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一章 算计

“王、荀皆苟且之辈,刘世中亦怯弱无能,唯这夜叉狐徐怀非雌伏之类,又桀骜难驯。徐怀此番请战欲攻西山蕃胡,必有图谋,而不管他有什么图谋,我们都应当断然勒令其谨守城寨,不使其图谋得逞,怎么能将此事交给王、荀以及刘世中之流裁议?”

曹师利骑马而行,瞥眼看着前方乘车的王高行、荀延年等州吏,蹙着眉头跟其兄曹师雄说话。

大同一役,徐怀的武勇、智谋都是他亲眼所见,感受也最为深刻,也恰恰如此,曹师利觉得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压制住桐柏山众人,不使之成为他们掌控天雄军的障碍。

“徐怀十之八九就是王孝成之子,父亲是料定刘世中之辈深忌之,诸事必不会如其所愿吧。”曹师雄长子曹轩文策马相随,自以为是的猜测曹师雄的心思说道。

曹师雄蹙着眉头,看向远处暮霭之中的城墙,摇头说道:“我等举朔州南附,以为河东出兵夺云朔乃翻掌易事,哪曾想大越禁军是如此孱弱,哪曾想刘世中、蔡元攸、葛伯奕等将帅是如此的怯懦?师利你说的话是有道理,但我们可能已经大错特错了一次,接下来还能有机会行差踏错吗?夜叉狐不甘雌伏也罢,桀骜难驯也罢,也不管刘世中之辈如何猜忌他们,我们都要静观其变一段时间!”

曹师利蹙着眉头问道:“哥哥,你觉得刘世中会如何回复这事?王番离开岚州之前,就将天雄军残部的兵册交了上去,并没有掩饰桐柏山卒聚于朔州之事,但当时刘世中、蔡元攸都在雁门,对此熟视无睹也要先保住朔州,这次恐怕未必会拒绝拒绝朔州的请求吧!”

“是啊,刘世中以及其他蔡系官员猜忌桐柏山众人居心叵测是一回事,但天雄军溃灭于大同,不是将罪责都推到岳海楼头上、蔡铤仗着官家的恩宠、自罚三五年俸薪就能彻底揭过的。他们在朝中为抵抗政敌攻诘,千方百计的保住朔州,以示此次伐燕并非一无所得,哪怕是纵容仇敌之子聚兵朔州,也在所不惜。所以这次刘世中会如何回复,也确实难以预料,”曹师雄微微叹道,“不过,刘世中之流对徐怀猜忌极深,徐怀对蔡系将臣也心怀戾恨,王高行、荀延年这些苟且之徒都耍滑头,我们又何必急于此时去做恶人呢?交由刘世中裁决吧——刘世中觉得山胡当伐,我们顺水推舟之余也可以从中抹一把油;刘世中觉得朔州不宜轻举妄动,我们便遵经略使令谕行事,谁也不能说我们的不是!”

这时候有数匹快马往山麓驰来,护卫曹师雄及诸将吏登管涔山的兵马也停止前进。

后队往中间聚拢过来,前队分出数骑上前拦截:“来者何人?”

“经略使有信函在此,特呈于岚州知州、天雄军统制曹师雄曹将军面前!”居首之人勒住马,通报姓名后很快就被带到曹师雄跟前,递上信函。

王高行、荀延年也都凑到曹师雄跟前来,不知道刘世中有什么紧要事情会绕过驿传,直接传信给曹师雄。

曹师雄看过信函,蹙着眉头将信函递绘王高行、荀延年等人传阅,说道:“赤扈骑兵一个月前就接连攻陷燕国腹心要地临潢府、大定府,并于十九日前于大定府南面的黑毛山擒获在残部簇拥下意欲南逃的燕帝萧乙淳——燕国亡了,经略使着我与师利前往太原议事!”

契丹的上京、中京就这样陷落了,契丹帝萧乙淳就这样做了赤扈人的阶下之囚?

