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装分兵

蒲津关,在战国时期,魏置关于此,防备河西之秦国,也曾叫作蒲阪津。秦国时,秦始皇作驰道,从咸阳北出栎阳道,即蒲津关道,此道可以从咸阳直抵晋阳。

到了汉朝时,开始在蒲津设关官,以讥行旅。三国曹操西击马超,韩遂,而令大将徐晃、朱灵渡过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徐晃给曹操写信,说眼下我军盛兵屯于潼关,而马超不复别守蒲津,知其无谋也。

开皇时,隋朝都关中,对于蒲津关交通防守十分重视,于黄河上架设浮桥,并在河中建城,名为中潬城。古文中水中沙的意思为潬。所以中潬城取名,就是建城于河中沙上的意思。

待李重九的车驾,从闻喜抵至蒲津关关前时,对于蒲津关的水陆夹攻已展开两日。

城下战鼓擂动,在众将幕僚的簇拥下,李重九登上高台向远方眺望。

但见浊黄色的黄河从远方奔流而过,在黄河河面上,浮着上百艘乌黑色的战舰。这些战舰正沿河而下猛攻,河中的中潬城。

主持进攻的大将是李元吉,李瑗,但见李元吉亲自持戟,站在船头上,呼喝指挥左右士卒。前排舟船抵近城下,站在船头上的赵军弩手,以火箭不断射入中潬城。中潬城之内已是数处燃起了,滚滚黑烟。

在水面上,李元吉又命赵军舰队,行船逼近城下,以柴堆配之火油,掷入城下进行焚城。城中唐军亦是拼死出城抵挡,拦截赵军火船,并将赵军射入城中的柴薪,丢出城外。

中潬城上的激战十分惨烈。而在陆地上也是一般。

从两次攻赵没有成功后,李唐就加强了对蒲津关的防备,去年就征伐了五万民夫。将蒲津关重修了一遍。并且在四门之外,又各加筑了六个坞堡。在坞堡之外又修筑了一层黄土夯筑的土墙加实,成了一个城中有城的割据。

对于李唐费力修筑的坚城,就算是以罗士信之勇,苏定方之谋,尉迟恭之雄,赵军三员名声赫赫的大将猛攻了两日之下,依旧没有撼动蒲津关的防御。

而当初李重九给三人下达的命令,是三日内渡过黄河。而今日已是第三日,他们三人,加上李元吉,李瑗随流直下一共四万五千大军,也是着了急,当下朝蒲津关发动最猛烈的攻势。

高台上看去,但见在激战最距离的东门之处,上万赵军摆出的攻击阵容,仿佛波涛起伏的海洋,前排士卒顶着巨盾。次排士卒拿着强弩,后面士卒则是举起攻城云梯,向城下抵去。

最外面的一层夯墙。早被赵军拆毁了一半,士卒轻易从中间涌过。而东门之处,唐军修筑的六个坞堡,也被赵军攻陷了三座,剩下的三座上面,赵军士卒也是正蚁附攻城。

大将尉迟恭坐镇于夯墙附近,指挥攻城。

至于其余的赵军人马,在罗士信,苏定方的带领下向东门的唐军发动进攻。在蒲津关的城墙上程字大旗高高飘扬。不断有滚木擂石从城头砸落,攻城的赵军冒着箭矢。登城进攻。

赵军进攻十分猛烈,但是唐军在兵力劣势下。也是打得十分英勇。

李重九看了一阵,对左右道:“你们看唐军在东门前沿修筑的六座坞堡,十分有效地分割了我军进攻兵力了。让进攻城墙的我军人马,不能集中在一起,阵势受到破坏,这样打下去也是徒劳无功,唐军守城大将是何人?”

