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纵深

汴梁楚军从明溪河两岸撤出,往确山、真阳两城收缩,这是楚山早就预料中的事情。

因此对徐怀来说,也就是绷了小半年的神经可以稍稍松懈下来,在温熙暖阳下舒舒服服的泡个热水澡,叫柳琼儿帮他将一身污垢洗净。

柳琼儿忙碌了半天,将徐怀身上的泥垢擦净,春日暖融,身上裙裳原本就轻薄,沾水贴在纤盈的腰胯上,玉色隐露。

徐怀泼水过去,叫裙裳湿透,腰臀曲线毕露,说不出的丰腴诱人。

柳琼儿伸手打了徐怀两下,见徐怀伸手要将她拽入木盆里,连忙求饶:“这水又脏又臭,你饶了我,赶紧起来,待换一盆清水,帮你再冲洗干净!”

“你所着衣裳也都湿尽,待换清水,与我一起来洗一洗!”徐怀拽住柳琼儿柔腻小手不放,死缠烂打说道。

柳琼儿见徐怀死皮赖脸的样子,还抓住她的小手直往水下按,拿他没有办法,只得吩咐仆妇在屋里另置木盆烧热水倒进去;她还没有大胆到与徐怀在院中日头下合浴。

徐怀与柳琼儿合浴尽过兴致,便在柳琼儿满是馨香的卧房里睡去,算是难得给自己放一个假;日常之时,自史轸、徐武碛、徐武江、苏老常等人打理军政,也无需他操心太多。

汴梁楚军从明溪河两岸撤走,对楚山众人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按部就班的去做。

消息传到襄阳,却是难得的大捷。

周鹤、高纯年、吴文澈、顾蕃等人作为士臣领袖,对徐怀及楚山众人始终都没有多好的观感,但得知岳海楼从淮上撤军的消息,也是一并兴奋的赶到宫中,给建继帝传报喜讯。

“还是靖胜侯能当重任,不负期许!”赵湍听到敌军从淮上撤退喜讯,也是激动得难以自已,看向周鹤、高纯年等人说道,“诸公替朕好好想想,朕当如何赏赐靖胜侯,以慰其功!”

从去年入冬之后,赤扈人再一次发动攻势,陕西高峻阳、顾继迁两部人马,被迫撤到渭水以南,依秦岭北麓的城寨对抗凶悍虏兵,此时渭水以北的陕西大部,包括京兆府在内,都已陷落敌手。

杨麟率部增援河洛,接替巩县、偃师二城防务,使得郑怀忠得以集结精锐兵马增援平陆。

河洛方面,虽然巩县、平陆两城都没有丢失,但敌军已在两城修筑坚固营垒,填以数以万计的健锐兵卒,大造投石机,日以继夜轰砸城墙,使得两城残破不堪,伤亡也相当惨重。

敌军一日不从平陆、巩县城下撤走,河洛形势就一日不能叫人安心。

淮南,虽说赤扈东路平燕军主力最终撤回到北岸,但这并非淮王府军战斗力多强,实是淮水冰封期太短,令平燕军不敢在淮南滞留。

淮王府大将韩时良原先率部固守泗州城,打退燕蓟降附军多次进攻,斩获不少战绩,但淮王赵观担忧泗州孤悬淮水以北,倘若遭受到围困,会使淮王府麾下不多的精锐战力受到重创,二月下旬就下令韩时良率部放弃泗州城,撤到淮水南岸。

赤扈人意识到江淮乃水泽之地,骑兵进退不便,此时已于徐州、汝阴搜罗工匠、打造战船、操练水军。

待其水军有成,势必会再度威胁淮南。

目前确凿以硬实力逼退敌军者,仅有楚山。

还是在宣威军溃灭之后,楚山确保了淮上防线岿然未动。

而整个淮上防线,乃是襄阳最根本的藩屏,赵湍与殿中诸公都难以想象淮上防线倘若被敌军撕开,他们要如何应对。

“江东转运使年前着人献来千匹绫罗,陛下一直都舍不得用,或可赏楚山之功!”周鹤奏道。

“就一千匹绫罗,皆非显得朕太小家子气了!”赵湍哈哈笑道,“靖胜侯非奢侈之人,可以少赏点,但楚山那么多将士浴血奋战于前垒,襄阳再窘迫,也不能叫他们寒心,诸公想办法,看能不能凑出二十万贯银钱,着靖胜侯论功行赏!”

见建继帝神色坚定,周鹤等人皆呼:“陛下圣明!”

