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滴水不漏

崔文象闭上了眼睛,李元吉不再说话了,他知道崔文象这是在考虑大事,只有考虑重大事情时他才会这样闭上眼。

良久,崔文象慢慢睁开眼问道:“殿下,李神符那边我有点不放心。”

“你说神通二叔不放心我也同意,可神符三叔是什么人,难道我还不清楚?他知道雍县刺杀案是我们所为,也帮我们在东宫放了铁针,他绝对没有问题。”

“殿下,卑职知道你相信他,其实我也相信他和李神通不一样,未必忠心天子,但这就是他的不可靠之处,他心中只有自己,他嘴上会支持殿下,但实际上他一定会留一手,万一殿下失败,他反击殿下会比谁都狠,殿下,他这个杯子可有点漏水啊!”

李元吉的脸色也有点变了,崔文象说得一点没错,李神符确实是那种只考虑自身利益的人,否则他就不会丢下军队自己逃出巴蜀了。

“那该怎么对付他?”

崔文象又沉思片刻道:“我记得殿下给我说过,在宣阳坊一座别宅内住着他的一个小妾和他最心爱的私生子。”

所有人都知道李神符惧内,他的小妾都是妻子给他挑选,没有他的事情,但他在平康坊的一座乐坊内看中了一个乐姬,给她赎了身,又在隔壁宣阳坊给她卖了一座别宅,去年这个乐姬给他生了个儿子,和李神符长得一模一样,把李神符欢喜得心都快炸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整天就琢磨着怎么把母子二人带回王府。

他曾请李元吉帮忙,所以李元吉便知道了这件事。

李元吉立刻明白了崔文象的意思,“先生是说,把那孩子弄到手中?”

崔文象点点头,“有这个孩子为人质,崔文象就算还想留一手,也不敢做得过份,他应该会配合我们。”

“我明白了,这件事我会办好。”

崔文象又道:“还有就是金吾卫大将军李高迁,殿下要不惜一切代价拉拢他,如果他不受拉拢,那么就索性杀了他,然后想办法让我们的人控制金吾卫。”

李元吉沉思片刻道:“这个李高迁是秦王的人,估计不会轻易受拉拢,还不如直接干掉他,让尹阿鼠接任。”

虽然李渊几次说过,国丈尹阿鼠可以出任大将军,但崔文象还是摇了摇头,“殿下就不要想得太好了,尹阿鼠最多给他当个没有实权的虚名大将军,掌握五千金吾卫的大将军圣上是绝对不会给他,也不会给外人,一定是给宗室子弟。”

“这么说我父皇早就看李高迁不顺眼了,是吗?”

崔文象点了点头,“可以这样说,殿下想想看,会是哪个宗室拿到这个职务?”

李元吉想了很久,缓缓道:“那只有李道宗了,但他也秦王的人。”

崔文象阴阴一笑,“如果他任职以后大病一场,金吾卫就掌握在将军任文廉的手中了,殿下去拉拢任文廉吧!”

“先生果然高明!”

李元吉由衷赞叹,这种毒计也只有崔文象想得出来,干掉李高迁,病倒继任者,那么实权就在副将手中了,这时,李元吉忽然想起一事,“那玄霸怎么办?”

崔文象冷笑一声,“对付他易如反掌,到时殿下请他喝杯酒就是了。”

李元吉脸色大变,“那可是自己的亲兄长啊!他怎么下得了这个手。”

崔文象暗暗叹息一声,这个李元吉还是差了一点,妇人之仁可做不成大事啊!他也不劝说,淡淡道:“喝杯酒的结果有很多种,殿下可以自己选。”

李元吉默默点头,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中都紫微宫,由于大周王朝暂时没有迁都洛阳的计划,因此城池又向北面和西面扩大了五成,相应的,紫微宫也扩大了一倍,经过了一年多的建设,各处建筑已基本完工,很多省台陆陆续续迁到了新的官房,极大地改善了官员们的政务条件,后宫范围也相应得到了增加,在西北角增加了一座占地约十顷的御花园,各种亭台楼阁也增加了两百余座。

与此相对应的是,经过两次选秀后,大周帝国皇帝张铉的后宫也从之前的数人增加到了二十人,有力促进了皇族子嗣的繁衍。

这天上午,七名相国分别从各自的朝房前往天阁,这还是张铉登基以来的第一次,召集所有相国在天阁议事,众相国都深感不解,议论纷纷地走进了天阁。

“房尚书留步!”

