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封赏之议

秦用几乎是扑了上去,一把搂住自己心爱的战马,他将脸贴在战马脖子上,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张铉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这么多人在看着呢!别哭了。”

秦用不好意思地擦去眼泪对张铉道:“二叔,李子通也出城了,我看他们进了城外的白云寺内。”

“战马回来了,就不用管他们了。”

张铉快步来到李世民面前笑道:“公子怎么也在这里?”

李世民抱拳行礼道:“小弟刚才从城外回来,路过校场,正好欣赏了一场精彩的大战。”

张铉看了一眼旁边的李玄霸,微微笑道:“在玄霸老弟眼中,这点武艺恐怕不值一提吧!”

李玄霸很认真地说道:“你的武艺还可以,只是有点婆婆妈妈,明明三个回合可以结束,偏偏打了三十个回合,没意思!”

“玄霸,不准这么说话!”

李世民斥责他一句,又对张铉歉然道:“我这个兄弟不会说话,请将军不要见怪。”

“怎么会呢?”

张铉笑道:“玄霸老弟是在实在人,看问题很独到,我很佩服!”

张铉确实很佩服李玄霸的眼力,居然看出自己三个回合就能击败伍云召,他第一个回合就差点击败伍云召,第二个回合过渡一下,那第三个回合,伍云召就一定会败在自己戟下,这不是枪法绝伦的问题,而是伍云召的力量差自己太远。

张铉点了点头,又对李世民道:“请公子代我向令尊问好,有时间我一定去拜访他。”

“我一定转告,就不打扰各位了,告辞!”

李世民向张铉行一礼,便带着众人离去了,这时,罗士信悄悄走上前,望着李玄霸的背影对张铉道:“大哥。那个愣小子很厉害啊!”

“那当然,连宇文成都都不是他的对手,堪称天下第一猛将。”

裴行俨却不服气地哼了一声,“听说此人也是用锤。有机会我倒想向他领教一番。”

“一定会有机会!”

张铉安抚裴行俨一句,随即对众人笑道:“走吧!庆祝战马回归,我们去喝一杯,巧郎,你去把你父亲和尤二叔叫来。我们在南市大门口等他们!”

“哎!”

秦用欢喜地答应一声,翻身上马向南市奔去,他也急于想让父亲看到自己的战马。

张铉又回头对苏定方三人笑道:“苏老弟和两位贤弟一起去喝一杯吧!”

苏定方回头看了一眼两个朋友,见他们两人眼中都有期待之色,便欣然答应道:“好吧!我们就却之不恭了。”

张铉和伍云召在校场大战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洛阳,尽管大多数人的消息是伍云召因战马失蹄而败,但一些武艺高强者的圈子里却有另外一种说法,张铉是在伍云召面子,实际上早就可以击败伍云召。

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张铉在英雄会前的名声却慢慢传开了。很多人都知道他的统帅力很强,却没想到他的武艺也十分高强,这时,有人挖掘出了张铉曾在高句丽和宇文成都较量比武的事情,一时间,张铉名声大噪,成为这次英雄会将军头衔的有力争夺者,有好事者甚至预测他将进入天下英雄榜前五。

虽然张铉因和伍云召比武一事而成功造势,但另一方面,他在朝廷的封赏却迟迟没有消息。傍晚时分,裴矩应天子宣召匆匆来到御书房外,等了片刻,一名宦官从房间里走出。向裴矩笑道:“圣上在等着裴公,请进吧!”

裴矩整理一下袍服,快步走进了御书房,御书房内,相国苏威、兵部尚书卫玄正在和天子杨广说着什么,裴矩连忙上前施礼。“老臣参见陛下!”

“裴爱卿平身!”

“谢陛下!”

裴矩站直了腰,杨广对他道:“之所以把裴公请来,是有件事想征求裴公的意见。”

“老臣不敢,陛下请说!”

杨广拾起一份奏卷道:“这是监军萧怀静送来的快报,他建议朕封张铉为清河通守,裴公是否觉得合适?”

裴矩心中猛地一跳,圣上怎么问自己,难道他知道自己和张铉的关系了吗?裴矩心中有点紧张起来,这时,旁边苏威笑道:“兵部的意见是觉得张铉资历不足,他不能独当一面,想再观察两年,不知吏部态度如何?”

裴矩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吏部尚书,张铉升清河通守当然要征询吏部的意见,自己却想多了,他心中不由暗暗感激苏威的及时提醒。

裴矩便不慌不忙道:“陛下,苏相国说得对,他虽然有一点统领力,或许打仗有经验,但他资历确实不足,在军方的威望还不够,若破格提拔他当清河通守,会让很多大将不服,微臣也建议再观察几年。”

卫玄又笑道:“微臣还有个建议,不如把他调去关中,如果他能扫平关中的乱匪,说明他堪以大用,那时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提升他,陛下觉得如何?”

