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于爵位

段达听李重九这么说,顿时面上青了红了一阵,他也知道自己确实不中用,年纪又老迈,李重九不将他如长孙安世那般流放,已是容情了。

段达颤颤巍巍地跪下叩拜道:“多谢陛下。”

当段达步履蹒跚的走出大殿时,在场众臣不由露出一丝不忍之意。有赏有罚,让众臣见识到自己处事的手段,也是李重九的目的。人就是这般,若是一味封赏,那么赏赐的人,也不会觉得高兴了。

见了段达,长孙安世的下场,杜淹,薛德音方才还没什么,此刻都在心底暗暗庆幸。

到了这里,李重九看向虞世南和欧阳询二人,二人见李重九目光扫来,都是下意识低下头。他们都是宇文化及降臣,虽然说当初李重九曾许诺过他们,但帝王功臣之间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也不是没有的。

二人虽是知道自己刚刚立下大功,但都说帝王之心难测,谁知道李重九心底这时如何想的。虞世南,欧阳询将头垂下,将自己作得更谦卑一些。

李重九笑了笑道:“虞爱卿,说服王薄来降,为朕不战而得齐郡之地,立有大功,你从前任黄门侍郎,朕现在将你平调至中书省,任中书侍郎。”

“陛下。”虞世南又惊又喜。黄门侍郎是供职于门下省的,众所周知,李重九为了揽权,而如同杨广一般将门下省废置。比如方才封给薛德音的官职给事中,也属于门下省。给事中理论上有审议封驳诏敕奏章的大权,但现在门下省没有侍中。给事中要封驳奏章,又有谁来给他们撑腰。

所以同样身为正五品官吏。门下省的给事中是远远不如,中书省的中书舍人了。要知道赵国中书省升迁最是容易。迁入中书省,先为中书舍人,中书舍人若是进一步,多是外放到地方为郡守。

在大赵这已是有两名郡守,担任过中书舍人一职了,赵欣就是其中一人,这个职务虽说是官职不高,但最容易在皇帝面前露脸。

不过又有人想到,中书侍郎乃是中书省副官。现在大赵已是有了三名中书侍郎,这不是要添第四个吗?

虞世南垂泪不能已抑,欧阳询在一旁低声道:“虞兄还不跪下谢恩?”

虞世南腿一弯,跪伏下来,但这时殿内已是有人窃窃私语道:“这虞世南不过是佞臣,风骨甚差,前朝时献媚于武皇帝不说,又屈颜侍于宇文化及,这样的小人怎么能居中书侍郎?”

“徐兄。别不服气啊,如果你也能为陛下空口说下两郡来,陛下也会给你中书侍郎的。”

“这你开什么玩笑。”

虞世南听得背后之人窃窃私语心下有愧,当下言道:“陛下。微臣不敢当此。”

李重九道:“朕说爱卿当得就当得。”

说着李重九将虞世南扶起。

“欧阳爱卿。”

“微臣在。”欧阳询连忙低下头来。

李重九道:“这一次你出仕梁国有功,而且上一次引柳调,何稠投向我军也是有功。朕有功当赏,你就为礼部侍郎。”

“还有柳调柳爱卿。朕封你为御史中丞,正四品下。”

欧阳询。柳调二人一并拜下称谢。

众人这才明白,李重九这一次晋升官位,是补偿上一次在登基大典时未能封爵之人。毕竟如王薄,孟海公,杨暕,窦建德等人,虽是封了郡王,但却没有授予实职。没有实权在手,这一辈子也就算到头。

虽说郡王更进一步乃是亲王,还有上升空间,但谁都知道亲王除了李重九之子外,是不会封给外人的。王薄,孟海公还好一点,至少有兵权在手,但杨暕,窦建德说白了,就是下辈子和子孙都吃穿不愁,朝廷养你一辈子,但是要沾权,就别想了。

而这一次李重九加封官制,给这些臣子,弥补了他们不能得爵位的遗憾,何况在他们眼底,这都是真正的实权,只要将来干得好了,还不怕陛下不给你封爵的。众人想到这里都心底大定。

