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南进(七)

德国发动库尔斯克战役的目的,就是消灭消灭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所谓突出部内的苏联中央方面军和沃洛尼日方面军。总兵力133.6万,19718门火炮,348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所谓突出部的形成,是由于在此前,曼施坦因元帅指挥刚成立的南方集团军群向顿涅茨和和第聂伯河之间的苏联方面军发起反击而造成的结果。突出部的库尔斯克地区犹如一个拳头从苏军的战线中延伸出来,其正面约250英里,而底部不足70英里。曼施坦因的计划就是通过一次南北两翼协调的钳形攻击,合围整个突出部内苏军重兵集团。如果成功,将缩短德军的战线,使德军的机动性大大增加。

普罗霍罗夫卡失陷,直接威胁着奥博扬和整个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的安全。图瓦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普罗霍罗夫卡,弥合自己的防线的缺口。图瓦京在调集坦克集团****普罗霍罗夫卡坦克的同时,要求航空兵给予强有力的空中支持。坦克大战上演之际,在普罗霍罗夫卡上空,一场二战以来最大的空战展开了。

此时,苏联主力战斗机是以米格3、拉5和雅克9等机型。他们出色的空中作战表现给德国空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德国凭借出色的飞机制造技术迅速作出反应,不断完善自己的飞机。在这次作战中,福克沃尔夫190A式战斗机(fw190)、bf一109G在空战中足以和苏联空军相抗衡并略占优势。不过,苏联空军庞大的数量足以弥补自己技术上的不足。就在空战难解难分的时候,改进版的梅塞施米特Me262喷气式战斗机闪亮登场。Me262虽然错过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不过总算在库尔斯克战役发动前,让可爱的“燕子”(Me262A1绰号)和“风暴鸟”(Me262A2战斗轰炸机)飞上了天空。同时,相应开发了夜间战斗机。这些战斗机的相继量产,其优异的性能使得元首和戈林元帅欣喜若狂。除了留一部分进行本土防空和西线,其余全部投放到苏联战场,参加库尔斯克会战。

中国人的介入对德国空军和航空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Me262飞机少走了许多弯路。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成功遏制了元首想把这种飞机率先作为高速轰炸机使用的冲动,使得梅塞施米特Me262喷气式战斗机提前回到它应有的发展轨道之中。来自中国穿越而来的610研究所的飞机设计师林雄飞,给威利.梅塞施密特提出了很多关于喷气式飞机方面具有建设性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威利.梅塞施密窥探到解决那些困扰他多时难题的途径。令他不得不对这位来自中国的设计师刮目相看。并且热情的邀请其加入到自己的设计团队之中。在林雄飞的帮助下,Me262的改进工作取得了飞速发展。

林雄飞的成功加深了中德之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随同林雄飞一同前来的还有822、534研究所的飞机设计人员,他们希望说服德国人重视运输机的战场作用,以及开发远程战略轰炸机。德国人从1936年参加西班牙内战开始直到第二次大战结束,他们的主要运输机始终是Ju52。这种载重量小速度慢的三发单翼机根本无法满足实战的要求。即便是这种飞机也没有大量生产。不能满足航空队的要求。由于这种飞机还是德国的主力教练机,每当情况紧急的时候,各航空队就要求飞行教官去执行运输任务,从而极大影响了飞行员的培训工作。这种飞机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内作为主要运输机使用,完全因为德国空军最高当局对于运输及价值认识方面的迟钝,特别是在领土辽阔的苏联作战中更是如此。直接导致向斯大林格勒空运补给品遭到毁灭性的失败。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暴露出来的德国空军严重缺乏运输机的致命伤,终于使引起元首和德国空军司令戈林元帅重视,从而接受了中国人的强烈建议,研制更大个更先进的运输机。

德国的经济实力虽然远高于日本,但是在德国发东战争的时后,它面临这与日本非常相似的地方,就是其本身资源相对贫乏,因而不得不试图打一场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迅速夺取敌方的资源。这就使得德国空军过于着重于战术空军的建设而忽略了战略空军的建设。德国在苏联作战使用的轰炸机,如He一111和Ju一88,载弹一吨时的作战半径仅有600英里(965.4公里),而且两种飞机速度太慢。德国热衷于战略轰炸的空军将领把全部希望寄托在He一177这种四发轰炸机上,可是这种飞机的性能远不能满足实战的要求。当德国陷入苏联战场难以自拔之后,德国缺少打击敌人后方的战略空军的弱点暴露无遗,使得苏联能够从容的再乌拉尔地区舔舐伤口。这也成了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延长二战的需要,来自中国的设计师们建议德国发展完善远程战略轰炸机。最终,在越来越严峻的东线战场局势和盟军的战略轰炸的刺激下,尤其是在Me262的成功的鼓舞下,元首和戈林元帅最终也接受了中国人的建议。

