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冤家路窄

俗言道:穷文富武。

贫苦人家的儿郎学文,可头悬梁锥刺股,可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可用细沙柳枝练字……总之,只要食能果腹,有毅力有恒心再有些读书的天赋,能一步步走到京城入考场,出人头地可期。

但若要习武,就得吃得饱吃得好才有力气拉开弓、举起千斤鼎;得花银子购买武器——诸如弓箭等还属于耗材,须得经常添置;还得花大价钱请武师,好的武师难寻,所以习武的束修往往是传文夫子的数倍乃至数十倍;除了武师,通韬略能教授武经七书的师傅更是难寻、难请,价钱自然也更高。

若非肉酥作坊和逢春医馆为府里添了进项,单靠原有的两家铺子一个田庄,供养府内的吃穿用度已是艰难,哪能养得起两位武师。通韬略能教七经的师傅,只比武师更贵。

再贵,为了二弟的前途也得请。是以姜裘到了后,姜松和颜悦色地拜托他,“只要人有本事有耐心,其他都不是问题。”

“老奴虽为边城军中小吏,少时也曾满怀抱负,通读武经七书。”姜裘毛遂自荐,“虽说康安城卧虎藏龙,定有比老奴精通此道之士,但无人比老奴更知晓二爷的脾。若您不弃,老奴想舔着脸,讨下这份差事。”

姜松先是一愣,但凭着他这半年对姜裘的了解,知道若无十足的把握,他定不会说这样的话,姜松越想越觉得合适——有本事又不花银子的授经师傅,真是再好不过了。

姜松连忙起身拱手,真诚道谢,“若裘叔肯教,姜松求之不得。二弟的学问,就拜托您了。”

姜裘再拜,郑重道,“二爷对吾等有活命之恩,老奴所作所为,难报万中之一。”

姜松扶起姜裘,真心感慨道,“能得裘叔鼎力相助,乃是二弟修来的福分。”

姜裘含笑不语。若真算起来,能遇到姜二爷,更是少爷的福分。

若没有姜二爷,澄空救活少爷后,任姜裘再有本事,也难在康安城内给少爷安排一个如此体面又与任家毫无关联的身份,护少爷学会文武艺,报血海深仇。

更为难得的是,姜二爷接少爷回府后,真把他当亲生儿子对待,少爷能这么快从将军夫人惨死的噩梦中解脱出来,姜二爷和六姑娘功不可没。姜裘对姜二爷真心感激,所以不管姜二爷有多少毛病,姜裘都认了,真心想帮他。

听闻姜裘要教二爷读书,府里人都好奇得紧。

姜裘教姜二爷武经七书,不像寻常的教书先生那般,先让学生死记硬背下经书内容,再慢慢讲解。他将书房布置成听书茶楼的模样,自己桌上放着抚尺、纸扇,对面桌上放着茶水点心,供二爷品用。

授经改为听书,新鲜又有趣。不止姜二爷兴趣极浓,连姜凌、姜留、姜慕燕也跟着听,再到后来,府中人都过来听。人多到房内搁不下时,姜裘干脆将桌椅搬到院中讲书,姜老夫人带着儿孙们坐着听,府里的姨娘、下人们站着听,听完后众人还要兴致勃勃地探讨一番,冷清的姜家终于热闹起来。

送母亲去绍兴府的姜大郎和姜二郎归来后也加入听书队伍,一直听到正月二十,国子监和青衿书院开学。

姜大郎听得不愿去国子监读书,姜松听得不愿回衙门当差,姜平蓝母子听得不愿回勒县。

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姜松只能去礼部衙门当差,姜大郎也恋恋不舍地去了国子监,姜凌和姜二郎、姜三郎去青衿书院读书,姜二爷送姐姐和外甥、外甥女回勒县,姜家姑娘们也准备着继续去王家学琴。

二爷走了,裘叔不说书,府里人都很失落。

偏偏此时王家却送来消息:雅正夫人年后不得闲,不能去王家教琴了!

姜老夫人惋惜,姜慕筝和姜慕燕不舍,姜慕锦偷着乐,偷听了墙角的姜留却明白这定是孔全武搞得鬼。

虽然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但姜留和姐姐去了一趟外婆家后,发现外婆言谈神色间,对雅正夫人很是不满,铁定不会再请她教琴了。

从外婆家回来后,姜家四姐妹凑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办。

一向沉默寡言的姜慕筝主动开口,“裘叔说:山不转水转。以目前的局势分析,雅正夫人是山,咱们是水,既然去王家不成,咱们便主动登门去求夫人。三妹,你说呢?”

