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驻兵襄阳

王仁则无疑十分狡猾,他的亲兵同样是骑兵,也同样和隋军骑兵一样披挂着明光铠甲,主要区别便在郑军骑兵头盔有盔缨,另外,他的亲兵都有披风。

在混乱中王仁则命令亲兵脱去披风,拔掉盔缨,他自己也扔掉金头盔,换了普通头盔,同时举起一面隋军战旗,和其他隋军骑兵一样屠杀自己的士兵,借着夜色的掩护,他们竟然成功混入了隋军骑兵之中,趁乱奔进了松林,逃脱了隋军骑兵的杀戮。

王仁则惶恐如丧家之犬,带着百名亲兵沿着汉水一路向西奔逃,天亮时,他们已经离开襄阳城约六十里,进入常平县境内,这时前方出现了常平县城墙,众人又累又饿,战马也疲惫不堪,再也跑不动了。

王仁则用马鞭一指前面的常平县,对几名亲兵道:“你们去县城打探一下,看看有没有驻军驻扎,顺便再弄点吃的回来!”

他话音刚落,前面树林内忽然鼓声大作,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从树林内杀出,拦住了王仁则的去路,王仁则吓得魂飞魄散,拉着缰绳连退数步,这时,他忽然认出对面大将,竟然是他的副将田瓒,两千士兵也是他从前的部属。

王仁则顿时大喜过望,连忙大喊道:“田将军速来救我!”

田瓒却冷冷一笑,“王仁则,他纵兵杀戮荆州平民之时,可曾想到会有今天?”

王仁则一愣,顿时惊恐万分,色厉胆薄地大喝道:“田瓒,你想做什么?”

田瓒哼了一声,“你还看不出来吗?我要你的人头当我的投名状!”

王仁则大叫一声,转身便逃,他的亲兵也纷纷调转马头,田瓒一挥手,“射箭!”

两千士兵箭如雨发,王仁则和他百余亲兵被射得如刺猬一般,落马而死,至此,数万南征郑军全军覆灭,包括主将王仁则也死在乱箭之下。

.......

三天后,张铉亲自率领数万大军和数百艘战船沿着汉水抵达了襄阳城。

张铉率领五万大军在北城外列阵完毕,这时,先一步抵达襄阳的黄君汉带着一班襄阳的官员前来迎接齐王张铉的到来。

黄君汉曾在襄阳出任府军主将十年,在襄阳人脉极深,他本人就出身江夏黄氏名门,和荆州各大家族皆有交情,在民间中的口碑也很不错,张铉便决定让他出任荆北总管,主管一万襄阳驻军以及荆北六郡郡兵。

虽然这种本土人担任地方高层军职的任命容易产生地方军阀,不过凡事有弊也有利,有利的一面就是在治乱之初,这种任命非常有利于地方稳定,也有利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只要天下安定后再慢慢调换就能及时避免它的弊端,所以张铉并不担心黄君汉会坐大。

黄君汉向张铉行了礼,又向张铉介绍身边的官员,他指着一名文官笑道:“这位便是杨郡丞,在襄阳威望极高。”

杨士林原本因为北隋将襄阳划给王世充而心怀怨恨,这种情绪一直左右着他,以至于他决定在击败王仁则军队后直接弃官前往长安,但隋军在抗击王仁则攻城中的英勇表现却渐渐消除了他对北隋的怨恨,他心中多了一份对隋军的感激,更重要是杨士林也知道北隋的实力远远强于唐朝,从个人前途来看,效忠北隋显然更显光明。

这种心态的微妙变化最终使他在战争结束后没有离去,而是选择了留下,而且张铉令黄君汉率军坐镇襄阳也令他心中安定,他最终决定转而效忠北隋。

杨士林上前躬身行礼,“微臣杨士林参见齐王殿下!”

张铉意味深长对他道:“杨郡丞免礼,这次杨郡丞能召集民团保卫家园,着实令人敬佩,希望杨郡丞在将来主政襄阳郡后,能更加善待民众,为襄阳的繁荣富庶继续努力。”

杨士林心中一怔,他忽然明白齐王所说‘主政襄阳’的深意,就是让自己出任太守之职,他心中感动,再次躬身施礼,“微臣一定会殚精竭虑,治理好襄阳,决不让殿下失望!”

张铉笑着点点头,杨士林又给张铉介绍其他官员,张铉一一安抚众人,明确表达了不会调整襄阳官场的态度,令众人皆大欢喜。

这时,张铉抬头看见襄阳城门上悬挂着一颗首级,便用马鞭一指问道:“那就是王仁则的首级吗?”

黄君汉连忙回答道:“正是!”

“王仁则罪恶深重,尤其对竟陵郡民众伤害太大,可把他首级送去竟陵郡,安慰那些无辜的生灵。”

“卑职遵令,今天就派人送去。”

张铉回头看了一眼罗士信,问道:“田将军可在?”

罗士信连忙将田瓒拉上前来,田瓒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齐王殿下!”

他不敢称张铉为大帅,虽然罗士信接受他的投降,但必须由张铉点头并加封,他才算真正成为北隋军一员。

张铉淡淡问道:“田将军也是襄阳人?”

田瓒满脸惭愧道:“卑职是襄阳隆中人氏,跟随张镇周将军,张镇周将军被王世充害死后,卑职没有能坚持原则,被王世充拉拢。”

“但你还是在关键时候和王世充决裂,不是吗?”

