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远

“啧啧!”徐武良探头看徐怀在崖岩上画的多级水坝图,啧啧称赞,说道,“徐武富善工造,可他断不会想到这点,你何必还要装痴卖傻,叫他人看轻——”

徐氏在桐柏山立足一百多年,能抵住当地人对外来户的排斥,八九代人开发山岭,成为此间屈指可数的大姓,没有一点务实精神是做不到这点的。

徐武良善冶兵刃,实是打小就在北寨铁匠铺子里做学徒打下底子,之后|进靖胜军才有机会去学军中的锻造之法。

徐武富不管他的生性阴毒也好、善逢迎也罢,但他能被举荐到州衙任吏,并在泌阳城站稳脚,将徐氏的声望、生意扩散到整个唐州,主要还是他善治世务,为州官倚重。

徐武坤以往与徐武碛跟随在徐武富身边,也非单纯的武夫,实际帮着打理徐氏在泌阳、淮源的各种生意。

徐怀将分级水坝示意图画出来,又讲得这么透彻,徐武良、徐武坤也就能听明白里面的妙处。

徐武坤眼眶里都情不自禁噙着泪水,说道:“你将这些说出去,寨中谁还敢说你痴愚?我看不用多时,你的声名便能传出桐柏山去,叫淮上好汉都晓得你父亲徐武宣生得一个英雄儿子……”

“……”徐怀哂然一笑,说道,“别人视我痴愚,痴愚好啊,这其中的莫大好处,你们也都能看到,这样的伪装怎可轻弃?再一个,我要这些虚名作甚?我们落草为寇还不够,当真要扯起旗子去替天行道啊,嫌死得不够快啊!”

现在各种事都是徐武江在暗地里一力主持,徐武良、徐武坤多多少少是有些意见的。

在他们看来,徐怀武勇已不在徐武江之下。

诸人在狮驼岭开荒立足的钱粮也是徐怀提供,甚至从如此错综复杂的生死局里,窥得一丝生机,也是徐怀出主意最多。

更关键的一点,重返桐柏山的靖胜军旧卒,并不单单是徐氏十六七名族人。

徐武良、徐武坤他们知道,王孝成当年从桐柏山收编悍匪三百余众,经历多年征战,在王孝成死后总计有上百将卒返回桐柏山里。

徐怀他父亲徐武宣作为王孝成的亲卫指使,在这些人里声望最高。

而这些人此时多正值壮年,像徐武坤、徐武良都四十岁上下,有人生活安定,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清贫,说不定会有人会愿意铤而走险走上旧途。

在徐武良、徐武坤看来,倘若将来要拉更多的人入伙,将徐怀推出来,必然比徐武江更管用。

徐怀却不在意这些事。

一方面诸武卒及家小都唯徐武江马首是瞻,这时候要不是徐武江出面安抚人、号令行事,而是听他来指手划脚,人心早就散了。

另一方面徐武江这些年对他照顾有加,他不管怎么说,都是徐武江的子侄辈,不应该争这些有的没的。

最关键的,这世道当土匪有什么出头之日啊。

他压根就不想当土匪头子,好不好?

都说杀人放火等招安,就算王禀逃过此劫,能东山再起,在崇文仰武、以文制武的当世,未来真能有多大的荣华富贵等着自己?

看看邓珪的人生轨迹,他就知道这世间有很多事,就不应该有妄想的。

要说他心里有什么想法,自然更希望这次是非能早日过去,到时候他就离开桐柏山,骑一匹骏马,刀弓随身,先将天下游走一遍再说。

也许江湖才是他的宿命,又或者这些天来,他心里莫名萌芽出来的一个向往。

为了这个目标,他更要装痴卖傻,等事情解决好之后,他才好脱身啊。

徐怀将崖岩上的分级水坝图擦去,说道:“水坝分级建造,看上去还算可行,但我这几天算过,没有一两万贯钱粮是做不成这事的,这时候也就想想而已——倘若局势和缓了,狮驼岭也能跟宗族那边分庭抗礼,却是可以做这事,但我是不会为这事烦心喽。”

徐武坤、徐武良还是费解徐怀的选择,但徐怀执意如此,他们也不去说什么。

待徐武坤、徐武良走远一些,柳琼儿盯住徐怀问道:“徐武江实际上对王禀东山再起并无期待,你就没有一点想法?”

“十七叔是务实的,期待又能如何?”徐怀笑道,“每个人都有他的宿命,王禀相公对他自己的宿命都看得很淡,我们何不静看形势过去?”

“你真是这么想的?你才多大,为何要说这些老气横秋的话?”柳琼儿嗔怨道。

“这跟多大年纪有什么关系?”徐怀说道,“你也莫要太担心什么。我此时装痴卖傻,待事了脱身也方便,到时候我带你离开这是非之地,不会害你在山里做一辈子的土匪婆子!”

