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锦还乡

李建成,李元吉又说了几条,李渊都不满意.

李渊沉声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若是粮秣不备,这一战还未打了就输了一般,朕倒是有意效北周武帝,废除佛教,以求武器于塔庙之间,以士兵于僧侣之下,你们看如何?"

此言一出,李元吉是差一点叫好,隋朝两代皇帝崇佛,寺庙僧产是一笔大大财富.并且唐朝王室一贯尊道教,李渊开国时追尊老子为大圣祖,以太上老君后裔自居,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甚至定为国教.

武德四年时,道士傅奕上奏沙汰僧尼十一条.道家则以老子化胡经之说,言老子西出函谷后,去而不知终所,而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胡人为佛教之事,用此来贬佛.

李唐朝野上甚至也有一种传闻,要重订三教之位,让道家居首,儒家次之,佛家最末.

李渊本以为此事两个儿子会赞同自己,未料到李建成听了反对道:"父皇此事万万不可,佛教讲究众生平等,纵是儒道也难以伦比,从古至今的明君贤士无不对佛教遵崇敬仰.现在出家者未必都是好人,有行为不端的,有为了避税偷懒假装学佛的;但也有威仪具足,严守戒律,心性志向像珠玉一样澄明高洁的.如今要不分贤愚地遏令他们一并还俗,恐怕将会玉石俱焚."

"父皇,何况自古以来灭佛之君,虽能得逞一时,却从无好的下场,若是激起了崇佛之人激变,更是得不偿失,父皇你要因此的三思啊."

李渊一愣.陡然想起自己儿子小名毗沙门天,当初小时候怕长之不易,故而起这名字来庇佑李建成长大.这在崇佛的隋朝时,是很理所当然的事.如李靖.小名就叫药师,而他兄长李端.小名就叫药王.

李建成从小一贯笃信佛教,所以李渊见他反对,犹豫了一下道:"既然如此,就暂罢了."

李渊同时亦稍感欣慰.经此之事,李渊觉得李建成倒也有几分仁厚.

幽厩.

转眼一年过去,迎来新年.

大赵革新二年,大唐武德五年无声无息中已是到来.

幽厩上下爆竹齐鸣,充满着过年的喜庆.

临朔宫中的帝王之家也是一样.这一日李重九举办家宴,众人齐聚.

李家现在人口渐多,一桌子上是热热闹闹的.主位上李虎.李重九爷俩二人对着喝酒,下面依次是杨娥皇,室得芸,李芷婉.苏妙,还有李重九几个儿女平平,李鹰,妞妞.而妞妞还需乳娘抱着吃饭.

按照如此下去,若是再添几个儿女,马上一桌子就不够李家一家吃饭了.眼下室得芸肚子又是微微隆起,第二胎已是怀了三个月了,今年夏天李家就又要添丁.

酒桌上李重九更是不胜高兴,不仅是室得芸怀了自己的子女,而且今年自己与杨娥皇女儿已是足岁,想到去年杨娥皇生产并不顺利.故而李重九对此女不由更多是疼爱几分.

自己小女儿生性活泼好动,李重九喝酒上了兴头,就将她抱在怀中.而这姑娘也毫不客气,一把揪起李重九的胡须.

席间众人说说笑笑,不胜高兴,李重九一面抱着女儿,一面看向平平道:"我的小女儿尚在襁褓之中,但大女儿已是出落成大姑娘了,今年朕可不能留你了,要嫁出去了,不然就成老姑娘了."

席间都是笑声,平平听李重九这么说不由大羞,垂下了头,一直摇晃着脑袋.

看着女儿这神态,李重九心想天下女儿家要出嫁前都是这样,于是笑了笑,不以为意.

李重九众妃中,属室得芸与平平相处最久,见他这样子,于是轻轻在平平耳边问:"你告诉我,可是心底有了心仪的郎君了?"

平平听室得芸这么问,却没有说话,只是垂着头不吭声.室得芸不由大奇,她知道女儿家要是没有态度,这既不点头,也不摇头,那就说明有了.

室得芸不由大喜悄悄地问道:"平平,是谁我帮你问问,让你父皇替你做主."

平平脸涨得红红的却没有说话.李重九这时也发觉女儿的异状,当下看向室得芸露出询问的神色.室得芸摇了摇手,示意李重九这时候不要提问.李重九会意没有再说什么.

宴席散后,室得芸来见李重九.李重九问道:"平平心仪的人是谁?"

室得芸心知瞒不过李重九道:"平平口不能言,如何能回答.我问她许久,她才在桌子上用手划了一个周字."

"周?莫非是姓周的男子?此人是谁?陛下你心底有数吗?"杨娥皇在一旁问道.

