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围城打援(下)

“发生了什么事?”孙志安奔上前高声问道。

“四叔,临沂县出事了!”

孙英催马奔上前气喘吁吁道:“孟让在临沂造反,临沂县形势危急,三叔让你立刻回去,他要率军赶回临沂,费县现在是一座空城了。”

孙志安大惊失色,急问道:“临沂县怎么回事?”

孙英取出一封信递给他,“这是三叔的急信!”

孙志安打开信匆匆看了一遍,是孟让在临沂造反,临沂城内已乱成一团,形势万分危急,大哥孙宣雅在信上说他已率军赶回去了,费县空虚,孙宣雅唯恐费县被偷袭,让他放弃攻打蒙阴堡立刻回防。

孙英又将一支调兵金令箭递给他,孙志安心中乱成一团,他的妻儿都在临沂县,临沂县若出事,他家人该怎么办?

孙志安又回头看了看坚固高耸的蒙阴堡,他已损失了近两千人,城堡依旧巍然挺立,留一部分兵力攻打城堡也于事无补。

孙志安心急如焚,想想也只能暂时放弃攻打城堡,他高声喝令道:“队伍集结,撤回费县!”

贼军士兵们听说不再攻打蒙阴堡,都纷纷松了口气,开始从四面八方集结,半个时辰后,孙志安率领大军急急向费县赶去。

从蒙阴堡到费县大约相距八十里,以平原和低缓的丘陵为主,森林遍布,河流纵横,其间分布着大片大片的麦田,眼看麦子即将成熟,金黄色的麦浪随风起伏。

八十里路程对于孙宣雅的军队而言需要走一天一夜,黄昏时分,队伍来到一片丘陵地带,这里的丘陵很小,大多呈不规则的圆形,上面覆盖在茂密的树林,丘陵间山谷纵横,道路四通八达。

眼看天色将晚。疲惫不堪的士兵们都眼巴巴等着孙志安下令停止行军,就地休息,但孙志安此时恨不得插翅飞回费县,没有一点停下休息的念头。

大将刘猛飞马奔上前,低声道:“弟兄们都很疲惫了,要不要休息一下。”

孙志安阴沉着脸道:“又不是去打仗,回城再休息。给我加快速度,天亮时必须到县城。”

刘猛万般无奈。看样子,主将是要连夜行军了,他只得将命令传达下去。

士兵们听说要连夜行军,一个个顿时叫苦不迭,怨声载道,只得强打精神行军,大约又走了一个时辰,军队来到一条小溪前,此时天色已经黑尽了。士兵们又累又饿,很多人路都快走不动。

士兵们见前面有小溪,立刻争先恐后地冲了上去,队伍顿时乱成一团,孙志安勃然大怒,挥鞭猛抽士兵,“统统回去!”

就在这时。一支狼牙箭从密林中嗖地射出,正中孙志安的后颈,孙志安一声闷哼,捂着脖子摔下马去。

士兵们没有发现主帅的异常,但孙志安的亲兵却发现了,他们不顾一切冲了上来。见一支箭矢射穿了主将的脖子,顿时惊恐得大喊起来,“有敌情——”

话音未落,两边密林内火光四起,‘咚!咚!咚!’鼓声大作,两支军队从左右杀出来,左边大将身如巨灵神。手执大铁枪,正是尉迟恭,右边大将马上挂着一根马槊,手执一张射雕弓,却是裴行俨,刚才正是他一箭将孙志安射下马。

四千隋军喊杀声震天,一起向乱成的一团贼兵杀来,贼兵吓得魂飞魄散,争先恐惧向北奔逃,他们互相推攘,无数人被挤倒在地,被乱军践踏,惨叫声、哭喊声响成一片。

主将孙志安受了重伤,生死不明,这一战贼军被隋军伏击,混乱中兵败如山倒,被杀者的尸体堆满了山谷,鲜血染红了草地。

这时,隋军主将张铉率领两千从后面杀来,截断了贼兵逃跑退路,贼兵们走投无路,纷纷跪地举刀投降,投降者不计其数。

一个时辰后,战斗渐渐停止,负隅顽抗的数百人被屠杀殆尽,一队队投降士兵上缴兵器,脱去了盔甲,举着手被隋军士兵押解去山谷内等候处置。

这时,一名士兵奔跑上前对张铉低语几句,张铉快步来到一具被战旗包裹的尸体前,士兵打开旗布,一具被射死的尸体出现在众人眼前,正是敌军主帅孙志安,他被射中咽喉,不久就断了气。

“把他就地埋葬了。”张铉对左右士兵道。

陈旭在一旁低声提醒,“将军,他的首级或许可以给朝廷请功。”

“不用了,抓到孙宣雅,其他人都不重要,给他留个全尸吧!”

张铉快步向山谷走去,这时,尉迟恭上前禀报道:“已经清点结束,逃掉者只有三百余人,杀死一千六百人,其余六千人全部被俘虏。”

张铉点点头,“让兄弟们打扫战场,再抓紧时间休息,天亮后返回费县!”