“真的?”柳琼儿惊喜的问道。

她对落草为寇实在没有什么期待,但也清楚她自己真要走出去,最好的结局就是被拐卖给哪个大户人家当妾,更大的可能是扣一个与匪勾结的罪名,罚作官妓。

当然,要是徐怀带她走出桐柏山,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以徐怀的身手及他们俩人的聪明劲,伪造一个身份,天下哪里去不了?

这么一想,这些天的担忧顿时就烟消云散,满心轻松起来。

至于王禀的生死及命运,她好像都没有跟王禀打过照面哩。

人果真还是更多考虑着自己呢!

…………

…………

日头偏斜之时,鹿台北寨中央的鼓楼里,那口铸铜大钟一声紧似一声的敲响起来。“发生什么事了?”

徐怀视野被一角山崖遮住,见徐武坤、徐武良站在远处,往鹿台北寨方向眺望去,眉头紧锁起来。

“北寨那边有一票人马过来。”

徐武良转回头来说道。

“怎么可能?我坐这里半天,没看到有人从北面过来啊!”徐怀惊讶的问道。

徐怀视野被一座山崖挡住,看不到鹿台北寨北青柳溪桥左右的情形,但更北面一些,从淮源镇过来的土路,却在视野之内。

他午后坐这里思索分级水坝的事,完全没有注意到有人马靠近。

“是从青柳溪上游过来的!可能是歇马山的人马!”徐武坤说道。

歇马山在金砂沟的南面,也在玉皇岭的西南,直线距离仅有十一二里,但从歇马山到玉皇岭北坡没有直接的山谷道可行。从歇马山、玉皇岭东面的山谷峡道绕行逾二十里,从青柳溪上游方向有一条土路直抵鹿台北寨前,这才是歇马山贼众扰袭鹿台寨的捷径。

当然,要是从青柳溪上游方向,还有可能距玉皇岭约三十里许的晋家寨,乃是巡检司都头晋龙泉晋氏聚族而居之地。

徐怀与柳琼儿走到徐武坤、徐武良身边,远远看去,却是有数十携有刀弓的马兵已经簇拥在寨门北的青柳溪桥前后。

虽然隔着这么远看不清楚这些人的面目,但倘若不是歇马山的贼匪过来,实难想象会晋氏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派出族兵想对鹿台寨做些什么?

“我们牵马过去看看!”徐怀说道,“算着时间,歇马山的人马也应该找上门来了……”

徐怀最初想着,徐武江他们在金砂沟立足,只要不跟附近的村寨勒索什么,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引起歇马山贼匪的注意。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

他们前些天听到有徐武江率众投虎头寨被拒后离去的消息在暗中流传,徐怀当时就在想,此时邓珪此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消息应该是郑恢等人有意散播出来的。

这种消息是上不了台面,但暗中的影响却不容轻视。

除了对官府的影响,使州县官员以及地方唐晋等宗族乡绅越发认定徐武江他们烊已投匪外,另一方面这些消息在徐氏族人当中散播,必然也会削弱徐氏族人对徐武江等人的同情跟支持。

下回真要有官差过来缉拿诸武卒家小,徐氏族人谁还会再站出来阻拦?

当然,还有一层影响,那就是歇马山贼匪听到这消息后会怎么想?

徐氏族人投虎头寨不成,却跑到歇马山北面的金砂钩落脚,关键徐氏聚族而居的鹿台寨也就在左右,是不是徐氏针对歇马山有什么阴谋啊?

郑恢这是借刀杀人啊!

第一章 京师第二百一十章 缓冲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五十一章 破阵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诏第一百二十六章 近城第十一章 牢房风月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一百六十八章 张目第八十七章 用事当用急第十章 韩时良第一百二十一章 风雪第一百三十九章 缓战第四十八章 小雀岗第四十九章 联结第一百六十六章 溃兵第九十八章 春风得意幽愤枪第八十九章 市井杀贼如屠狗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击第五十二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九十八章 春风得意幽愤枪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一百六十章 来头第五十章 诱饵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五十七章 守将陈满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妇幼第一百九十四章 继统第五十六章 庙堂远谋第三十七章 假痴不癫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雾第二百三十三章 补给线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一百一十章 战前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二百二十六章 会合第四十七章 极限第一百四十四章 传授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十六章 京襄第八十二章 杀人算赏钱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九十九章 恐吓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将第二百六十六章 尽歼第一百六十六章 溃兵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别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五十八章 荐将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一百一十五章 驿名广成第三十章 有备而来第二百二十二章 顾命第七十六章 疑云动惊雷第五章 恶缘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六十七章 巧辞善辩第十四章 调令第三十四章 泸水第二百三十四章 意在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离第二十二章 旧案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尽歼第二十四章 深夜谈谈情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四十一章 秋虫蚂蚱岂小觑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恶虎第四十二章 夜话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义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为第二百七十一章 别无选择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一百九十四章 继统第一百六十三章 隐秘真相第三十六章 金蝉脱壳计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杀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