萧瑀快走几步,从后面赶上了房玄龄,房玄龄笑着等他上前,关切地问道:“听说萧相国感恙,身体可好一点了?”

“多谢房尚书关心,已经康复了。”

萧瑀和他并肩而行,又低声问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圣上竟召集七相来天阁议事。”

房玄龄和天子的关系最近,相国们从他那里都能打听到一些军国大事。

房玄龄点点头,“虽然我也不知道细节,不过肯定是长安那边的事情,我不妨泄露一点,圣上可能要御驾亲征。”

“啊!”

萧瑀吃了一惊,“天子又要出去吗?”

“这一次恐怕非同寻常。”

萧瑀点点头,又问道:“那会在什么时候?”

“应该不会在最近,但也快了,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萧瑀心中也充满了期待,他拍拍房玄龄的胳膊笑道:“有这样雄才伟略的天子,不是我们的大幸吗?”

“是啊!是天下人之幸也。”

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

不多时,两人走进了三楼的议事堂内,有几名相国已经先到了,众人一一见礼,又过了片刻,最后三名相国先后走进来,包括军机台的长史杜如晦和祭酒凌敬也来了,新任御史大夫裴弘也参加了议事,一共十名大臣都已到齐。

这时,几名侍卫挂上了宫灯,将厚厚窗帘拉上,侍卫开始逐层清场,楼上楼下的宫女也纷纷退到楼外,一切都预示着这将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议事。

随着大门轰隆一声关上,天阁内变得格外安静,这时,楼梯上脚步声缓缓响起,大周天子张铉负手从楼上走了下来,众人一起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张铉摆摆手对众人道:“各位爱卿免礼,请坐吧!”

众人纷纷坐下,都狐疑地望着天子,今天圣上究竟要说什么大事,弄得这般神秘。

“今天把各位请来,确实要商议一件大事,在说这件大事之前,朕需要和各位有言在先,此事事关重大,今天所谈仅限于天阁内,出了天阁,所有人都不准再提到只言片语,哪怕是自己的枕边人也绝不能泄露一丝一毫,如果担心自己说梦话泄露,那最好这段时间独寝,如果谁泄露了此事,朕丑话说在前面,包括他和他的家族,大周王朝永不会录用。”

众人神情十分严肃,议事堂内安静得落针可闻,张铉在自己的位子坐下,对众人缓缓道:“今天接到了长安情报署的紧急密信,唐朝金吾卫大将军李高迁昨晚在长安东市附近被人一箭射杀,箭法非常精准,一箭射穿了头颅,当场毙命,因为这名射手是我们安插在玄武精卫中的一名郎将,所以我们知道这是李元吉杀了李高迁。”

说到这里,张铉见众人眼中露出疑惑之色,显然不明白李元吉射杀李高迁和今天的重要议事有什么关系。

张铉笑了笑道又:“这样说吧!发生在一个月前的雍县刺杀案,李渊险些被刺杀就是李元吉所为,包括后来在东宫太子寝宫内发现钢针以及李元吉差点被毒杀,这些都是李元吉一手的策划,他嫁祸于李建成,想促成废除太子,可惜他画蛇添足,在东宫钢针一案中露出了破绽,李建成没有被废,而只是降为皇储,所以李元吉又不得不沉寂了,好在李渊将怀疑目标转向秦王,李元吉得以幸免。”

众人这才明白唐朝即将发生宫廷政变,众人开始振奋起来,韦云起问道:“陛下,刺杀李高迁,是不是意味着李元吉又开始行动了?”

