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关中危机(一)

新年伊始,唐朝便面临建立以来最大的危机,河西、巴蜀和并州先后沦陷,关中爆发了关陇贵族的叛乱,可谓内忧外患,但比起河西、巴蜀等地的失陷,关陇贵族叛乱带来的危机却更加使唐朝如履薄冰,关陇贵族是李唐建立的根基,根基动摇了,稍不留神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李渊已经顾不上巴蜀、河西,甚至让他念念不忘的龙兴之地太原也不太重要了,他的所有心思、所有精力都放在如何化解关陇贵族造反带来的危机上。

武德殿外的长廊上,侯莫陈铎被几名侍卫领到了御书房前,和李元吉将关陇家主们一并关在别府中不同,李孝恭把十几名家主带到军中大营内,分别进行软禁,这是李渊的命令,他让李孝恭这样软禁自有深意,那就是分别孤立,各个击破。

虽然李渊在军事和战略上比较薄弱,但权势斗争却是他的强项,他自己就是关陇贵族一份子,当然对关陇贵族之间的各种关系了如指掌。

他知道关陇贵族虽然是一个集团,但绝非铁板一块,首先独孤家族和窦氏家族的首领之争便延续了数十年,在这几十年中独孤氏和窦氏轮番成为关陇贵族领袖,下面的中小家族则分别站队,这里面有两个家族比较特殊,一个元氏家族,一个是侯莫陈家族,元氏家族一直是关陇贵族中的第三大家族,因为是北魏皇族的缘故,地位比较超然。

不过当年独孤家族支持的元家曾经和窦氏家族支持李家争夺天下继承权,最后以李家获胜而告终,所以李渊没有选择元氏为突破口,而是选择了侯莫陈氏。

之所以选择侯莫陈氏,是因为侯莫陈氏和赵家的关系极好,两家世代联姻,一旦侯莫陈氏做出选择,赵家一般也会跟随,而赵家又和司马家关系非同一般,这就形成了联动效应。

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却是李渊看透了侯莫陈铎这个人,他表面上看反对收缴私军最激烈,反对募捐钱粮也最激烈,但实际上此人私心最重,立场最不坚定,见利忘义,尤其贪图蝇头小利,李渊便决定从他这里进行渗透,瓦解关陇贵族联军,这就叫以连横破合纵。

“侯莫陈家主请吧!陛下在书房内等候。”一名宦官恭恭敬敬地对侯莫陈铎道。

侯莫陈铎哼了一声,不理睬周围侍卫对他不满的目光,头一仰,大摇大摆走进了李渊的御书房。

御书房内只有两人,李渊坐在御案背后,在他侧面站着一名黑瘦魁梧的大将,正是他的三儿子赵王李玄霸,天下第一猛将。

虽然侯莫陈铎在侍卫和宦官面前表现出了极度的傲慢,但在李渊面前他却不敢继续保持傲慢姿态,他心里很清楚李渊为什么找他来,谈得好,他的家族将获大利,可谈不好,恐怕李渊就拿他的家族祭旗。

侯莫陈铎不得不收敛他不合时宜的傲慢,躬身行礼道:“微臣参见陛下!”

李渊满脸笑容道:“请坐下说话。”

两名宫女搬来一只绣墩,侯莫陈铎坐了下来,不知宫女是有意放置,还只是碰巧,李玄霸正好就站在他背后,侯莫陈铎顿时感到一种强大的压力从他身后压迫而来,这是一种随时将他后颈斩断的杀气,想到后面站着的便是天下第一猛将李玄霸,侯莫陈铎的双股不由微微颤栗起来。

李渊微微笑道:“好久没有见到了贤弟了,快五年了吧!”

“正是!”

“时光如白马过隙啊!一晃就五年过去了,朕还清楚记得五年前和贤弟见面时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

李渊微微叹息,仿佛沉寂在回忆之中。

片刻,李渊收回思路,笑道:“朕日理万机,实在太忙了,贤弟有没有考虑来朝廷为朕分忧?”

侯莫陈铎一怔,半晌道:“只怕微臣能力太差,无法替陛下分忧。”

“贤弟太谦虚了,以贤弟的才能,做一个尚书完全没有问题,正好兵部尚书有缺,怎么样,愿不愿意出任朕的兵部尚书?”

侯莫陈铎呆住了,竟然封自己兵部尚书,这可是他从来不敢想象之事,他顿时怦然心动,他今年已经五十有三,尽管他拥有郡公爵位,但他无论在隋朝还是唐朝都从未做官,这几乎要成为他一生的遗憾,现在天子居然答应他出任兵部尚书,只是在最初的稍稍发愣之后,侯莫陈铎的内心立刻变得轰然狂喜。

“如果陛下不嫌弃微臣愚钝,微臣愿意为陛下效力!”

