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价而沽

“史郎君,你应知我此行九死一生,若非晋卿舍命相护,我怕是都进不了楚山,在寿州就会被淮王府截住——再说晋卿当年随徐侯奔袭太原,也是舍命的交情,徐侯当真吝啬一面不见?”

赵范拽着郑晋卿的胳膊勉强站住,近乎哀求的盯着史轸问道。

史轸看了郑晋卿一眼,暗感他生在郑家真是可惜。

想当初千里奔袭太原,郑怀忠手握数万精兵,却仅遣五百骑兵随行,当时便是郑晋卿统领。

郑晋卿乃是秦凤路有数的悍将,奔袭太原一路作战也甚是勇猛,立下骄人战功。

南归之后,郑晋卿虽得赏功,但因为其力主对赤扈人积极作战,又或许是与郑怀忠长子郑聪关系不睦,在河洛、在南阳以及在淮南东路都没有受到重用,未能成为统领神武军精锐的核心将领;这次更是沦为要替赵范出行保驾护行,真真是浪费一名上佳将材。

当然,郑晋卿乃是郑氏子弟,也轮不到楚山替他打抱不平,史轸只是淡然的拒绝史轸求见徐怀的恳请,说道:

“陛下病危,人心叵测,徐侯身为一镇之帅,委受重任,私结大臣乃是大忌——倘若不是知道赵公此行艰难,我也不应该见赵公的。再一个,徐侯自听闻陛下病危消息以来,心情沉痛,数日来废寝忘食,在书斋焚香静坐,为陛下祈祷,我等都没有见到徐侯一面。还请赵公见谅啊!”

“那密诏所书何事,史公可否透露一二?”赵范不甘心的追问道。

“密诏之所以为密诏,赵公以为史某有缘得以一见吗?赵公说笑了……”史轸哈哈一笑,说道,“赵公此行受了不少辛苦,还请往驿舍暂歇。陛下病危,史某也实在不便给赵公设宴接风,见谅、见谅。”

…………

…………

虽说史轸在舞阳城中也专门给赵范、郑晋卿安排了住所,但赵范心里清楚,他们真要留在城里,不仅会被史轸找借口严密监视起来,行动也将受到更大的限制。

故而从史轸宅中出去,赵范就与郑晋卿直接出了舞阳城。

他们得知建继帝病危及密诏的消息之后,就从淮南东路暨淮东大营行辕所在的楚州出发;因为中途要穿过淮王府军的辖地,百余侍卫人马都是分散而行,到了信阳境内才会合起来。

楚山这边没有禁止百余侍卫人马入境,甚至还专门在舞阳城南腾出一座驿站供他们入驻——楚山当然也是派了人手进行监视,勒令他们不得随意脱离楚山的视野,否则会认为这不是友好的行为。

楚州并非只有赵范、郑晋卿两个重要人物来到舞阳,还有人只是没有出面,在舞阳城南驿站等候消息,看到赵范、郑晋卿回来,迫不及待的将他们迎进室中,问道:“赵先生见到靖胜侯了,密诏写下什么,靖胜侯怎么说?”

赵范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楚山狐太滑脱了,我都低三下四恳求了,始终吝啬一面不见;晋卿这次过来也不管用,被史轸那老儿挡在靖胜侯府之外啊!又哪有可能知道密诏里到底写了什么?”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有人问道。

“待价而沽而已,还能有什么意思?”赵范叹气道,“陛下应该是真不行了,现在密诏在靖胜侯手里,谁给的好处足,他就倒向哪边,谁能奈他何?”

“徐怀为人或许没有那么不堪……”郑晋卿说道。

身为郑家子弟,郑晋卿除了跟郑家站在一起,并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特别是这一次,倘若能联手楚山拥立幼帝,郑家子弟,包括他在内,都将受益匪浅,说飞黄腾达也不为过。

不过,涉及到对徐怀其人的判断,郑晋卿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以为赵范等人略有偏硕。

“这世间谁能逃得‘名’、‘权’、‘利’三字?兴许徐怀抵御赤扈人,是要卖力一些,但也之前乃是求名,此时无求权。你看看这几年靖胜侯将楚山经营跟铁桶似的,谁能插进手去,难道不是权欲熏心?”对郑晋卿有意替徐怀开脱,赵范不屑一顾的说道。

“……”说到嘴皮子功夫,郑晋卿完全不是赵范的对手,讷然道,“或许如此吧……”

见郑晋卿样子并未完全信服,赵范继续说道:“陛下若是属意准王继位,有必要留下什么密诏吗,舍此之外,陛下还有什么必要留下密诏?”

皇子诞生之后,从立后以及郑怀忠争荆湖南路制置使受阻等事,完全可以看得出,士臣对郑家防范极深,基本上都站在淮王那边,更何况淮王还有皇太弟的正当名分。

大越立朝,太祖皇帝驾崩、太宗皇帝继位,就是兄终弟及的先例。

有这样的传统,有皇太弟的正当名分,又有士臣支持,同时淮王府一系也掌握十万精兵,有葛伯奕、汪伯潜、杨茂彦等大臣,有韩时良这样的名将为嫡系。

任何一个人都能看出来,建继帝倘若希望身故之后由淮王继位,完全没有必要留什么密诏。

留下密诏,必然是不希望淮王继位。

而建继帝身故之后,能继承皇位者,除了淮王之外,还有郑贵妃所生之皇子。

人皆有私心,建继帝希望皇位留给自己的血脉继承,才是人之常情。

更何况建继帝身为景王之时,与淮王的关系绝对谈不上和睦,而在皇子诞生之后,建继帝未尝不想立郑氏为后,只是为群臣所阻罢了。

“陛下倘若想立皇子,为何密诏要给楚山,不给楚州?”郑晋卿心里终究不服,忍不住问道。

“陛下欲立皇子,密诏给国公爷有用吗,难不成还担心淮东会反对拥立幼帝?”

