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言无锋可杀人

朝会上刚刚因为恩旨的事又是一番争吵之后,吏部提了几个新任命还是几个封疆大吏没有得到立刻同意,因为有扯皮;兵部就大同及九边的事也是说了一通,兵部认为今年的军费需要涨一些;户部也是说了请赏年末例赐的事,同时对于兵部这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加军费的行为给予了严重的反对,两位尚书又是差点在朝堂上干起来。

刑部将今年各地情况报了一下,也是上了几个认为不用判斩首的案子请求发回重审,同时也是将徽王状告马文升儿子不法的案子交到天子手里,马文升被罚俸;礼部与詹事司经局以及翰林院还有国子监第一次就‘教科书’,向天子还有朝廷做出了解释,‘教科书’不会在三年之内推行,因为需要好好研究。东宫很是不满意所以朱厚照一直都是翘着嘴不高兴,表达自己的不满。

工部再次说户部欠着拨款,年头说给现在都是没有影子导致了很多工程都是不能进行,其中不乏有仁寿宫的重新工程还有宫城修缮之事,对此工部尚书徐贯在朝会指着户部尚书周经就是质问道“我工部难道不是大明工部?为何拖延拨款!现在工部承担着许多巨大工程,你这是在误国。”

朝臣嘛,不管是谁官职如何,抄家波脏水都是炉火纯青的。朝堂之上无错无对,从几位尚书的回答中就是知道了一句话,那就是“大家都是不容易。”

本来内阁还想着今年终于是没有人在年底给自己找事了,哪知道都察院左都御史闵珪就是站出来,指名道姓对李东阳还有谢迁狠狠骂了一顿,连着礼部右侍郎焦芳也是被骂。原因是李谢两人为了嘲讽焦芳,更是为了报复焦芳“不敏南人”的说法,在大明文报之上接连发了三四篇署名的文章,骂的焦芳受不了直接来到文报社当场写了一篇文章,还击两人。

一时间因为都察院以及礼部介入而被冷处理‘文报’文人之争又是被挑起,比之前更甚的是这次又是加上‘南北文人’之争,甚至诸位先贤后代都是加入加入进来了。

这些先贤后代最出名的就是‘衍圣公’了,因为涉及到南北就是有心之人强行将话题扯到‘衍圣公’家族南北宗的问题上来了。然后又是扯到了科举北榜南榜上,最后都是有人扯上了南京北京的问题上来。

文报再一次成为了战场,这加大了文报的发行量。今天的报纸可能在两天之内就是到了山东。然后在五天之内到达南京!

甚至根据都察院各地御史上报,有时候文报的报纸还没有通过驿站到达,其话题就是已经在当地士林中引起反响。

总之,几乎是整个大明的文人都是吵成了一锅粥!

为此,上次让参与调停的左都御史闵珪都是生气了。要求关闭文报,但是东宫极力反对因为大明不以言获罪!没什么好的反驳的闵珪就把炮口对准李东阳还有谢迁,因为事情是他们两引起来的。要求彻查他们,或者罢官最轻也要他们在文报上澄清或者道歉。

而朱厚照也是支持都察院的,虽然他绝不同意关闭文报。但是当南北相轻以及地域歧视的问题被摆上了纸面,上了御案之后。朱厚照也是意识了事情的严重性,牵扯太大所朱厚照一边吩咐文报对于任何涉及南北问题的文章不予发表之后,也是让出版属与司经局对外宣布因为印报纸的纸张没有了,所以文报暂时休刊!

事情惊动了弘治皇帝,这样的‘南北’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南方人与北方人的事了,已经是触及到大明官场上的某些禁忌了。比如孔氏的问题,对于南北两宗的取舍其实耗费了几代大明皇帝的大量精力才是定下,现在又是被挑起来。还有科举两榜之事,也是触及到弘治皇帝的禁忌。

更为致命的事,南北两京也是被牵连到。南北两京的争论由来已久了,南京是京城,北京也是京城。你可认为南京还是京城,但是不能对北京存在质疑。因为这无论如何都是涉及到以及映射到太宗皇帝,所以这就是一个作死的点。

所以李谢二人被退回原职业闲住,和刘大夏一样。也就是说两个人准阁员资格被剥夺了退回到原来职位,李东阳回去礼部谢迁回到詹事府。一听这个朱厚照笑了,这两人现在回去能有什么用不就是被罢职一样吗?

