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抵罪

“夺!”

曹师利携战马的冲刺之势,腋下夹住长槊往侧面砸打过来的一面大盾攒刺过去。

身边没有多余的人手替他准备随时换用的兵器,曹师利要防着槊刃卡住大盾中,将中之时,朔刃化钻劲为荡劲,直接将大盾打裂开来,让盾后面目狰狞的悍卒暴露出来。

见这厮手里大盾破碎后竟然没有慌乱,还举起单刀朝槊杆劈砍过来,曹师利狰狞一笑,无视左右压砸过来的大盾,便要举槊捅进那悍卒的胸口。

骤然间听到破空啸响刺耳传来,曹师利瞬时间就像只炸毛的猫,骑坐在松软的马鞍之上,尾脊骨也在那一刹那间绷直,腰脊往左侧错扭开,低头看腋下一溜火光,却是一杆短矛擦着他腋下的铁甲穿过。

曹师利背脊寒气直冒,没想到生死差一线而过,要是没能避开,一定会被这支短矛扎个透心凉。

他斜撇头颅从余光里看到王举手里正接过一支短矛,他身边的精锐亲卫人手太少,不足以在他四周形成密不透风的屏护,不敢再托大,从马鞍旁摘下护盾持在手里。

曹师利同时将单手握持多少有些费劲的长槊直接弃了,换了长刀往前冲撞,将几面坚盾撞开,便叫曹方护送曹成先往北寨门方向逃去,他带着十数骑兵再转过头来纵马冲杀。

桐柏山卒各部领队武将捕捉战机都非常精准,曹师利看到他驰骑北纵后,桐柏山卒南侧领队主将几乎在同一时间发起猛攻。

岚州汉军在南侧的兵马,本就被杀得心寒,又没有新增援的兵马与战械填进去,兼之西南角的火势这时候已经漫延开来,人心更是惶惶,哪可能抵挡得住如狼似虎的桐柏山卒?

即便南侧人马这时候阵脚还没有彻底溃乱,但曹师利知道那里肯定抵不住桐柏山卒这么猛烈的攻势。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拖延桐柏山卒北侧悍卒的凿击进攻,赶在桐柏山卒从南北两侧形成钳合之前,尽可能帮助更多的兵卒往北寨门方向逃跑——同时打开北寨门,将桐柏山卒在北寨门外百余人马的拦截打散都需要时间。

现在是大势已去,曹师利知道他在清泉沟寨中,已经不可能组织起能承受住徐怀、王举亲率精锐猛攻猛打的防御。

此时还想在寨中强行组织防御,除了叫追随曹家多年的亲卫精锐丧失殆尽,不会发生更大的用作。

而他现在要让更多的亲卫精锐有机会从桐柏山卒的围杀下逃出,一方面要尽可能打开往北寨门方向的逃亡通道,一方面要尽可能迟滞桐柏山卒往北追击的速度。

至于营中其他兵卒,曹师利已经顾及不上。

他真正看重的还是追随自己多年的亲卫精锐,他这时候只是后悔不该拿亲卫精锐来堵徐怀这杀胚。

他要是第一时间率精锐守住北寨门就好,就算任徐怀在营中乱杀一通,又能杀得了多少兵卒?

现在没有后悔药可吃,谁事前又能预料到徐怀亲率的桐柏山卒会如此的凶猛,他毕竟还没有跟徐怀这厮正面对杀过。

“这狗东西竟然要逃?”牛二反应比别人要慢好几线,这会儿才回过神来,守在徐怀身旁惊诧问道。

“你反应还可以再迟一点!”徐怀嘿然笑道。

“接下来要怎么打?”范宗奇随其父范雍及岳父王举等人在河东都部署司任底层武吏,对曹师利的声名还是早有耳闻的,也没有想到曹师利这样的人物这么轻易就要逃跑,一时有点发懵,提着刀盾问徐怀。

徐怀沉下心来,观望敌我情势,说道:

“传令下去,乌敕海、袁垒所部稳住阵脚,从侧翼维持钳凿之势就行,不得贪功;使魏大牙、徐四虎压住溃逃敌卒尾后追杀,亦不得轻率冒进,兵马不得往两翼分散!其他楚山大营的人马,都先往我这边会合!”