果真这加封官职仅仅是开始,接下来因劝降了孟海公有功,薛万述被李重九晋为洛阳府牧守,从正三品中书侍郎至从二品的洛阳府长官。薛万述晋至洛阳府牧守后,中书侍郎仍是保留三人。

而单雄信被封为候卫将军,从三品武职,仅次于徐世绩等人的正三品大将军,而候卫乃是十六卫府兵中名称,李重九显然有意提拔单雄信为第五支府兵的大将。单雄信乃李重九故交,这一次夺取洛阳又立大功,其在李密,王世充麾下效力时又战功赫赫,故而将单雄信封为候卫将军,众将都没有什么异议。

此外王军将领如拓拔野,郭善才,郭士衡,王德仁也是一并任为校尉。

侯卫军以单雄信直属五百骑兵为主,再整编王世充江淮兵旧部两千余人,李重九担心候卫军战力不足,又从徐世绩的屯卫军,王马汉的翊卫军中各调一千人马,还有乞阿术的三千奚族骑兵也是尽数编入充实其军。

乞阿术顺理成章侯卫军虎贲郎将,成为自靺鞨大将乌古乃后,赵军第二位出自番人的虎贲郎将。

这样侯卫军就有了八千人马,都是久经战阵之兵,李重九还同意单雄信在一两年内再募七千人马,凑齐一万五千之数,达到与其他四大府军一般的编额。

现在赵国五大府军,单雄信的侯卫军镇守洛阳,尉迟恭的骁卫军镇守太原,徐世绩屯卫军镇守武阳郡,薛万彻的武卫军,王马汉的天子亲军翊卫军,则驻扎幽京,赵军府兵达近八万之众。

此外还有十万左右驻扎地方的郡兵,乡兵,孟海公,王薄还有三万多人马,万余赵军水师,李重九兵力超过二十万。

大赵的京都毕竟在幽京,洛阳不是久留之第,李重九这一次委任薛万述和单雄信,就是让二人来镇守洛阳。此外李重九还令罗士信率军镇守虎牢,昙宗镇守轩辕关,苏定方镇守河阳,锁住几个洛阳周围几个大的通道。

在洛阳东面的济阴郡,齐郡还有王薄,孟海公,李重九还令徐世绩的屯卫军南下,三路大军会合向身在兖州的徐圆朗施加压力。

第五百五十四章 赵军出阵第两百五十二章 排场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经第七百零六章 夜袭第五百零二章 东出关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三十五章 流贼将至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丽府军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乱第八百五十四章 两翼突破(第一更)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九十五章 汾阳宫之围第七百六十三章 变局(两更合一更)第两百五十八章 干大事不可惜身第四百七十七章 夺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气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争雄第七百零二章 河阳得失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筑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三百二十八章兴亡更替第五百六十章节 戎马倥偬第三百零三章 发财方可立品第六十章 见与不见第七百五十七章 愿得一人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两百六十章 风波第两百零二章 动之以情第七百章 秦下轵道则南阳动(第二更)第十六章 强弓显威第四百九十七章 摆了一刀第两百章 围点打援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骑第七百八十三章 抓舌头第二十八章 持刀而行第六百九十六章 赵军布置第两百零九章 变局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两百二十三章 说客第两百八十九章 厉兵秣马第四百五十六章 暂避第十章 抢婚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时三刻第七百六十八章 随我来(第一更)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乌桓(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舰显威第三百六十章 倾国倾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岭南之主江山国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绩之心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兽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长成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敌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战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绩的反击第两百零九章 变局第一百零七章 千军辟易第一百五十七章 历经考验第五百四十六章 无耻之徒第七百九十八章 断敌之援第两百五十二章 排场第四百七十八章巷战江山国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绩之心第五百一十章 水淹永年城江山国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师之战第两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质要挟第两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敌国第两百二十章 反王们的机会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十五章 三石强弓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骑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犊之情(第二更)江山国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五百零三章 唐郑大战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势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时地利人和第两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骑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时三刻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七百八十六章 斩敌一臂(第一更)第两百二十章 反王们的机会第八百二十三章 处罚薛家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犊之情(第二更)第两百二十一章 辽西靺鞨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争江山国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两百八十九章 厉兵秣马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