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满月

之后的日子里,君牧野虽仍与凌云保持冷战,却一直注意着凌云的健康和情绪,发现她的身体状况渐渐稳定下来,情绪也没什么不好,仿佛对目前的状况一点都不担心,心里偶尔还是会有点郁闷的。

紧接着,两个孩子的满月宴就到了,这还是多少年来丞相府第一次举行宴会,朝中但凡是收到请帖的,无人不来捧场。甚至因为上次参加荣太后的茶话会,得知凌云并非不好相处,在凌云特意下面人将请帖言明“可携带家属”的情况下,那些夫人小姐们纷纷备礼出席。

当日君牧野在外院招待诸位大人,他本是个性格严谨的,并不如何说话,因此大臣们也难免会感到拘谨。与此形成对比的,就是凌云设在内院招待夫人们的宴会,可谓是其乐融融,言谈甚欢。

当奶娘把两个孩子抱出来给大家看的时候,更是将整个宴会推向一个高潮,跟在奶娘身后的丫头们手里的满月礼都快拿不住了。

而凌云也难得能同诸位夫人们谈到一起,女人们在一起,所有话题归结起来无非是两个,一是家庭孩子,二是容貌身材。再加上以凌云的身份地位,在刻意同诸位夫人亲近的情况下,说起话来不仅善解人意又见解独到,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和喜欢。甚至借着这个机会,凌云还交了几个年纪稍大些的夫人朋友,并请他们时常带着孩子来走动。

满月宴设在中午,因此到半下午的时候,客人就陆续告退离开了。

凌云和君牧野将一拨拨客人相继送走。正打算离开,却见街上一人一马疾驰而来,目的地分明就是相府。

凌云和君牧野并不认识此人,诧异地看过去,等那人翻身下马,对二人道:“在下奉主人之命,来为贵府公子和小姐道满月之喜,请问您可是丞相夫人?”最后那句话。却是来人打量了凌云的衣着打扮,才如此问道。

凌云见君牧野微侧身将她挡在身后,不由淡淡一笑,对来人道:“正是,不知你家主人高姓大名?”

来人闻言立即奉上一张拜帖和一只匣子,对凌云道:“这些是家主人命在下送来的,请夫人过目。”

凌云猜不到这人的主人是谁。也没怎么犹豫,她先是看了那张拜帖,接着脸色就慢慢沉了下来,匣子也没有打开,便对来人道:“难得你家主人如此有心,我很感谢他。”

来人便不再多言,对凌云行了一礼。便直接转身上马离开,完全没有把作为凌云丈夫的君牧野放在眼里,这让君牧野非常不爽,想到刚刚瞥到拜帖上的落款,就更加不爽了。那人如今身陷囹圄,居然还能来讨凌云的欢心,果真不一般。

凌云握着那张拜帖的手指有些发白,虽然拜帖上的落款日期是今日,但从那墨迹来看,却并非近日所书。看来萧景是早就将这一日算好了并备好了礼物,专等今日才命人送来。

凌云将手中的礼单和匣子递到身旁梅雁手上,转身对君牧野道:“客人都走了,夫君,我们也回吧。另外,慕容前辈说晚上会过来为两个孩子庆祝满月,夫君要拨出时间才好。”

君牧野眉头不禁又是一皱,自从慕容离开相府之后。三五日便会同凌云书信来往一番,对他这个亲生儿子却是一句话都没有。他并非怨恨慕容不关心他,而是觉得翁媳之间反而比父子之间关系还要亲切,让他怎么想怎么不舒服。何况凌云还不让他看那些信!

君牧野沉沉地“嗯”一声,便回书房打算快速将公文处理完,晚上好一家人吃个团圆饭。

凌云回到房间才将萧景送来的那只匣子打开,等将里面的东西一一过目,她的心情已经复杂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里面是萧景这些年所经营出来的一些产业,其中还有一封私信,信中道这是他在计划行刺太子之前便准备好的,也是为了以防万一,若是他真的出事了,这些产业便留给她的孩子。

凌云将东西收好,暗暗地叹口气,让梅雁另外收了起来。这些东西她要不起,她的孩子们更是没有立场,还是等他出来以后还给他吧。

此时,君牧野难得地在办公期间开起了小差,脑海中也在想那只匣子,想为什么凌云不当着他的面打开,里面到底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天色将黑的时候,慕容带着礼物来到相府,凌云立刻迎出去,并命人去通报君牧野,然后带着他去看望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今天都被打扮得非常喜气,大红的棉袄,尖尖的镶着白色狐狸毛的小帽子,还有小老虎棉鞋,趁着粉嫩的小脸,像两个福娃娃,让人一见就爱不释手。

慕容大半个月没有见到孙子和孙女,心里想得很,当年他错过了儿子的成长期,如今一见面他就有妻有子,没有让他享受到做父亲的乐趣。如今有了孙子,又赶到这节骨眼上,原以为肯定赶不上孙子的满月宴了,幸好有凌云这样的媳妇,却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媳妇,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当初如双发现自己被跟踪以后,便立刻想办法给他送了信,他原本已经打算要来个鱼死网破了,却没想到凌云会给他来信与他商量对策。后来凌云说只要他交出刺杀宁祥的那个人,他就不会有事,他自然一口拒绝。却也顾忌着君牧野,一直想办法同那些跟踪者进行周旋。

结果凌云再度给他送信,却是告诉他,她已经替他解决了如双,而且将如双的所作所为详述出来,最后得出结论,如双是自作孽不可活。

人都死了,他还能说什么呢,可毕竟主仆一场,你好歹把尸体还给我啊!结果他就看到信中又道已经拿尸体去向太后交差了,他当时真是有苦难言,这若是被下属看到了,会如何看待他这个主子?