2个德国空军飞行大队,共78架“燕子”,排成12个4机编队和15个双机编队,骤然而至。苏德双方飞机巨大的技术差异,导致胜利的天平迅速向德国空军倾斜。经验丰富的苏军飞行员,被突然出现在眼前一架架怪异的没有螺旋桨飞机,弄得手足无措。这些带着刺耳的呼啸和凶猛火力的怪鸟,在天空中追逐着行动迟缓的苏联飞机。30毫米的机炮将苏联此时最先进的飞机一架接一架打落地面。在战场上,面对陌生而强大的武器,在没有寻找到有效的克制方法之前,失败几乎是必然的。而要找到克制方法的同样需要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苏联空军并没有放弃。他们凭借数量的优势,持续向前线增援。几乎同苏联人一样,德国人自己也从实战中体会到了新型作战飞机的巨大优势,从而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于是,更多的喷气式飞机被派到战斗最激烈的普罗霍罗夫卡上空,与苏联人争夺足以致命的制空权。

Me262这种被誉为插上翅膀的魔鬼的先进飞机,在飞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完全颠覆了以往人们对飞机的认识,更“颠覆”了苏联空军。空战第一天苏联空军损失了450多架作战飞机,德国空军仅损失了122架,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螺旋桨飞机。“燕子”只掉下来15架。第二天,苏德双方的空军再次展开空中角逐。全天双方参战飞机达1600余架次。苏联共出动840架次飞机,战损715架;德国出动760架次,其中Me262出动240架次(共120架飞机,出动两次),战损186架螺旋桨飞机,20架Me262战机。平均每架Me262战机击落2架左右。库尔斯克上空,制空权开始发生逆转。

空中战都获得的巨大胜利,极大鼓舞了德国地面部队的士气。曼施坦因元帅命令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斯将军立即向奥博扬方向进攻。在猛烈的炮火和飞机的掩护下,第4装甲集团军的第48装甲军和第2党卫装甲军中的734辆坦克,向奥博扬方向展开猛烈的进攻。空战失利后,图瓦京就意识到德军的地面进攻马上就要开始了,立即请示华西列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就一句话:“坚决阻止德军的进攻!否则,你知道后果。”“后果”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战役的结果;一层是图瓦京自己及家人的后果,甚至还可能包括华西列夫斯基的“后果”。图瓦京不仅要为祖国而战,还要为自己而战。他调集了12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集中在德军进攻的方向上。并且要求空军继续给予自己强有力的支持。任何一个在二战中摸爬混搭过来的将领,就深深明白制空权的极端重要性。失去制空权的地面战斗,将面临百倍的惨烈,依然难逃失败的厄运。

冲天的炮火、怒吼的引擎、轧轧的履带卷起漫天尘烟,一辆辆钢铁怪兽,破“土”而出,吼叫着杀向对方。湛蓝的高空中飞机呼啸而过,上下飞舞使尽浑身解数要致对方于死地。所有的人类智慧打造出来的杀人武器,构成一幅惊心动魄令人不寒而栗却又壮美非凡的华丽画卷。只不过画卷的底色是由无数人的鲜血和累累白骨堆砌而成。

寒风中,苏联第1坦克集团军和近卫军的坦克兵们,顾不上坐骑的颠簸,拼命加大油门向德军坦克集团冲锋。T34相对弱小的火力和射击距离,促使苏军不得不实行抵近进攻。正当苏军沉溺于自己坐骑的高速之中的时候,从远方尘烟之中突然冒出了一堆飞舞的黑点。所有冲在前面的苏联坦克兵,无不被发生在眼前的一幕弄懵了。很快,他们就看到这一对黑点迅速变大,一架架螺旋桨在机体正上方诡异的超小型“飞机”,几乎贴着地面,高速向自己冲来。所过之处,卷起的地上尘烟像水波一样向向四周层叠散去。虽然一时还闹不清这是什么,但是可以坑定这是一种遥指自己于死地的新武器。正当苏联坦克兵下意识的想采取某种反映的时候,在转瞬间,像喀秋莎一样猛烈地火箭弹自空而降。进攻中的苏联坦克集群,顿时笼罩在一面火海之中。一枚枚火箭在坦克群中爆炸,激荡起浓烟和烈火迅速淹没了高速冲锋的第一梯队。

6个“飞虎”陆航营,300架攻击直升机,分为三个波次,在一树的高度向苏联的坦克集群发动一波接一波的进攻。地面上立即如同炼狱一般,钢铁巨兽脆弱的顶装甲,被火箭弹轻易击毁,爆裂的钢铁碎片流无情的在坦克内肆虐。高温引爆了坦克内的弹药,燃油。深陷火箭丛林中的苏联坦克,百般挣扎最终还是难逃被摧毁的命运。不要说受苦受难的苏联人,就连德国人,也被这种从未见过的火爆场震惊了,甚至进攻都为之一顿。张开的大嘴长时间难以闭合。看到敌人一辆辆或燃烧或扭曲变形的坦克,散落在大地上。满眼望过去到处是痛苦挣扎浑身着火的敌人坦克兵。兴奋之余一种兔死狐悲的悲凉不由自主的从德国人心头升起。他们不得不暗暗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是自己遇到这样的攻击该怎么办?该是衣服什么景象?然而,战场的残酷使得这些纳粹战士,没有更多的时间体味。他们用一串串子弹解脱了那些在火焰中痛苦挣扎的苏联坦克兵,一发发炮弹击毁那些曾经试图击毁自己的残存坦克之后,加大油门快速向前冲去。

