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酒宴

得徐怀授意,牛二就热情无比的跑去张罗酒宴。

虽说年关将至,但大部分人都在前衙坐堂,手里没有什么事情的,就先跑过来。不一会儿不甚宽敞的书斋就坐满人,徐怀带着大家转去宴厅;还专程派人将在选锋军任职的萧纯裕请过来用宴。

苏蕈之前长相白净秀气,一直为徐惮嘲笑,此行归来身形要魁梧挺拔许多,眼神里透露出更多的坚毅——

萧纯裕待苏蕈极为热诚,除了苏蕈、徐惮率部南下援应,与萧纯裕接触过一段时间外,萧纯裕此时也迫切想知道契丹残部的近况。

相比较南下时的漫长旅途,苏蕈此次返回则要顺利得多。

他从打箭炉出发,翻越关键节点都已经处于控制之中的邛崃山,仅用了十天。

然后从嘉州龙游县乘船顺流而下,不到半个月就抵达到荆州江陵县。

在荆州叫徐武江以及他姐苏荻挽留了两天,苏蕈再乘马北上,总计算下来,全程都没有用足一个月的时间。

此时从泌阳前往打箭炉,前后总计也不需要两个月,大约一个半月就足够了,这是以往从大理国绕行难以想象的。从大理国绕行,除了路途更为遥远,沿途要经过的关卡众多,因此会耽搁大量的时间。

虽说此时还没有办法经邛崃山运送大量的物资进入打箭炉,但军情司在朱芝、朱桐兄弟的协助下,大体控制住邛崃山道几个关键节点,还调集数千人马进入邛崃山修建司户城、栈道、货场,给了契丹残部极大的信心。

很多时候,士气、人心来自未来可期的信心。

打箭炉是水草丰美,但之前却是腹背受敌的死地。

只要等到邛崃山道打通,打箭炉就变成背倚中原腹地、易守难攻的活地。

只要未来可期,暂时的困难也就不难克服,契丹残部在撤入打箭炉后相当稳定,也有长久扎根经营下去的打算。

契丹残部目前不缺高水平的将领、兵卒,苏蕈所部人马远征外域,多少也是疲惫不堪,需要分批撤回来休整。

当然了,契丹残部未来所将承受的压力也绝不会小。

在苏蕈踏上返程之前,朵甘思吐蕃诸部已经在布曲寺召开两次教派与部族联合大会,而第二次教派与部族联合大会,除了在卫藏地区影响极大的灰土教派派出僧使参加外,还有赤扈河西兵马都总管府的使者。

虽说吐蕃高地地域广袤、气候恶劣,吐蕃诸部也四分五裂两百多年,想要彻底联合起来,并甘愿臣服于赤扈人的铁蹄之下、接受赤扈人的统治,还需要有一段不会太短的时间。

不过,仅朵甘思六岗地区总计就有约六万多户蕃民,倘若他们先一步进行联合,很快就能最多组织两万蕃兵进攻打箭炉。

契丹残部决意倚托邛崃山、在打箭炉扎根下来,很多策略必然也就要随之发生改变。

曾经的契丹,特别是燕云地区都普遍汉化,修筑城池、发展农耕,冶铁、织造等业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汉民也占到逾半比例。

在赤扈人南侵之后,云朔等地,居住于城池之中、普遍接受汉化的民众以及绝大多数的汉民,基本上都随萧干、李处林等人投附赤扈人,军事力量以步卒为主;岳海楼其部就是接收应州汉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曹师雄其部的根底更是朔州汉军。

萧林石、石海等人主要是率领群牧司在燕云地区所辖的藩部以及从中京等地南逃的契丹族众,之后又吸纳西山胡南迁秦州,基本保持较为纯粹的游牧传统,军事力量以骑兵为主。

现在要在打箭炉扎根下来,萧林石除了需要组织人手修筑更坚固的城垒,发展农耕、冶铁、织造等业外,还需要组织一支有战斗力的步甲兵马。

现在苏蕈其部主力将分批撤回来,但也有一部分将卒自愿加入契丹,成为契丹残部的一分子。

而这次调入邛崃山从事司户城建造的数千辎兵,绝大部分都是未成家、非独子的青壮,就是考虑到契丹残部这些年来青壮男丁折损极多,有大量的中青年妇女剩下,让他们结合在一起,除了补充契丹残部丁壮不足外,加强其步卒建设外,也将促进双方进一步的融合。

要不是有这样的打算,史轸才不舍得将五六千青壮辎兵送到两三千里之外的邛崃山中为契丹残部做工;前期京襄往邛崃山所投入的钱粮,相当于一支三四千人规模的兵马远征。

这两年来,京襄承受极大的军事压力,去年一度将兵马扩编到三十万,虽然今年春后将兵马逐渐缩减到二十万左右,但军事上的开支却一点都没有缩减。

这导致近两年来,屯垦、堰堤修筑等事都大幅停滞下来,制司所辖屯田仅从五百五十万亩增加到六百万亩。

兵马大规模扩编,不仅仅是军资度支大幅增涨,同时也占用大量的劳动力。

平靖洞荆匪乱之后,各都巡检司、巡检司、屯寨收编百余万饥民,青壮总计也就四十多万,一下子被抽掉近一半的青壮劳力,开垦荒地、修建堰堤垸寨等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的工造事务,当然难以持续下去;即使最大限度的将青壮妇女组织起来劳作,最多只能维持现有屯田的耕种,保持粮食的供给。

