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西进(一)

李华雄的情事虽然丝毫没有进展,但是他和武定国二人高调西行,引起了日方的高度关注。

已经是保定纺织二厂工会主席的南造云子,不论是隐蔽战线还是公开身份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的关系网越来越大层次也越来越高。可是,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情报工作的高手,她从未放松过警惕。她就向一只贪婪的蜘蛛,辛勤的编制修补自己的情报网,网越大越厚自己就越安全,在帝国情报版图上的位置就越重要。随着自己两名忠实信徒的职务不断升迁,她获得的有价值的情报越来越多。为了获得华侨军队未来的战略走向,她认为摊牌的时间到了。威逼加色诱,预料之中的愤怒、懊恼、悔恨、哀求之后是必然的“顺从”。

为了增加日本人的“信心”,韩龙城负责南造云子的“鱼饵”小组和负责川岛芳子的“银狐”小组,纷纷开始紧锣密鼓的行动。一份份真假难辨而又价值巨大的情报,或艰难或容易的汇集到日本人手中。通过全方位的审慎判断,日本人得出了,李华雄准备西进,以巩固他的地盘的结论。这为日本人的南进国策又增加了信心。

日本的外交战线也传来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在松冈洋右外相的积极努力下《日苏中立条约》终于如期签署。南进派的喧嚣却日甚一日。松冈洋右虽然在日苏关系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由于他在对美关系上的政见与以陆相东条英机为首的一干人等相左。德国盟友开始进攻苏联并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战果之后,元首由开始怂恿大日本帝国南进进攻新加坡,转而强烈要求皇军向北进攻苏联。东条对此只能嗤之以鼻。

经过数次艰苦的博弈,当《目前形势下国策提纲》这一文件被送到内阁官房,用公文纸写出一份由近卫首相、杉山陆军参谋总长和永野修身海军军令部总长三人签署,呈报天皇,最后交到宫内省,加盖御玺。成为国策之后,日本国内关于南进的争论结束了。松冈洋右外相的努力也宣布彻底失败,只能灰溜溜的下台。代替松冈的,是向来****的海军大将丰田贞次郎,由东条英机提名的,陆相东条的提名没人敢反对,赏识松冈的天皇也抵不住陆军的军刀。

自日德意三国等约签订后,日、美间的矛盾急剧发展。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裂痕更加深陷。三事同盟在东方主要是针对美国,美国为加强它在东方的地位,于1940年年底再次审查了遏制日本的全部方法和策略,他们期望帮助中国,“使之成为不断缠住日本和消耗日本力量的地方”。12月2日,美国政府应委座的索要,向中国政府提供1亿美元战争借款,8天后,丘吉尔也宣布给中国1千万英镑贷款(当然这些钱全被委座留下,至于其他人是无权分享的)。29日,罗斯福在白宫发表“炉边谈话”,宣告中、美、英三国命运密切。1941年3月16日,罗斯福经苦苦奋斗签署了著名的《租借法案》,支持英国、苏联及至世界上反法西斯国家的斗争,同时对日本在经济上进行制裁,这时,在美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日益认识到日本的威胁和绥靖政策的危险。7月25日,美国、英国,荷兰宣布冻结日本的资产后,日美关系更加恶化。缺乏资源的日本岛国没有石油难以开动战争机器,首相和天皇都急着实现美日国家首脑会晤,弥补其裂痕。

可是,美国人对日本首相并不怎么热心,国务卿赫尔说它是希特勒在慕尼黑对张伯伦使用过的那种“摸心术”,国防部长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向总统发出的邀请,只不过是一块用来阻止我们采取断然行动的遮眼布”。赫尔对希望得到肯定答复的日本大使野村说:“现在很清楚,在贵国赞成和平的人已经失去控制,贵国的报界正在不断受到唆使,散布日本受到美国包围的论调。就在今天,我刚向新闻界说过,世界上没有一个守法和爱好和平的国家会受到别人的包围,除非自己包围自己。”最后,赫尔答复说:“至于日本是否能找到制订相应政策的办法,然后再进一步订出满意的计划,这有待日本政府去决定。”而此时,罗斯福总统正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上的阿金夏湾举行首脑会谈,关于远东局势是其主题之一。

