百六十五章 沦陷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协第一百章 风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零四章 附从第十七章 莫慌第三十六章 统兵第十八章 故人相见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五十章 诱饵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条件第二百零五章 夺帝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敌第一百章 大捷第四十四章 选城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二百一十五章 围困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第二十三章 打草惊蛇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零八章 防线第十章 收编第六十六章 揭过第九章 信任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二十二章 兵饷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陨第九十九章 恐吓第二十七章 将变第五十三章 疏影横斜藏踪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五十四章 相疑难相知第二百六十七章残都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营第九十六章 请援第七十九章 晨时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六十八章 祸从天上来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六十一章 对垒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诏第十六章 交接第二百零一章 大势失去第六十九章 风雨将至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来客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九十五章 残战第一百七十二章 还归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后真面目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换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义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一十章 迁都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恶虎第三十五章 防务第二十七章 黄龙坡驿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二百六十七章残都第二百六十二章 席卷第七十二章 旧人相逢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一百八十一章 传话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将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八十四章 对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二百五十一章 关城第二百六十七章残都第十四章 又见悦红楼第一百四十章 谘议参军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择第三十章 探路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三十三章 冲冠一怒第八十八章 隐患第十四章 促降第四十七章 无惧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四十八章 小雀岗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虏第十六章 贼心难安第一百七十六章 归京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一百二十一章 风雪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二百四十六章 译者布剌蛮第五十二章 大匠师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胜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