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冲突(七)

此刻,获洲立兵正在和手下一众高级军官仔细研读关东军情报机关。获洲立兵中将曾任驻苏联武官,他与小松原一样,他对苏联的战争潜力和作战能力也具有较为清醒的认识。虽然前段时间取得了胜利,但是苏军的作战计划依然让他出了一身冷汗。尤其是看到苏军为了抑制日军进攻而进行的作战之后,他对苏军和朱可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就是在这次战斗中,关东军在称得上“完美:的情报支持下取得了“胜利”,阻击苏军反扑的部队却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二”。也是这场战斗让以获洲立兵为首的日军官兵对机械化作战有了深切的感官认识。

“战前,在后勤运输方面我们似乎相较苏军还占有较大优势”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面色沉重地说道:“大兵团作战区域离开铁道线,不能超过二百五十公里,而诺门罕离最近的铁道线是二百四十公里,我军的能力已达极限,但反过来看苏军,最近的铁道线离哈拉哈河地区,也有七百五十公里。可就是在这样的优势条件下,我们的后勤补给依然不如苏军充分。现在苏军后撤,而我们随着战线的的拉长和作战部队的增加,原本就脆弱后勤补给更加困难。因此,我建议部队撤至哈拉哈河一带,以方便我们的后勤补给。”

“我不这么认为。”第六军参谋长藤本铁雄少将说道:“苏军第57特别军已经改编为第1集团军,所属部队包括两个师、一个装甲坦克旅、一个摩托师和三个摩托装甲旅,还配备了一个空降兵旅。指挥官朱可夫依然获得了他们领袖的信任,不仅没有被清洗撤换,而且还担任集团军司令。苏军这么大的军团集结,他们的后勤补给压力比我们大得多,所需时间也同样会增加。情报显示,按照苏军编制和作战需要来看,他们至少需要运输六千五百吨空军弹药,一万五千吨油料,四千吨粮食,七千五百吨燃料和四千吨其它物资。运输这些物质,至少需要三千五百辆卡车和一千四百辆油罐车,他们现在只有一千七百二十四辆卡车和九百一十二辆油罐车,国内调拨了一千二百五十辆卡车和三百七十五辆油罐车给他们,但他们还缺五百二十六辆卡车和一百一十三辆油罐车。

从这个情报,就可以知道,苏军机械化能力的确比我们强,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他们对机械化的依赖程度,都是一些老爷兵,缺乏顽强的作战意志。而且苏军新败士气势必大损,我认为如果我们此时退守,肯定更会给军部哪些人借口,帝国事业肯定要受损。”原来,应召去东京的关东军矶谷参谋长和参谋本部的中岛次长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参谋本部不希望在此时引发日苏全面战争,而如果从中国内地抽师团回来打,又担心国共军队尤其是华侨军队也会掺和其中,一起赶到满洲来搞"观光旅游",所以坚决不许再增兵,而且要求关东军撤至哈拉哈河沿线。矶谷虽然是一万个不满意,也还是只好把参谋本部的解决意见带了回来。但主任参谋服部卓四郎和辻政信等人的反应可想而知的,要拘束关东军,起码要有正式命令,就这样上下嘴皮一动,就想指挥关东军了?司令部又一次把大本营的意见抛诸脑后,决定孤注一掷,再搏一把。这也是关东军绝大多数的军官的想法。

“请允许我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这时,23师团参谋长大内政大佐拖着受伤的右臂开口。按说在这个会议上他只有听的份儿。可是,差点命丧战场噩梦般的经历促使他不得不说。“我军的标准步兵行装是三十七公斤,包括一支三八大盖(三八式步枪)和二百四十发子弹,还有手榴弹,燃烧瓶等等,背着这样的重量,在草原上走一天,回头一看,出发地的营房还清晰可见,普通士兵那种绝望的心情可想而知。据我所知,士兵们兵最怕的就是这茫茫草原行军,草原上蚊子数量多、个头大盯起人来非常可怕,我军缺乏防蚊装备,士兵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例如,第71联队出发时两千四百人,掉队的就有一千多人。在这样的荒原上作战,非常适合机械化作战,而我军在这方面与苏军的差距过大。虽然我们可以凭借士兵的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夜战近战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可是付出的代价过于惨烈。因此,我认为在我们后勤补给没有质的改善之前,应该主动退守哈拉哈一线。此外,我认为在未来的战斗中,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对苏军的后勤补给予以充分猛烈的打击,以迟滞限制苏军的行动。”