“回禀殿下,卑职的母亲是竟陵郡人,怎么能容忍王仁则杀戮乡人,但因势单力孤无法阻止他的暴行,只有和他决裂,然后想办法为乡人报仇雪恨。”

张铉点点头,“我等会儿有重要事情交代将军,先进城吧!”

众人簇拥着张铉向襄阳城内走去,此时襄阳城内的避难民众基本上已经疏散返乡,城内也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今天因为齐王殿下到来,襄阳民众特地将大街清扫干净,家家户户开启大门,在门口摆上香案跪拜,由衷欢迎北隋君主的到来。

这时,迎面来了百余名长者,当街向张铉跪拜行礼,一起大喊道:“感谢殿下派军抗击虎狼之军,保住了襄阳城。”

张铉连忙令亲兵将这些老者扶起,抱拳对他们诚恳说道:“襄阳虽然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但我相信以后的襄阳不会再发生战争,我也承诺各位长者,我将尽全力捍卫襄阳的和平安宁!”

“殿下万岁!万岁!”众长者激动欢呼起来。

远处无数民众也跟着高呼万岁,在一片欢呼声中,张铉走进了郡衙。

在襄阳走了一圈后,张铉返回了城外大营,在大营内坐下,张铉便令人将田瓒请来,张铉请他坐下笑道:“田将军在王世充那里出任将军之职,但田将军应该也知道,北隋暂时还没有大将军一职,和郑军不太一样,所以从军职上来说,我给不了你将军之职。”

田瓒连忙道:“卑职无功无德,从不敢妄想将军之职。”

田瓒心知肚明,他怎么可能奢望将军之职,张铉只是这样说说罢了,他原本在隋朝也只是雄武郎将,王世充为了笼络他才封他为将军,而且王世充所封的大将军就有二十几人,将军更是不计其数,但军队才十几万人,他这个将军的含金量实在太低,甚至虎贲郎将都不太可能,他能封到虎牙郎将便已心满意足。

不过让田瓒心中又生起一线希望的是,按理张铉封自己官职根本不需要专门接见,只有重要封官才会接见,难道自己真有希望高升吗?

张铉沉吟片刻:“我暂时封将军为虎牙郎将之之职,另外,我有一个任务交给将军,如果将军能完成,我想升为虎贲郎将也不是不可能。”

田瓒立刻明白了张铉的意思,他毫不犹豫道:“卑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话虽这样说,他心中还是有点忐忑,他知道从虎牙郎将升为虎贲郎将,那可不是一点点提升,而是从副将升为主将的区别,这是因为隋军有明确规定,任何一次作战的主将最低必须是虎贲郎将,而虎牙郎将最高只能做到副将。

这说明张铉要自己做的事情绝不会轻而易举,一定有难度。

这时,张铉问道:“我听说田将军和郭士衡私交甚好,不知此人是否对王世充忠心耿耿?”

田瓒心念一转,顿时明白张铉的意思了。

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983章 太原战役(二十四)第1232章 唐宫政变(四)第1218章 亡羊补牢第878章 秋后算帐第1244章 兵临城下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1054章 冲锋陷阵第926章 抓到线索第1243章 走投无路第882章 论婚多事第1001章 金玉良言第874章 诽言四起第1145章 天下大战(三)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1116章 五人组合第323章 步步险境第15章 弘农杨氏第462章 横洋之舟(中)第877章 当廷对质(下)第1148章 天下大战(六)第686章 断绝水源第791章 另类斥候第353章 鲁郡伏击第1109章 追究责任第1130章 勉为其难第297章 英雄大会(十三)第1233章 唐宫政变(五)第662章 强攻土门第989章 长安风波(上)第441章 窦氏危机第665章 偷袭井陉第914章 达成妥协(上)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64章 河边少女第1186章 天下大战(四十四)第1064章 永兴之战(四)第577章 张裴联姻(上)第657章 诱敌深入第1188章 天下大战(四十六)第157章 谶语事件(中)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845章 一线希望第247章 上门要帐第62章 风云聚会第994章 大战在即第599章 东线开局第11章 杨氏武馆第176章 深夜来客第158章 谶语事件(下)第835章 钱塘断桥第181章 釜底抽薪第313章 战争将至第225章 血战武城(上)第1072章 权限扩大第1190章 关中危机(二)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128章 暂驻蓟县第850章 心如毒蝎第918章 娄烦备战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336章 寿光船场(上)第192章 两千精锐第113章 突袭敌营第757章 讨价还价第1029章 新年预议第319章 占据上风第531章 白狼之战(下)第1012章 虚伪友好第1219章 火上浇油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第644章 再提条件第1149章 天下大战(七)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27章 半年筹谋第276章 黄雀在后第43章 青石之经第473章 虽远仍援第676章 长安立朝第808章 无米之炊第703章 试探进攻第148章 窦庆之谋第157章 谶语事件(中)第816章 蛛丝马迹第97章 校场较武第1242章 杀将夺军第764章 雄信归隋第51章 莽汉初伏第1026章 兵临城下第217章 瓦岗异动第704章 袭击粮队第693章 血战柳城(五)第164章 山东首战第72章 惊涛骇浪第846章 彭泽激战第739章 兵出东海第933章 战争来临第1161章 天下大战(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