李重九双目一眯,轻轻哼了一声道:"原来是他."

"哦?"室得芸,杨娥皇不由好奇,这走进平平心底的男子究竟是何人.

李重九当下对二女道:"此人乃是辽东郡郡守周洲,此前去洛阳时,朕有看到两人船上钓鱼,神色亲切,当时朕就有所怀疑,后借故将周洲调至辽东郡,不想二人见面,没想到平平心底还真的有了他."

室得芸听了微微一笑道:"陛下,你这法子真差,若是男女心底有了情意,.[,!]将二人拆隔开来,反而更添加思念."

听室得芸这么说,杨娥皇也是微微笑着道:"是啊,陛下,你可真不懂女儿家心思."

李重九道:"朕何尝不懂,只是再放任二人在一起,不是更助长情意.平平自小孤苦,身世可怜,又长在你我膝下,单纯善良,不知外面人心险恶,朕实在是担心她遇人不淑啊."

杨娥皇听了点点头道:"臣妾明白了,皇上是怕当初周洲有意接近平平,另有所图."

"不错."李重九满是忧色.

"陛下,还请宽心,此事很简单,我们试一下周洲就好了."杨娥皇在旁言道.

正月初十三,通往幽京的官道之上,正是漫天飞雪.

一辆马车,几十名骑兵的护卫下,正在雪天里穿行.官道两旁都是白皑皑的,要么是重山要么是树林,好容易路过一处村落,却也不见什么人烟.

周洲坐在马车里望着窗外的雪景,待路过村落时突然道:"停!"

马车停了下来,一旁骑兵侍卫道:"使君,幽京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因大砚路,已是耽搁了大朝议,现在若在拖延,恐怕连上元节入宫面圣都赶不上了."

"也不着急这一时三刻,人马都困乏了,大家歇一歇."

骑兵侍卫见周洲眼望村落,久久不语问道:"使君莫非这村落有什么特殊的吗?"

周洲看了许久,这才道:"难道别人没有与你说吗?我是土生土长幽京人吗?"

"卑职是知道的,幽京乃是龙虎汇聚之地,故而才出了使君如此的辅弼之臣啊."

周洲看了对方一眼失笑道:"在你眼底的幽京,莫非是只有那四四方方内的幽厩才算是幽京吗?我告诉你这方圆百里之内都属于幽京."

周洲用手比划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道:"这村子也属于幽京的."

"使君莫非?"

周洲点了点头道:"不错,我就是这村里的人,自从爹就见背了,我就是在这村里滚爬长大的.这里一草一木都是我所熟悉的,当初郡试落榜,我还以为要作一辈子的膨,想想真是可笑,人的境遇真是奇妙,若非当时林尚书一番话,我此生就要在此与草木同朽了."

那侍卫听了道:"原来如此,使君既来了此处,何必不进村一趟."

周洲道:"不去了,村里接济过我们娘俩的早都搬走了,眼下去也不过是衣锦而还罢了,这么大的阵仗,还徒然吓到了家乡父老.我想在此看看不过一时之幸,眼下见过已是足够,就不必惊动他人了."

(.)RU

第四百二十六章劲敌(大家新年快乐)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犊之情(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内塞外第两百七十章卢家条件第六百八十一章 为了自己第五百九十二章 竹林(第一更)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兴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决心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旧吏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试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争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门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为汉统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一百六十六章 鱼与熊掌?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七章 杨娥皇的决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瞒天过海向大家诚恳致歉第七百八十七章 决战(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绩的反击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阳城内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条方案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两百二十七章 医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纳妃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布疑阵第四百六十章 震慑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战第六百八十九章 纳妃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击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时节第九十九章 英雄与美人第两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五百四十六章 无耻之徒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书侍郎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还是美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六百零六章 开国四将(第一更)第七百零五章 河阳攻防战下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门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争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弹发威(第一更)第两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三章 卧虎藏龙第三百一十四章大军齐聚第一百二十一章 筑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窦线娘第十五章 三石强弓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国第两百零一章 尉迟恭出马第一百五十八章 怀荒镇的欢歌第五章 古武术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第一百三十五章 韵书第两百三十一章 名士来投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变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训第四百五十六章 暂避第两百一十一章 拉拢第三百四十二章 选拔精锐第两百零二章 动之以情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钟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得人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两百七十四章 幽州铁骑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陆并进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亲征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阳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脸大将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江山国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会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三百一十四章大军齐聚第八百零一章 清白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军战俘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纷争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四十二章 鱼跃龙门(第三更)第两百八十八章 能吏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诚意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时节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五百一十六章 众叛亲离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