“大内君,你是不是被苏军吓破了胆啊!”藤本铁雄嘴角掠过一丝嘲弄的笑意。

“藤本阁下,请您收回您的话!”大内政大佐脸憋得像个紫茄子。

“好了。”获洲立兵不满的看了看自己的参谋长之后说道“23师团在前段时间的战斗中表现非常勇敢。大家说的都有一定道理。到手的胜利自然不应该放弃,但是考虑到敌我的实际情况,此刻的确不是我们继续扩大战果的时候。退守哈拉哈河一线建立稳固阵地,保证实现控制诺门罕三角地带目的是我们当前最为稳妥地选择。一方面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各种准备,另一方面,在打击苏军后勤补给的同时,一定要保证我们自己后勤补给的安全。再有就是要求情报部门进一步加强工作,大力打击苏蒙间谍。”

与此同时,朱可夫也顶着巨大的压力进行紧张的战前准备。他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物资的运输。由于日军主动收缩防线,苏军的运输线又恢复到800公里左右。路途遥远路况以常恶劣,而前线需要的军需物资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虽有贝加尔军区和国内的大力支持,但是进度依然不能满足朱可夫的需要。朱可夫认为,战役中战术的突然性是决定这次战役胜败的决定因素。必须以突然的行动使日军据无法抵挡苏军歼灭性的突击,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反击。朱可夫特别之一到,日军没有良好的的坦克兵团和摩托机械化部队,无法迅速从次要地段和从纵深调来部队抗击苏军的突击集群。在朱可夫的计划中,苏军突击集群的行动是突击日军防御阵地的两翼以达到合围如君第六军的目的。为了隐蔽部队行动,是行动绝对保密,朱可夫在制订战役计划的同时,还拟定了在战役战术方面欺骗日军的计划。

1、隐蔽运输和集中为加强集团军群从苏联调来的部队;2、隐蔽调动前线的兵力和兵器;3、部队和物资储备隐蔽的晕倒前线;4、对出发地域、部队行动地段和方向进行现地勘察5、参加此次战役的各兵种特别隐蔽地演练各种科目6、各军种、兵种隐蔽地实施波冲侦察;7、发布假情报,欺骗日军,使日军弄不清苏蒙军的真实意图。

苏蒙军试图通过上述措施极力给日军造成一种印象,似乎苏蒙军没有任何进攻性质的准备措施,是日军认为,苏蒙军进行的大量工作只是为了组织防御,也仅仅是为了组织防御。为了欺骗日军,朱可夫决定一切运动、集中、变更部署之在夜间进行,因为夜间日军的航空侦察和目视侦察都会受到极大限制。朱可夫还发布命令,在进攻日以前,严禁部队进入出发地域。进行现地勘察的指挥人员必须穿红军战士服装,只能乘坐货卡车。为了对付日军无线电侦察和窃听电话,为了制造假情报,司令部拟制了全套无线电和电话通话计划。童话只涉及建立防御和秋冬战役的防御准备,无线电通话主要是用易于被破译的密码。集团军还印制了几千张传单和一批《战士防御须知》设法把它们投放到地方阵地,使日军看到苏蒙军政治教育的重点是什么。

部队的夜间调动皆以各种嘈杂的音箱(飞机飞行、火炮、炮击炮、机枪以及各种枪支的射击)作为掩护。各部队严格按照调动计划的时间表制造各种嘈杂的声音。为了伪装部队的运动,司令部命令各部队使用各种音响器材。这些起才能逼真的模拟打桩、飞机飞行、坦克运动等声音。为使苏蒙军进行进攻战役的消息不知不至泄漏出去,在集团军群司令部内,总共计划由司令员、军事委员、政治部主任、参谋长和作战部长亲自拟制。各兵种司令员和首长、后勤部长只根据司令员批准的计划分别制定有关计划。战役计划、命令、战斗号令以其他作战文书的打印只由一名打字员负责。