桐柏山卒是凭着两条腿袭杀入营,即便撒腿追击,速度也不可能有多快。

徐怀这时候能看得出曹师利想要保亲卫精锐逃出营寨,而他们倘若想要将这些敌卒都包圆,需要乌敕海、袁垒在北部以最快速度凿穿进去进行拦截,但那样的话,需要付出不轻的代价。

眼下还远没有到扭转劣局的时刻,他手下就这么点精锐,要惜恤着用。

现在除了所谓的战果外,更要尽可能降低伤亡。

这个节骨眼上,压着已无逃志的敌兵往北追打,然后顺势先夺下北寨门,才是正确的选择。

这样的话,他们一方面能够赶在敌援驰来之前,在北寨门组织起一些防御来,另一方面,曹师利父子都逃出清泉沟寨,那些没能及时逃出去的敌卒将更无斗志,也能为后续进寨厮杀的兵马快速扩大战果,创造更宽松的环境。

一道道军令传出,徐怀临了又继续下令道:

“传令下去,能不杀则不杀,许敌卒投降,诸将卒列阵大呼:‘大越人不骗……’,哦,‘大越人不杀大越人’,敦促敌卒放下兵刃投降!”

…………

…………

邓珪负责率部从北寨门发动佯攻,主要还是在北寨门外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同时还要赶在敌援驰来之前撤走,不可能真用百余人马,徒手去拆北寨门。

除了清泉寨中的情势发展太过迅速,超乎邓珪他们的想象,邓珪他们视野为寨墙挡住,只能通过西墙土垣那边的令旗变化,了解寨中的战况。

不过,五色令旗所能传递的信息又非常有限。

邓珪意识到寨中敌军已经被杀得大败,不可能再组织有效的进攻,但还没有等他决定率部直接进逼到北寨门下结阵堵门时,清泉沟寨的北门倏然打开,成百上千的敌卒从里面溃逃出来,其中夹杂不少披甲骑兵。

“敌卒大溃,诸将士给我顶上去,大功可期!”邓珪挥刀大叫,待要率部上前拼命,最大限度的压缩敌卒从北寨门溃逃的空间,却被左右两名都将拦住。

“敌况未明,我们这点人手,哪里够填虎口的?军使慎重!”

“狭路相逢,勇卒为胜,虎口捋须何足惧?你两怂包,莫要碍我。”邓珪气得大骂,催促左右将卒列阵攻杀。

他们现在距离北寨门有两箭距离,口子太大,邓珪也不奢望将所有溃卒都拦下,只要将口子压缩得更窄,敌卒想逃出来就会越发的混乱,他们除了从正面可以斩杀溃卒,还可以分兵往两翼追杀溃卒,收割战果。

然而任凭邓珪如何催促,两名都将与几名军吏只是劝他:“军使慎重,军使慎重!”

虽然西军为适应对党项人的长期作战,早在几十年前实行将兵法,也就是使禁军长期驻泊军州、边镇的同时,还尽可能的使都指挥使、都虞候及以下的统兵官相对稳定,升转也基本控制在一个军镇范围之内。

这样能保证统兵官对士卒的统领更为有效,避免“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指挥不动的一些弊端。

内地诸路禁军的将兵法实施,就没有那么彻底了,甚至连营指挥使一级的统兵官保持稳定都做不到。

指挥使、都虞侯、都指挥使一级的统兵官,除了两到三年一期进行轮换外,更多的武吏都是等到需要才临时授以统兵权。

邓珪之前从淮源巡检司调离,回到都部署司任司事,这次也是随曹懿北上勤王,才被临时授予一营人马的统兵权。

都将、军吏都是劝他慎重,不领兵前攻,邓珪气得哇哇大叫,也没有人听从他的命令结阵前杀——战机稍纵即逝,敌军在混乱中很快就组织二十余人的骑队往他们这边压来,邓珪只能强按住心头的邪火与杀气,带着人马龟缩在原地,以免反过来被敌兵杀溃。

清泉沟北寨门前的地形要相对开阔许多,邓珪他们停留在两箭距离之外,左右皆是缓坡——岚州汉军也没有奢望能在极短时间内,将邓珪所部冲溃,只是往两边的坡地逃窜,拉开与清泉沟寨的距离,等候援军赶来接应。