王高行、荀延年乍听这一消息,也皆是震惊。

虽说王高行、荀延年他们仕于边州多年,但对西北诸蕃,对赤扈人,对赤扈与契丹在大鲜卑山东麓的战事进展并不熟悉。

他们内心深处甚至认为雄踞燕云及大鲜卑山东西两翼万里之地、拥上千万骁勇之民的契丹帝国,正与大越对峙一百五十余年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优势就算再衰败,就算再不济,也不应该就这样猝然而亡啊!

这也太快了吧?

曹师利、曹轩文以及孟平等朔州降将,即便早就料得契丹难逃此劫,这才决定南附,但这时候也是一阵恍惚。

他们既然预料到契丹迟早会被赤扈人灭亡,但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啊。

这一刻他们想到曹师雄刚才所说“可能已经大错特错”的话,心里更是百味陈杂:

赤扈人的兵锋如此之盛,而大越将熊熊一窝,禁厢军又多老弱病残,连胜券在握的西京都没能啃下,还崩掉满嘴的牙,他们在这个节骨眼上投附越廷,岂非就是大错特错?

他们为何就不能守住朔州多观望两三个月?

“经略使相召,师雄不便耽搁,这便直接赶往太原参见经略使,就不陪同诸公返回州城了!”曹师雄脸色阴沉,朝王高行、荀延年等人拱拱手,说道。

他接下来又吩咐孟平等将即刻赶去宁武加强戒备,便与曹师利带着长子曹轩文、谋吏孟俭等人,在百余扈骑的簇拥下,直接往岢岚城南的津阳渡驰去,准备从那里渡过汾水,穿过吕梁山赶去太原。

…………

…………

“我朝与赤扈相约出兵伐燕,赤扈取契丹中京及北部地域,而燕云诸州历来都为中原汉地,应归我朝——遂有北征云朔一役,而赤扈数万骑兵与此同时亦如约出大鲜卑山杀往临潢、大定。然而赤扈如期攻陷临潢、大定,擒得契丹帝萧乙淳之余,还分出兵马奔袭辽阳,我朝却因奸贼暗通敌国,大军受挫于大同。官家恩宠,不追究我们罪责,但我们汗颜愧对君恩,蔡相于朝中也寝食难安!诸公当勉力而为啊!”

太原经略安抚使府,十数河东位高权重的将臣高坐大堂之上,须发已然霜白的经略使刘世中居中而坐,声音苍老而沙哑的提及这次紧急召集诸将吏到太原府议事的缘由。

刘氏在西军也是数代为将。

刘世中自幼长于军中,从父兄与党项人攻伐守御,屡立战功,曾知环、秦等州事,又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秦凤经略使等职,论及威望,乃是军中屈指可数的老帅。

然而此时的刘世中已垂垂老矣,早没有当年的锐气,但依靠这些年养成的政治敏锐,揣测朝廷近期极可能再起伐燕之意。

他紧急将诸将召来太原,一来传递信息,二来希望诸将早早做好准备。

这样一来,待朝廷决议再次伐燕时,他们凭借着前期所做的准备工作,也能得到上意嘉许。

“若非天雄军太过窝囊,在大同城内都没能撑过三五天,何需这般曲折?”

虽说对外一致宣称岳海楼暗通敌国乃是天雄军受挫的根本原因,但千里迢迢赶往河东后迟迟不知归日的骁胜、宣武两军将领,怎么可能不抱怨葛伯奕等天雄军将帅的无能、怯战?

当然,天雄军在大同城都没能撑过五天,就因为葛怀聪等将弃军逃跑而溃灭,大家无法指责东路军迟迟不援;组成东路军的骁胜、宣武两军诸将,更不可能认为他们对天雄军的溃灭要承担什么责任。

“好了,天雄军溃于大同,早有定论,莫要再乱议论!”刘世中沉声制止麾下将领乱扯开话题,转向曹师雄问道,“曹统制,官家着你重整天雄军,时至今日已快有两个月了,朔州、岚谷的防御,怎么迟迟都没有定案拿出来?”

