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邺

楚山虽然此时顶住河洛、京西之敌施加的压力,但同样面临太多的困难急需克服。

简单的说,就是缺人缺地缺钱粮。

首先是钱粮。

汝阳失陷,楚山为了兼管汝州防线,将每一滴能压榨的军事潜力都进行动员,人马规模最高达到十万(三万左右军、五万蔡州州兵、两万汝州州兵),所投入的军资粮秣高得快令史轸崩溃。

战后清点,军资粮秣消耗最高的一个月,军饷、战械兵甲以及伤亡抚恤,折合钱数高达六十余万贯、军粮及各类肉食折米九万石以及不计其数的牛马饲料。

随着局势趋缓,楚山在三条防御方向上的常备兵马缩减到六万人众(三万战兵、三万守兵),但全年军资消耗预计将高达钱数四百万贯、军粮五十万石以及不计其数的牛马饲料。

朝廷拔付仅能覆盖一半。

楚山现在能从各个犄角旮旯筹措军资,弥补不足,还能有余力组织军民修造堰堤、桥梁,开垦坡田谷地,建造囤寨,扩大巡检司(乡司)编制,主要还是依赖于对伏牛山及箕山大姓宗族的盘查、清算。

前期也恰恰是征没大姓宗族侵占的荒山滩地以及逃亡士绅及民户的田宅,作为抚恤与功赏分配给将卒,极大程度上折抵楚山现银的支出。

要不然楚山所储备的钱粮,都不足以支撑汛季的来临。

不过,伏牛山、箕山以及汝州盆地的大姓宗族能给压榨的潜力也是有限的。

在田亩丈量、荒山滩地清理等相关工作相继完成之后,这方面的压榨潜力就将告罄。

另一方面就是缺地。

楚山辖管蔡汝两州,但最为精华的汝水沿岸,成为敌我缓冲区,难以利用起来耕种。

除此之外,楚山所辖地域山多田少,伏牛山、箕山进行大规模整治、开发,即便能多三四十万亩山田坡地,也容纳不了多少民户,增加不了多少粮产。

没有地,就没有办法大规模招附流民,从而限制楚山辖领的民户规模无法扩大。

楚山兼领汝州防务,但汝阳、嵩县陷落敌手,目前所辖民户勉强达到十二万户。

楚山此时需要维持六万常备兵马,相当于两户征募一卒;入秋之后倘若需要再一次进行全面动员,征募比例可能高到到一户一卒的地步。

这完全可以说涸泽而渔了。

楚山军再精锐能战,从去年秋后到今年入汛、局势趁缓之前,仅计算楚山军以及辎重兵马受敌骑袭扰所产生的伤亡,牺牲及致残的将卒,依旧高达六千余人。

倘若得不了新的补充,楚山青壮人口会随着战事的延续而持续降低,从而从根本上蓑败下来。

想要解决楚山缺粮缺人缺地的困局,最为直接,也是最省事的办法,甚至可以说是天经地义,就是伸手向朝廷讨要。

只要朝廷每年拔付充足的钱粮,楚山可以另外招募兵卒,也就不存在缺地的问题。

徐怀这次前往建邺面圣,史轸在舞阳时就不厌其烦的反复叮嘱徐怀,一定要厚着脸皮向朝廷伸手讨要钱粮。

不能光他们体谅朝廷的难处,朝廷却把他们当老实人欺负。

问题是,朝廷就算能体谅楚山的难处,现在又能额外拿出多少钱粮填补楚山的匮缺?

