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接受和谈

就在张铉拿下西故关的次日,尉迟恭也派人送来了攻下壶关的消息,滏口陉也同时被隋军拿下。

不过张铉的并州行动便止步于此,没有再继续深入并州腹地,他不会犯李渊的错误,虽然此时夺取除了太原以外的并州各郡对张铉来说是轻而易举,但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就算夺取并州他也守不住,迟早会被李渊夺回去,他关键要稳住河北以及幽州,只要控制住井陉和滏口陉,攻打并州随时可以进行。

两天后,房玄龄带着从恒山、赵郡以及博陵三郡招募而来的四千石匠抵达了西故关所在地的石艾县,石艾县位于井陉入口处,是一座人口不足两万的小县,县城居住人口也只有五六千人,城池周长约十里,从城池规模来看,这是一座极为不起眼的小县,但由于它扼守井陉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这座小县具有了极高的战略价值。

张铉决定将石艾县改建成一座军城,至少能驻防六千士兵,原来的石艾县城墙低矮破旧,所以房玄龄带来数千石匠,就是为了将县城修葺巩固,并增高增厚城墙,使它变得易守难攻,成为隋军在并州的桥头堡。

城墙上,张铉负手望着太原方向,这时,房玄龄慢慢走了过来,笑道:“大帅准备何时攻打并州?”

张铉摇了摇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说到这,张铉淡淡一笑,“我想至少要等李渊替我把刘武周和宋金刚灭掉以后再说吧!”

房玄龄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倒也不错,让李渊费心去做菜做饭,然后我们来吃现成的。估计他听到后要吐血了。”

张铉笑了笑,又问道:“军师上午想对我说什么,我看军师欲言又止,青州那边发生什么事了吗?”

房玄龄笑容消失,沉吟一下道:“确实出了一点事,不过不是青州。而是辽东半岛。”

“怎么回事?”

“大帅还记得我们拦截宇文化及,将驻扎辽东半岛的数百艘船只也调去淮水了吗?”

“我知道,这三百艘战船后来又回辽东半岛了。”

房玄龄摇摇头道:“问题就在这里,这三百艘战船返回北海郡了,周猛将军说,近万名高句丽士兵趁他们不在时攻占了回龙镇,并在回龙镇沿岸打下了阻船桩,无论回龙镇还是卑奢城都无法再泊船。”

张铉眉头渐渐皱起,高句丽迟早会对辽东半岛下手。这一点他也知道,只是高句丽在这个节骨眼上动手,这意味着什么?

房玄龄明白张铉的想法,在一旁道:“高句丽一直想在辽东或者辽东半岛翻盘,只是他们惧于大隋朝廷三次战役的压力,不敢轻举妄动,直到天子在江都被弑杀,他们便认为大隋已名存实亡。便开始蠢蠢欲动了。”

“军师觉得高句丽仅仅只是想收复辽东半岛吗?”

“我觉得辽东半岛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觉得大隋灭亡。机会就来了。”

张铉负手走了几步,他回头冷冷道:“不管是隋朝还是别的朝代,任何一个中原王朝都不会容忍高句丽的野心,如果他们以为可以趁虚而入,很好,我就奉陪到底!”

房玄龄想了想到:“说实话。我只是有点担心李渊会不会故技重施,又趁虚攻打河北。”

张铉冷笑一声,“他自己家里的事情还一团糟,无论是薛举还是李轨,或者是梁师都和刘武周都可以端掉他的长安。我相信李叔良之死已经把他打痛了,谅他不敢再逾越太行山一步。”

五天后,李渊的派来谈判的使者裴寂抵达了魏郡安阳县,在这里,他和房玄龄以及杜如晦经过两天的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由裴寂代表李渊保证一年之内唐军不会再越境进攻河北,唐军承认目前的状态,默认隋军对石艾县和壶关的占领,作为回应,隋军也不再继续西进,承诺在一年之内不会攻打并州。

另外,近三万余唐军战俘可以以赎回方式解决,但在具体赎金上双方却有异议,经过反复磋商,最终达成了妥协,赎金价格为一名战俘交纳十两黄金和二十石粮食,限在新年前交清赎金同时放回战俘。

至此,唐军延续了近两个月的东征计划终于落下了帷幕。

就在双方进行紧张谈判的同时,张铉却和十几名重臣视察安阳皇宫和新城的建设情况,他们首先视察了皇宫的建设,皇宫位于安阳城北,也就是高烈多年前购置准备修建渤海宫的那片土地,不过张铉却发现和他上次视察时相比土地似乎又变大了,他不解地问裴弘道:“这片土地又拆除了别的建筑吗?”

裴弘目前出任中都令,负责安阳城转变为中都城的各种事务,虽然修建宫室是由将作大匠何稠负责,但提供土地却是裴弘的事情。

裴弘有点尴尬,连忙躬身道:“殿下说得不错,原来的土地约一千一百亩,后来我们又拆除了东北角的一座社庙以及东南处的一处军营及校场,使土地扩展到一千六百亩,这是何使君要求的最低面积。”

“军营校场可以拆除,但你把社庙拆除了,这不是惹人恨吗?”