8月10日,美国、英国、荷兰警告日本说:“日本在西南太平洋任何进一步的侵犯都将造成迫使美国——英国——荷兰政府采取反措施的一种局势,即使这些反措施可能导致美国——英国——荷兰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倘若任何第三国由于这些反措施或对这些反措施给以支持而竟成为日本侵略的对象,美国政府——英国政府——荷兰政府,将给予该第三国一切可能的援助。”对于日本政府的建议,罗斯福强烈地感到应作最大的努力避免与日本开战。

问题是应采取什么手段,硬的、不软不硬的、还是软的?“硬的”,丘吉尔说,“东京的提案不外乎是措词圆滑的建议,借以取得日本目前所需要的一切东西,而对将来,却什么也没给。”罗斯福建议就这些“不能接受的条件”进行谈判,只要争取30天左右的时间,英国就能在新加坡地区巩固阵地。“这30天将是宝贵的,”他说,“把这事交给我吧,我想我能像哄孩子似地哄他们三个月。”8月18日,回到华盛顿的罗斯福召见野村大使,兴致勃勃地说,如果日本停止其扩张行为,并决心开始奉行太平洋和平的计划,美国准备重新恢复七月间中断的非正式的预备性讨论,并将竭力选择交换意见的时间和地点。他对两国首脑秘密会晤的主意十分感兴趣,甚至建议十月中旬左右在美国阿拉斯加的朱诺诚会晤。但就在同一天,东条英机们在东京收到美国政府的警告:

“本政府现在感到有必要向日本政府表示,日本政府如果采取任何进一步的步骤,以武力推行其对邻国的军事统治或以武力相威胁的政策或计划,美国政府将被迫立即采取它所认为的任何和一切必要的步骤,以保障美国和美国侨民的合法权利与利益,并确保美国的安全与安宁。”

南进国策定了之后,什么时候实施?东条英机为此焦躁不安。他心里琢磨着、计算着。皇军每天要耗费1.2万吨石油,而又无处补充,用不了多久,军队就会像一条被抛上沙滩的鲸鱼,动弹不得。参谋部的高级智囊们更是对南进谈得津津有味,海军军司令部一位军官说:“日本已被A、B、C、D(即美国、英国、中国、荷兰)阵线包围。我们不能坐失良机,如今唯一的出路是——打!”渴望战争的东条英机对他手下那些希望和平的高级智囊决不心慈手软。

7月31日,受命于近卫首相为日美和谈而奔走于东京和华盛顿的岩畔豪雄大佐回到东京。面对呼声越来越高的好战者,岩畔回国后积极主张和谈,他在军界、政界和企业界的

最高级人士之间作了几十次游说,极力主张要继续进行谈判,他说,美国的潜力远比日本的潜力为大,如果发生冲突,必然以灾难和失败而告终。8月末,他在一次军政高级官员联络会议上,把美国与日本的军事潜力作了一个令人震惊而又令人信服的对比。他非常准确地告诉同事们,美日两国,钢铁的比例是20:1;石油超过100:1;煤10:1;飞机5:1;海运2:1;劳动力5:1。总的比例高达10:1。实力如此悬殊,纵有“大和魂”的强大动力,日本也决不可能取胜。岩畔的鼓动博得听众的同情和支援,却令东条英机大为光火,他令岩畔把发言的全部写成书面材料报给他。可是,第二天,当岩畔兴冲冲来到陆相办公室送交发言报告时,东条英机粗暴而冷淡地对他说:“他已经被派往去柬埔寨的部队了,你不用再把我昨天要你写的报告交上来了。”当被流放的岩畔即将登上南下的火车前,对送行的亲友们说:“如果我能活着回来,恐怕东京车站只是一片废墟了。”

主张对美开战的东条们在内阁和军界的势力越来越大。

得到“美国朋友”和“英国朋友”虽然迟到但还算慷慨援助的委座,感觉自己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他敏锐的认识到中国独自抵抗日本人进攻的局面结束了。就在日苏中立条约签订之后,他和李华雄共同把目光开始投向似乎被国民政府遗忘的遥远的像一个传说的那一片广阔的土地——新疆。

