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腹地一击(上)

刘兰成的三千骑兵在距离夷道县约两百里外的枝江县渡过了长江,他们没有有县城渡江,那样会被很多人发现,难保这里没有唐军的眼线。

几名隋军士兵扮作商人花高价买了两艘五百石的渡船,将渡船开到枝江县以西约三十里的一处废弃渡口,三千骑兵在这里趁夜色掩护渡过了长江。

刘兰成和他的军队对偷袭之道已有丰富的经验,他们知道偷袭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出击隐秘和周密策划。

三千骑兵继续向西进发,在距离夷道县还有数十里的一处山谷内隐藏起来,等待前去打探消息的斥候回来报告。

山谷内有一处干燥的山洞,是猎人的休息之处,现在临时改为内卫军的指挥所,在山洞内一块平整的地面上,刘兰成用石块摆出了夷道县的大致分布图,对两名副将李客师和张厉道:“根据初步得到的情报,夷道县驻扎了两万唐军,其中一万五千人驻扎在北岸。”

刘兰成在北岸放下一块大石,笑道:“这就是北大营,扼守住了西去夷陵县的必经之道,也是三峡道的第一条防御线。”

刘兰成又捡了一块较小的石头放在另一端的南岸,“这就是南大营了,有五千驻军,他们的任务是防御清江道,虽然中原军队从清江道进入巴郡的记载不多,但这毕竟也是一条入蜀通道,所以唐军也要加强防御,据我所知,防御清江道的唐军共有八千人,除了夷道线五千人外,还有在清江郡驻军三千,为第二重防御。”

说到这里,刘兰成这才低声对李客师和张厉道:“大帅这次特地交代我两个任务,一个是摧毁夷道县的唐军战船,另一个便是探路。”

“探路?”

李客师和张厉对望一眼,异口同声问道:“探什么路?”

刘兰成笑了笑,“当然是探入蜀之路!”

“将军是指清江道?”李客师有点明白过来了。

刘兰成点点头,“我打算派最精锐的三百名兄弟探查清江道,寻找入蜀之道,不知两位将军可有意向。”

李客师和张厉几乎是同时表态愿意率军前往,李客师有点急了,对张厉道:“上次就说好的,下一次行动归我,怎么又要跟我抢?”

张厉自知理亏,便陪笑央求道:“贤弟,这次就让给我吧!保证下次我连让你三次。”

“不行!这一次我必须去,下次我们再商量。”

张厉还想再求,刘兰成笑着摆摆手,“这次就让客师去吧!要不然他会一直耿耿于怀,我们都别想安生了。”

张厉无奈,只得答应了,李客师大喜,对张厉抱拳道:“多谢兄长相让,小弟铭记于心。”

“好了,我们再继续说正事。”

刘兰成又将话题转回了夷道县,这时,张厉沉吟一下道:“刚才我就有一个疑问,唐军在南岸部署了五千军队,这五千军队究竟是防御清江道,还是保卫战船?”

刘兰成点点头,“问题就在这里,唐军之所以没有把战船放在北岸,就是因为北岸没有码头,战船肯定是在南岸,而唐军两万水师却在夷陵县,而不在夷道县,将水师和战船分开,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诡异之事,但大帅已经指明了原因,这两万水师都是降兵,而萧铣目前还在中都,所以唐朝对这两万刚刚才投降的水师并不放心,需要对他们进行至少一年的重新整编训练,才可能彻底消化这支水军,把水军和战船分开也就是必然之举了。”

刘兰成话题一转又道:“既然南岸的五千守军并非水军,那么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防御清江道,战船的防御必然不会严密,这只是我的推测,等斥候回来便知道了。”

话音刚落,洞外便传来士兵的禀报,“将军,去探查情况的弟兄回来了。”

刘兰成大喜,连忙吩咐道:“速让他们进来!”

片刻,一名斥候旅帅快步走了进来,他单膝跪下行一礼,“参见将军!”

“快说说战船的情况?”

旅帅起身道:“卑职确实看见了四百多艘战船,比较杂乱地停放在码头上,很多船只都有损坏,看得出唐军还没有来得及进行修复。”

“有驻军看守吗?”张厉问道。

“有驻军,但不多,大概一千人左右,就驻扎在码头上,另外四千军队则驻扎在县城内。”

刘兰成一边听,一边用石块在地上摆下部署图,他沉思片刻又道:“县城距离码头多远?”

