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远征之策

那名户部郎中给出的调研确实是没错。实际上,赵国民间已是私下宰牛贩卖牛肉了。这也是没有办法,市场决定的。毕竟这个时代的中国人都不喜欢吃猪肉。

当时的人认为猪肉有腥臊味,官宦人家及富贵人家都是不吃的。本草纲目里还说,猪,水畜,咸寒,肉有小毒,还有凡肉皆补,惟猪肉无补的说话,连医生都不鼓励人吃猪肉。所以在当时只有穷的没办法的人,才会去吃猪肉。

至于马肉就更算了,汉人一般都认为马肉有毒,而只有番人吃马肉的。

在当时肉类中,社会最主流的食物还是羊肉,医生也建议人用羊肉在冬天进补。不过羊肉性温,容易上火,更重要是羊肉有一股膻味,令部分人都不爱吃。羊肉下面就是鸡肉,还有狗肉。不过鸡肉,狗头还有鹅肉,都是上不了台面。

至于水产,虽北方很多,但也不是没有,但是中国人喜欢吃鱼脍,脍就是生肉,而鱼脍就是生鱼片。三国时的陈登就是因为整天吃生鱼片,结果寄生虫太多,得病死的。

牛肉作用在从祭祀就可以知道,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而没有牛肉,只能称为少牢,差一个等级。古代一直禁止食牛,但凡是越禁止的,越令人有*。

所以食牛肉也成了江湖好汉经常干的事,凡谋反之人,干的第一件事经常就是杀牛。史书上,刘武周造反时遂椎牛纵酒大言曰:‘盗贼方起,众又饥,壮士守分,死沟壑。今官粟红腐于仓,谁能与我共取之?’

刘黑闼造反时,黑闼喜,椎牛飨士,得兵百余人。一顿牛肉饭就为刘黑闼召来百名士卒。从两位好汉的事迹就可以看出。为什么乱世时候耕牛如此少的缘故了。

不过幽京之所以,真正要废除宰杀牛的禁令,原因是幽京之地不必中原,由于李重九的政策。幽京府之地,居住了十几万的番人,国子监里有各族来的质子,幽京市坊里有大量番人商人,翊卫,武卫两大军中也有不少番军府兵。

幽京番汉混杂,可是番人可没有,不吃牛肉的习惯。特别是契丹人,在腊日时还有牛头宴的习惯。那么这些番人在幽京食牛肉时,赵国是管还不是不管。就是一个问题。

而民间呢,宰杀耕牛也自有办法,大赵法律宰杀耕牛者,徒一年。但百姓们呢,不说宰杀。而是说误杀,我不小心杀了自己家牛,朝廷总不能追究我吧。禁食牛肉的约束力已是越来越差,现在富贵之家中,偷偷杀牛已是成了公开的秘密。甚至一些食肆里也在偷偷再卖牛肉。

结论一出,大赵官吏上下都知道,自己是在自欺欺人。当下废除禁杀牛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改而对宰杀牛,处以重税的呼声越来越高。

魏征也是赞同这观念的,但凡他认为有利于民之事,就是有利于国家之事,既然废除杀牛。已成为大势所趋。那么朝廷继续掩耳盗铃也是没有意义,若是强行镇压,反而会适得其反,但不如顺应民意而为。

“魏宰辅,陛下有召。令人深夜到临朔宫一趟,有要事相商。”对于这位大赵天子,多次临时半夜叫人起床到临朔宫商议的事,魏征早已是见怪不怪了。姬川是就时常抱怨,如此半夜叫人入宫,次日早上还要早朝,让他如何安省。

薛万述却说姬川你就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若非是你天子重臣,连被半夜召入宫中相商的资格都没有。

“知道了。”魏征刚刚将奏折写完,心想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交给李重九。

魏征的马车并非是最快来到临朔宫的,温彦博,姬川等人也是快了一步。温彦博,姬川他们都在靠着临朔宫的北坊内买了宅子,方便平日上朝。而魏征呢,却依旧是住在幽京牧守府的附近。所以魏征每次上朝都要比其他人早起,如此方才不会迟到。

魏征当下向温彦博见礼,而王珪,姬川,虞世南等人却是一并向魏征见礼。众人一并入殿。

但见殿内,灯火通明,李重九手拿着一盏油灯,坐在梯子上。众人看得清楚李重九手中的油灯,正照着地图上高句丽的地方。

“参见陛下!”六人一并向李重九参拜。

李重九道:“不要多礼了,朕有意攻打高句丽,你们怎么看?”

话音一落,六名大臣都是对视了一眼,姬川先问道:“陛下要怎么打?秋季马上就要到了,此去出兵准备动员一个月,大军至辽东时,已是天寒地冻,如何攻城?”

王珪也道:“是啊,陛下,我军五军府兵,有三军驻扎在洛阳,山东,陕西,眼下手中可以调动的只有翊卫,武卫两军,虽说郭都护在松漠大胜,拓地数百里,但是突厥仍在,若是我们这时候调动番军攻打高句丽,难保突厥这时候有什么异动啊。”

李重九听姬川,王珪坚决的反对,丝毫也不意外,笑着向其他大臣问道:“你们也是这么看的吗?”