“师雄此来太原,正要找经略使禀报这事,”曹师雄沉吟道,“我原本属意解忠、朱润、雷腾各领一将兵马,但阴、文二将屡有异议,言解忠等人不识军战阵图,难堪大任,此事便悬而未决。而朔州兵马原本可以编为一将,但厘定兵册时,却发现留守朔州多为桐柏山卒,倘若编为一将兵马,与大越兵制有违,兼之外面有种种谣传,师雄心里也觉得这事甚是难办。除了这两件事需要请示经略使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师雄此次前来太原之时,原监军使院指挥使潘成虎从朔州遣人传信,朔州兵马与岚谷驻兵进剿西山蕃胡。师雄觉得此事关系重大,也需要经略使亲自定度……”

“既然是谣传,便不需要管它,难不成我们整日靠捕风捉影办事吗?”刘世中皱着眉头说道,“那徐怀与徐武碛、徐武坤等人在唐州时,就助王相剿灭匪乱有功;此前助朱沆郎君率天雄军残部撤出大同,更殊赏大功——我看权且可由徐怀直接担任都虞候,统领朔州兵马——他们要与岚谷驻兵清剿西山蕃胡,这也是好事,岚州当速速筹划起来。赤扈都攻陷临潢、大定了,我等率十数万兵马在河东不能碌碌无为,可以先从清剿西山蕃胡做起,以慰君恩!”

虽然在管涔山时,听父、叔议论过这种可能,但亲耳听刘世中真就做这样的安排,坐其父曹师雄身后的曹轩文还是难掩心里的震惊,低声问孟俭:“这是怎么回事,刘世中真就不怕养虎为患?”

“刘世中料定朝廷会再起伐燕之意,徐怀进剿西山蕃胡有成,乃是河东之功,是他刘世中在河东积极进取,倘若徐怀进剿西山蕃胡不成,损兵折将,不是更遂了他们的意?刘世中为何要阻止?”孟俭低声说道,“而刘师中口口声声咬定徐怀几次都是襄助王家父子立功,这时候也以此为由举荐他以都虞候统领朔州兵马,也是要王家父子无法摆脱这个祸害。刘世中统兵作战已无锐气,但心里算计精着呢……”



第四十八章 分道扬镳常事第一百九十章 东洲寨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线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进城第六十九章 声东第六十八章 奇袭第一百一十章 战前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万而已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头第八十九章 远客第二十二章 拙计笨策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三十八章 启程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执己见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骑难至第一百零五章 夺军第一百四十章 收获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骑难至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三十一章 巩县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一百零六章 围猎第一百二十二章 粮食第四十三章 南迁之议第五十章 围困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六十二章 贴身相随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渎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四章 岳海楼第一百五十二章 残骸第一百五十九章 忧心第七十二章 旧人相逢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九十七章 军怨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一百七十五章 国公爷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时第一百五十二章 残骸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谋第十六章 交接第一百七十六章 来客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十章 场面有点乱第八十九章 远客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九十一章 意气用事第三十一章 纸上得来总觉浅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义第一百一十四章 问案第一百三十四章 往事如那烟第一百零七章 贼酋谋略第四十二章 邀斗第二百四十五章 备战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议第五十九章 斗转星移妇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一百零一章 殿议第一百四十章 冷箭也讲武德第十四章 又见悦红楼第一百三十七章 计成第三十一章 将计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七章 腊月第一百零七章 贼酋谋略第二百二十一章 进宫第一百四十二章 随风潜入夜第一百四十一章 传诏第九十二章 噩耗频传第三十章 有备而来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五十章 诱饵第九十九章 交谈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时第一百四十二章 随风潜入夜第一百六十章 夺营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计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败的游说第六十五章 契丹骑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计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储第二百五十七章 龙武军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八十二章 必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