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别

数日后,一艘官船沿襄江(汉水自襄阳以下而称襄江、襄水)而下。

徐怀从建邺返回南蔡之后,就下令封泽口(华陵河口)至夏口(襄江口)的襄江水道,民船禁入,一时间除了南蔡往泽口以及从唐白河而下的船队外,襄江上曾经舟船相接的繁忙景象顿时消失不见。

碧空之下,官船在空荡荡的大河水面扬帆顺水而下,说不出的孤寂。

这时候一艘艨艟舰从泽口驶出。

先一步驶往江心的哨船,先往官船靠过去,船艏甲卒振声招呼道:“靖胜侯在此欲见襄阳留守文横岳文公一面……”

听到靖胜侯徐怀欲见文横岳,负责保护文横岳前往建邺的襄阳|水军校尉,一边吩咐船工、水手动作起来,降帆摇撸将船速降下来,一边安排人进船舱禀报。

艨艟舰往官船缓缓靠过去,徐怀站在船艏,萧瑟秋风将袍襟吹扬起来,然而他待振声请文横岳出船舱一见,却见官船上的船工、水手此时将刚降到半幅的船帆,再次快速拉了起来,调整船橹,加速官船从艨艟舰前面往下游驶去。

看到这一幕,徐怀怔立在船艏默然不语,目送官船往下游而去,直到官船消失在视野里,才转身走回船舱。

“史先生是如何说服文公前往建邺的?”周景看着空荡荡的襄江水往东南方向不尽的流淌着,忍不住问史轸道。

虽说文横岳前往建邺为建继帝奔丧,襄阳城里还有权知襄阳府事魏士则、通判周运等人代执军政,还有杨祁业率右骁胜军驻守襄阳,但文横岳一人在楚山众人眼里,却实在要比魏则士、周运以及杨祁业等所有人加起来都要难搞。

wωω¤тTk ān¤CO 郑怀忠、郑聪父子在抵御胡虏南侵也立下不少功劳,徐怀出手将其羁押审罪,是会惹出太多争议跟麻烦,但郑家父子也早就暴露出太多怯敌畏战的劣迹,妄行废立、谋害淮王的罪证确凿。

更何况郑家父子,是远远无法跟文横岳相提并论。

文横岳与许蔚以不屈意志苦守太原经年,其子侄家小为守御太原死伤逾半,南归与群臣于襄阳拥立建继帝登基,出任御营使提举公事、襄阳留守等职,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且不管文横岳一生并没有多耀眼的战功,仅守太原一役就已经注定名垂青史了。

这么一个人物,楚山倘若以阴谋诡计相害,除了当世所引起的非议就远非郑氏父子能比,后世史书记载也绝对不会轻轻揭过这笔。

然而除了文横岳经历苦守太原的苦难之后心志变得无比坚定外,他身体现在这个状况,也注定他会加倍珍惜身后之名,绝非威逼利诱所能移,周景一时也想不明白史轸拿什么说服文横岳离开襄阳。

单纯将先帝驱逐胡虏、收复中原的遗志,恐怕未必能说服文横岳吧?

史轸盯着悠悠襄江水,跟周景说道:“文公初时死活不允,我便与文公说楚山得荆襄,才有可能令淮王投鼠忌器,不加害陛下血脉……文公这才不再坚持,但心里估计也恨死我将话说得太绝了,唉……”

看着史轸也往船舱走去,周景愣怔了好一会儿,没想到史轸前往襄阳竟然是用这点最终说服文横岳借奔丧之名离开襄阳。

虽说文横岳内心深处并不认同楚山谋划荆襄的举措,才被史轸用这个理由游说离开襄阳,事后也将与楚山形如陌路,与诱捕郑怀忠、郑聪之事叠加,会给楚山更难预料的负面影响,甚至从此之后胡楷、朱沆等人都会与楚山分道扬镳,但周景仔细思量,这些与荆襄相比,都不是难以承受的代价。

相信留守舞阳的众人也是如此想的,要不然也不会被史轸说服。

周景没有进船舱,示意水军都将指挥艨艟舰往岸边靠过去。

朱芝以及史琥、苏蕈等人率领侍卫兵马守在岸边,他们也目睹文横岳吝啬一见就直接使官船往下游驶去的情形。

徐怀意兴阑珊待要换马往樊台营地而去,朱芝吞吞吐吐半天说道:“父亲今日遣人送了一封急信过来,着我辞去华陵知县之任……”

那时从史轸嘴里听到楚山有谋荆襄之意,朱芝即遣嫡随携信快马驰往建邺,也是今日得到朱沆的回信,要他辞官离开华陵。

史轸、周景等人虽说都料到这点,但也没有想到徐怀刚才想见文横岳被拒之舱外,朱芝却紧接着在这时提出辞别。

他们都往徐怀看去。

徐怀默不作声,从侍卫手里接过缰绳,翻身上马便往远方驰去。

史琥、苏蕈等人带领侍卫上马,追随徐怀而去。

周景朝朱芝拱拱手,待史轸有些蹒跚的爬上马车后,带着十数侍卫簇拥着马车往樊台营地而去。

马车飞驰也快不到哪里去,眨眼间就见徐怀在诸侍卫的簇拥下绕到一座树林前方去了。

“是我害得节帅众叛亲离,节帅心里想必要把我给怨恨狠了!”史轸从车窗探出头来,跟周景苦笑道。

周景也不知道徐怀心里在想什么,只能陪着史轸苦笑一二。

赶到樊台营地,侍卫队已经解散各去休整,营地里没有看到徐怀的身影,周景陪同史轸往牙帐走去——

数日来,徐怀并没有直接征用樊台军寨,而是在长林河的东岸征用一座村落,将中军大帐驻扎下来,等着人马、粮秣陆续开拔过来——徐怀的指挥牙帐,设在村子里的宗祠之中。

周景与史轸推门而入,就见徐怀站在靠墙壁摆放的一张几案上,正蹙着眉头脸色阴翳的盯着几案上的堪舆图看着。

“经年劳累,积疲难返,近日来身体多有不适,或已无力承担长史之任……”史轸走过去说道。

“你说什么,把事情搞这么大,现在就要摞挑子?”徐怀转过身来,瞪眼看着史轸问道,“我心情不爽,与你无关,你只是帮我做了一个艰难决定罢了!陛下已逝,而胡虏铁蹄却未远去,想做忠臣良子,也得看这老天给不给我机会……”

