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兵不厌诈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只见每头牛的眼睛血红,屁股上插着刀,血流如注,尾巴上拴着树枝,激起滚滚尘土,两只犄角上也绑着尖刀,它们没有目标,本能地向火光明亮处奔来。

这时数十头牛发现了裴仁基,一起向裴仁基和他的亲兵冲来,吓得裴仁基掉头便逃,他的亲兵慢了一步,十几名亲兵被尖刀刺穿身体,惨叫倒地。

其余亲兵拼命奔逃,虽然追逐他们的牛群并不是骑兵,但它们一样令士兵们恐惧万分。

当数千败军逃过一片树林时,树林内忽然火光四起,魏文通率千余士兵从树林内杀了出来。

……….

天渐渐亮了,一群群战俘被押解着从另一座用小船搭成的浮桥上向对岸走去,在不远处,用木筏搭成的浮桥已经被大火烧毁,只剩下一片漆黑的残骸,横七竖八地漂浮在水面上。

虽然成为战俘,但大部分唐军士兵并不沮丧,很多人眼中还充满喜悦和希望。

裴仁基士兵大部分都是青州人,他们成为战俘,就意味着自己很快就能回家了。

魏文通却很得意,这一战他仅阵亡十三人,伤二十人,便彻底击败了裴仁基五千先锋军,俘虏两千余人,缴获大量兵甲武器,这也是他从军以来打得最痛快的一战。

魏文通当然知道,这场胜利并非因战,而在于谋。正是杜如晦的牛阵奇袭才使他们能以少胜多,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胜利。

这时,魏文通看见了穿着一身青色儒袍的杜如晦。他连忙催马迎了上去,拱手诚恳地说道:“多亏先生奇谋。魏文通才能立此大功,请先生受我一礼。”

说完,他深深向杜如晦行了一礼,杜如晦笑道:“我也是有要紧事来找将军,说不定还有一场功劳。”

魏文通一怔。“先生有什么要紧事?”

杜如晦回头一挥手,“带上来!”

只见几名士兵将一名渔民模样的男子推了上来,这名男子脸色惨白,跪在地上低头不语。

杜如晦笑道:“昨天晚上。小河中巡哨斥候发现居然还有人在河中打鱼,便上前盘问,他将一只皮袋扔进河中,被士兵们捞起来,里面竟然有军符、军令和一支令箭,原来此人是李建成派去给运粮船送信的使者。”

说完,杜如晦将军符、令箭和军令一起交给魏文通,魏文通打开军令看了看,原来是去提醒送粮船队避开武陟县,小心武陟县的军队。不过此人居然装扮为渔民,也该他出事。

魏文通笑道:“先生打算怎么办?”

杜如晦有些得意洋洋道:“我从小就善于模仿别人的笔迹,算是一个本事。但自从被长辈斥责为旁门左道后,我再也没敢用过,或许今天我可以施展一番这个本事。”

魏文通眼睛一亮,“先生是想让运粮队停泊在武陟县吗?”

杜如晦摇了摇头,“停在武陟县当然好,但我估计时间上来不及了,只能用另一种办法。”

“此人会说实话吗?”

杜如晦看了一眼地上跪着的送信人,淡淡道:“我有办法让他该说尽说。”

……….

李建成担忧运粮船并非没有原因,他从河东郡出发时。运粮船队也同时从河东郡进入黄河,虽然船队没有他的行军速度快。但因为他们在长平郡遭遇了宋金刚的军队而耽误了整整五天,从时间上算。他的军队进入河内郡后,运粮船也应该差不多进入河内郡了。

黄河上,一支由两百余艘中型货船组成的船队正快速驶向数十里外的永济渠入口,船队运载了四万石粮食,将给李建成军队提供两个月的军粮供给,对李建成军队东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它是李建成军队东进的保证。

船队由两千军队押送,每艘货船上有十名士兵,主要是防止黄河上的水贼窥视,其实水贼倒不可怕,真正让船队担心的是,再向东走百里,就进入了瓦岗军的地盘,那时船队就危险了,所以船队无论如何要进入永济渠,才能避开瓦岗军水军巡哨队。

押运军队的主将叫做殷长志,是唐军大将殷开山之弟,官任雄武郎将,他为人十分谨慎,李建成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才让他负责押运粮草。

此时正是上午,河面上有点雾气,使前方视野不太清晰,殷长志站在船头,正全神贯注地向北岸眺望,北岸是起伏的山峦,森林茂密,他曾走过几次永济渠,还有一点印象,在过了莫女峰后,再行十里就将抵达永济渠河口了。

莫女峰已经过了,船队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船队顺水而行,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指着前方喊道:“将军,有一艘小船!”