“二姐说得很对。《孙子·谋攻篇》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现在咱们只知己,不知雅正夫人那边,应主动出兵刺探详情。”姜慕燕说罢,转头看妹妹。

听了几天武经,姐姐们都快成谋略家了。姜留竖起两个大拇指,“好。”

不愿弹琴的姜慕锦,却非常乐意跟姐妹们一起出门,“咱们去跟祖母说吧?”

听闻姐妹四个要去东市拜见雅正夫人, 姜老夫人很是欣慰,“祖母带你们去。若是夫人应了,是你们的造化,若是夫人不应,祖母再找旁的琴师教你们弹琴。”

“多-谢-祖-母。”为了配合姜留的语速,四人一字一顿地喊着,一屋子人都笑了。

雅正夫人的居所在城外,平日里都是闭门谢客的。打听到雅正夫人在东市雅观琴行之日,姜家人便立刻驱车前往。

姜老夫人先是谢过雅正夫人年前对孙女们的教导,又言明孙女们对不能继续跟着夫人学琴的失落,最后道,“老身也知夫人事忙,但孩子们实在舍不得夫人,所以老身腆着这张老脸来了。不敢日日叨扰夫人,若您得空时,可否指点老身这些蠢笨的孙女们一二?”

从姜老夫人的口中,雅正夫人才得知王家不让自己去教琴用的借口。她笑道,“今年确实比去年忙了不少,雅正难抽出时间日日去府上教琴,若您不嫌弃雅正的琴行粗陋,又能准许姑娘们出门,雅正可在每旬中抽出三日,继续教姑娘们抚琴。”

好啊好啊!不管是想继续学琴,还是想趁机会出门玩耍,姜家小姐妹都眼巴巴地望着祖母。

姜老夫人听了雅正夫人的话,明白她与王家应是生了嫌隙,才不能过去教琴。孙女们不去王家也能名正言顺地学琴,姜老夫人当然高兴,“若能如此,老身求之不得。”

待孙女们谢过雅正夫人后,姜老夫人让婆子带她们下去,她留下与夫人束修之事。

姜家小姐妹下楼后,还没来得及欢喜庆祝,就见丫鬟婆子簇拥着孟家老夫人和孟家三姐妹进来了。

第776章 桂子月中落第127章 打三郎第276章 怒第587章 孔全武的秘密第758章 姜门神第226章 大男人拉什么手第527章 求药第358章 上元节第370章 我与你一样第873章 赐字第279章 认罪第1079章 读信第一百一十六章 抬走了就别想轻易送回来第1067章 又要分别第710章 少年心思第372章 不走老路第548章 意外第878章 自取其辱第910章 成了?第866章 帝意第775章 拜堂成亲第1059章 只是多看了几眼第885章 把留儿的婚事订下来第828章 躁狂症第591章 被堵城门口第988章 随朕入同穴山第580章 来战第276章 怒第八十五章 乐极生悲第309章 柿子第139章 马儿来吃草第1000章 钦差入营,钧一发第675章 疼第270章 郭家梅氏第222章 姜松劝赌第753章 不要第634章 后园无菊第611章 回肃州第910章 成了?第181章 爹爹是不是不讨厌我了第一百零二章 英雄,您是哪位?第九十七章 文还是武?第1003章 谁掌帅印第591章 被堵城门口第1188章 糖第655章 孟庭晚现身第1088章 留儿快跑第419章 宁孟二家一台戏第1034章 藏粮第721章 去太康第944章 论道会第259章 一坛换十斛第163章 再见景和帝第977章 滚!第278章 任凌生第691章 争夺第298章 傻不傻第二十七章 滴翠堂第278章 任凌生第151章 怂货的共同点第883章 青霄剑在手第312章 金钟罩和泥鳅第438章 试琴第426章 失策第343章 请旨第534章 大周第一美男子第1021章 军粮的下落第345章 圣旨第697章 烦人的廖元冬第1130章 桃花赋第410章 狗咬狗第一十一章 多了个哥第138章 调转矛头第959章 肥肉第663章 请旨查案第776章 桂子月中落第1028章 二哥觉得谁与留儿有缘第609章 挖坑第256章 马蜂窝第965章 雉尾鹦哥第480章 就是不想第887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九十九章 姜二爷判断是非的标准第281章 杀不得第1171章 阳春三月第134章 船泊孤村第448章 寒山观第229章 姜二对郭静平第三十九章 晕第1028章 二哥觉得谁与留儿有缘第617章 皇权第 638章 现世报第605章 姜松入翰林院第七十二章 国子监教导主任第907章 大观书肆第696章 当局者迷第944章 论道会第532章 入了魔的影子第309章 柿子第936章 状元岂会输给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