“是,是,史轸唐突了!”史轸忙收回刚才请辞的话,说道。

徐怀没有心情再研究作战计划,从小门走往衙堂后的起居书斋,将堪舆图丢给史轸、周景等人……

…………

…………十数日过去,由于建邺城里没有源源不断的冰块提供,建继帝的棺椁提早从紫宸殿转往殡宫停灵,但朝丧还有十日才结束。

淮王还没有正式登基,也不急于搬入皇宫,但日常已经坐进垂拱殿署理国政;中枢诸部监司也在周鹤、胡楷等人的率领下,围绕淮王进行运转起来。

淮王没有想着调整宰执人选,短时间内他也不打算轻举妄动。

目前顾藩、汪伯潜二人在政事堂、枢密院都占有一席之地,已经能保证两府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控之下;建邺城里最大的变动乃是淮王府三千甲卒编入京畿禁军,全面接管皇宫及两府的宿卫诸事,除此之外就是淮王府内侍许德海等人入职内侍监,将乔继恩等旧人高高架起,全面接手宫廷事务。

即便如此,淮王赵观心里也深知,此时还远远谈不上大局在握。

“从宁慈自南阳送来的信函看,徐怀于政事堂缉拿郑怀忠、郑聪父子之后,请求统兵进剿洞荆,乃是早有预谋之事,其图不小啊……”

垂拱殿前的银杏,叶片正渐次金黄,也将殿内遮掩得昏暗,午后殿中早早便点燃灯烛照明,一名身穿绯衣官袍的中年人站在龙案之前,拱手进言道。

汪伯潜、顾藩坐于一旁御赐的绣墩上,没有作声,听着葛伯奕的长女婿魏楚钧抽丝剥茧般将楚山图谋一一剖析出来。

第一次北征伐燕天雄军近乎溃灭,以葛怀聪为首,差不多有上百葛氏子弟丧命此役或战后被清算,但百年将门的底蕴却并不那么容易被摧垮。

葛伯奕蛰伏京畿,追随淮王前往魏州督战,葛氏除了以葛钰、葛琛、葛腾等一批年轻子弟崛起外,之前为葛家所忽视的长女婿魏楚钧等人也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这才使得淮王府一脉,葛氏并不屈居于韩时良一系之下。

葛伯奕前往荆湖南路出任制置使,除了第三代核心子弟之一的葛琛统兵五千精锐相随外,魏楚钧也以参议官的身份同行出谋划策。

对孙彦舟、胡荡舟等贼军将领的招抚,主要就是魏楚钧出面接洽,进展也很顺利、快速,然而建继帝突然驾崩,令葛伯奕、魏楚钧等人措手不及。

建继帝大殓之礼过后,徐怀持枢密院签发的征调令赶往南蔡,淮王赵观以及汪伯潜、顾藩等人也没有多想,也是照常行文荆湖北路制置司及荆湖南路制置司知会其事。

荆湖南路制置司驻于岳州冶岳阳城里,距离鄂州冶江夏仅四五百里,但葛伯奕、魏楚钧却是拖延三天才知其事,之后魏楚钧亲自动身赶来建邺陈述招抚事。

就当时而言,他们虽然有所猜测,但并不能确认统兵进剿洞荆乃是楚山早有预谋。

而魏楚钧经过鄂州时,徐怀已经率领南蔡兵马封锁襄江、陆续渡过襄江进入复州、荆州境内展开——仓促间中枢也没有办法收回成命。

一直到宁慈从南阳府治泌阳送信给顾藩以及荆湖北路制置司这数日传来的消息,淮王及汪伯潜、顾藩、魏楚钧等人才彻底意识到整件事的背后远没有他们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

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一百五十五章 双柳庄第一百五十七章 统兵第九十九章 恐吓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八十章 军都寨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机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二十三章 总归要打第一百五十六章 进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缓攻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谋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二百零一章 大势失去第九十八章 余音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九十八章 说客第十六章 京襄第八章 绍隆二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杀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五十六章 浅攻进筑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九十二章 噩耗频传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来第一百七十四章 识破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择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击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骑第十八章 婚配第十四章 敌至第五十八章 风月交椅第一百零七章 驰援第四十七章 微澜第二十七章 传习第一百四十一章 蕃兵营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巢出京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三十一章 雄兔脚扑朔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选第十九章 泌阳第十二章 北城第五十二章 大匠师第四十七章 微澜第一百四十四章 传授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谋第一百零七章 贼酋谋略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划清界线第一百章 大捷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离第十六章 京襄第五十六章 怯敌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夺军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二百零六章 晋家老小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说恩义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一百五十四章 报捷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六十章 职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盘龙寨第八十四章 宣武残卒第二十七章 决定第六十九章 侍卫亲兵第十九章 援至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一百四十一章 传诏第十六章 援至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六十四章 长夜惊魂第十三章 聪明误第四十八章 讲究第十章 收编第三十五章 防务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机第二百二十五章 进城第九十八章 春风得意幽愤枪第四十五章 将计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九十九章 恐吓第二十二章 兵饷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八十六章 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