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购粮

当雪鸽带着无锋紧急命令向关西和西北飞去时,古基也已经安排古氏家族开始在帝都的粮食市场上进行大规模的收购行动,只是一两家粮食收购行动很难在庞大的粮食市场上掀起波澜,即便是古氏家族全力下单收购,也只是在粮食市场上起了一丝毫不起眼的涟漪,让粮食商人们增加了一些对身为外行的古家进入粮食行道的一些笑话。

但是当西北和关西得政府部门运用西北银行的大量资金和接待来的资金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粮食收购时,几乎整个帝国以及东大陆的粮食市场都沸腾了,从最初的大下订单,到后来的整体收购一扫而空,大量的粮食源源不断通过水运陆运从五湖、江南、东海地区运往关西,再从关西输往西北。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的商家们这时候都成为了粮食商人们的座上贵宾,因为来自西北和关西的粮食订单要求在两个月内必须运送到关西郡和西北郡指定地点粮仓,而对方所需的粮食更是数量惊人,这样大的运量,使得运输商人们和车辆制造作坊老板们都喜得连嘴都合不拢来。

这种疯狂的运粮行动一直持续到五月,即使在五湖进入混战时期时,也没有对此有多大影响,毕竟李无锋的西北军虎视眈眈的在西面窥伺五湖,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激怒他,让他有机会踏进五湖,整个运粮行动进行得出乎异常的顺利,直到进入五月,整个帝国甚至东大陆气候都出现了异常的征兆时,大家才慢慢醒悟过来,只可惜整个买粮行动已经成功结束。

而北吕宋也行动起来,虽然穆浩然和卢曼并不清楚这来自上面的紧急命令为什么会要求大量收购粮食,但他们看到这直接从西北行政署转发而来的命令来自帝都,就知道这是节度使大人的直接命令,何况西北银行提供资金支持,这何乐而不为呢?当公开收购粮食的消息一发出去,几乎所有北吕宋的粮食商人倾巢出动来争取这一笔如此大规模的生意,而维托和双堆两府城守府则更是敞开收购,来自吕宋、帕沙、科米尼的大批运粮车一直充斥了来往于这几地到北吕宋的道路当中,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了三个月时间。

汉中和锦城两府的收复没有一点悬念,当无锋将皇帝陛下的敕令将转抄与在黄冈逗留的司徒峻时,司徒峻爽快了接受了无锋在信中给予他的提议,让出汉中和锦城,回到五湖的他已经发现了自己控制下地区的异常,尤其是第六军团军团长金正扬的避而不见面和几个独立师团的阳奉阴违都让本来就有些心神不宁的司徒峻立即察觉到了情形的不对,本来已经在前往岳阳视察的途中,发现情形不对便立即退回了黄冈,而控制这岳阳和安庆的第六军团也终于露出了真面目,接受了皇帝陛下赐封为湘王的司徒彪在安庆现身,而第六军团也在安庆宣布效忠皇帝陛下。

惶惶不可终日的司徒峻此时已经完全绝望了,而此时无锋的信使也到了,在看完了无锋给他的信函后,司徒峻立即同意交出汉中和锦城,并及时向皇帝陛下交上了自己输诚信,而龙颜大喜的皇帝陛下也在欣喜之下赐封自己兄长为晋王,只是封地却放在了现在仍然在太平军手中的河朔,在收复河朔之前允许晋王暂居黄冈。

悠哉游哉的徘徊在大雷音寺,一身儒袍的无锋显得格外轻松。关西两府能够如此轻松顺水的取得让他十分满意。他是从帝都经黄冈再到锦城,坐船入汉中的。在黄冈他会见了昔日的盟友现在已经升任为晋王的司徒峻,二人绝口不提昔日联盟之事,风花雪月成为了二人会面的最主要内容,不过在临别之际,无锋还是送了司徒峻一句,能屈能伸大丈夫。

对于无锋要求返回关西一事,司徒朗和司徒元犹豫了许久,先前以帝都局势尚未稳定为由挽留,后来又以需要与无锋商谈司徒泰在东海发起的攻势为借口拖住无锋不放,但这些都难以拉住无锋西去的心意,只是想一想无锋现在是关西军政节度使却还未曾到自己领地首府上任,而司徒彪和司徒峻已经输诚,司徒朗和司徒元也的确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挽留无锋,尤其是在无锋声称需要返回关西对西北军进行军事调整,为下一步东进清河减轻帝都压力之后,二人最终不得不接受这这头猛虎又要归山的现实。

只是卡曼人已经在清河不断增兵,沧州府城已经成了孤城一座,卡曼人虽然没有包围沧州府城,但从西、北两个方面对沧州府城构成了包围态势,留出东南两条道路,分明是要逼使第二军团的两个师团自行退出沧州。而紧邻沧州的鲁阳已经成了第二军团的大本营,除开另外三个师团外,还有一个独立师团驻扎在这里,驻军远远超过了东海北部三府的其他两府不但起着沧州后盾的作用,在司徒朗和司徒元眼中,这还有一层更深的用意,那就是可以随时抛弃沧州让帝都直接面临卡曼人从西北和北面两个方向的矛头,而第二军团更是可以一鼓作气向东南进攻,一口气拿下彭城府,让金陵变成东海郡的一座孤岛。