“程知节,又名程咬金。”

李重九恍然道:“原来是此人。”

这时候,快马向高台疾驰而来,一名骑兵跳下马向李重九禀告道:“陛下,在黄河西岸,发现李唐大军,并且还有李唐皇帝的旗帜。”

听此赵军众将不由震动,李世民居然亲临蒲津关了,这是要与李重九在黄河边决战的打算。

李重九在高台上朝远眺望而去,但见果真在黄河西岸,陡然出现无数军旗,遍目内都是一番烟尘滚滚的景象,声势似乎十分好大,只是间隔太远,看不清有多少兵马。

李重九心道:“若是李世民真来这里驻守蒲津关,那么之前为何又那么轻易放弃绛州。没有绛州,再守蒲津关,岂非十分被动。”

李重九向姬川道:“西岸太远,我军无法侦查,不知敌军具体兵力,但朕看这十有*是李世民的疑兵之策,他的主力不会这里。”

一旁张玄素道:“陛下,微臣也是如此认为,李世民若是真在蒲津关堵截我们,这与苦守长安有什么区别。我军只要与他对峙于黄河东西,那么待到王君廓的西路军抵达之时,李世民将无疑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他不会出此昏招。”

虞世南道:“可是我们也不能猜测没有啊,若是李世民真的率主力在西岸,那么我军贸然渡河强攻,就有被唐军半渡而击的危险。”

说到这里虞世南顿了顿向李重九道:“唐军早在蒲津关守备,以阻止我军西渡黄河,若是拖延下去,对于进军不利,微臣斗胆向陛下建议,绕开蒲津关,从绛州南下至龙门关渡河,从禹门口至韩城,再经郃阳至同州,攻打长安。”

听了虞世南的话,李重九听了沉思起来。

虞世南的建议,是从蒲津关上游的龙门关渡过黄河。龙门关就是鲤鱼跃龙门之处,从这里进兵不是不可以,但是路线却被拉长了两百多里,同样粮道和补给线也是绕远了两百多里。

虞世南话音刚落,张玄素就当即反对道:“陛下,蒲津关,乃是关西之要冲,河东之辐辏,若是攻下此关,关中震动,岂能因为惧难,绕道别路。”

姬川道:“蒲津关难攻,不是一时罢了,眼下我军主力齐集于城下,二十万大军破此小城,不费吹灰之力。至于对岸李世民,微臣认为就算他真到这里,也不需担忧。”

李重九听张玄素,姬川的意见,也是赞同道:“我同意张,姬二卿的意思。不过虞爱卿的意见,却给朕启发,传令李元吉运载薛万均五千人马,在龙门登岸,佯装出我军分兵态势。实际上我军仍主攻蒲津关!”

第五百六十九章 萧铣出兵(第一更)第两百二十七章 医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宋金刚起复第八百二十九章 阴谋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为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红颜一怒第四百三十章 议和?第八百二十九章 阴谋第六百三十七章 以利诱之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两利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头气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会第四十三章 寺内修行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鱼(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五章 兄弟不睦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怀万里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下为棋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敌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临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无耻之徒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五百五十六章 绑架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国两制第两百七十七章 破敌第八百四十九章 唐赵对决(第二更)第八百二十六章 储位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争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两百零一章 尉迟恭出马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向大家诚恳致歉第两百七十章卢家条件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当射马第七百零六章 夜袭第五百四十六章 无耻之徒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锦还乡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刚(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阳之争(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齐胜(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八百五十八章 坚守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风破浪第二十三章 自谋生计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书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敌第两百五十三章 猗兰操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阳贤王第四百五十七章 惩治奸商第六十六章 饥民流民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犊不怕虎(第二更)第六百零一章 大赵年号(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红第两百四十六章 再会李渊第两百六十六章战密云第八百二十三章 处罚薛家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伤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虽穷,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两百五十章 范阳卢氏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一百零六章 血战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国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迁(第二更)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锦还乡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六百一十三章 为了陛下大结局明天更新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谏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一百五十七章 历经考验第五十四章 盛世当歌舞第一百五十五章 骑兵对决第一百五十二章 冶铁大业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风波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敌第七百九十六章 草原已平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六十二章 恶向胆边生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将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训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胜(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九章 转机第两百一十四章 雪过方晴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统天下(大结局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卫之功第八百四十四章 袭击粮道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双旌万铁衣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兴第六百零五章 赐爵封赏(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争第一百九十七章 卧榻岂容酣睡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三百二十八章兴亡更替第两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