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城虽未破心已乱

人性在生与死的面前,是最能体现的淋漓尽致,否则也不会有无数王朝的更迭了。

在这一点上,唐太宗李世民显然是深得其中三味,深知百姓的忠心拥护并不可靠,犹如江中之水,既可载舟亦可覆舟。

只不过这句话被后世之人当做为君之道,故而将其本意美化了而已。

所以叶宇如今要做的不是炮火逼迫城中的乌延坪,而是要以绝对优势予以劝降,因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法上策。

但为了不让困守孤城的金军因此而产生什么幻想,所以他决定在劝降之前,给了对方一点颜色看。

“算一算时间,是该敲打一下城里的顽固守军了……”

还在为叶宇的‘宏论’震惊的吴挺,听了叶宇随后的这句话,顿时明白了其中深意,于是郑重回应道:“老臣这就点兵遣将,对京都内的金军震慑一番!”

“嗯,该如何拿捏分寸,就不用朕多说了,去吧!”

“是,老臣告退!”

待吴挺退下后,叶宇看着桌案上已经写好的歌词,不禁自言自语的默念了起来:

临行北望,牧野千军箭矢似流火;

行歌一曲,伴画清响啸影穿敌颌;

驾长车,执金戈雷声掣;

生死陌,故乡隔归心恻;

三军策运帷幄战横槊;

夜阑珊箭锋铄穿云过;

忆,樯橹飞灰,何处埋骨英雄椁;

念,归期莫问,愿为铁血铸山河;

黄尘今古,白骨乱蓬蒿;

血写丹心,裹革卫家国;

……

念到最后,叶宇不禁摇了摇头:“虽说不上登堂入室之作,不过作为军乐之词,倒已然足矣!来人,将此物送于鼓吹署,命乐司按此词格律谱曲以作军中之乐!”

吴挺亲自指挥一支攻城先锋,将大型攻城器械运抵东京城下,城外遍设砲车,卯足了劲狂轰乱射,时不时用上几回火力强劲的大炮。

就这样足足轰了两日,吴挺才在叶宇的授意下修成劝降书一封,派人投进汴京城里。

朱仙镇一仗,金军大败,六万精兵只有十余骑仓皇逃回城内。这原本就让低落士气的金军,再次感受到了什么是雪上加霜。

紧接着宋军随后三路赶来,把诺大的汴京城一围,城中守军是终日惶惶,如今东京已经是一座孤城,与外界联系完全被切断,也不可能再盼到什么援兵,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

从败退进城那一刻起,乌延坪就心中清楚,除了与城共存亡之外,没有其他路可走了。

乌延坪没有想到,自己夜袭朱仙镇会落得如此的惨败,原本是为了鼓舞士气的一次夜袭,竟然成了覆亡的催化剂。

十万守军的汴京城,如今仅剩下四万杂合兵马,要想守住这座孤城已然是不可能了。

城外铺天盖地的宋军兵马,犹如遮天乌云压在了城内每个人的心头。

乌延坪想着誓死守卫汴京城,但是如今不是所有金军将士都这么想。尤其是朱仙镇一战大败之后,既丧失了驻守汴京城的主力,也让所有人看到了宋军的真实战力。

若是说在朱仙镇战役打响之前,军中将领尚且侥幸一线曙光的话,那么如今的情况已经让他们心灰意冷。

因此,军中怨气很重,尤其是杂合金军之中的签军,他们本就是由汉人组成的金伪军(近代抗日的日伪军),如今这种时局就更是催化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一时之间汉军人心浮动,根本不打算跟着乌延坪走上绝路。

因为吴挺这封劝降书,按照叶宇的意思就是四个字--顺,生;逆,亡!

不许诺什么高官厚禄,也不给予任何的政治斡旋手段。简单地六个字彰显了宋王朝的铁血态度,更是以一种俯视女真族的姿态势压姿态!

乌延坪看完劝降书之后,气氛恼怒之余更是心生无力之感。

麾下的部将们看他这模样,都以为乌延坪万般无奈之下,会选择向宋军投降。

不曾想乌延坪随后却说:“大金国的勇士,可杀不可辱!誓与汴京共存亡!”

此话一出,麾下部将便开始各怀鬼胎,如今的金军之中早已经不是铁板一块,面对死亡谁也谈不上高尚,你要以死殉国成就青史留名,但我们可是不想作无谓的挣扎!

打也打了,拼也拼了,也算对得起大金国了,现如今走投无路,没必要再作无谓的抗争,保全身家性命才是紧要!

世人皆知宋国的皇帝是个玉面阎王,当年未有称帝之前,不是屠城就是活埋坑杀敌军数万,所以这一封劝降书就是勾画生死簿的最后通牒,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简单六个字,在外在形势的压迫下,成了城中守军的催命符!