“哈哈,果然人言可畏啊。先捧后杀,遭控舆论,借刀杀人老子玩的也是挺溜的”

朱厚照完全就是没有想到,今天的朝会会是这样的。完全就是一个巨大惊喜啊,想不到谢李两个人竟然是这样被干下去的。看来焦芳难道是一个福将?

这一刻朱厚照突然对于焦芳很是喜欢了,之前的所有情绪都是变的正面。

今日朝会最为闪耀的点恐怕就是弘治皇帝对于李谢的处置了,因为之前刘大夏一事即便是朱厚照的各种暗箱操作都是没有能够在朝会之上就是得到这样一个痛快的处理。但是弘治皇帝今天的李谢的处理却是很是果断,不过结果虽然是朱厚照喜闻乐见的,但是朱厚照却也会不得不尽快的站出来说句话。因为这次这件事也是波及到三报,所以朱厚照为了避免弘治皇帝迁怒到三报也是站了出来说话。

最后,见锋插针的朱厚照又是向弘治皇帝提了个意见,就是为了大明加强与各番邦之国的联系,让他们永浴天朝光芒,朝廷应该其国设立大使馆,命大明使者常驻其国,以备联系,宣达天朝旨意,维护贡事。

在气头上的弘治皇帝答应了,那边的首辅徐溥想要反对,但是闵珪又是将矛头对准了他。今天的闵珪很是生气,因为有些人将他这个左都御史看的太轻太不重要了,前番才是调停好的文人之争,却是又是被给人为的挑起来了。

所以闵珪决定这次一定要好好的收拾一下这些人,整个都察院的炮火全部对准了内阁,顺带着朱厚照也是被弹劾了。

不过好在朱厚照提议倒是被通过了,因为没有人太过注意大家都是被暴怒的闵珪给吸引了。

第30章于无声处改变下第116章丝绸引发恐慌第140章严海禁封海令第40章围歼小股鞑子第102章搅乱大明文坛第37章大同升起狼烟第94章大胜亦是大败第151章章懋巡九边归第54章恩旨引发争斗无题第17章你不认我不仁第124章科举前的京城第72章强硬平定叛乱第26章安排与童趣园第154章朝堂势力突显2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第82章辽东建设开始第13章平静时才最险上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议第165章兵所指有两处第73章太子七岁监国第5章还有“赎尸银子?”第134章故衣社是个啥第105章市井才有真言第102章搅乱大明文坛第10章有些事天注定第5章还有“赎尸银子?”第125章此科科举新规第40章悲欢并不相通第18章十大罪达天听第44章前面打后面玩第139章卖菜郎状元公第102章搅乱大明文坛第95章吵架也有目的第77章四卫营与东厂无题第102章搅乱大明文坛第132张狡兔三窟皆庙第83章朵颜卫屯边卫第146章大明水师威武下第55章拜访两任首辅第114章兵戈难止新坟第109章李谢二人复相2第128章科举试题泄露3第140章严海禁封海令第113章设立河东三司第140章严海禁封海令第106章宫庄守我秘密第125章此科科举新规第32章文人文官文事第25章朝堂下的龌龊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第6章有人送钱上门了第11章那年的那句话第114章兵戈难止新坟第144章大明户部专营第11章那年的那句话第57章私人武装力量第29章于无声处改变中第156章朝堂势力突显4第109章李谢二人复相2第47章照儿何须磨炼第74章边事成了心病第149章模范城市通州下第126章科举试题泄露第12章救灾情况明朗第108章李谢二人复相1第146章模范城市通州上第54章恩旨引发争斗第146章大明水师威武下第108章李谢二人复相1第143章谢迁莫名背锅无题第126章科举试题泄露第163章效率标准质量无题第54章恩旨引发争斗第22章锦衣起大同变下第2章遇刺与救灾事第114章兵戈难止新坟第8章终有消息传回第116章丝绸引发恐慌第33章右卫鞑影再现第56章光阴跨过窗台第18章十大罪达天听第165章兵所指有两处第161章西苑是大军营下第7章谁的面都不给第98章边打边占边谈第111章李谢二人复相4第92章战火蔓延边地第148章模范城市通州中第132张狡兔三窟皆庙第70章帝晕厥紫宫变第117章亡羊补牢不晚第123章神机营大换血第108章李谢二人复相1第62章辽东哈密之谋第83章朵颜卫屯边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