面对这种情形,最为着急的自然是司徒元,一旦司徒泰放弃沧州,很有可能就会大军直逼彭城,而自己在彭城的驻军不过三个师团,实力远逊于自己大哥那些久经战阵的军队,根本无法抵挡对方的进攻,好在现在大哥还在犹豫当中,一直没有下放弃沧州的决心,一旦他真的下决心丢掉沧州,彭城的危险就会成倍的增加。可是现在司徒元已经没有多少兵力来应对了。金陵府由于其特殊地位,不得不派驻了一个军团,看上去兵力不少,但从司徒泰的军队几次小规模交锋来看,司徒峻发现自己军队战斗力远远不能与自己大哥的军队相比,交锋七次,没有一次能够占得上风,而且还有两次更是损失上万人的惨败,这让司徒元完全丧失了与自己兄长硬拼的自信心,为由寄希望于司徒朗能够抽调兵力支援,但面临卡曼人的压力,司徒朗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抽调一兵一卒东援,除非能够解除来自清河府的压力,所以放无锋西归也就成了无奈之举。

欣赏了大庙广场的宏伟古朴,无锋步入大雷音寺,来自中大陆佛教的宗教建筑奇观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连绵的庙宇,巍峨的高塔浮屠,肃穆的塔林,幽深的古柏林,无论是太平军控制时期还是林家的短暂接手,都未能阻挡来自帝国乃至东大陆各地善男信女们前来随喜参拜的脚步,罗汉堂巧夺天工的雕塑,大雄宝殿的宝象庄严,静思壁的古韵悠长,都让无锋沉湎于对这座已经有了上千年历史的建筑群落的追忆之中。前年的风风雨雨似乎没有让这座沟通神佛与凡人的场所留下多少沧桑,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对这里给予足够的关注,今天却轮到了自己。

“崇信,你说这历代君王都曾经驾临此处,见到这些已经见证了历代王朝的崛起和崩塌的建筑物,他们会有什么想法呢?”负手漫步在古柏森森的石板小径中,无锋突然问起一直跟随在自己身后同样一身便服的壮年男子。

面对主帅的突然发问,壮年男子显然没有多少思想准备,一直在考虑如果节度使大人问及关西战局该如何应答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主帅会忽然问起这样一个似乎有些遥远的问题。

“这个,也许他们会觉得自己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匆匆过客,无论怎么是什么人,都会随着历史长河的轰然向前而淘汰,没有人能够逃过这一自然规律,从而感悟到人生的渺小短暂吧。”出身世家的梁崇信信口的一番话却颇合无锋此时的心境,他满意的点点头,将目光投向一片幅员辽阔的碑林。

“看,那就是碑林了,《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都在那里,还有广智三藏碑,都是些绝品,当初我还担心太平教那帮家伙占领关西会不会对这些东西有所损坏,看来是我多虑了。”无锋目光有些迷惘,“太平教人是不是真的已经走完了它的历史了呢,令狐?”

与梁崇信并行的青年人听到主帅点到自己的名字,立即答道:“根据情报显示,······”

话音未落,却被无锋笑骂道:“我是让你发表看法,不是让你根据情报进行分析,今天不是正式讨论军务政务,我只是让你二人陪我散散心,聊聊天而已。”

“呃,这个,”青年男子自然就是军事情报局的首脑令狐翼,他有些尴尬的搔搔头,思索了一下才道:“这个问题从我个人的看法来看,应该是已经到了尽头了,虽然他们中间仍然还有不少能人。”

第77节 定标第83节 冰冻玫瑰第20节 鏖战第116节 最后一搏(1)第49节 特种部队第24节 来客第9节 枕头状第117节 封王第130节 各个击破(2)第63节 鄂霍次克(3)第19节 西线风云(1)第5节 浔阳楼上(3)第28节 奇女子第10节 云雨初试第78节 磨刀霍霍(4)第13节 梦破第43节 捕蝉第71节 试探第40节 瞒天过海(1)第13节 伏锋第79节 曲线第25节 光复第14节 火并第9节 温馨第69节 厄运第58节 风声第37节 明志(3)第47节 双堆之行第10节 发展第27节 老而弥坚第87节 各显神通第49节 密谋第40节 瞒天过海(1)第18节 伐谋第17节 蠢蠢欲动第92节 鏖战(2)第34节 新科技第91节 北伐(4)第99节 挑战第116节 闷棍第47节 胸怀第40节 九黄大战(5)第115节 裂缝第80节 争奇斗艳(2)第28节 分配第37节 东进之路第72节 风云在起(2)第46节 群策群力(1)第108节 来访第96节 舌剑唇枪(2)第63节 刻骨第91节 危言第95节 兵谏第105节 驾临第33节 扑朔第35节 李代桃僵(2)第23节 屈从第41节 偶遇第42节 分割(3)第90节 崔木论战(1)第107节 绝命杀(1)第35节 征服第65节 新军第75节 军法第16节 奔袭第113节 偶遇第69节 此伏彼起(2)第91节 危言第101节 说服第62节 出卖第26节 战车第4节 分析第13节 游说风云(3)第42节 隐忧第14节 分歧第59节 反思第62节 一统之战(1)第77节 民间力量(2)第20节 法务署长第113节 偶遇第105节 驾临第6节 说服第30节 连环杀(3)第77节 重拳出击(1)第34节 舆论与民意第60节 江南好第13节 百足之虫第40节 分割(1)第23节 进军第46节 议事(2)第7节 帝京(1)第100节 王者战争(4)第14节 谋官第29节 连环杀(2)第39节 兴风第100节 东向第2节 萌芽(2)第48节 与狼共舞第2节 惊艳第18节 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