…………

…………

北寨墙也是土垣,仅有一丈余高,但寨门却是一座石牌楼。

牌楼虽然气派,但悬山顶一条屋脊高高隆起,将士不能站到上面守御;北寨门居高临下的守御,主要依托寨门两侧两座临时搭建的望楼。

两侧厚逾六七尺的土垣之上,也可以站立兵卒。

打杀到最后,曹师利纵马北逃,宗祠以北的敌卒就完全丧失抵抗意志,只是撒腿而走——从宗祠杀透到北寨门,也就花了一炷香的工夫。

这时候东西两翼敌营的骑兵才刚刚集结出动。

余珙、周述、韩文德、陈缙、杨祁业等将原本负责接应、殿后,或为疑兵,这时候也率部进入寨中围杀敌卒,徐怀则将桐柏山卒聚集到北寨门前休整。

徐怀站在一丈多高的石牌楼屋脊上,看到邓珪率部竟然还在两箭地之外稳如泰山,竟然都没有主动出击往两翼追杀溃卒,皱着眉头问道:“邓军使,敌卒出寨溃卒,你怎么不率部进逼寨门前拦截溃敌,就守在原地坐享其成?”

邓珪羞愧难当,也没有脸说指挥不动手下的将卒,却是一员都将还是非常厚道的走上前来,替邓珪解释道:“我等视野为寨墙所挡,不清楚寨中战况如何,看到敌卒开门出逃,邓军使是要率部前杀,我等劝军使慎重行事……”

“这么说,是你劝下邓军使没有轻举妄动?”徐怀阴恻恻的问道,“除你之外,还有谁劝邓军使了?”

“……”见徐怀神色不善,那都将心惊道,“我等都将都劝了,但我们也没有坐享其成,还斩杀十数溃卒,头颅都在这里!”

“有令不遵,其罪之一,延误战机,其罪之二,你说我要怎么容你?”徐怀从身侧侍卫手里接过柘木步弓以及三支利簇,杀气腾腾的盯着那都将问道。

“我,我,我乃是京西南路都部署司麾下军将,即,即便有罪,也应都部署司马步军院定度,你无权罚我。”那都将惊惶叫道。

“罚你?你想得倒美!此乃战时,我乃主军之将,你敢临阵抗命,生杀便在我手,轮得到什么狗屁马步军院跳出来指手划脚?”

徐怀连珠三箭,正中那都将的面门,将其当场射杀北寨门,又朝邓珪身后诸都将、军吏看去,说道,

“不是一人违抗邓军使军令不从,所有都将、节级,即刻率队各猎十颗虏兵头颅回来抵罪,否则定斩不饶!”



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谋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斋舍第四十六章 强攻第九十七章 诱饵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敌第八十四章 有诈第一百八十一章 战果第八十一章 风乱新寇至第六十六章 斩将第一百五十章 旧卒第九章 铁棍搅得江海涌第一百零六章 围猎第十七章 莫慌第四十二章 邀斗第一百五十章 旧卒第十二章 突袭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四十七章 微澜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旧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芝第十三章 夺寨第一百四十二章 随风潜入夜第一百五十章 天门第一百七十四章 识破第一百零六章 围猎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四章 岳海楼第十一章 牢房风月第五十一章 破阵第七十六章 献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择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九十章 猜忌第一百一十四章 竖子成名第九章 铁棍搅得江海涌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门第一百一十章 权当不知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择第六十九章 密会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义第八十三章 铁桥第四十一章 焉无虎威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二十七章 黄龙坡驿第七十一章 乱起第九章 作战方案第九十三章 溃逃第三章 贵女第八十六章 工师一百三十一章 算计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一百二十八章 错与罚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击第七十四章 史轸归来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九十四章 美人与谋第一百三十二章 围砦第一百二十八章 胜负总有时第二十七章 黄龙坡驿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远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计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虏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九十八章 春风得意幽愤枪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战第七十四章 父命难违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八十三章 铁桥第一百四十三章 对策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六十五章 绳缚第一百七十五章 传捷第九十三章 红白乡营立第九十四章 荆湖第五十五章 寨前杀三贼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八十六章 督战队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杀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九十章 杀贼游园夜第二百五十六章 纳附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计第四十三章 攻城第四十二章 老成谋国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五十九章 策应第九章 驰援第一百七十章 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