劳动力的匮缺,这段时间同样传导到工造部门。

除了将十数万辎兵编入现役,汝蔡等地的防线也调入大规模的后勤力量为战事服务——除了前线大量防垒、津桥、道路的修筑外,方城道、秦楚故道、宛洛故道西线以及唐白河水道的疏浚、治理,都直接关系到泌阳与前线战区的联络、人马物资的输送能否更加通畅,不得不从襄阳、南阳等地征募大量的民夫。

虽说京襄拥有逾四百万人口,但如此高强度的青壮征募,还要保证基础物资的生产供给,负面影响自然是渗透到各个领域的。

更何况军资消耗如此之巨,制司暂时也拿不出多余的钱粮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上去。

京襄生熟铁及精铁料年产量在去年底突破八千万斤之后,今年仅有少量的增长;南蔡、泌阳等地的新增织机数量,以及近年承担对外输出商货重任的茶叶、瓷器等,增涨幅度都较为有限。

这两年朝廷虽然没有额外拨付钱粮给京襄,但制司一再哭穷,也并非没有一点实惠。

几经调整,朝廷最终决定京襄对外输出的商货,其他诸路监司及州县,一律不得征收过税,由制司直接在生产地进行征收,弥补军资不足;作为交换条件,诸路输入京襄的商货,也减免全部的过税,仅征收住税(对坐商征收的营业税、市税)。

此外,朝廷还允许制司自行从川蜀等地进购食盐,原先加征的榷税全部用来弥补军资的不足——这点与淮东、淮西以及东川诸路制司力争也有直接的关系。

大越诸路盐税收入比较直观,又利于控制。

另外,盐税主要是出自售盐地,同时朝廷还勒令售盐地严厉打击私盐。

其他地方没有资格跟中枢讨价还价,淮东、淮西以及东川三路制司就想直接掌握这部分岁入,不想当中再多转一次手产生不必要的“火耗”。

西秦路没有掺和进来,主要是高氏早就借着便利,暗中从荣州大规模走贩私盐,实际已经掌握西秦路诸州县的盐税收入——各家也是针对这点,要求直接掌控辖域的盐税收入。

虽说盐税及诸宗商货榷税、过税减免,目前仅能给制司增加六七十万贯的岁入,但长期是利于京襄大规模对外输出商货的。

暂时性的停滞增长,并没有令众人感到沮丧,反而是汝蔡战场在对峙作战持续近一年半之后,制司已经明确看出赤扈人在中路战场的极限。

这也是赤扈人在征服契丹、党项之后,在单一战场所能动员投入的兵马及物资极限。

然而却未能撼动京襄的防线。

这也注定了赤扈人再拖三四个月,倘若在新的汛季到来之前没有进展,将不得不大规模缩减在中路的兵马投入。

要不然的话,赤扈内部就会暴露大的问题。

京襄诸州县自汴梁沦陷之后,除了荆北少部分地区,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甚至之前建继帝定都襄阳,以及在制司的有力组织下,各方面的物资生产都有大幅的提升——就近组织物资补给前线,运输等方面的消耗要少得多。

然而赤扈人在中路组织如此大规模的攻势,倍受战争摧残的河洛、河淮,都未必能供给一半的粮秣,最远需要从渤海、阴山南北征调牲口、粮食,补充不足。

而河东、河北以及关陕等地,义军从来都没有彻底停止过活动,也从来都没有被赤扈人彻底铲除。

因此赤扈人为保障中路作战的后勤补给,投入了远比京襄更为庞大的人力、物力,绝不单单是顶在前线的三十万人马。

即便在征服契丹、党项,占领中原绝大部分地域之后,如此规模的动员,也必然令赤扈人难以为继。

更何况他们看不到从中路突破的希望,甚至都看不到将京襄拖垮下去的希望,再咬牙坚持下去,对他们又能有什么好处?

1秒记住网:

第四十五章 临战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诚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三十一章 将计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十四章 促降第一百一十八章 晋城第七章 初冬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敌第七十九章 恶世生贼心第一百零五章 金蝉再有脱壳时第一百章 当机立断第五十一章 借刀杀人计第十二章 突袭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营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择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旧事第二十六章 罪问千古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谋第十二章 安排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一百三十二章 围砦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协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计第六十二章 杀人者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八十四章 怜香惜玉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战果第十三章 辞行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谋第十一章 风吹草动惊蛇第三十八章 误会第一百四十三章 对策第五十二章 大匠师第一百二十九章 试射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气第一百八十八章 岁旦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八章 议和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一百十一章 孤驿第十章 场面有点乱第六十九章 岂因女流不英雄第四章 他人眼中痴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二百一十章 缓冲第一百六十三章 国殇第二十四章 九里关第一百零五章 金蝉再有脱壳时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迹第四十五章 夜谋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击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杀第九十九章 巨陵镇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脸第七十八章 乱夜第四十六章 纨绔少年勇第六章 殿议第一百八十七章 纵虎归山第十五章 牢骚太甚防肠断第一百六十四章 进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误入虎口疑花境第二百一十七章 夺城第九章 作战方案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时第一百零七章 韩圭第二百四十章 计在东洲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二百零一章 大势失去第九十三章 红白乡营立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四十八章 讲究第一百四十二章 随风潜入夜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四十八章 分道扬镳常事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七十三章 密会第五十二章 以启山林第六十八章 奇袭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二百五十九章 长堤第二百章 京中第三十六章 时不待人第七十四章 夜议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六十八章 传首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二十章 再访悦红楼第五十九章 策应第九十五章 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