“启禀殿下,其实也不是拆除,而是把社庙移到城外,社庙的面积也变大了,庙祝很满意,乡老们都没有意见。”

张铉知道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不过这种事情也不能太计较,太计较了什么事都做不成,他便不再问社庙之事,而是问一旁将作大匠何稠道:“请问何使君,为何必须要一千六百亩土地?”

何稠年约六十岁,宇文恺死后,他便是大隋最著名的建筑师,其次是建安济桥的李春,他们两人都被张铉委以重用,一个出任将作监大匠,一个任工部侍郎,负责安阳宫和新城的建造。

何稠指着已经建好高墙的宫殿笑道:“事实上我是把齐王府、皇宫和官署三者连为一体,如果只修皇宫和官署,原来的土地是够用了,但还要考虑齐王府,所以必须再增加五百亩才行。”

张铉哑然失笑,他回头对众人道:“我算来算去,居然把自己的府宅给忘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这时,苏威问道:“请问何使君,不知几时可以完工?”

何稠连忙道:“回禀阁老,年底即可完工。”

众人顿时不解,纷纷问道:“还有一个半月就是新年了,这才刚做好高墙和地基,怎么可能办到?”

“各位大人或许不知,我其实是把涿郡的临朔宫和官署拆除后运来,材料都是现成,直接搭建即可,高烈的府宅我也一并拆除,材料用来修齐王府,所以可以保证在年底前完成。”

众人这才恍然,不过涿郡的官署还可以,与江都官署差不多,小而齐全,足够用了,但临朔宫只是行宫,它的用来修建皇宫是不是太小了一点,虽然众人都有疑虑,但谁都没有提及此事,大家心里明白,皇宫只是象征,齐王府才是真正的权力中心,不可本末倒置了。

众人没有再多说,参观了宫室,又去了西城门,继续视察新城的修建。

新城实际上就是安阳城的扩大,紧靠西城外,占地约安阳城的一半,将西城墙和西城门拆除,向西平移五里,重新修建新的西城门和城墙,这也是因为安阳人口太多,县城没有了空余土地造房宅,使百官无法安家,所以张铉决定扩大都城,在西面开辟一片新城,作为官宅、国子监等等住宅、学校用地。

负责修建新城的官员是工部侍郎李春,由于新城建设要比宫殿简单得多,所以进都很快,横六竖七共十三条道路已修建完成,两条南北主干道还铺设了石板,两边行道树在明年开春前后种植。

远处,占地七百余亩的国子监轮廓已初现,目前正在修建学舍。

另外,李春在新旧城之间挖了一条河相隔,准备桥上修建六座桥梁,同时在新城内挖掘一条环形河,与城内的漕河相连,这样便于修建官舍时运输材料。

官员们对新城极有兴趣,他们的府宅将坐落在这里,他们三三两两骑马去寻找自己的满意的地段,张铉却没有跟他们同去。

张铉视察新城已经多次,没有什么兴趣了,他是另有事情,这时,张铉回头对身旁李春笑道:“有个重要的任务我想托给李侍郎去完成。”(。)

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444章 进退之间第839章 防不胜防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739章 兵出东海第561章 围困新乡第441章 窦氏危机第292章 英雄大会(八)第1086章 三管齐下第658章 意外胜利第765章 翟让抉择(上)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1012章 虚伪友好第1230章 唐宫政变(二)第416章 何处破局第1138章 紧急求和(上)第109章 牛刀小试(上)第1036章 徐公述职第28章 初见萧后第346章 局势威迫第13章 玄武火凤第480章 天下勤王(六)第96章 卢府寿宴(八)第398章 苏府赴宴第348章 凤仪之争第713章 联合出兵第878章 秋后算帐第699章 老将不满第765章 翟让抉择(上)第458章 控制东海(下)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608章 人心思变第1150章 天下大战(八)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53章 马邑受困第587章 兵围南皮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851章 老将建议第1118章 女儿心思第1096章 后路被断第186章 武川易主第442章 窦府讣告第358章 撤军示弱第31章 山东名将第120章 决战前夕第276章 黄雀在后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1160章 天下大战(十八)第70章 意外收获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282章 禅林还愿(下)第739章 兵出东海第971章 太原战役(十二)第1091章 关键人物第358章 撤军示弱第1005章 诛心之战(上)第1165章 天下大战(二十三)第415章 公孙上哲第734章 凯旋西归第811章 及时提醒第587章 兵围南皮第782章 恩威相济第94章 卢府寿宴(六)第897章 奇袭并北(六)第179章 攻营夜战(下)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187章 天下大战(四十五)第71章 猎杀敌酋第361章 声东击西第1065章 永兴之战(五)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768章 关键一环第429章 初战不利第48章 太原留守第415章 公孙上哲第1195章 失望之极第510章 后方失火第262章 积极应对第89章 卢府寿宴(一)第699章 老将不满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535章 翻云覆雨第956章 一网打尽第1061章 永兴之战(一)第967章 太原战役(八)第744章 威压江南第891章 出兵飞狐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884章 洛阳情报第69章 人踪乍现第1056章 腹地一击(上)第23章 真假之辨第359章 明谋暗算第713章 联合出兵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659章 兵不厌诈第191章 软硬兼施第6章 替身之谜第767章 抓住战机第776章 不可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