“大概一里,有非常宽敞的大道。”

刘兰成笑道:“有的办法虽然用了很多次,但它却很有效,我相信我们可以继续再用几次,只需在关键之处略略调整一下便可。”

他低声对两人说了几句,尤其张厉更是激动道:“既然动手就要用雷霆手段打击,我们今晚就行动。”

夷陵郡最大的风险就是他们距离风险太远,从军方到普通民众都一致认为隋军在万里之外,连襄阳郡和江夏郡都平安无事,更不用说远在后方的夷陵郡。

唐朝的警备等级也分为四等,最高是战争级,其次是防御级,再其次是驻守级,最后一种是治安级,目前夷陵郡是第三种驻守级,但实际上,夷陵驻军已经将安全等级降到了第四种,也就是治安级,他们只需维护好地方治安便足够了。

正是这种安全心态导致军方上上下下警惕性降低,防御松弛。

夷道县城外的码头上格外热闹,军营大门挤满了小摊小贩,妓女们的生意甚至做到了军营内,十几名浓妆艳抹的妓女在军营内肆意穿行,从一顶帐篷钻进另外一顶帐篷。

码头上原本没有军营,但为了看管数百艘战船,防止刁民和蟊贼偷窃物质,军方便在码头上临时安扎了一座军营,实际上就是一百多座帐篷,四周用简易栅栏包围一圈,栅栏的东北角已被推开一条三尺宽的缝隙,专供小贩和妓女偷偷进出。

码头内层层叠叠停满了数百艘战船,几乎都是千石以上大船,至少一半以上都有破损,等待工部和将作监派人前来修理,而修理船只偏偏是唐朝的弱项,他们缺少优秀的工匠,就连普通的船匠也数量稀少,天下各地的船匠几乎都被北隋以高薪厚禄招揽殆尽,主要集中在青州和扬州等地。

平时没有人才和技术储备,唐朝突然得到数百艘战船,让他们一时无所适从,导致战船到手已经快半年,朝廷还没有开启修缮工程。

几百艘战船就这样随意停放在夷道县的码头上已经有半年之久,当地人的兴趣也渐渐消失,在夷道人眼中,它们就是一堆破烂,还占用了码头,影响了民生商业,令夷道县的民众怨声载道。

虽然当地民众开始厌恶这数百艘战船,但也有人看到中间的利益,货船虽然不能改造为战船,但战船却能改造成为货船,已经开始有人秘密和驻军首领联系。

夷陵郡总管是大将军刘弘基,而驻防夷道县的主将是将军段志宏,段志宏驻扎在长江北岸,统帅一万五千人,而长江南岸的五千军队则由他的副将邱明达统领。

邱明达年约四十余岁,是左监门大将军丘师利从兄,

邱明达原本在长安开办一家武馆,李渊攻打长安时,他率领数百武馆子弟协助唐军攻城,后来被李渊封为右骁卫将军,率军坐镇上党郡和长平郡,但因为隋军偷袭长平郡失察而获罪,被贬为庶民,去年走了李元吉的人情又得重新启用,封为中郎将,跟随李孝恭南征。

邱明达虽然是丘师利从兄,但他为人贪婪、喜好钻营,坐镇上党郡和长平郡时,又传出他收刮民财的丑闻,丘师利深为不齿,遂和他绝交。

中午时分,一名五十余岁的中年人陪同着丘明达来到码头上,这名中年人名叫蒋敬,是南郡著名的大商人,他特地赶来夷道郡,就是想和丘明达谈一笔生意。

(。)

第188章 玉龟之术第1168章 天下大战(二十六)第55章 识破陷阱第16章 夜袭杨庄第1197章 长安消息第94章 卢府寿宴(六)第934章 首战爆发第1212章 谁是刺客(下)第1231章 唐宫政变(三)第554章 仓促应战(上)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597章 瓦岗夜火第1036章 徐公述职第1198章 重赏之下第1205章 天子接见第764章 雄信归隋第1222章 偷袭河湟(下)第646章 视察魏郡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52章 可汗忧虑第884章 洛阳情报第182章 兵分四路第698章 奚人表态第215章 弹尽粮绝第624章 江都兵变(上)第203章 清河崔焕第1128章 出使来意第204章 最终翻脸第1209章 雍县遇袭第571章 青州赈灾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1218章 亡羊补牢第243章 酒棚盗马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763章 瓦岗内讧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1073章 变本加厉第1098章 计取武关第901章 再次出击第35章 小事变大第1028章 夺取灵州第788章 再开谈判第432章 码头激战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883章 资政议事第117章 初战成都第504章 贼军反扑第346章 局势威迫第214章 计取武城(四)第391章 杨庆出兵第1158章 天下大战(十六)第322章 全线被动第1177章 天下大战(三十五)第701章 人心险恶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1073章 变本加厉第962章 太原战役(三)第859章 正反两面第395章 祸兮福兮第543章 新募之军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463章 横洋之舟(下)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363章 围城打援(下)第117章 初战成都第148章 窦庆之谋第1243章 走投无路第1171章 天下大战(二十九)第599章 东线开局第52章 可汗忧虑第316章 两线出击第768章 关键一环第407章 卢清进宫第157章 谶语事件(中)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834章 大军杀至第932章 草原异动(下)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944章 第三防御(中)第833章 困兽之斗第971章 太原战役(十二)第9章 初窥门径第921章 意外发现第76章 粗眉大汉第143章 阊阖事件第622章 风声鹤唳第124章 平壤决战(四)第883章 资政议事第434章 历阳世家第1247章 安定决战(上)第369章 火拼贼王(下)第243章 酒棚盗马第1075章 反攻襄阳第1108章 轩然大波第721章 最后内讧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362章 围城打援(上)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630章 杜家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