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突破关中

李道玄的五千军队覆灭,这便意味着关中的北大门正式被打开,两天后,张铉率领十五万大军进入了关中,并在渭河北岸的渭北仓驻下了大营,百名骑兵奔赴关中各县,将大周皇帝的促降诏书送去各县。

大周天子亲临关中,一时间关中震动,这个时候,各县县令不再有任何犹豫,他们或派子侄,或亲自前往,纷纷赶往渭北仓周军大营觐见大周天子,没有人再把长安皇帝放在心上了。

虽然长安城门紧闭,官员们无法出城,但还是有不少先期逃出长安的朝廷官员赶去渭北仓周军大营觐见天子。

此时渭水南岸也驻扎着一支唐军,正是从汉中北上的李孝恭所率领的军队,他军队一共有一万五千人,除了他从汉中带来的一万军队外,还有从上洛县败退回来的五千军队,也被他一并收编。

大帐内,李孝恭站在地图前一言不发,心中在苦苦思索翻盘的可能,从兵力上看,他们并不算太糟糕,安定郡秦王那里至少有五万军队,长安城内还有五六万军队,李神通有四万军队,另外潼关和蒲津关还有三万军队,加上自己的一万五千人,差不多有二十万之众,如果能将这二十万大军捏成拳头,他们完全可以在关中和周军决一死战,鹿死谁手还为未可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兵力太分散。

其实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李元吉登基,这让李孝恭心如刀剜,如果李元吉依然做摄政王,或许他为了大局,会承认李元吉的摄政王。

但李元吉登基,性质就完全不同了,李孝恭无论如何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他现在支持秦王登基,可一旦他接受李元吉登基,那就等于和李世民决裂了,除非秦王能先接受李元吉登基,那他可以追随秦王。

就在旁边桌上,放着一封李神通给他的回信,他之前写信给李神通,希望两军合并,增加军队实力,但李神通的回信中却提出了两个条件,一个是他的军队并入李神通的关中军,就是李神通吞并了他的军队,第二个条件便是他必须承认李元吉为天子。

第一个条件,如果是为了大局,他勉强可以接受,但第二个条件他就绝不会接受了。

李孝恭长长叹了口气,大唐之败,就败在内部的争权夺利之上。

这时,一名亲兵在他身边低声道:“殿下,有汉中的消息了。”

“送信人在哪里?”

亲兵一挥手,两名士兵将一名送信士兵领了进来。

送信士兵跪下泣道:“史将军不幸阵亡,汉中已失。”

李孝恭只觉心中一阵剧痛,眼中露出伤感之色,史怀义跟随他多年,就算被俘也绝不会变节,连张铉也感他的忠义,把他送了回来,没想到他还是死了。

他强忍心中的痛问道:“是怎么死的?”

“回禀殿下,南郑被周军包围,城内粮食断绝,史将军坚决不投降,下令城中大户上缴军粮,但金文庆、刘志浩等部将不肯跟他守节,勾结城中的豪门大户,他们在夜里发动兵变,杀死了史将军,开城向周军投降,殿下,卑职过来时,数万周军也同时北上了。”

李孝恭默默点头,各种煎熬和压力一起向他内心袭来,他心中郁闷难当,猛地一口血喷出,仰面栽倒。

“殿下!殿下!”大帐内乱成一团。

.....

周军大营紧靠渭北仓,这是去年修建的一座大仓库,仓库内有三十万石粮食和数十万担草料以及无数的帐篷、兵甲等物资,紧靠渭水和洛水,专门用来供应上郡和蒲津关以及潼关的粮草和物资,现在全部成了周军的后勤保障。

大营占地数千亩,由上万顶帐篷组成一个巨大的花瓣大营,四周是五座分营,从五个方向拱卫着中央大营。

中央大营内防御极其森严,两万羽林骑兵严密保护着中央大营的安全,每一个进来拜见天子的唐朝官员都要经过严格的搜查,不准带任何兵器和火种入内。

这两天张铉一直在忙碌接见关中和长安的各路官员,一一安抚他们,令他们安定民众,恢复生产,这也是他御驾亲征的主要目的,他需要以天子的身份安抚唐朝百官,这对将来的政治稳定有极大的好处。

王帐内,张铉接见了陈叔达的嫡孙陈仲方,陈叔达的全家已经被玄武精卫严密监视,陈仲方是得到长安情报署的秘密保护才得以逃出长安,他带来了祖父陈叔达写给张铉的一封亲笔信。

陈叔达是唐朝的百官之首,他对太子建成的坚决维护使他赢得了满朝文武的尊崇,这也是张铉破例接见陈仲方的缘故,如果陈叔达转而效忠大周王朝,这对唐朝的文武百官将产生巨大的羊群效应,在政治上影响重大。

张铉看完信,又问道:“你祖父称病不上朝,李元吉会放过他吗?”