次日天刚亮,隋军便押解着六千余战俘浩浩荡荡返回费县。

歂臾县,王薄一大早就被亲兵叫醒了,守城士兵给他传来喜讯,隋军昨晚已全部撤退了,这个消息令王薄喜出望外,立刻赶到城墙之上。

东城城头,王薄远远眺望着数里外的隋军大营,隋军所有的营帐和旗帜都不见了,哨塔上似乎也空无一人,这就是已经撤军的状态,这说明孙宣雅在东线采取了行动,袭击蒙阴堡或者东安县,隋军被迫撤退了。

这时,一队探子从隋军扎营处奔来,在城下大喊道:“大王,有点蹊跷!”

“怎么回事?”

“隋军似乎没有驻军的迹象。”

王薄一愣,这是怎么回事?

他立刻喝令开城门,自己亲自率一队士兵向三里外隋军扎营处奔去,三里外的空地上,隋军没有筑营墙,直接在空地上扎下大帐。

王薄也发现了蹊跷,大营四周没有看见埋锅做饭的迹象,也没有士兵过夜的痕迹,连脚印也没有多少,就仿佛扎了几百顶空帐。

王薄心中有点困惑了,难道隋军来攻打自己只是虚晃一枪,露了个面就走,这几天自己一直面临一堆空账?

如果真是这样,隋军又是什么用意呢?

王薄心中有种不妙的感觉,孙宣雅那边恐怕要凶多吉少了。

就在张铉用计剿灭琅琊郡乱匪的同时,王世充也已从江都返回了清河郡,尽管天子杨广威胁他,不准他再次抢掠青州,但王世充却并没有把天子的威胁放在心上,他就像一头饥饿的豹子首领,需要大量血肉来养活他的两万部下,这才是对王世充最重要,也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但踌躇满志的王世充怎么也想不到,他刚回到清河郡便遭遇到迎头一棒,他费尽心力收集的数百船只被张铉军队袭击,大船被抢走,小船被付之一炬。

这个消息让王世充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眼中怒火烧炽,王仁则更是心惊胆战,他从未见过叔父这样愤怒,他跪在地上深深低下头,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王世充收集船只并不仅仅是为了抢掠青州,他本来也想率军沿着永济渠北上或者南下,船只就是他最好的运输粮食物资的工具,现在却张铉一把火给烧毁了,使他的计划全部破灭。

尽管王世充恨不得将张铉千刀万剐,但他现在没有渡黄河的船只,对张铉也束手无策,只有将这份仇恨深埋于心,迟早有一天,他会和张铉算算总帐。

半晌,王世充嘶哑着声音问道:“永济渠上还有船只往来吗?”

“回禀叔父,侄儿一直在关注此事,这段时间,永济渠除了官船外,没有一条私船。”

王仁则小心翼翼回答叔父的问话,他心里也明白,前两月他们强掳民间船只,吓坏了民船,现在不敢再有船只过境清河郡。

王世充重重哼了一声,“清河郡没有,不等于别的郡没有,传我的命令,各军向清河县集结,准备去襄国郡和武安郡剿匪。”

王仁则一下愣住了,窦建德和高士达都在北面和东面,叔父却去相反的南面和西面剿匪,这又是为什么?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王仁则不理解王世充的良苦用心,如果暂时无法去青州掠夺,那他们只能打河北的主意。

虽然兔子不吃窝边草,但他王世充并不是兔子,他是食肉的豹子。(。)

第644章 再提条件第346章 局势威迫第575章 形势使然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416章 何处破局第1188章 天下大战(四十六)第985章 太原战役(二十六)第248章 校场比武(上)第439章 刘氏盛公第1016章 出兵雕阴第555章 仓促应战(中)第1071章 艰难决定第656章 不战而退第702章 柳城再战第12章 当面挑战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658章 意外胜利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1157章 天下大战(十五)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1125章 于筠事件(下)第591章 午餐要钱第36章 用之信之第244章 追踪线索第501章 郭绚出兵第240章 夜访裴矩第568章 风雨俱到第1120章 国号共决(上)第869章 新科进士第534章 满城风雨第107章 进军辽东第1166章 天下大战(二十四)第954章 紧急议事第1052章 局势纷乱第244章 追踪线索第303章 阿圆送信第1172章 天下大战(三十)第627章 心有忧虑第664章 利益交换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1034章 张铉做媒第1236章 奔袭险关第866章 视察科举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168章 离而间之第1114章 迁都之议第883章 资政议事第198章 一言扩思第496章 两头压力第809章 阴魂不散第119章 解救战俘第582章 营救人质第784章 谁毁协议第56章 危机到来第764章 雄信归隋第37章 须陀送礼第793章 兵临城下第633章 前狼后虎第591章 午餐要钱第1062章 永兴之战(二)第223章 保卫临淄第21章 三家猎杨第1017章 围城打援(上)第687章 围魏救赵第385章 王屋猛将第462章 横洋之舟(中)第227章 尔虞我诈第405章 婚期将至第596章 运筹帷幄第418章 将计就计第48章 太原留守第1234章 神通抉择第1098章 计取武关第368章 火拼贼王(上)第833章 困兽之斗第1189章 关中危机(一)第1077章 最后通牒第424章 东海造反第4章 初入洛阳第273章 意见不合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324章 东安势急第1098章 计取武关第764章 雄信归隋第849章 武德廷议第977章 太原战役(十八)第79章 冶铁名匠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583章 内部分歧第487章 重返北海第591章 午餐要钱第531章 白狼之战(下)第613章 何去何从第1214章 废储之争(二)第759章 涣水截杀第364章 匡城激战第330章 待价而沽第778章 县丞示警第135章 初战贼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