李华雄在西部的动作不可能瞒住委座。对于李华雄一面加强军人复转退役工作,一面大规模征兵的行动,委座和很多中人颇为不解。在当时的中队内,几乎一穿上军装,除了开小差、伤残、牺牲、战败,军人的身份几乎就是终身的,几乎没有复转退役的概念。但是,华侨军队似乎从一开始进出口都极为通畅。他们军队的待遇是全国最好的,退伍之后的安排是全国最周到的,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参加到他们的部队。委座虽然不知道李华雄具体要干什么,但是他对李华雄的戒备却从来没有放松过。从这几年李华雄的一贯表现以及各方面反应上来的情报来看,华侨军队在西北很定要有所动作。

难道他们也盯上了新疆?他们的手也伸的太长了吧?委座愤恨不已。难道他们真的要和自己争天下?他们就真不怕冒天下之大不大不韪?委座和他的高参们对此头疼不已。李华雄和他华侨军队在国内外的影响与日剧增,华侨军队无疑成为国内当前最有实力的一股军事力量。在政治上,他们名义上一直“遵从”国府,对国府的人事安排基本上也都认可和服从,甚至主动裁撤“自己人”,可是几乎地球人都知道这只是表面只是名义罢了。第六战区在中国大地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特区,他自成一体。国府的人事安排必须要充分考虑第六战区的意见,看他们的脸色。

尽管他们极少不发表意见,但是作为回报,国府对于第六战区内“提请”的人事安排,也只能照准。身为国家元首的委座,几乎连刘远洋、王天浩、沈险峰等人是谁都不知道,也只能签发任命书。在抗战最为困难的时候,国府对李华雄的倚重是显而易见的,可现在不同了。有了西方朋友的支持,委座觉得自己的腰杆硬了,目光开始渐渐转向国内。年初制造了“WanNan事变”,第六战区对此未进行任何评价,似乎除了埋头搞经济和军队建设他们对其他不感兴趣。解决完这件事情,委座认为对李华雄在西北的异动应该进行某种警示或者惩戒。不料,李华雄的动作令委座以及世人都大吃一惊。

第418章 准备(九)第243章 远征(七)第334章 南进(十)第376章 谋定(二)第94章 风云(三)第300章 杀戮(十八)第443章 刺痛(一)第412章 准备(三)第170章 冲突(三)第436章 分治(一)第153章 名声(三)第330章 南进(六)第233章 西进(六)第375章 谋定(一)第373章 妥协(一)第389章 回归(九)第345章 出兵(一)第330章 南进(六)第265章 孤城(六)第384章 回归(四)第245章 远征(九)第39章 奇兵(二)第227章 女王第386章 回归(六)第454章 终结(六)第448章 刺痛(六)第66章 呼吸(四)第280章 爆发(一)第47章 金蝉第413章 准备(四)第181章 反攻(一)第234章 西进(七)第407章 回归(二十七)第171章 冲突(四)第376章 谋定(二)第132章 大师(二)第294章 杀戮(十二)第217章 诸马(三)第55章 断尾(二)第361章 鏖战(十四)第380章 “陈仓”第378章 谋定(三) (2)第337章 南进(十三)第30章 意外(一)第320章 诡道(二)第318章 惊蛰第213章 时局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89章 改变(二)第53章 前辈(二)第92章 风云(一)第113章 华北(一)第291章 杀戮(九)第342章 南进(十八)第10章 炼狱(一)第125章 迎客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229章 西进(二)第300章 杀戮(十八)第84章 收官(四)第434章 贵族第301章 杀戮(十九)第187章 反攻(七)第97章 大战(二)第370章 内讧第175章 冲突(八)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429章 南方(十)第243章 远征(七)第286章 杀戮(四)第375章 谋定(一)第220章 诸马(六)第24章 东线(一)第58章 绞杀(二)第255章 怒火(二)第382章 回归(二)第10章 炼狱(一)第331章 南进(七)第265章 孤城(六)第218章 诸马(四)第170章 冲突(三)第284章 杀戮(二)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86章 收官(六)第369章 叛乱第156章 绸缪(三)第25章 东线(二)第294章 杀戮(十二)第352章 鏖战(五)第112章 大战(十七)第383章 回归(三)第313章 暗战(二)第454章 终结(六)第77章 呼吸(十五)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450章 终结(二)第237章 远征(一)第228章 西进(一)第5章 阻截(二)第102章 大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