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

王珪投效之后,他的人生轨迹亦与历史上出现变化。

历史之上,李纲在担任李唐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后,将王珪举荐给太子李建成,为咨议参军,二人一并成为tài子dǎng的成员。王珪出仕李唐。

当ri晋阳宫之宴,李重九,苏素与太原郡士族们相谈甚欢。晋阳宫夜宴之后,温彦博,姬川二人一并前来,恭贺李重九收得王珪。

席间李重九与他们谈及王珪之言。

温彦博言道:“魏公攻打洛阳,胜负未知,若胜者魏公可进取天下,若败者,我军立即弃之,恐为别人说我们见难而逃,不过此事不急可暂且搁下,不过王珪之言,有劝进之意,不知上谷公意下如何?”

李重九皱眉言道:“我方才自称幽州刺史,此事太快了吧。”

姬川言道:“上谷公,卑职赞同温长史之言,正所谓名副其实。如当年王须拔,高开道之流,所据之地不过一郡,手下呼啸十几万流民,也敢称王称帝,那乃是自不量力,但现在我幽州已取并州,正如王珪所言,太原乃是王基之地,非天命之主不能守之。若是仍自称幽州刺史,恐怕太原士族以为上谷公,志向不过牧守一方,而并非有志于天下。”

李重九皱眉,看来此事也不容易办,当初自己与窦建德一并上表,劝李密称王,但李密以东都未定之由,没有答允,而眼下自己若是称王,不是跃居李密之上了。

不过此事也有先例,如窦建德一面与李重九一般,向李密称臣,一面却自号为长乐王。难怪当初李密召见窦建德,窦建德以北方李重九尚在的理由推脱,不敢轻易南下会面。

温彦博笑了笑,言道:“上谷公,若不急于称王,但眼下有事,却是有趣?”

“何事?”

温彦博言道:“我军上一次征讨上党郡,路过石艾时,不是有人自称乃是山谷公族叔,前来认亲吗?”

李重九听了陡然记起来,笑道:“却有此事,我倒差点忘了。”

温彦博言道:“属下已查实过了,此人确实出自中山李氏,要知道中山李氏之祖李齐,赵郡李氏之祖李牧,乃是亲兄弟,当年秦灭赵,赵主中反间计,杀良将李牧,自毁长城,赵人窃恨之。”

“若是上谷公肯自承中山李氏之后,就可李牧之名义,复兴赵国,毕竟现今的太原,娄烦二郡,正是乃是当年中山,赵国之地,某试言之,还请上谷公斟酌。”

听温彦博说完这一番,长篇大论,李重九忍不住要给他竖一个大拇指,这样错杂的关系,居然也被他牵出一条线来。

温彦博也很委婉只说是建议,毕竟是否要认宗,还是要看李重九的意思。而李重九却考虑是,毕竟自己一脉出身山贼,真正出身早就不知道了,此事也需问问李虎的意思。

不过这个时代,流行人人往自己脸上贴金,泗水亭长刘邦,乃是魏国大夫刘清之后,杨坚追溯,乃是东汉太尉杨震之后,李渊自称为西凉皇帝李暠之后,事实上,三人祖上是否真是如此,都还有待商榷。

李重九决定将此事暂时搁下。

姬川当下又向李重九禀告言道:“此番我军攻下晋阳,城池陷后,不少李唐臣子大将的家眷,都陷在城中,这些人应该如何处置,还请批示。”

晋阳城破后,李重九俘虏了齐王府护军李思行,齐王府户曹武士逸二人,除了他们之外。李渊从晋阳起兵时,不少功勋之臣的家眷都留在晋阳,这些人要如何处置,倒是一个难题。

姬川言道:“上谷公,我们可扣押这些人为质,写信往长安,逼迫他们的亲眷反唐,不知意下如何?”

温彦博正sè言道:“此乃是暴戾之举,现在我军刚攻下太原,人心未附,若是行此举,必遭到太原上下百姓一致声讨。”

姬川言道:“成事者不拘小节,我看可以。”

李重九言道:“据我所知,李渊自攻下长安后,已将不少重臣亲眷都迁往长安了吧。”

温彦博言道:“正是,长安繁华,故而人人向往之,况且留重臣亲眷于长安,更可以使其不生变端。”

李重九言道:“既是重臣亲眷都不在此,我们能够威胁的,不过只是一些无关紧要之人,与其破坏我军的名声,倒不如尽数放之。亲情人伦乃人最贵重之事,我们怎可凭此来要挟达成目的,反正这些人留在晋阳,也是对我不利,倒不如让他们返回长安,也好示我军宽仁之名。”

温彦博闻言拱手言道:“上谷公真仁慈之人。”