徐怀紧急调动援骑的令函传到舞阳,史轸与徐武江、郭君判等人先安排范宗奇率八百选锋军甲骑出发,随后想到楚山有在荆江以北选取与地方利益纠缠不深的水泽荒地遥置侨县之可能,便紧急带着少数扈从,追赶上增援的甲骑。

范宗奇为了保证将卒抵达汉川时,能够直接投入战斗,率八百选锋军甲骑以每日两百里的速度出发,颇为游刃有余。

不过,史轸即便一路是乘坐马车,赶到双柳庄时,都觉得五脏六腑要被巅出来,身子骨要被巅散架,脸色苍白的跟徐怀说起他的建议:

“韩圭也知侨置之事,那真是再好不过,我这身子骨实在是经不起折腾,还是由韩圭随节帅前往建邺游说此事。千汊浦这边,一方面是调许凌及部分水军及若干船匠走陆路赶来汉川待命,一方面遣一人去见王番郎君,最好由王番郎君出面,说服荆北转运使孔昌裕同意请求楚山水军于千汊浦及汉水下游参与对洞庭湖寇作战、镇压流民叛乱……”

了解到王萱曾对千汊浦有过详尽、深入的调查,史轸更是拍着大腿叫道:

“如此甚好,节帅径往建邺而去,守御双柳庄及夺回渡口之事,交由周景、范宗奇等人负责即可——能调一部分水军将卒过来,前期战船可着励锋堂在襄阳等地筹集商船改造,或直接向鄂州水军购买一部分战船。等节帅从建邺返回,就可以直接封锁千汊浦进汉水的水口,与荆北兵马共同剿平千汊浦内的叛乱,为置侨县做好准备……”

驱逐聚集于渡口的四千多贼军,当然不需要徐怀亲自留下来督战,以范宗奇为主将,周景、徐胜等人协助足以胜任。

史轸希望徐怀尽快动身,前往建邺谈妥侨置之事,后续还需要出兵平定千汊浦范围之内的叛乱,之后才能赶在秋冬之时招附流民围垸垦田,时间非常的仓促。

侨置之事进行得越早,越能缓解楚山此时所承受的压力。

…………

…………

在史轸的催促下,徐怀决定不再耽搁,次日一早就启程前往建邺。

此时连黄州境内都不太平,这一趟除了乌敕海、徐惮、苏蕈、牛二等人率领两百甲骑、五百匹战马、驮马外,仅由熟悉朝廷典制的韩圭陪同在徐怀身边。

史轸还要紧着赶回舞阳主持繁杂的政事;周景、徐胜、姜燮等人会留在双柳庄为侨置之事做前期准备,并辅助范宗奇对聚集渡口的贼军用兵,争取在徐怀返回双柳庄时,已经将四千多贼军从小鹤岭驱逐出去。

不能乘舟,柳琼儿没有办法跟着徐怀他们乘马急行军,就留在双柳庄陪同王萱。

水路不太平,徐怀从汉川一路往东,横渡天门河、涢水,经安州南部穿插到黄州东部的黄陂县;然后再沿着淮阳山南麓的道路一路东行,经蕲春、宿县、潜山,于枞阳县渡过大江,进入池州境内;至此,沿大江南岸往东驰行,于七月初八抵达有东南形胜之谓的建邺。

建邺原名秣陵、建业,西晋太康年间,晋武帝因皇族司马氏发迹地河淮邺城,将建业更名为建邺,寓以不忘故土之意,数百年间这处东南形胜之地便一直以建邺为名。

徐怀于枞阳县渡江进入池州境内,长江以南先是黄山山脉绵延不断的群山,过宣城县后一路变成起伏不定的丘岗,而越往东地势越平,这一流段的大江从西南往东北方向流淌。

当世的江水不像后世有坚固的大堤束缚,入汛后大水往两岸低陷的滩淤之地肆意漫灌,水面最为辽阔的地方足有七八十里之遥。

江水黄浑一片,勒马停在平岗眺望过去,晴空之下远处水天一片,看不到岸地,有着难以言喻的浩荡之感;与之相比,远处穿建邺城而出、从建邺城西北汇入大江的秦淮河,细如丝带。

“爷,你可算来建邺了,”郑屠带着数人赶到徐怀驻足的平岗前,翻身下马来,禀道,“钱择瑞郎君奉旨率着枢密院、礼部迎接人员,已到新郑门恭迎节帅入城!”