裴矩心中暗暗一惊,张铉可是他留下来接任裴仁基的,把他调走会打乱自己计划,他呵呵一笑。

“卫尚书关心家乡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张铉去青州不过数月,还是稍微留长一点好,否则就如同揠苗助长,他成不了大隋的梁柱,而且他还年轻,应该多给他一些挫折,让他在挫折中成熟,这也是我反对升他为虎贲郎将的缘故。”

裴矩又向杨广施一礼,“陛下,微臣建议五年内不要给他任何提升,不能让他升得太快,那只会让他生出骄慢之心。”

杨广也不赞成让张铉去关中,那只会让关陇贵族拉拢他,不过裴矩建议五年之内不给升迁,杨广也不太赞成,这不符合常理。

他不想给张铉破例升官,但也不想给他破例不升官,总而言之,他不想给张铉任何特殊待遇。

想到这,杨广缓缓道:“剿灭张金称,他已被天下人瞩目,如果立大功不赏,这让天下人怎么看朕?况且连宇文智及都能升为虎贲郎将,他立大功却无赏,这只会寒了前敌将士的心。”

三人一起施礼,“陛下圣明!”

杨广取出封赏任命奏卷,直接在上面画了朱批,递给苏威道:“兵部的方案朕不想采用,就用朕自己定的方案,拟旨吧!”

“微臣遵旨!”

杨广又问卫玄,“英雄会筹办得如何了?”

“回禀陛下,一切都在顺利进行,目前已有四千余名来自天下各郡的武者报名参加,涌现出很多俊才!”

“有乱匪愿意接受朝廷招安吗?”

这才是杨广关心的问题,如果说剿匪是一种强硬手段,那么招安就是一种柔性手段,而举办英雄会就是为了实施这种柔性手段创造条件,同时也能把天下英才聚集到朝廷身边,以免被乱贼所用。

“有!”

卫弘慌忙道:“目前关中孙华、并州敬盘陀、汉中李慕青、延安刘寿都愿意接受朝廷招安,另外,陇西白海明和东海李子通也表示考虑投降朝廷,微臣还在和其他乱贼联系,现在只是刚开始,应该还会有人陆续前来投降。”

杨广顿时有些不高兴,“这些都是小毛贼,投降不投降又有什么意义,朕是要翟让、窦建德、杜伏威、卢明月这些大贼投降,如果这些大贼不降,英雄会不办也罢。”

苏威连忙劝说杨广,“陛下,伯乐千金买马骨,始得千里马,天下乱匪所期望,无非是陛下的诚意,如果陛下能重封其一,翟让、窦建德之流便可安心,小毛贼尚得重赏,何况是他们,必然会纷纷请降,天下安泰,不费一兵一卒就剿灭乱匪,何乐而不为?”

杨广沉思片刻说:“相国说得也有道理,不过就算封赏,也要找一些有点小名气之人,否则,胡乱封赏,天下人并不懂朕的诚意。”

裴矩笑道:“刚才名单里有东海李子通,臣听杨义臣说过,此人和杜伏威是死对头,而且善待民众,不算残暴,不如就用他来当马骨。”

杨广点点头,对卫玄道:“这件事就交给兵部去做了,也不用着急,在英雄会正式举行时封赏,会更有效果。”

“微臣明白,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杨广有点疲惫了,便对三人道:“朕要回宫休息了,你们告退吧!”

三人行一礼,各自退下去了,杨广随即喝令,“摆驾回宫!”

“陛下回宫!”

.........(。)

第1167章 天下大战(二十五)第469章 武娘归心第1040章 推波助澜第949章 最后一战(下)第51章 莽汉初伏第721章 最后内讧第1065章 永兴之战(五)第597章 瓦岗夜火第389章 李渊之策第562章 煽风点火第199章 云起归来第806章 幕僚献策第1166章 天下大战(二十四)第51章 莽汉初伏第649章 众议立储第987章 太原战役(二十八)第1229章 唐宫政变(一)第905章 意外收获第553章 救援黎阳第1205章 天子接见第570章 晋祠大祭第846章 彭泽激战第518章 派出御史第731章 分而歼之第777章 草料风波第1237章 血战长武(上)第574章 元庆抉择第496章 两头压力第757章 讨价还价第692章 血战柳城(四)第802章 侥幸之心第1158章 天下大战(十六)第224章 两线激战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1229章 唐宫政变(一)第1046章 意外驾临第704章 袭击粮队第1247章 安定决战(上)第216章 身陷绝境第1149章 天下大战(七)第131章 紫阳铁戟第646章 视察魏郡第986章 太原战役(二十七)第211章 计取武城(一)第398章 苏府赴宴第1116章 五人组合第925章 防御漏洞(下)第305章 悄离洛阳(中)第672章 新年悄至第1009章 武德议事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547章 新兵训练第581章 联窦击高第161章 临行前夕第1211章 谁是刺客(中)第111章 乌骨之城第56章 危机到来第668章 致致当家第534章 满城风雨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777章 草料风波第1192章 关中危机(四)第171章 强渡胶水(上)第771章 突袭河东(下)第386章 陈留刺客第254章 特殊信物第597章 瓦岗夜火第761章 两将激战第214章 计取武城(四)第736章 王妃烦恼第645章 无功而返第35章 小事变大第1243章 走投无路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750章 瓦岗西撤第1021章 横山之困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271章 送礼风波第756章 创造底牌第734章 凯旋西归第180章 外围奇兵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1213章 废储之争(一)第637章 夜袭先锋第1018章 围城打援(下)第126章 借刀杀人第833章 困兽之斗第633章 前狼后虎第656章 不战而退第917章 帐篷酒馆第1143章 天下大战(一)第735章 残忍出卖第606章 背水一战(下)第554章 仓促应战(上)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642章 内乱初生第537章 谈判之外第544章 黄氏决策第1241章 突破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