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救援黎阳

清河郡黄河码头,四万隋军驻扎在码头北侧的旷野里,驻扎整齐的大帐一座接着一座,一望无际,从北海郡调来的数百艘战船停泊在黄河内,桅杆如林,十分壮观,但九艘横洋舟却不在其中,它们暂时留在了北海郡。

此时已是二月中旬,黄河已经完全解冻,河面上刮着东南风,非常有利于船队逆水西进,粮草和物资都已准备就绪,就等张铉一声令下,大军将拔营出发。

但张铉还在耐心等待,他在等待斥候的消息,毕竟出兵黎阳仓是天下人瞩目的大事,他必须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这是张铉的一个人生体验,任何事情都会出现机会,关键就看自己能否抓住一瞬而过的机会,但当机会还没有到来时,他就得学会耐心等待,或者,也可以主动创造机会。

清晨,黄河岸边,张铉站在一座山丘上注视着波澜平静的黄河,虽然隋朝的黄河水量要比后世大得多,也没有后世那么浑浊,但因为中原地区发生了严重旱灾,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黄河的流水量。

黄河水量明显减少,现在应该是春汛之时,但两岸却露出大片河床,不过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流量比往年少了一半,但还是勉强能行驶两千石以上的战船。

望着干涸的大片河床,张铉叹口气对房玄龄道:“看来今年的旱情非常严重,中原地区将发生巨变,青州将是灾民们的向往之地,我们必须要充分做好迎接难民潮的准备。”

“大帅放心吧!有韦长史亲自坐镇齐郡,数百名官员协助,以及上万士兵出力,应该问题不大。”

“救灾地点及物资准备充分了吗?”张铉回头问裴弘。

裴弘是青州军的仓曹参军,他之前一直在协助韦云起准备应对灾民的各种物资,具体负责各种救灾物资的运输以拨付。

裴弘连忙道:“启禀大帅,这次救助灾民将在济北郡的范县和寿张县。鲁郡的任城县和平陆县以及东平郡的须昌县、宿城县等六个县建立七十二个救灾点,已调动了二十万石粮食和十万匹布帛,另外我们还准备了两万顶大帐,在短时间内可以救助百万灾民。如果灾民再继续增加,我们再追加调运二十万石粮食和两万顶帐篷。”

张铉默默点头,灾民一定会尽力救助,但他也感到肩上巨大的压力,他们虽然东拼西凑有了七十万石粮食的库存。但百万灾民一个月最低就要消耗十万石粮食,面对庞大的难民潮,七十万石粮食却又显得并不多,只有黎阳仓的粮食才能缓解一点压力,这次他夺取黎阳仓势在必得。

这时,十几名巡哨骑兵疾奔而至,为首骑兵在马上躬身道:“启禀大帅,黎阳仓王将军有急信送到!”

张铉大喜,机会果然来了,他连忙道:“速带信使来见我!”

一名信使被带上来。向张铉行一礼,“参见招讨使将军!”

“黎阳仓情况如何?”张铉关切地问道。

“启禀将军,卢明月的军队开始运土填护城河,形势危急,王将军恳请张将军救援黎阳仓!”

说完,信使将一封信呈给了张铉,张铉看完了王辩的求救信,又将信转给众人一观,他对信使道:“我既为河北招讨使,救援黎阳仓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立刻起兵,最迟三天后抵达黎阳仓。”

张铉随即令道:“传令大军收拾营帐,准备出发!“

他又对一名亲兵道:“速去召尉迟将军和水军周猛将军来见我!”

尉迟恭在高唐县,需要至少半个时辰才能赶到。刚刚被提升为水军雄武郎将的周猛快步来到张铉身边,他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大帅!”

“周将军请起!”

张铉令他起身,对他嘱咐道:“这次我率军西征,最不放心的便是青州六郡,我已在济北郡和鲁郡各驻扎了一万军队。应该能抵挡瓦岗军的偷袭,但河北窦建德和高士达我就只能依靠黄河天险来阻挡,你的水军将肩负重任,从今天开始黄河施行禁航令,严禁任何船只出现,你听从尉迟将军的指挥,我对你只有一条命令,任何南下的可疑船只,给我直接撞沉!”

“卑职遵令!”

这时,尉迟恭也匆匆赶来,他正好在前来黄河岸边的途中遇到张铉亲兵,这次尉迟恭不随军出征,他率一万军镇守高唐县,严防高士达和窦建德的军队南下。

尉迟恭向张铉行一礼,张铉拍了拍他肩膀,语重心长对他道:“我刚才已经给周猛将军说了,他的水军将全力配合你,一旦窦建德或者高士达出现异动,就立刻乘船南撤,不可轻敌,不可侥幸,不可贻误,清河郡的一万军队绝不能被对方围歼,你记住了吗?”

“大帅的嘱咐俺铭记于心。”

张铉又缓缓道:“北海郡我就托付给你了!”

“俺明白!”

一个时辰后,三百艘满载着粮食物资的大船开始离开黄河岸边,张开船帆向西驶去,张铉则率领四万大军轻兵简行,浩浩荡荡杀向黎阳仓。

.......