张铉点点头,“朕助了李元吉一臂之力,出奇兵夺取了大散关,忠于李渊的李神通率四万大军赶去大散关作战,这就给李元吉发动宫廷政变创造了条件,李高迁手握五千金吾卫,除掉李高迁,有利于李元吉控制金吾卫,朕可以断言,三天内,唐朝必然变天,各位爱卿,我们统一天下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这就是今天朕召集各位来天阁的原因,我们要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了。”

众人兴奋不已,纷纷摩拳擦掌,这一天他们盼望已久,终于要来了。

张铉又道:“请大家回去各自准备,写一个完整的统一方案,改天我们再好好商议,可以告诉下属,是在为天下统一做准备,但唐朝即将发生宫廷政变之事请大家务必保密,朕之前就给大家说过了。”

“如果发生战争,陛下可是要御驾亲征?”萧瑀问道。

张铉缓缓点头,“应该是要御驾亲征,不过时间未必是现在,或许会在一两个月后。”

说完,张铉起身道:“请大家回去准备吧!朕要看大家的方案。”

【各位书友应该也知道,这本书已经在收尾了,350万字,虽然这本书的成绩不理想,但老高还是坚持认真写完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老高的新书已经准备好了,也已签约,故事背景是北宋靖康之耻,但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争霸,更多是讲述一个年轻人在北宋末期的成长和奋斗,当然,他的命运也会和国仇家恨融为一体,新书大概会在3月上旬发出,等本书最后结束时,老高会给大家一个明确的发书时间,恳请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大家对新书有什么期待,可以在书评区提出来,或者在老高的微信公众号(y200708)中留言】

第1022章 父过子偿第600章 大军忽至第1113章 情报新官第980章 太原战役(二十一)第85章 情到深处第969章 太原战役(十)第765章 翟让抉择(上)第69章 人踪乍现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439章 刘氏盛公第1119章 老姜弥辣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1019章 反间之计第523章 三管齐下第502章 渤海会主第744章 威压江南第548章 马粮交易(上)第1005章 诛心之战(上)第131章 紫阳铁戟第813章 唯一隐患第1103章 函谷施压第898章 奇袭并北(七)第893章 奇袭并北(二)第275章 同乡悲剧第300章 英雄大会(十六)第15章 弘农杨氏第500章 三分余地第331章 首次交换第434章 历阳世家第153章 敲边补缝第240章 夜访裴矩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198章 一言扩思第667章 双喜临门第73章 海中岩洞第363章 围城打援(下)第782章 恩威相济第925章 防御漏洞(下)第1185章 天下大战(四十三)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453章 夜扰难宁第596章 运筹帷幄第402章 势利之变第741章 闻风而动第609章 搜宫逼王第795章 备战合肥(上)第968章 太原战役(九)第956章 一网打尽第1214章 废储之争(二)第109章 牛刀小试(上)第977章 太原战役(十八)第1032章 双面间谍第658章 意外胜利第1206章 谈判得失第893章 奇袭并北(二)第103章 艰苦训练第1211章 谁是刺客(中)第861章 援军到来第177章 转战东莱第1207章 达成妥协第591章 午餐要钱第1152章 天下大战(十)第935章 虎谷夜警第353章 鲁郡伏击第1025章 党项骑兵第1077章 最后通牒第624章 江都兵变(上)第954章 紧急议事第175章 高密乡老第45章 宇文太保第220章 疑兵之计第644章 再提条件第591章 午餐要钱第494章 瓦岗内讧(上)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1157章 天下大战(十五)第933章 战争来临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1246章 再度政变(下)第845章 一线希望第793章 兵临城下第443章 互斗心机第934章 首战爆发第854章 拦路之虎第1201章 夺嫡之始第327章 安抚民心第618章 早做安排第464章 远方娇娘第417章 试探之策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1036章 徐公述职第145章 接受任务第251章 加官进爵第914章 达成妥协(上)第985章 太原战役(二十六)第540章 最后妥协第329章 事件发酵第514章 埋下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