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局势纷乱

东征敕令发出后,李渊便将精力从军事上转移出来,他除了等待李孝恭的战报外,便不再关注南方战事,眼看已经是二月下旬,一年一度的地方述职便接踵而来,这也是每年李渊最忙碌的一段时间。

御书房里,李渊正和相国陈叔达以及太子建成商议科举之事,由于北隋将科举时间提前到了三月初,李渊也考虑跟进,在三月初同步举行唐朝的科举。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秦王殿下说有紧急军情求见!”

李渊点点头,“宣他进来!”

片刻李世民快步走进御书房,跪下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皇儿免礼!”

李渊问道:“皇儿有什么紧急军情要向朕汇报?”

“父皇,江淮的情况恐怕不是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简单。”

李世民便将姚思廉和褚亮无意中得到的情报详细汇报了一遍,李渊的眉头已经皱成一团,半晌道:“皇儿不觉得这个情报有点匪夷所思吗?”

李世民见父皇不相信自己的话,急道:“父皇,那几个商人儿臣已经将他们扣下,尤其那个在霍山县过冬的皮毛商,儿臣又将他重新审了一遍,他没有问题,所说的情况完全一致,父皇,数万隋军骑兵藏身在江淮,杜伏威居然还能在江淮搅乱得天翻地覆,这可能吗?”

旁边李建成道:“就算这个商人提供的情报是真实的,但骑兵去年十一月进驻霍山县之时,我们才刚刚考虑启用杜伏威,这几万骑兵应该不是针对杜伏威,而是另有企图。”

陈叔达也肃然道:“陛下,既然殿下已经确认过,那么我们应该接受这个现实,或许江淮那边是有一些我们不了解的情况,毕竟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得到杜伏威的直接汇报,都是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陛下,微臣认为我们必须派人去庐江郡确认情况。”

李渊被这个意外的情报弄得心烦意乱,次子总是扫他的兴,他心中怒火渐升,又看见李世民欲言又止,便不满喝道:“你还是有什么话都一并说出来!”

李世民已经感觉到父皇生气了,但有些话他若不说出来,后果恐怕会更严重,他硬着头皮低声道:“儿臣赞成皇兄的看法,儿臣也认为张铉派骑兵入江淮是另有企图。”

“有什么企图?”

“父皇,儿臣认为张铉是想攻打江夏。”

“够了!”

李渊一声怒喝,打断了李世民的话头,他心中怒气再也忍不住,指着李世民骂道:“所有人都是蠢蛋,唯独你最聪明,你那点小心思以为朕不懂吗?朕告诉你,这是最后一次,你若再挖空心思替他翻案,朕就直接罢免他。”

李世民跪了下来,垂泪道:“儿臣绝不是为屈突通翻案,儿臣是担心张铉在江淮早已屯下重兵,那时不仅我们的东征会遭遇失败,甚至连江夏、襄阳等郡也保不住,父皇,事关大局,我们不能大意啊!”

李建成和陈叔达也跪下请天子息怒,李建成劝道:“父皇,陈相国的方案更加可行,不管杜伏威是否成功,我们都应该派人去和杜伏威接洽,他是我们安插进江淮的人,应该受我们的控制,不能让他失控。”

李渊虽然对儿子不断反对东征不满,但他其实也很担心江淮那边会出什么事,只是儿子正好踩中了他的痛处,他才会勃然大怒。

李渊稍稍平息一下心中怒火,对陈叔达道:“这件事朕就交给相国去处理,立刻派人去庐江郡和杜伏威联系,朕需要他的述职报告。”

李孝恭发动东征后,唐军一路势如破竹,沿途郡县官员纷纷投降,李孝恭率领的两万军队更是进军神速,他们没有受到任何阻挡,五天后大军便杀进了九江郡。

唐军首先抵达湓城县,这里是九江郡的郡治,大军兵临城下,太守朱文便率一班官员出城投降,朱文当然是得到了张铉的事先许可才会这样做,否则乘船逃去江北才是对他最有利的选择,否则一旦隋军杀回来,他们这些投降了唐朝的官员又该怎么面对?

朱文高高举起一盆土道:“我们愿献城投降天军,只恳求殿下宽仁待民,约束军纪,勿放纵士兵。”

李孝恭令士兵接下了降土,这就算将庐江郡收归唐朝了,他又对朱文笑道:“唐朝天子向来宽仁待民,既然已是唐朝子民,我又怎能纵军扰民,请朱太守放心,军队不会进城。”

朱文大喜,又一挥手,一队骡车从城中驶出,车内满载着屠宰好的猪羊,朱文笑道:“这里有三百口猪和一千只羊,是湓城民众给军队的心意,请殿下务必收下。”

李孝恭呵呵笑道:“那就多谢了!”

他令士兵收下猪羊,又让副将带领军队去东城外驻扎,这才对朱文低声道:“有件事我想打听一下,朱太守这边请!”

朱文跟他走到一旁,李孝恭这才缓缓道:“我们在湓城县最多只呆一个时辰,等船只收集到,军队就要出发,不过我很想了解一下彭泽那边的情况,不知朱太守能告诉我多少?”