赵范对郑晋卿有些没脾气说道,

“淮东(楚州)不得士臣支持,持有密诏也没有大用,甚至还有可能会被淮王府指鹿为马构陷。真正能与淮东(楚州)联手压制淮王府与士臣的,唯有楚山。陛下生命垂危之际,实际上将这点看得极清楚,所以仓促间才会写下密诏给楚山!可惜啊,可恨啊,陛下到底是信错了这厮,没料到密诏落到这厮手里,会成为这厮待价而沽的筹码!”

“那我们要怎么办?”有人问道,“见不到靖胜侯其人,空耗在这里也不办法……”

“楚山既然想待价而沽,不可能不见我们谈价码,”

赵范沉吟片晌,有些焦躁的推测说道,

“或许他在等淮王府来人,不想在淮王府来人之前,给淮王府造成已经跟我们谈妥的印象。这应该才是楚山狐真正的打算与用心啊,算计精着呢。我们现在就要安排人返回楚州禀明国公这事,最好请国公将所有能答应的条件都手书一封送来,我们不能坐看楚山跟淮王府谈妥条件撕毁那封密诏——真要拖到那一步,那就什么都迟了,楚州将走投无路啊!”

这时候有人走进来,将一封信函交到赵范左首一人手里。

赵范看过去问道:“什么事情?”

那人将密函交给赵范,说道:“刚刚有千余精锐骑兵从北城进入舞阳城,今日清晨也听到消息靖胜侯将要远行……”

除了少量的侍卫人马,选锋军主力平时不驻扎在舞阳,而是驻扎襄城以及梁县等地备敌。

徐怀倘若在楚山境内走动,两三百侍卫兵马随行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调动上千精锐……

“徐怀要去建邺,他要去建邺亲自谈价码,”赵范拍股叫道,“竖子比我们想象的更要贪心!”

…………

…………

行辕东首回春巷,卢雄独居一栋小院,有两名退下来的老卒服侍。

除了与赵横一家老小比邻而居外,回春巷与附近的街巷,主要住着行辕将吏及家小,对卢雄甚为尊敬,也清楚徐怀及唐盘、徐心庵等人视卢雄亦师亦友,日子当然不会冷清。

大半年来,卢雄在迁到舞阳的武士斋舍总舍任武艺教习,每日除了教习枪棍脚拳,也与同僚推敲枪棍刀械在军阵中的实践应用,予以完善。

夜里回到宅子里,或小酌独饮,或到赵横那里饮酒,也隔三岔五会被徐怀请到行辕后宅饮宴。

舞阳城里一切如故,完全不知道大越暗地里已掀起如此凶险的暗流。

午时在斋舍用过午食,卢雄在斋舍署院里小憩,行辕侍卫找上门:

“卢教习,节帅要前往建邺走一趟,想请卢教习同行,不知道卢教习能否脱开身来?”

“……”卢雄满心疑惑,一方面他不清楚徐怀为何突然要去建邺,一方面他到舞阳后就在斋舍任事,没有直接参与过行辕军政之事,也不清楚徐怀有什么必要需要他同行,不过卢雄还是应承下来,问道,“什么时候动身?”

“今日就走,卢教习有什么需要准备,还请吩咐一声……”侍卫说道。

“这么急?哦,我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除了刀枪马儿,带两身换洗衣衫就行。”卢雄说道。

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杀第一百二十八章 胜负总有时第一百四十七章 劝说一百三十一章 算计第三十六章 时不待人第四十四章 请守第一百四十七章 圣恩雷霆第三十六章 潜流第六十二章 归去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二百二十六章 会合第三十章 接战第七十四章 马场第一百三十章 议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战第五十八章 西线第三十章 有备而来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三十七章 选将第六章 粗鲁非真貌第十六章 交接第九十三章 相逢第十六章 京襄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二章 旧识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一百五十章 天门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二十七章 欲谋当藏身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进第五十六章 怯敌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军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权第一百四十七章 圣恩雷霆第八章 议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八十八章 敌意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谋第九十章 说服第五十八章 不与之谋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还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岂相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师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二百二十三章 软肋第八十章 牵挂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六十四章 长夜惊魂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一十五章 驿名广成第一百九十四章 晋家子婿第一百九十四章 继统第九十八章 夺军之谋第一百七十四章 误会第三十七章 南阳第二十一章 处置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二百一十章 缓冲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邺第一百七十二章 还归第一百七十五章 传捷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远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还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线第六十四章 马鞍颠簸第十三章 辞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围第四章 望山津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气第二十七章 传习第二十二章 军使请上座第七十九章 恶世生贼心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十四章 敌至第一百二十三章 总归要打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缓攻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计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三十七章 假痴不癫第五十七章 火烧歇马山第一百四十章 恶讯第九十二章 噩耗频传第六十三章 战书第七十章 名实相副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来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计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镇双柳庄第一百六十六章 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