“回禀陛下,李元吉并不在意祖父是否上朝,只要祖父接受他的宰相任命,那么李元吉也希望祖父最好哪里要别去,现在朝廷是由崔文象和裴寂把持,他们也不希望祖父上朝。”

张铉又问道:“朕已经好几天没有长安的消息了,之前听说李元吉准备选一个大臣杀一儆百,不知最后选中了谁?”

“回禀陛下,小民听说是刘文静。”

张铉一怔,“为什么是他?”

“听说刘文静被小妾告发,说他秘密派人给李世民送信,加上裴寂和刘文静仇怨极深,趁机进谗言,刘文静的全家已经下狱了,由玄武精卫来审这个案子。”

张铉点点头,刘文静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这一劫。

张铉又对陈仲方笑道:“你暂时留在军中做事吧!朕这里正好缺一个主簿,相信你会胜任。”

陈仲方惊喜万分,连忙跪下道:“微臣愿为陛下效力!”

“不用多礼了,你给祖父写一封信,回头朕让人送进城去。”

“遵旨!”

陈仲方行一礼,便跟随亲卫下去了,不多时,房玄龄拿着几份军报走了进来,向张铉行一礼笑道:“陛下大手笔啊!一出手便是六品的主簿。”

张铉微微一笑,“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嘛!”

房玄龄将军报呈给张铉,“这是各地刚刚送来的军报,请陛下御览!”

张铉接过一叠军报,他先看了看徐世绩的报告,周军已拿下了汉中,徐世绩和刘兰成各率大军从子午道和陈仓道北上关中。

还有弘化和北地郡的守军都已投降,苏定方和杜云思的军队已南下和罗士信的军队汇合,浅水原一带已驻扎周军十万人。

李靖的十万大军和裴行俨的三万骑兵也在平凉郡汇合,双方已拿下平凉郡,李世民的军队完全被包围在安定郡内。

张铉轻轻叹了口气,“若不是孙英将军血战长武关,关中现在绝不是这个局势,关键的一战啊!”

“他们立功甚伟,殿下一定要好好重赏生者,更要加倍抚恤逝者。”

“相国说得对,朕要加倍封赏他们,朕已下旨谥号孙英为忠勇将军,追赐安定郡公,准他儿子继承。”

“陛下英明!”

这时,张铉沉思片刻又道:“现在朕很关心蒲津关主将盛彦师,相国说说看,怎么样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房玄龄微微笑道:“这里面的关键就是盛彦师姓盛而不姓李。”

张铉仰头大笑,“相国所言,正和朕意也!”

第399章 巧遇阿圆第1202章 关键渗透第107章 进军辽东第845章 一线希望第896章 奇袭并北(五)第100章 武勇郎将第285章 英雄大会(一)第842章 兵临弋阳第781章 帝王心术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1046章 意外驾临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204章 最终翻脸第283章 母女冲突第587章 兵围南皮第5章 武川之府第61章 新的伙计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669章 权力暗争第631章 黑白通吃第323章 步步险境第364章 匡城激战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85章 情到深处第345章 节外生枝第272章 初见卢母第564章 秘密泄露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714章 围困燕城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240章 夜访裴矩第479章 天下勤王(五)第1077章 最后通牒第990章 长安风波(中)第173章 血战胶城第1153章 天下大战(十一)第1079章 放弃江陵第964章 太原战役(五)第1031章 八面来风第396章 苏威心思第889章 出师未捷第920章 微服私访(下)第443章 互斗心机第584章 进军平原第1220章 偷袭河湟(上)第260章 又见北镜第335章 面授机宜第764章 雄信归隋第693章 血战柳城(五)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849章 武德廷议第561章 围困新乡第143章 阊阖事件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735章 残忍出卖第113章 突袭敌营第581章 联窦击高第665章 偷袭井陉第614章 大军压境第44章 紫虫玉蛹第1026章 兵临城下第676章 长安立朝第410章 初为人妇第1198章 重赏之下第1114章 迁都之议第1149章 天下大战(七)第805章 危急时刻第599章 东线开局第310章 王孙联手第682章 可靠消息第596章 运筹帷幄第306章 悄离洛阳(下)第384章 嫁祸于人第436章 暗藏势力第1114章 迁都之议第302章 崔卢定姻第689章 血战柳城(一)第735章 残忍出卖第606章 背水一战(下)第86章 都督郭绚第75章 初到幽州第343章 蒙阴城堡第775章 不当之礼第761章 两将激战第366章 达成交易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373章 山寨内讧第762章 各奔东西第1063章 永兴之战(三)第1050章 唐军东征第1142章 天阁议政(下)第219章 紧急应对第925章 防御漏洞(下)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177章 转战东莱第1240章 螳臂挡车第1117章 解决之道第763章 瓦岗内讧第1028章 夺取灵州第1155章 天下大战(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