朱文苦笑一声道:“我明白殿下的意思,不过恐怕要让殿下失望了,彭泽县我很了解,但彭泽县的驻军情况地方官府不能过问,我们也同样一无所知。”

“我当然不会问详细的情况,我只是听说彭泽县有一座巨大的仓库,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这个倒是真的,因为彭泽县是水军的根基之地,在三年前修建储存粮食物资的仓库,而且不是一座大仓库,而且一片仓库群,至少有五十座大仓库,就在水军大营旁,建成后我还曾经去看参观过。”

“我们得到情报,那里存储了至少三十万石粮食,是真的吗?”

朱文连忙摇头,“我不太清楚,不能乱说。”

“太守个人觉得呢?”

“这个既然是水军军衙所在地,那仓库里肯定有粮食物质,否则军队吃什么,只是有多少粮食我不清楚。”

“我明白了,多谢朱太守据实相告。”

这时,一名士兵奔来禀报:“殿下,我们的船只已经到码头!”

如果走陆路,那必须从湓城县跨过潘阳湖口才能前往彭泽县,否则要南下绕过整个鄱阳湖,路程将增加上千里,所以唐军在沿途一路收集民间船只,仅在湓城县就征集到了八十艘民船,货船、客船、渔船都有。

李孝恭心中十分着急,他不仅想夺取彭泽县的粮食,还希望夺取那里的货船,根据水军部署图,那边有上百艘两千石以上的货船,包括两艘横洋舟,如果他能夺取这些货船,那么他们的后勤运输问题就解决了。

李孝恭当机立断道:“传我的命令,大军立刻渡湖东进!”

李孝恭知道来护儿已率领水师主力前往江淮支援,那么彭泽湖这里应该只剩下极少量战船和水军以及大量货船,为了防止船只驶离彭泽湖,唐军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杀向彭泽县隋军大营。

由于唐军渡湖比较耗费时间,为了抓住一切机会,李孝恭命令猛将史怀义为前锋,率三千军队先渡河,不用等待主力,直接率军杀向彭泽县。

彭泽县位于九江郡东北部,其境内的彭泽湖与长江相通,是一处天然湖港,这里便成了隋军水师的基地大营,最多时,湖中曾停泊着近千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有战船也有货船,岸上还修建了官衙、仓库和营地,长江水师的主力便驻扎在这里,除此之外,隋军水师在江宁还有另一部分水师。

自从隋军水师主力紧急北上支援江淮后,彭泽湖内只剩下不足四十艘留守战船以及两千隋军士兵。

但彭泽湖隋军大营内还有大量资源没有来得及调走,包括兵器盔甲和粮食帐篷等等战略物资,另外还有数百艘货船。

根据水军部署图上的注释,仓库内至少还有三十万石粮食。

天刚刚亮,唐军大将史怀义率领三千先锋杀到了隋军水师大营百步之外。(。)

第873章 官场铁律第17章 临危受命第971章 太原战役(十二)第11章 杨氏武馆第622章 风声鹤唳第496章 两头压力第266章 松平伏击第136章 初战贼王(三)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202章 考察河滩第508章 进军清河第663章 神秘酒客第759章 涣水截杀第763章 瓦岗内讧第582章 营救人质第1207章 达成妥协第363章 围城打援(下)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1219章 火上浇油第508章 进军清河第515章 谈判难成第835章 钱塘断桥第383章 舞姬刺客第819章 一路追踪第380章 龙舟面圣第179章 攻营夜战(下)第141章 求见裴矩第679章 军坊试刀第641章 条件苛刻第725章 契丹覆灭第309章 临沂斥候第272章 初见卢母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879章 含蓄之劝第919章 微服私访(上)第112章 新的任务第78章 不打不识第835章 钱塘断桥第350章 使者到来第493章 名将陨落第208章 清河兵败第208章 清河兵败第1163章 天下大战(二十一)第243章 酒棚盗马第265章 金银锤战第872章 第七相国第203章 清河崔焕第531章 白狼之战(下)第762章 各奔东西第766章 翟让抉择(下)第966章 太原战役(七)第308章 巡视高密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623章 紧急出城第676章 长安立朝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715章 血战壶关(上)第780章 兄弟暗斗第742章 陈棱建议第985章 太原战役(二十六)第904章 得罪豪门第69章 人踪乍现第314章 尉迟初战第846章 彭泽激战第169章 突袭高密第778章 县丞示警第383章 舞姬刺客第53章 马邑受困第35章 小事变大第988章 太原战役(二十九)第968章 太原战役(九)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203章 清河崔焕第51章 莽汉初伏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281章 禅林还愿(上)第331章 首次交换第731章 分而歼之第599章 东线开局第1036章 徐公述职第806章 幕僚献策第1024章 出兵灵武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730章 强袭敌营第6章 替身之谜第11章 杨氏武馆第808章 无米之炊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1187章 天下大战(四十五)第806章 幕僚献策第945章 第三防御(下)第362章 围城打援(上)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1190章 关中危机(二)第1073章 变本加厉第434章 历阳世家第636章 阴差阳错第630章 杜家才俊第18章 擒贼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