淮南、河洛、陕西战事胶着,不容乐观,但还不至于直接威胁到襄阳;此时敌军从淮上撤军,众人总算能睡几天安稳觉,众人也都觉得襄阳虽说窘迫,确实不能太小家子气了。

刘衍守舞阳虽说没有遭遇大战、恶战,但作为淮上防线的主将之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功赏钱酌情递减一些,却不可以没有。

当下商议由武威郡主赵翼代表襄阳前往楚山宣旨分赏,诸公便起身告退。

襄阳皇宫是在原监司府邸基础上改建,格局狭小,不足汴梁皇宫十之一二。

走出皇宫比寻常城寨还要略小的宫门,乃是一条仅百余步长的甬道,往前则是枢府大院。

周鹤身为宰执,位在胡楷、高纯年、赵翼、吴文澈等人之上,居首走在甬道之中。

宿道两侧乃是宿卫墩台,城墙高耸,使得甬道显得狭仄,日头西斜,温熙阳光照亮一片城墙,却使得行走于甬道之中的众人在阴影时,显得脸容黯淡。

周鹤突然停下步伐,众人都疑惑的朝他看过去。

“河陕此时已难说自安,淮上虽然熬过这个冬季,但后续敌军继续往汝颍聚集而来,陛下在襄阳也难安宁啊,”周鹤沉吟稍许,转过身来,看向高纯年、胡楷、吴文澈、赵翼、朱沆、许蔚、文横岳等人说道,“这个冬天,陛下日夜操劳,已削瘦太多了,以襄阳为都,或许不是长久之计啊!”

众人面面相觑,有些不知道怎么接周鹤的话。

襄阳距离直接临敌的舞阳城仅四百里。

即便是胡楷、朱沆、许蔚、文横岳等人,并不支持迁都,却也无法否认这点距离,是远远谈不上有战略纵深的。

一旦舞阳被破,南阳受敌,襄阳形势就可以拿危在旦夕来影响。

这个冬季,众人心绪难宁,主要还是担心淮上防线一旦被虏兵撕开,左右宣武军很难守住第二道防线,虏兵就随时有可能直接杀至襄阳(樊城)城下。

“襄阳居天下之中,联络江淮、河洛、陕西,此时河洛、陕西酣斗正烈,我等妄动南迁,恐怕河洛、陕西将卒军心难定啊!”胡楷微微感慨道。

他不是不知道赤扈大军直逼淮上,襄阳到淮上之间的战略纵深太浅,但此时陕西、河洛还能勉强支撑住,不仅仅是以襄阳为中枢,兵马、物资调集便捷,同时也督促诸将卒坚守前垒城池血战不退。

倘若弃襄阳而南迁,且不说这会给物资、兵马调度带来诸多不便,单就对军心士气的影响,就很难顾料。

“当然不会立时就着手迁都,但胡相不觉得我们此时要有两手准备,以防不测吗?”周鹤眯起老眼,看着胡楷沉吟说道,“这个不测,不仅仅是淮上有没有可能守住,还要考虑淮南啊……”

胡楷沉默无语,他虽然不主张轻举妄动以伤军心士气,但又不得不承认周鹤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说到底还是淮王府军不能叫大家放心。

倘若淮王府军不能守住淮水中下游,十万兵马一溃千里,赤扈骑兵渡过淮水,尽夜之间便能饮大江北岸,到时候将直接威胁江南两浙,令江浙动荡不休。

而此时襄阳所能筹得的钱粮,有半数以上,乃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及两浙路供给。

而此时在江淮之间,除了淮王府军守卫淮水中下游外,再没有一支能叫人稍稍放下心的兵马镇守;而往南才是大越真正的腹地。

见胡楷及许蔚、文横岳等人都沉默不语,周鹤朝钱尚端看过去,说道:“诸公意思,钱郎君应该明白了吧?陛下跟前,还要钱郎君旁敲侧击先提个醒啊!”

钱尚端虽然在朝堂的地位不如周鹤、胡楷、高纯年等人,论血脉之亲也不及武威郡王赵翼及朱沆,但建继帝受封景王韬光养晦期间就追随左右,他才算是建继帝身边真正的近臣。

建继帝脾气有其刚硬的一面,诸相很多事情都着钱尚端先在建继帝那里打个铺垫。

钱尚端朝左右看看,见众人没有谁有反对之意,便朝周鹤点点头,表示他记在心底。

周鹤又朝赵翼拱手,说道:“陛下颇为信服靖胜侯,郡王前往楚山劳军,或许问一问靖胜侯对这事有什么见解……”

第一百九十章 东洲寨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脸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九十九章 凿穿第十一章 天命第一百零三章 风雨茅津渡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计中计谋中谋第二十二章 军使请上座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五十八章 不与之谋第二章 他乡不知身寄客第三十四章 泸水第三十五章 城头第二十九章 凭风好借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军而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胜侯府第一百四十九章 观战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围第六章 危急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二十二章 风月渡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简单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夺军第十九章 知谋无良策第三十章 有备而来第九十八章 余音第九章 少年奸计第二百二十九章 间歇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八十五章 撤离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贵送上门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说恩义第六十五章 契丹骑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战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气第四十三章 饮宴第一百六十一章 风雨将至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灭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时第八十章 议和第七十八章 乱夜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战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岂相易第五十章 楚山有名甲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三十八章 误会第一百四十二章 蛰伏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七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计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择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诚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阳第一百三十五章 杀阵第十六章 京襄第九十五章 残战第六十九章 风雨将至第八十三章 铁桥第二十二章 军使请上座第二百四十六章 译者布剌蛮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九十八章 春风得意幽愤枪第一百八十八章 妇孺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十九章 鹬与蚌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诏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九十四章 荆湖第六十九章 声东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计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七十七章 杀将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戏靠演技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七十九章 以山为城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二百一十二章 夺滩第二百六十五章围歼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击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二百二十五章 进城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六十四章 侨置第七十四章 马场第一百七十章 廷议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一百六十章 撤军议和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军而上第五十八章 荐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