而城中的汉人百姓听闻朝廷大军如此强势,早就已经心生归附,如今宋军兵临城下就更是加剧了这种情绪,于是汴京城中数万百姓开始涌动了起来!

乌延坪对宋军的压迫早已经是焦头烂额,如今又逢城中百姓不再安分,于是就盛怒之下命军队将百姓抓捕押解城头,当着城外宋军砍了一批闹事儿的汉人百姓。

乌延坪原本打算此举既可以震慑城中涌动的不安情绪,也可以给城外的宋军予以警示:若是将他逼得太急就会拿城中百姓作为陪葬。

叶宇的预测,终于得到了印证。

当叶宇得知这件事情时,倒是直接乐了,心说你主动杀人,与朕逼迫你杀人,这效果可是不同的!

所以只要乌延坪杀了一拨城内汉人,就命吴挺率领攻城先锋队退下来歇息半日,然后等半日之后再小打小闹的继续攻城。

如此往复几次后,杀人的举动没能要挟城外的宋军,倒是将城内的百姓彻底得罪了,原本只是小范围的激进百姓暴动,结果因为此事而迅速酝酿更大阵势的混乱。

这个时候的乌延坪才从思绪紊乱中清醒过来,但是恶果酿成再想平息已然是不可能,所以他只能继续将这条路走下去。

汴京城本就是一座帝都规模的大城市,人口众多数以万计,杀了一拨又是一拨如同割韭菜永远割不完。

越是杀戮就越是激化矛盾与仇恨,直到最后驻守汴京地军队也开始了反叛!

乱了,彻底乱了,整个汴京城彻底热闹了起来。

(我又夹带私货写了歌词,文青病又犯了,见谅!注解一个词,那就是北宋的帝都,帝都时期不同称呼也就不同。当初太祖定都之时,由于相对唐朝的长安(西安)位置,汴梁城是处于东方,所以称为东京,城池也叫汴京。之后北宋被灭,朝廷跑到杭州临安,金国就将东京(汴京)改为南京,当然这个南京与后来的江苏南京不一样,只是因为相对于东北的金国,它处于南方……)

第37章 神火降世可破局第45章 生财有道第81章 不懂诗意一群人第500章 骨肉亲情血浓水第20章 地痞无赖第183章 各方势力暗窥探第791章 连番诏令天下定第302章 颍州城下战火燃第172章 好人永远没好报第35章 群臣面前放狂言第33章 退敌只在弹指间第68章 终南山中群狼困第65章 母慈子孝谎言美第31章 三千太学皆俯首第88章 古墓之中述玄机第72章 佛前发难第83章 联姻个屁第23章 孤狼难言述玄机第68章 只争朝夕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47章 对话双王暗谋生第4章 做回自己第778章 月夜之下显神迹第70章 手化太极做体操第93章 前往临安第70章 巨鹰抓摄扑狼群第154章 打酱油了第69章 恶狼谷中形势危第186章 出乎意料第55章 绝色佳丽画中来第779章 三器组合异象生第92章 进退两难第75章 完颜长乐巧施计第128章 移花接木第222章 或是天命不可违第90章 师徒情深第136章 宣旨回京第15章 掷笔断弦第137章 一盘残局第111章 花海之中缠情思第259章 你真的运筹帷幄第68章 只争朝夕第169章 游龙戏凤第250章 两本奇书第39章 铁嘴黑鹰第622章 三军鏖战火如屠第8章 都是假货第91章 权衡利弊放归去第306章 阳谋区别于阴谋第541章 召回叶宇引争议第77章 王处一袒护爱子第17章 绘制江淮地域第151章 两军厮杀战正酣第113章 月夜玫瑰伴佳人第83章 古稀老人第290章 无所不能第110章 心少一点第53章 无奈留宿 寒山寺第315章 朱仙镇的围歼战第83章 佛经真伪终难辨第162章 哑口无言第264章 父子二人的对话第2章 招蜂引蝶非我错第205章 鬼使神差第92章 安乐侯爷你有病第5章 真诚之前须伪善第797章 文武并重开先河第115章 纯善之辈第102章 天子门生第76章 强扭的瓜很解渴第102章 可惜明白太晚了第28章 世事难料一念间第96章 客似云来第88章 无根浮萍第204章 顺水人情第6章 待价而沽第254章 月夜鹰鸽第123章 惹不起却躲得起第143章 墨生五彩第546章 赵昚宣旨认归宗第287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第147章 成都城下战局开第14章 畜生蒿藜第347章 君臣三人心机藏第792章 十年如梦又逢君第185章 弥勒佛笑第93章 不知不觉天亮了第112章 你黑还是我更黑第587章 二女争锋引困扰第798章 御花园中君问臣第155章 各怀心思谈笑间第18章 一招不慎输江山第37章 神火降世可破局第260章 青云议谈第331章 叶宇版军制改革第91章 权衡利弊放归去第39章 月坡亭下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10章 陆府贺寿第69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