殷长志也看见了,一艘小船在他们前方若隐若现,船上有人挥舞红旗,那是让他们停船的信号。

片刻,小船靠近了粮船,船上竟然是两名唐军士兵,其中一人大声问道:“可是殷将军的船队?”

“我是殷长志,你们是何人?”殷长志疑惑地看了他们一眼。

“我们是大公子的信使,特来给殷将军传令!”

殷长志打量两人一下,又问道:“可有口令?”

“有!口令是龙过太行。”

这是殷长志和李建成约定好的口令,只有李建成派来的人才可能知道,殷长志脸色和缓了很多,对左右令道:“让他们上船!”

片刻,两名军士上了船,取出军符、令箭和用石蜡封好军令,一起递给了殷长志。

殷长志为人十分谨慎,虽然口令正确,但他还是核对了军符和令箭,重要的调兵讲究符令合一,光有令箭还不行,还必须军符契合,也就是李建成的一半军符和殷长志的一半军符正和吻合,这样军令才能有效,像李建成甚至还特地设了口令。

当然,如果送信人被抓住,那么一切都没有意义了,所以尽管李建成考虑得再周密,也还是有漏洞存在,除非像后世一样有专线电话或者密码电报之类。

殷长志核对了军符和令箭,这才打开军令,军令是李建成亲笔,竟然是让他立刻退回河东郡等候命令。

殷长志愣住了,这是为什么,眼看要抵达永济渠入口了,却居然让自己返回,这一来一去,至少要二十天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他沉吟一下问道:“大公子现在在哪里?”

“回禀殷将军,大公子现在还在长平郡。”

殷长志顿时吃了一惊,连忙问道:“为什么现在还在长平郡?”

“我们在长平郡遭遇了宋金刚的三万军队,两军激战至今,虽然对方战力不强,但却很缠人,屡战不退,又不肯正面作战,所以大军一直无法南下太行。”

殷长志顿时明白了,他早就知道宋金刚的军队从河北转移到上党和长平一带,他还特地提醒大公子当心这支贼军,看来大公子低估了宋金刚,结果遇到了大麻烦,计划得改变了。

殷长志沉思片刻,既然大公子还没有到河内郡,那他们也不能进去送死,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撤退回河东,要么在永济渠河口一带待命,可殷长志想到了瓦岗水军巡哨,他便打消了在河口待命的想法,还是应该遵守大公子的军令才是正确的决定。

他当即令道:“传令所有船只掉头,返回河东郡!”

李建成绝不愿意看到的一幕终于发生了,即将抵达永济渠河口的运粮船队开始掉头返回数百里外的河东城,此时他们距离李建成大军只剩下不足二十里的路程,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往往就在最后一刻改变了轨迹,和成功擦肩而过。

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455章 大战之后第1232章 唐宫政变(四)第408章 河内张氏第884章 洛阳情报第5章 武川之府第295章 英雄大会(十一)第13章 玄武火凤第1022章 父过子偿第1058章 武德辩战第472章 八面包围第581章 联窦击高第491章 北海借粮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780章 兄弟暗斗第74章 三年之约第833章 困兽之斗第529章 兵临辽东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47章 长平遇匪第706章 李代桃僵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411章 荥泽汇兵第1233章 唐宫政变(五)第294章 英雄大会(十)第973章 太原战役(十四)第922章 十万火急第37章 须陀送礼第917章 帐篷酒馆第164章 山东首战第996章 程侯决战(中)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546章 长江水贼第1061章 永兴之战(一)第181章 釜底抽薪第1068章 永兴之战(八)第627章 心有忧虑第318章 里应外合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228章 百密一疏第275章 同乡悲剧第966章 太原战役(七)第1209章 雍县遇袭第1025章 党项骑兵第197章 渤海之谋第1111章 谁来担责第421章 出尔反尔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1009章 武德议事第548章 马粮交易(上)第1046章 意外驾临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631章 黑白通吃第479章 天下勤王(五)第668章 致致当家第632章 杀鸡骇猴第591章 午餐要钱第670章 假手于人第522章 远方亲戚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1044章 幡然醒悟第947章 可汗抉择第944章 第三防御(中)第455章 大战之后第1138章 紧急求和(上)第205章 最后人情第916章 巡视井陉第979章 太原战役(二十)第39章 当堂对质第254章 特殊信物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984章 太原战役(二十五)第158章 谶语事件(下)第75章 初到幽州第212章 计取武城(二)第866章 视察科举第112章 新的任务第327章 安抚民心第964章 太原战役(五)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112章 新的任务第40章 面君述志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372章 兄弟反目第909章 最大诚意第778章 县丞示警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199章 云起归来第546章 长江水贼第713章 联合出兵第752章 西征东顾第893章 奇袭并北(二)第89章 卢府寿宴(一)第846章 彭泽激战第823章 图谋襄阳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1131章 兵发榆次第589章 建德断指第834章 大军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