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

天下勤王令由鹰信送到洛阳,又从洛阳向天下各地发送八百里加急檄文,要求各地通守和太守赶赴雁门郡救驾。

天下勤王令如一块巨石掉入了平静的水井,一时激起各地的惊涛骇浪,各地军队暂时停止剿匪,准备赶赴雁门救驾,但更多却是各郡以救驾为借口趁机募兵,天下纷乱的苗头开始悄然涌现。

尽管各地军队厉兵秣马,救驾的态度坚决,但最先采取行动的却只有三支军队。

上谷郡易县,一支两万人的隋军正在蒲阴陉前出征誓师,他们每个人的头盔上缠着白布,上写‘必死’二字,还准备一面高达三丈的大旗,旗幡上写着‘救君如父’四个大字,每个人慷慨激昂,仿佛准备以身殉国。

这支军队自然就是王世充的淮南军,由于在清河郡入侵齐郡惹出事端,王世充被调到上谷郡剿匪,一年过去了,他只剿灭了几支小规模的乱匪,至于魏刀儿、王拔须、卢明月等悍匪他压根就没有接触,他不想把军队消耗在这种对自己毫无意义的剿匪之中。

但王世充有一种常人难及的能力,那就是善于把握机会,当去年天子北巡并州,准备与突厥可汗会盟的消息传来时,王世充便感觉到了这次会盟的危险,他派人长驻太原打探消息,当天子勤王令发出,王世充便即刻起身了,他要抓住这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王世充虽然兵力不多,却占了地利优势,他所在的上谷郡有一条穿过太行山前往雁门郡的谷道,也就是涞水河谷,从易县出发,走蒲阴陉到达飞狐县,再从飞狐县走飞狐陉便可到达雁门郡的灵丘县,全程约三百余里,虽然道路艰险,却能行走骑兵。自古便是北方铁骑杀入幽州的一条途径。

“启禀将军,队伍已集结完毕!”一名将领催马上前,向站在土丘上的王世充禀报道。

王世充眼睛眯了起来,战剑一挥。厉声喝道:“出发!”

两万大军开始列队离开原野,向数里外的一条山谷浩浩荡荡而去。

受勤王令影响最快最直接的却是太原,此时李渊已经拥有了军权,从之前太原留守虚职,到今天拥有一万军队的河东讨捕使实职。李渊急需用实际行动来表现他对大隋帝国的忠诚。

云定兴在进攻楼烦关损失惨重,伤亡一万余军队,不得不退回太原整顿,他实际上就是希望李渊能募军加入他的队伍,和他一起北上救援天子。

就在天子勤王令刚刚传到太原,李渊便开始在太原郡大举招募士兵,一时应募者踊跃,短短两天便募集了一万军队,在进行简单的编队后,李渊便亲率一万军队作为后军。跟随云定兴向娄烦关进发。

在李渊的大旗之下,年轻的李世民身穿明光铠,头戴血鹰盔,胯下一片雪龙马,手执一杆五十斤重的马槊,今年李世民已经十八岁了,当长兄李建成长年在外,李世民便渐渐成了李家的顶梁柱,成为他父亲李渊的左膀右臂。

他低声对父亲道:“父亲,我们这次招募的一万军队没有经过严格训练。还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战场会一战即溃,不能听从云将军的安排去前军,我们一定要坚持为后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队完整。”

李渊点点头,“吾儿说得有道理,我只是担心一直为后军会引人非议。”

旁边长史裴寂笑道:“李公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们是去勤王,关键是态度问题,只要我们态度诚恳。积极勤王,就算没有和突厥军一战,天子还是会赞赏李公的忠心,至于和突厥军会战,天下有这么多军队前来勤王会战,也不缺李公这一军。”

李世民笑道:“裴世叔说得有道理,不过样子还得装一装。”

李世民又对父亲李渊道:“父亲,孩儿愿率一支斥候为先锋北上,打父亲的旗号,这样父亲就算为后军也不会被人非议了。”

裴寂赞赏道:“公子此计极妙,只要前方有李公之军,又是公子亲自率领,确实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

李渊略略沉思片刻,终于同意了儿子的请求,点点头,“二郎自己小心!”

“孩儿明白,请父亲放心!”

李世民纵马向北奔去,只听他大喊道:“斥候军跟我来!”他带着一队三百人的骑兵斥候向北方疾奔而去。

裴寂望着李世民的背影笑道:“二公子果断敢为、智勇双全,却又如此年轻,将来必成大器!”

李渊淡淡道:“他还不行,和大郎相比他还差得太远,就算是天纵奇才,但若缺乏逆境磨练,依然难成大事。”

.。

经过十万隋军连续十天的强攻,楼烦关终于摇摇欲坠,守关的突厥军队已经坚持不住,但此时隋军已付出近三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连大将军薛世雄也被一块滚石砸中,身负重伤,薛世雄军队被迫撤到楼烦关二十里外,改由云定兴前来继续攻城。

这天上午,李世民率三百斥候来到楼烦关下,在刺眼的阳光下,他搭手帘细看关隘,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关隘上竟然没有看见一个突厥士兵。

“或许突厥人躲在城墙背后吧!”一名斥候在旁边道。

李世民摇摇头,又指着最左面的哨塔道:“连哨塔上都没有人,这不奇怪吗?”