徐怀作为一镇节帅,已经无法随随便便带着扈随进出新都建邺了。

他们在渡江进入池州后就放缓速度,先遣前哨赶到建邺联络郑屠,由郑屠通过都进奏院通禀行程;甚至之前在汉川为贼军耽搁行程,后续再次启程,之间从权调动援骑,以及随行扈卫武卒规模及随行人员等等都已经事无粗细通禀上去。

这也是作为臣子应遵循的规矩。

而徐怀作为楚山行营兵马都总管,在中枢受到枢密院、御营使司双重节制。

钱择瑞作为枢密院都承旨,他在岚州任事以及太原战事,与徐怀及楚山众人结下深厚的友谊,由他奉旨率领枢密院、礼部的迎接人员出城相迎,再恰当不过。

徐怀在诸扈卫的簇拥下,驰下平岗,往建邺西城新郑门方向而去。

除了钱择瑞率领一干不认得的枢密院、礼部中低级迎接官吏外,朱桐、朱芝兄弟二人也特意出城来迎,笑着说道:

“还以为你在汉川被贼军阻止行程,还要拖一些日子才能到建邺来呢——听父亲说,陛下这几天念念不忘,几次都想着派使到汉川询问你几时能动身,但又怕路上不太平,催促你启程反有不妥。王萱与卢爷他们一切都安好吧?”

“贼军登岸时,侥幸我路过汉川,双柳庄却是无碍。”徐怀下马来,与钱择瑞等人行过礼,抬头看城门洞之上的门额新刻“新郑”,一时感慨万千。

“陛下到建邺后,就下旨将新都的各座城门都按照汴梁城诸门进行命名,要朝野将臣军民,不忘收复中原,还都汴梁之志,”钱择瑞见徐怀盯着城门洞上方的门额看得出神,说道,“唉,现在好不容易将虏兵逐出淮南,荆湖匪寇又大肆侵伐,也不知道几时能集结兵马收复中原……”

“不会太久的!”徐怀负手说道。

“有你这话,那我就静心期待了,”

钱择瑞说道,

“你在汉川遇贼军掩袭地方,你还谦虚没有在奏章写得太清楚,陛下却是接到汉川县呈上来的奏章后,才知道你率四五十骑就杀得三千贼军溃不成军。要是大越多几支楚山这样的精锐,收复中原,还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啊。你们这一路很辛苦了吧?不过,你进城后恐怕还不能好好歇息一下。要不是周相、胡相阻拦,陛下都恨不得叫我直接将你带到宫里去!”

第二百一十章 迁都第二百零一章 大势失去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双柳庄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战第一百八十章 歼灭第六章 相好不相亲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五十八章 不与之谋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二百五十九章 长堤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击第九十二章 客远不为阻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谋族兵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七十八章 训子第七章 腊月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龙第一章 楼烦故郡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零五章 金蝉再有脱壳时第四十一章 朝宴第一百零五章 夺军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虏第二百零八章 封国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义第一百五十章 旧卒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斋舍第二十三章 掌灯倾诉第五十七章 投桃报李第一章 途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盘龙寨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储第八十九章 最后时刻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七十二章 还归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十八章 故人相见第五十四章 相疑难相知第二十七章 将变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三章 梦里梦外两相疑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斋舍第十七章 肃金楼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一百五十九章 军侯莫怪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战来监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占第一百二十一章 旧忆第一百零八章 好气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门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八十七章 诱导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战第一百四十章 冷箭也讲武德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六十一章 拦截第八章 柳林之内有堂奥第五十二章 踏营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一百三十四章 岚州风雪第二十章 讨粮路行迟第八十九章 远客第一百四十五章 铁索横江第一百一十七章 敌意难揣第一百三十六章 哗变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九十七章 军怨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军第一百四十四章 杀人放火招安事第五十八章 风月交椅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遗民第一百零三章 天予时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软禁第九十三章 溃逃第七十九章 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