说到底如双的死一大部分是有他造成的,如果当时不派她去刺杀宁祥,如果他告诉大家君牧野其实是他的儿子,或许如双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从婴儿房出来,慕容瞧了一眼随侍在一旁的下人,叹口气,对旁边的凌云意有所指道:“你这丫头啊,也太不给我面子了。”

凌云却是抿着唇,没有吭声,她承认,瞒着慕容处置他的属下,是她不对,可她不后悔,这是能够保全大家的最好方法。

慕容明白凌云的心思,再计较也是无用,转而又道:“你要的东西我已经准备好了,什么时候行动,你和我提前说一声便可。”

凌云心中一动,沉思片刻道:“前辈若是得空的话,就在府里住一段日子,也好陪陪两个孩子。”

慕容瞧见君牧野已经远远地走了过来,心知这个话题要告一段落,既然凌云已经有所安排,他照做就是,这个儿媳太有主意了。

君牧野离老远就看到凌云同慕容并排走着,看神态似乎在轻声细语说着什么,一见他走近,不约而同停下了谈话等他过去。他心里有些不悦,他的妻子和生父谈话竟然没有他加入的余地?

父子俩多日未见,再见君牧野倒是无恙,慕容却是满心复杂,他终究是不想与儿子为敌的,如双那里他欠了她,儿子这里,他却只有满心的成全。

“您来了,近日可还好?”君牧野面对慕容的时候很是别扭,父亲不能叫,也不愿意跟着凌云喊前辈,说起话来就有些不知道如何开口。

慕容像是没有发现他的别扭,从容中带着几分慈祥,看着他道:“我都还好,你看起来倒像是瘦了些,这次过来,恐怕又要打扰你们些时日了。”

君牧野先是看了一眼凌云,见她没特别的反应,知道她这是同意了,遂点点头:“无须客气,进屋吧,晚膳准备好了吗?”他问凌云。

凌云回道:“等人齐了就可以传饭了,母亲带着孩子马上就会过来,先请前辈入座吧。”

君牧野于是引着慕容进屋,而慕容一双眼则在夫妻二人之间来回转了好几圈,才收回视线不动声色地同君牧野进去。

这夫妻二人可跟他早先见到的有些不一样啊,怎么像是疏远了一般,孩子才出生一个月,不是正该温馨和睦的时候,看这两人相敬如宾的样子,倒像是吵架闹脾气似的。

想起之前凌云给他的心中说如双曾试图爬上君牧野的床,而凌云却将她杀了,难道是因为这事?

慕容微微摇头,君牧野该不会受到诱惑才对,而凌云也没有对他心存芥蒂的意思,应该不是因为如双。

他有些想不通,便暂时将心思放下,等凌夫人带着孩子来到席上,一家人便开始说起家常话来,其中最聊得来的无非是凌云和慕容。

凌夫人一颗心都在两个孩子身上,君牧野习惯沉默,慕容则和凌云说说孩子再寒暄一番,偶尔将话题带到君牧野身上,见他不怎么回应,两人便自己说自己的。

第72章 暗战打响第178章 未雨绸缪第165章 陈氏倒台171章 联姻第224章 怨气第115章 出大事了(三)第5章 将军去了第63章 就是要打你第91章 西山出行(二)第181章 挟持第91章 西山出行(二)第193章 约见第46章 婆媳交锋(三)第230章 行动第4章 百姓疾苦第226章 影后第242章 和美第208章 宣传第31章 宫廷内外第60章 难得聪明第185章 毗邻楔子第170章 害喜第124章 点火(二)第181章 挟持第30章 苦逼的丞相第18章 人品保证第18章 人品保证第17章 凌云设计第46章 婆媳交锋(三)第132章 女人心计(一)第82章 好一场鸿门宴(一)第21章 退而求其次第112章 再掀波澜(四)第157章 请求赐婚第97章 一石四鸟(三)第101章 疑窦暗生(一)第56章 升官发财的捷径第23章 舍弃与议婚第78章 心理扭曲的丞相第102章 疑窦暗生(二)第168章 委屈第203章 父女第236章 叶氏第3章 校场比试第44章 婆媳交锋(一)第74章 人靠衣装第50章 丞相的心思第214章 景潇第190章 双胎第73章 干坏事第97章 一石四鸟(三)第10章 凌府的家底第221章 大胆第128章 卖官(一)第72章 暗战打响第28章 突来的圣旨第232章 新奇第125章 点火(三)第204章 胎动第185章 毗邻第33章 三倍聘礼第16章 初遇第228章 反思第183章 对策第64章 臣已奉召第81章 鞭子阴影第160章 两全其美第45章 婆媳交锋(二)第210章 追忆第94章 西山出行(五)第126章 筹银(一)第155章 妒火第93章 西山出行(四)第45章 婆媳交锋(二)第237章 盗版第147章 隐秘第184章 公差第8章 死就死了吧第173章 打算第104章 疑窦暗生(四)第162章 贺寿第154章 宁玉之怒第213章 逼迫第42章 洞房(一)第144章 折辱第19章 古怪的回信第90章 西山出行(一)第124章 点火(二)第237章 盗版第40章 成亲(六)第169章 七十大板第195章 拙荆第74章 人靠衣装第178章 未雨绸缪第182章 监视第113章 出大事了(一)第146章 惺惺作态第6章 秘不发丧第71章 不高明的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