商定之后,温彦博当下在晋阳张榜,除了在押的俘虏外,其余李唐家眷皆可放任自有,愿意居住在太原的,就居住于此,从后绝不追究,愿意前往长安寻其亲眷的,就尽管前去。

消息一出,太原士族百姓皆是松了一口气,无不拍手称快。

比之刚入主幽州时,受到幽州士族上下的一致冷遇,这里太原士族这,无论士族百姓都将李重九视作自己人,何况还有一层乡里的关系。

当然仍有不少士族视李重九如草根崛起的暴发户,但比初占据幽州之时,李重九现在羽翼初丰,持这样看法的士族并不多。

毕竟现在太原士族,经过汉王杨谅谋反之事后,一直被朝廷打压了,而李渊至晋阳经营亦不过三年。

历史上刘武周攻打晋阳时,正是由于城内士族献城,才导致晋阳城破的,由此可见李家在大本营晋阳上的经营也不如何。

现在有王珪投效后,王珪又向李重九举荐了数名太原王氏子弟。

对于王珪而言,这乃是提携同族的机会,在李重九看来,这可大力拉拢太原王氏。

故而李重九对于王珪的推举,一并答允,一并入幽州刺史府或者是太原郡为官。

而李重九将王珪拔为记室参军,与薛万述同职。

拉拢的太原士族后,对于李重九在太原郡势力的巩固大有好处,不过正如王珪所说,太原乃是四战之地,北有刘武周,突厥,南有李唐。

万一将来李重九与窦建德在幽州发生冲突,那么太原郡必须能在幽州大军无法支援下,自守半年。

由苏素之前牧守上谷郡,经过战乱的当地,百姓恢复生产,阡陌又复有鸡犬相闻之声。

现在来太原郡执政一番,肯可以胜任,何况他与李重九一般都是太原郡本地人,在当地颇有人脉。李重九仍让苏素身兼上谷,太原二郡郡守,原先的上谷郡郡丞赵万三,为雁门郡郡守,分担苏素之职。

有苏素镇守太原郡李重九足可放心。

只是镇守太原的大将,李重九却在有所考量。

如李重九麾下大将,王马汉,昙宗,额托,英贺弗,颜也列,乌古乃都可称为勇将,但却都不能独当一面,至于薛万彻,薛万均虽年轻骁勇,但毕竟资历不够,所以若要镇守一方,唯有尉迟恭方能当之。

但幽州也离开尉迟恭,但两下相较,李重九只能从权,让尉迟恭率五千武卫军驻扎太原。薛万彻率三千万胜军,暂驻汾阳呼应雁门,太原二郡。

同时李重九让尉迟恭在太原郡募兵一万,择jing锐三千府兵,而其余尽数充为乡兵。

而李重九则将薛万均,拔为武卫军虎贲郎将,于幽州,上谷两地,从乡兵,地方之中再募五千府兵。而各军之前战损的府兵,乡兵,各自补足,这又是一番开支。

尽管这一次攻打山西,劫掠甚丰,但这乃是未经刺史府,郡守府合议的扩军计划。

李重九已决定返回幽州后,就在刺史府内闭门不出,否则为魏征,陈孝意所知,李重九就要看二人的猪肝脸了。

太原大事处置已毕,李重九又在晋阳数ri,番军汉军众将倒是一并起了归心,一并催促,幽州不可无人坐镇。

李重九决定不再等李芷婉的消息,率领大军从太原郡回师幽州,而额托,英贺弗,颜也列,突地稽他们带着丰厚的战果,也是满意的各回各家。

幽州与李唐的第一次河东之战,告下段落。

两方各损失不小,李重九六万大军这一番征战,阵亡,负伤,冻伤,失踪的人马,达到近万之众,对于李重九眼下并不丰厚的实力而言,此一战伤了元气。不过所幸占据了太原郡,太原郡的人力物力更胜于涿郡,不需多时就可李重九即可恢复实力,并更上一层。

而李唐伤亡远在李重九之上,李唐不仅丢失太原郡,河东数州被洗劫,连太原道行军总管殷开山都战死,不过李世民却将河东吕崇茂,尧君素两个隐患消除。况且河间郡王李孝恭,在川蜀连下三十余郡,远远可抵消太原郡的损失。

不过这代表将来天下格局走向,河北势力挑战关中势力的一战,却被天下大数人忽略了。

现在天下人的目光,都放在中原李密与宇文化及争夺洛阳之战上,而西梁子弟萧铣荆襄于起兵,于江陵称帝,自称梁王,席卷数十州,天下六分已居其一。(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铁马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东之争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无好宴第六百零三章 赵国盟友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于爵位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争(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三十八章 劝进第两百三十三章 蓄势待发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东之争第四十三章 寺内修行第四十章 少林寺总教头第三百二十二章 帅旗第三百五十七章 势不可挡第四百六十章 震慑第八百一十三章 萧瑀叛唐第八百零八章 皇权第两百七十三章 跋扈第三百四十章 再临七千寨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国王不要郡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八百三十八章 双管齐下第两百四十三章 大胜第十三章 李家来头第九十五章 汾阳宫之围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九十章 内附第六百零二章 半岛风云(第二更)第十五章 三石强弓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弃义又如何第两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杀第一百二十八章 袭营江山国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倾轧第六百四十一章 过门之事(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七百六十五章 万众一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终不疑第七百零八章 劫粮(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许决战第八百二十九章 阴谋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烧易水第六十五章 摘星夺月第两百一十七章 安民养望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军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筑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苏威(第二更)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阴李世民(第二更)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七百三十七章 岭南之主江山国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阳之雨第七百九十八章 断敌之援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请求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后指望第七百一十二章 黎阳的细作(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恒山江山国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四十六章 两路并进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陆东莱第五百五十九章 历史借鉴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团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布疑阵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七百四十章 缘分天定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标平壤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权(第二更)第七百四十章 缘分天定第三百三十四章 盐场与海船第六百六十章 甲坚兵利(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六章劲敌(大家新年快乐)第两百六十九章时局之变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乌桓(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当乘风破浪第五十五章 诗中翘楚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两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动第三百九十六章 恒山之役(第一更)第两百五十八章 干大事不可惜身发个单章,和大家说说心底话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枭雄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后恭(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四百三十八章三代之治第四百一十二章 沧海桑田(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战(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无好宴第八十八章 长弓在手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仆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