“公子,我带弟兄去看看!”

斥候校尉一挥手,“第一队跟我走!”

十几名骑兵斥候跟随着校尉向城墙下疾奔而去,李世民目光严峻,注视着城头上的每一个细节,隋军已经奔至城门下,城头上依然静悄悄的,没有一个突厥士兵现身。

李世民回头喊道:“所有弟兄都跟我上去!‘

他催马向关隘奔去,后面三百名骑兵紧紧跟随着他,不多时,他们将楼烦关的城门撞开,挥刀杀了进去,果然没有被李世民猜错,楼烦关内空空荡荡,已经成为一座空关,一个突厥士兵也没有,三百名隋军士兵冲上城头欢呼起来。

一刻钟后,大将军云定兴率领大军杀来,听说突厥人已撤离楼烦关,云定兴喜出外望,他暗暗庆幸薛世雄没有先杀进关,现在不管怎么说,是他云定兴夺下的楼烦关,在天子面前他就占据了主动。

云定兴催马进了楼烦关,李世民连忙上前见礼,“参见大将军!”

云定兴笑着拍拍他肩膀,“李公子果然是福将,夺取楼烦关,立下大功,从现在开始,我正式封你为校尉!”

“多谢大将军提携,但卑职有一言,希望大将军斟酌!”

“你说!”

“卑职觉得突厥军放弃楼烦关其实是一个陷阱,他们必然已布下大军在前方等候,就等我们进入陷阱,被他们围杀,请大将军三思。”

云定兴眉头皱成一团,他当然知道李世民说得有道理,但如果拥兵不前,不去雁门救驾,那他的罪就不轻了,可如果去救驾,落入突厥人的陷阱,也同样难逃一劫,他发现自己竟处在两难的境地。

李世民笑道:“其实云大将军也可以引而不发,将突厥大军牵制在马邑郡,突厥军少,可全力出击,突厥军众,可退而守关不战,主动权掌握在大将军手中,这样便可减轻雁门县的压力,其实就是一种解围了。”

云定兴大为惊讶,这个李世民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思路竟然这么清晰,目光比常人更加深远,估计突厥军队都没有想到他们反而被牵制在马邑郡,他捋须欣然道:“贤侄说得有理,我们就这样决定了!”

李世民又抱拳请令道:“这个策略的关键是要掌握突厥军的兵力情况,我们必须加强情报,卑职愿率斥候军北上探查。”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快步奔来躬身禀报:“启禀大将军,张铉先锋已到!”(。)

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859章 正反两面第33章 谁是真凶第753章 坑王咬金(上)第1187章 天下大战(四十五)第779章 骁将罗成第311章 内部情报第1091章 关键人物第770章 突袭河东(上)第132章 妙计解忧第1246章 再度政变(下)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369章 火拼贼王(下)第290章 英雄大会(六)第929章 发现敌踪第234章 共同敌人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362章 围城打援(上)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179章 攻营夜战(下)第895章 奇袭并北(四)第703章 试探进攻第836章 会稽城下第321章 王薄心机第1138章 紧急求和(上)第249章 校场比武(下)第80章 山路偶遇第820章 胆识过人第1231章 唐宫政变(三)第250章 封赏之议第740章 施压江都第1077章 最后通牒第437章 威胁逼问第118章 迂回作战第521章 裂痕始现第1236章 奔袭险关第947章 可汗抉择第543章 新募之军第280章 科举放榜第636章 阴差阳错第975章 太原战役(十六)第7章 武之诱惑第944章 第三防御(中)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869章 新科进士第834章 大军杀至第355章 各有胜负第12章 当面挑战第867章 资政议策第820章 胆识过人第132章 妙计解忧第1163章 天下大战(二十一)第678章 水军主将第1051章 意外情报第1139章 紧急求和(下)第939章 激战长城(下)第245章 福来客栈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197章 渤海之谋第308章 巡视高密第917章 帐篷酒馆第757章 讨价还价第110章 牛刀小试(下)第284章 尤通抉择第222章 兵不厌诈第362章 围城打援(上)第176章 深夜来客第919章 微服私访(上)第339章 出兵条件第140章 重返洛阳第832章 秘密地第1125章 于筠事件(下)第839章 防不胜防第586章 引军入瓮第1120章 国号共决(上)第962章 太原战役(三)第465章 卢清夜审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330章 待价而沽第881章 相落谁家第232章 东征失败第557章 太行悍匪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787章 火筏攻击第1026章 兵临城下第164章 山东首战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1071章 艰难决定第391章 杨庆出兵第360章 兵不厌诈第37章 须陀送礼第1229章 唐宫政变(一)第1081章 襄阳阻击(中)第542章 积极备战第718章 游行风波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152章 三个条件第380章 龙舟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