黎阳仓的填河行动仍然在如火如荼进行,短短五天时间,卢明月的军队便已经填河两百丈,泥土已堆积到距离城墙约三丈之处,为了防止城头滚木礌石的伤害,贼军士兵便没有继续推进,后面垫上木板便可以攻城。

即便如此,卢明月的军队也付出了上千人伤亡的代价。

黎阳仓的反击手段主要是弓箭和床弩,但收效不大,主要是参加填河的士兵,每人都背负了一面大盾,有效防御弓箭的射击,但盾牌却挡不住重弩的洞穿,绝大部分士兵都死在重弩之下。

护城河岸边,近万名士兵正将一筐筐泥土倾倒进河水中,激起滚滚浊浪,在远处,数万名士兵正源源不断用独轮鹿车将泥土运来河边,人流穿梭不停,俨如蚂蚁搬家一般,十分壮观。

城头上士兵箭如疾雨般射向岸边倾土的贼军士兵,尽管大部分箭矢都没有发挥作用,但还是有少数箭矢射中了搬土的士兵,不断有士兵中箭落入护城河中。

卢明月骑在战马上注视着士兵的填河进度,填河已完成两百丈,已经基本上可以攻城了,虽然卢明月是希望填到四百丈,但经验告诉他夜长则梦多,时间拖得越长,越会有各种不利的情况发生。

他当即下令道:“军队撤回,停止填河!”

军令下达,咚-咚-咚!的战鼓声敲响,填河士兵立刻如潮水般退下,很快,护城河变得冷冷清清,堆放着无数的独轮车和横七竖八的尸体。

城上的士兵也停止了射击,王辩目光严峻地注视着已经填好的大片河道,原本宽二十丈的河道变成了也变成了狭窄的细流,足足有一里多长,这样一来,护城河的强大防御作用已经失去了,他们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将军!”

一名偏将在旁边道:“从时间上算,青州军队应该已经出兵了。”

“我也希望如此,但不能将希望寄托他们身上。”

王辩话音刚落,一名士兵快步跑来禀报道:“启禀将军,我们去青州的信使回来了。”

王辩大喜,急问道:“人在哪里

“启禀将军,人在南城!”

不等士兵前去带人,王辩便匆匆向南城赶去。

南城外有一条专门的短运河和护城河以及城内的漕河相连,另一端则联通永济渠,最后通往黄河,一艘快船从运河驶来,停泊在南城门外的护城河旁,船上的信使已经进了城。

信使和张铉派来的人刚走上城墙,便迎面遇到了王辩,王辩早已急不可耐,一把抓住信使的胳膊急问道:“张将军发兵没有?”

“启禀将军,张将军已经发兵,目前已杀到武阳郡檀渊县,距离我们已不到六十里。”

这时张铉派来的手下单膝跪下一行礼,“卑职参见王将军!”

王辩心中大喜,满脸笑容扶起张铉手下,“辛苦了,不知道张将军可有什么消息给我?”

军士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王辩,王辩连忙打开信,匆匆看了一遍,顿时一块大石落地,张铉已出兵四万,目前正驻兵在檀渊县,随即可以杀到黎阳仓,信中张铉希望他们务必守住黎阳仓。

军士又道:“我们是水陆并进,目前在檀渊县遭遇到了一支贼军,暂时没有激战,我家大帅请王将军稍等两天,一定会尽快来援。”(。)

第541章 城门琐事第1173章 天下大战(三十一)第319章 占据上风第77章 神枪公子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1139章 紧急求和(下)第635章 强行突破第18章 擒贼擒王第150章 赢得主动第316章 两线出击第163章 将计就计第498章 先礼后兵第506章 渤海之军第23章 真假之辨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1011章 齐王密诏第1161章 天下大战(十九)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1002章 渡黄之战(上)第550章 调兵遣将第947章 可汗抉择第693章 血战柳城(五)第436章 暗藏势力第1082章 襄阳阻击(下)第938章 激战长城(上)第707章 挑拨离间第788章 再开谈判第747章 反戈一击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824章 政治交换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606章 背水一战(下)第1243章 走投无路第125章 高丽投降第234章 共同敌人第268章 互不信任第133章 贼踪匪影第1031章 八面来风第591章 午餐要钱第737章 旁观者清第562章 煽风点火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129章 都督拉拢第407章 卢清进宫第561章 围困新乡第744章 威压江南第921章 意外发现第378章 候补之殇第416章 何处破局第590章 甘为鹰犬第1184章 天下大战(四十二)第729章 水营旱寨第908章 隋使裴矩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1129章 三郡换一第1127章 矛盾激化(下)第319章 占据上风第30章 庆功酒宴第554章 仓促应战(上)第104章 恰逢其时第964章 太原战役(五)第1114章 迁都之议第464章 远方娇娘第202章 考察河滩第1223章 暗度陈仓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1005章 诛心之战(上)第1206章 谈判得失第205章 最后人情第719章 科举放榜第670章 假手于人第441章 窦氏危机第184章 利益攸关第398章 苏府赴宴第229章 计中之计第876章 当廷对质(中)第883章 资政议事第369章 火拼贼王(下)第70章 意外收获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732章 最后内讧第190章 小饵钓鱼第911章 不欢而散第520章 年轻气盛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1187章 天下大战(四十五)第431章 三岁鼠郎第225章 血战武城(上)第199章 云起归来第1146章 天下大战(四)第664章 利益交换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641章 条件苛刻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205章 最后人情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300章 英雄大会(十六)第883章 资政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