李渊的眼睛笑眯成一条缝,他太了解侯莫陈铎的弱点,在关陇贵族中,侯莫陈铎是出了名的对出仕不屑一顾,但这恰恰说明了他内心对出仕的渴望,李渊便拿出兵部尚书为诱饵,果然将侯莫陈铎引入套中了,这就叫贪蝇头小利者必失大义。

李渊见时机已经成熟,便缓缓道:“从古至今,任何一个朝廷都不会容许不受朝廷控制的军队,前朝文帝在开皇六年便尽收关陇贵族各家族的部曲数十万人,当时也没有哪个家族起来反对杨坚兼并军队,为什么到朕这里,大家就反对得这么激烈?居然还兴兵作乱,朕百思不得其解,侯莫陈尚书能否给朕说一说,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天子称呼他一句‘侯莫陈尚书’,侯莫陈铎顿时人都快飘起来了,这时,他再没有抵触之心,迅速进入了兵部尚书的角色。

“陛下,其实军队不是关键,关键是大家的土地和财富,军队的作用也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大家是害怕失去土地和财富,所以才坚决不肯放手军队。”

李渊故作恍然道:“原来如此,看来彼此的误会太深了,早知道朕就应该放下身段,和大家坐下来好好沟通,问题就解决了,也不会闹到今天兵戎相见的地步。”

“陛下此话怎么说?”侯莫陈铎不解地问道。

李渊叹口气,“天下帝王怎么可能把财富放在心上,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对帝王而言,最重要的是社稷,而不受帝王控制的军队是社稷的最大敌人,朕怎么能容忍关陇私军存在,现在贤弟也看到了,一言不合,关陇私军就要来讨伐朕,朕能不着急吗?”

侯莫陈铎半晌道:“微臣可以说服侯莫陈家族军队退出,但只有三千人,恐怕难以影响大局。”

李渊心中暗喜,侯莫陈铎终于退却了,但现在还没有到收网之时,他又继续道:“其实朕心里也明白,这次起兵的根源在于筠之死,他在关陇贵族中人缘很多,大家都为他之死愤愤不平,但贤弟知道吗?抓捕于筠实际是朕的命令,是因为于筠和敌朝勾结太深,他一直在暗中支持长安情报署,朕有了确凿证据才让楚王抓人,但朕也没有想到于筠会畏罪自杀,更没有想到这件事居然让朕和关陇贵族之间从此产生了裂痕,但原则不能放弃,所以朕始终不肯恢复于筠爵位,也始终不答应独孤家开出的和解条件,包括这次关陇贵族起兵,朕还是不答应独孤家的和解条件。”

最后一句话让侯莫陈铎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连忙问道:“陛下,独孤家族提出了什么和解条件?”

李渊冷冷道:“朕和独孤家族谈判过不止一次,第一次谈判,独孤篡承诺说服各关陇家族不再追究于筠之死,但条件是独孤家族入相,朕不想受他的胁迫,便没有答应。

这一次独孤篡又提出了退兵的条件,还是让独孤家族入相,而且指明要中书令、尚书令或者门下侍中之一,朕知道只要答应了这一次,朝廷就永无宁日了,所以朕还是不肯答应,宁愿和关陇联军决一死战。

但关陇贵族是大唐的根基,朕不忍其他家族成为独孤家族的利益陪葬,所以朕又要以最大的诚意来挽回危机。”

侯莫陈铎心中大怒,独孤篡从来就没有给大家说过这些事,难怪独孤篡要大家一定坚持不妥协,原来独孤家族用出兵来逼迫天子封相,其他家族都被独孤篡利用了。

侯莫陈铎丝毫没有怀疑天子在说谎,因为他知道,独孤家族确实对窦家和豆卢家入相一直耿耿于怀。

第812章 半路截杀第922章 十万火急第320章 局势骤变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881章 相落谁家第854章 拦路之虎第582章 营救人质第575章 形势使然第177章 转战东莱第321章 王薄心机第89章 卢府寿宴(一)第981章 太原战役(二十二)第509章 十万火急第1221章 偷袭河湟(中)第819章 一路追踪第1167章 天下大战(二十五)第1036章 徐公述职第879章 含蓄之劝第910章 第三势力第521章 裂痕始现第136章 初战贼王(三)第542章 积极备战第74章 三年之约第1209章 雍县遇袭第753章 坑王咬金(上)第78章 不打不识第1047章 改变计划第407章 卢清进宫第226章 血战武城(下)第1236章 奔袭险关第662章 强攻土门第348章 凤仪之争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198章 一言扩思第110章 牛刀小试(下)第845章 一线希望第600章 大军忽至第1146章 天下大战(四)第732章 最后内讧第388章 三见帝王第700章 突袭乌骨第1141章 天阁议政(上)第419章 反客为主第801章 江南来客第864章 悬崖勒马第588章 重赏攻城第622章 风声鹤唳第353章 鲁郡伏击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193章 路上偶遇第1040章 推波助澜第541章 城门琐事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1149章 天下大战(七)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434章 历阳世家第529章 兵临辽东第80章 山路偶遇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1011章 齐王密诏第303章 阿圆送信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224章 两线激战第704章 袭击粮队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748章 改变计划第815章 洛阳变天第752章 西征东顾第394章 偏殿述职第211章 计取武城(一)第807章 立功赎罪第1109章 追究责任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106章 瓦岗二主第932章 草原异动(下)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907章 公主条件第195章 两雄相争第918章 娄烦备战第935章 虎谷夜警第357章 再派卧底第40章 面君述志第827章 首战无锡第284章 尤通抉择第730章 强袭敌营第195章 两雄相争第123章 平壤决战(三)第62章 风云聚会第1233章 唐宫政变(五)第959章 夜袭紫河(下)第631章 黑白通吃第1212章 谁是刺客(下)第1010章 青云酒肆第530章 白狼之战(上)第61章 新的伙计第385章 王屋猛将第1124章 于筠事件(中)第1025章 党项骑兵第1002章 渡黄之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