可是,朱可夫所有的努力都由于“银狐”的存在而化为乌有。日军对苏蒙军的一举一动洞若观火。为了获得更加详实的情报,特战队还特别渗透到苏蒙军后方,通过电话窃听、抓舌头、破译密码、截获电文等方式进一步核实细节。当然,为了增加双方的战损,提供给日军的情报里面也掺杂了必要的水分。日军对“银狐”提供的情报,经过力所能及的必要的核对,再加上前一次战斗的经验,越发深信不疑。并且积极“配合”苏蒙联军的动作,让对方相信他们的欺骗行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例如,对于苏蒙军调动用假音响掩盖真实部队调动的措施,日军就表现出信以为真习以为常的样子,迷惑苏蒙军。此外,由于对作战区域没有居民,也增加苏军获取情报的难度。日军通过广泛布置模型等方式欺骗苏蒙军的空中侦察。通过加强对军队配置地域进行严密防范,使苏军难以采取小股侦察部队潜入日军防御纵深。日军还加强了敌后反谍报工作,并通过向“观赏鱼”(暴露间谍)提供假情报的方式进一步迷惑苏蒙军。就这样,日苏双方热热闹闹地上演着不同版本的猫和老鼠的游戏。

这场游戏的最佳观众自然是华侨军队。

李华雄等人在特区密切注视着这场战争大戏。由于有了上次的教训,苏蒙军对自己的后方,尤其是后勤补给系统进行了极高的重视。但是,他们在严密的防范措施,也难不倒来自后世的特战队员们。他们前期的侦察工作顺利的展开,不断向后方发回苏蒙军最新的情报。为特区打击苏蒙军后勤系统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特区经过选择加水之后又通过银狐带给日本关东军。

就在苏蒙联军的进攻进入24小时倒计时候,日军还带给苏蒙军一个好消息,就是让朱可夫深信日军已经相信苏蒙联军不会进攻,自己未作任何准备,并允许其将官、校官像往常一样照常休假。其中不少人头天下午远离部队到海拉尔等地度周末。朱可夫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有利机会,决定就在次日发动总攻击。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那些远去的的军官趁夜色全部返回驻地,并积极进行着战前动员。飞行团的轰炸机,做好各种准备,在夜间冒险起飞,并于黎明前,在配合地面部队进攻的同时,对苏军的后勤系统进行大轰炸。因为他们得到可靠情报,他们会得到蒙军内部反叛部队的配合。一场大战在即,前线显得格外寂静。不论是朱可夫还是获洲立兵这一夜都注定无眠。他们都面对漆漆黑夜,陷入渴望胜利的极度兴奋之中,盼望着进攻那一刻的到来。

第二十二章冲突(八)

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232章 西进(五)第180章 逢源(三)第339章 南进(十五)第418章 准备(九)第238章 远征(二)第269章 孤城(十)第443章 刺痛(一)第52章 前辈(一)第309章 残敌(二)第358章 鏖战(十一)第351章 鏖战(四)第125章 迎客第56章 断尾(三)第52章 前辈(一)第375章 谋定(一)第9章 俘虏第210章 蓄锐第10章 炼狱(一)第52章 前辈(一)第137章 长江(二)第243章 远征(七)第246章 远征(十)第23章 思谋(二)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389章 回归(九)第111章 大战(十六)第14章 序幕(二) (2)第64章 呼吸(二)第337章 南进(十三)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253章 战端(二)第378章 谋定(三) (2)第439章 分治(四)第375章 谋定(一)第190章 攻防(二)第89章 改变(二)第116章 华北(四)第109章 大战(十四)第442章 运筹第192章 攻防(四)第197章 攻防(九)第195章 攻防(七)第392章 回归(十二)第59章 绞杀(三)第392章 回归(十二)第251章 丝路第455章 终结(七)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450章 终结(二)第61章 绞杀(五)第350章 鏖战(三)第36章 争斗(一)第460章 终结(十二)第34章 算计(一)第113章 华北(一)第98章 大战(三)第284章 杀戮(二)第295章 杀戮(十三)第53章 前辈(二)第51章 诡计第384章 回归(四)第373章 妥协(一)第97章 大战(二)第427章 南方(八)第285章 杀戮(三)第140章 长江(四) (2)第278章 “意外”(一)第347章 出兵(三)第317章 麻烦(三)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139章 长江(四) (1)第143章 虎狼(三)第345章 出兵(一)第69章 呼吸(七)第148章 天空(二)第342章 南进(十八)第200章 攻防(十二)第76章 呼吸(十四)第75章 呼吸(十三)第372章 要价第213章 时局第347章 出兵(三)第182章 反攻(二)第98章 大战(三)第282章 猛料第124章 建设第230章 西进(三)第198章 攻防(十)第385章 回归(五)第232章 西进(五)第264章 孤城(五)第189章 攻防(一)第399章 回归(十九)第214章 支援第457章 终结(九)第190章 攻防(二)第132章 大师(二)第10章 炼狱(一)第249章 远征(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