飞虎机群并未停息,它们继续向远处的苏联坦克集团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发射火箭。三个波次的直升机进攻,完全打乱了苏联坦克机群的队形和节奏。他们根本无法接受发生在自己眼前的一切。然而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技术的落后就要用更多的生命和失败作为代价。远方德军坦克的轰鸣越来越近,战斗还没有结束,刚刚遭受真正的晴空霹雳的苏联坦克兵还要继续战斗下去。但是,很快他们残存的斗志也要消云散。4个飞虎营200架攻击直升机,在前一次打击的硝烟还未散去的时候,再次用飞舞的火箭向苏联人宣告——死神来了!

苏联人不是没有听说过中国人在东北运用直升机作战,但是他们执着的认为,中国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完全在于日本人落后装甲车和防空火力。他们无法想象成群的、速度缓慢的直升机,在高炮林立战机飞舞的战场上能有多大作为。今天,他们用近千辆坦克和近万优秀的装甲部队官兵的生命以及随后而来更多军人的生命,领教了直升机在战场上的作为。

雄心壮志的德国坦克兵现在只剩下打扫战场的任务。进攻,坦克!坦克的价值在进攻最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数百辆坦克形成一个坚硬而有力的拳头,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点上,深深地楔入苏联的防线,快速向纵深进攻。更多的德国陆军士兵,从被突破的缺口中像决堤的海水一般涌入。战斗已经进入到德国人习惯的节奏和方式之中。飞机大炮坦克摩托化步兵,所构成的战斗元素被有机聚集在一起,霍斯将军和曼施坦因元帅,再次享受到了久违的闪击战带来的畅快和惬意。

在图瓦京的百般努力之下,苏联沃罗涅日方面军付出了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百分之六十左右的火炮以及后方上千家飞机的代价,依然没有阻止德国人在自己负责的南线突破。他没有得到草原方面军的到来,没有完成人民父亲和人民的嘱托,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大清洗的阴影和家人的惨状不是在他脑海中摇晃。他还想奋力一搏,但是他手中的王牌已经出完了。如果选择不了有尊严的或者,那么最起码要选择有尊严的死去。他把配枪对准自己的头颅。

第14章 序幕(二) (2)第339章 南进(十五)第145章 火并(二)第443章 刺痛(一)第242章 远征(六)第17章 利刃(二)第303章 杀戮(二十一)第68章 呼吸(六)第421章 南方(二)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243章 远征(七)第55章 断尾(二)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51章 诡计第459章 终结(十一)第375章 谋定(一)第81章 收官(一)第423章 南方(四)第339章 南进(十五)第1章 围追(一)第165章 绸缪(十二)第292章 杀戮(十)第92章 风云(一)第413章 准备(四)第436章 分治(一)第352章 鏖战(五)第67章 呼吸(五)第299章 杀戮(十七)第124章 建设第40章 报复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72章 呼吸(十)第117章 华北(五)第29章 东线(六)第403章 回归(二十三)第164章 绸缪(十一)第318章 惊蛰第364章 鏖战(十七)第348章 鏖战(一)第289章 杀戮(七)第356章 鏖战(九)第457章 终结(九)第44章 追兵第93章 风云(二)第146章 火并(三)第455章 终结(七)第312章 暗战(一)第9章 俘虏第58章 绞杀(二)第159章 绸缪(六)第241章 远征(五)第172章 冲突(五)第219章 诸马(五)第358章 鏖战(十一)第156章 绸缪(三)第83章 收官(三)第167章 绸缪(十四)第18章 彼身(一)第126章 客人第60章 绞杀(四)第163章 绸缪(十)第115章 华北(三)第325章 南进(一)第449章 终结(一)第192章 攻防(四)第427章 南方(八)第406章 回归(二十六)第354章 鏖战(七)第63章 呼吸(一)第20章 狸猫(一)第351章 鏖战(四)第100章 大战(五)第194章 攻防(六)第16章 利刃(一)第103章 大战(八)第143章 虎狼(三)第295章 杀戮(十三)第182章 反攻(二)第43章 疲兵第351章 鏖战(四)第194章 攻防(六)第101章 大战(六)第288章 杀戮(六)第224章 无奈(三)第3章 围追(三)第68章 呼吸(六)第83章 收官(三)第311章 交易第93章 风云(二)第389章 回归(九)第148章 天空(二)第88章 改变(一)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262章 孤城(三)第271章 孤城(十二)第112章 大战(十七)第331章 南进(七)第34章 算计(一)第65章 呼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