“微臣心知,想乘着这一次攻下乌桓山,将突厥高句丽孤立后,全力收拾高句丽,但微臣觉得太操之过急了,”温彦博开口道:“无论是幽京府库中储备的财力和物力来看,都不足以支持我们现在发动一场大战,就算要打高句丽,至少也要等山东战事胜负的结果出来后,再作定夺。”

张玄素道:“陛下,据说辽东细作禀告,高句丽在千里长城方向屯驻了最少十万以上的兵马,日夜防备我军,另外又在辽水边修筑近百座烽火台,我军一旦有在辽水渡河的意图,高句丽立即会知道。陛下,这几年来,高句丽对我大赵一直处心积虑,高句丽努力结好突厥就可以见一般。”

虞世南眼睛一转却道:“温宰辅,陛下这么说肯定是有陛下的道理。”

魏征横了虞世南一眼道:“汝身为臣子,可不,能一味逢迎君上,陛下这时候攻打高句丽,胜算在哪里,请恕微臣看不到。赵国今年四面作战,击退突厥后,又进行南征,返回幽京,山东又陷入战事,这马上要过冬了,陛下还要在这时攻打高句丽。”

魏征一面数落虞世南,一面反对李重九,而虞世南被魏征一斥当下大是不快。

李重九却哈哈大笑,当下从梯子上噔噔地走下来。李重九目光扫过众臣,热闹后道:“你们都不看好,我这一次攻打高句丽能够成功,那么高句丽也断然不会以为朕会在这时候出兵讨伐了,对吗?”

“那么若是朕率军从海上突袭平壤,直捣高句丽心腹之地,你说高句丽人会有如何反应?”

众臣听了都是讶然。“不走陆地,而走海上?”

“没错。”李重九点了点头

“高句丽自持有千里长城为屏障,又有突厥为奥援,屡次进犯我辽东故地,去年朕灭王世充时,高句丽渡过辽水,杀我军民三千人,此事今日想起来朕都动怒,”李重九道,“与其集结主力攻打辽东城,倒不如直捣心腹,平壤乃是高句丽京畿,附近又是高句丽农业发达之地,这一次秋季,高句丽地里收成应该不错,朕准备给高句丽人帮帮忙,免费替他们收割。”

一直不发言的张玄素这时候也开口道:“攻下平壤,胜过于攻下十座辽东城,若是能一战克之,高句丽上下皆胆寒矣。”

虞世南赶忙道:“陛下此举必然大出高句丽人的意料啊,实在是大大的高招。”

魏征问道:“此计听起来是出乎意料,但陛下可有成算?但渡海远征,风险不小啊。万一赵军不能攻克平壤城,高句丽从辽东前线调兵返回,那么我军反而会被歼灭城下。”

“所以利在速战速决,杨仆,来护儿当年都可成功,朕又岂能不成功。”

李重九当下将方才的大赵的优势尽数道出。众臣听了也是纷纷点头,认为机会不小。

张玄素道:“以微臣看来,此次攻打高句丽,能否获胜,在几个要点,一是渡海大军必须平安抵达平壤,再从平壤平安返回,路途上不能遭遇艰险。二是新罗军是否能配合。三就是高句丽人有无防备。”

“第一点问题不大,有海商在,海路实无风险。”

“第二点联络新罗人,则势在必行,此可以通知金春秋,元晓,他们都是新罗的主战派,一定会配合我等之事。”

“第三点守秘,确实重要,我们幽京城内焉知没有高句丽人的细作。”

李重九听了点点头。

“另外还有一点,我军要渡海作战,但是海上风浪颠簸,我两军步卒跨海而战,恐怕战斗力大减啊。但若是水军下船陆战,恐怕也很难胜任攻坚战役,特别还是平壤这样的坚城。”温彦博言道。

温彦博的担心并非是无的放矢。

三岔河口。一艘一艘战船,浮河而下。战船上满载着赵军士卒。

第七百六十三章 变局(两更合一更)江山国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败得失第三百二十章全线击退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军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战前瞻第两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六百零五章 赐爵封赏(第二更)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阳之战第六百二十章 封号不可轻授第七百三十七章 岭南之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挈裘之势第两百九十六章 离间第两百零六章 筹谋第八百五十八章 坚守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乱第五百九十章 重会(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会第两百六十六章战密云第两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两百章 围点打援第五百五十二章 狭路成皋道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三百五十七章 势不可挡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战(第二更)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敌忾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怀万里第两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争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战乌骨岭(第二更)第一百四十章 城内之局第三百一十五章陈兵于前第七百八十七章 决战(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七章 摆了一刀第六百二十五章 斩草除根第两百四十一章 盖牟城下第五百三十章 迁都之议第四百零八章 义成公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缴获第七百零五章 河阳攻防战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关之役江山国色 第三百八十章 杨暕之意第五百一十九章 转机第两百五十九章 下决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陆东莱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东局势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五百六十三章 赵军水师第六百九十八章 长枪阵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决策(第一更)第两百三十三章 蓄势待发第五百六十章节 戎马倥偬第两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八百五十九章 胜机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两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四百零一章 大义名分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两百七十五章 铁骑威力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战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刚(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两百八十一章 水军第两百七十九章验库第七百零五章 河阳攻防战下第六百三十章 洛阳十年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恒山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议(第二更)第六百九十六章 赵军布置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内乱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脸大将第两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营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虽穷,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决断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七百五十六章 扫清侧榻(第二更)第七百章 秦下轵道则南阳动(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铁大业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七百四十九章 两京制第八十章 事后报酬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当乘风破浪第四百八十九章 势不可挡第三十六章 蛇蝎女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纷争第一百零七章 千军辟易第两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八百零八章 皇权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择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这样做的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纷争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为汉统江山国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师之战第三百章 万箭齐发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还是五鼎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