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会稽城下

两天后,张铉率领大军抵达了钱塘江北岸的富阳县,孟海公的大部分士兵都被隋军抓捕,关押在吴县,由房玄龄负责甄别释放,而张铉则继续率大军南下,他的目标不在于江南一地,他要恢复大业年间的疆土,大军一直杀到岭南海边,才是他这次江南战役的最终目标。

钱塘江两岸已经完全被隋军控制,水军在富阳县江面上搭建了一座坚固宽大的浮桥,这时,周猛押解着孟海公前来见张铉,钱塘江表面平静,但水面下却急流涌动,水军士兵只抓住了孟海公和另外二十余名士兵,其余包括军师毛文深在内的数百人都被激流卷走,生还的可能性不大了。

孟海公戴着木枷坐在木笼子里,目光呆滞,精神十分萎靡,张铉走上前,上下打量他一眼,冷笑一声道:“在东海郡你就该死了,却让你祸害到今天。”

孟海公慢慢转过头注视着张铉,他平静地说道:“这不是你期望的吗?齐王殿下。”

孟海公忽然大笑起来,“你以为我真不知道我兄长孟希德其实是死在你们手上吗?”

“看来你也不蠢。”

孟海公叹了口气,“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我作孽太深,死不足惜,我只想知道我儿子现在在哪里?齐王殿下能否成全我最后一个心愿?”

张铉摇了摇头,“你儿子应该是死在乱军之中了,我们找到了他的战马,但没有找到尸体,应该是被士兵掠首邀功了。”

孟海公听说没有找到儿子的尸体,他心中顿时生出一线希望,或许是亲兵和他换马,护卫他杀出去了,尽管他也知道这种可能性极为渺茫,可至少没有确定,儿子有可能还活着。

“殿下给我一个痛快吧!”孟海公又哀求道。

“我会给你一个痛快!”

张铉注视着他道:“但不是在这里,而是在会稽郡,这是你的宿命,注定你会成为我收取江南的祭品,好好享受你的最后几天吧!”

隋军在钱塘江北岸休整一天继续南下,五万大军跨过了钱塘江,进入余杭郡境内,余杭郡境内已经没有了贼军,张铉接见了余杭郡太守和部分县令后,又率领大军继续南征,两天后,大军抵达了会稽县。

会稽县是会稽郡的郡治,也就是孟海公的老巢。

目前孟海公在会稽郡还有两万军队,由两员大将统帅,一个叫孟兴,一个叫杨智甫,他们一共统帅一万五千军队驻扎在会稽县。

孟兴原本姓梁,自从他被孟海公收为义子后便改姓为孟,他在血缘上的付出也获得了丰硕收获,他被孟海公封为会稽郡王,主管会稽郡大小事务,虽然这个孟兴甚至不识字,但并不妨碍他对权力的熟练运用,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便利用手中权力强敛了上万两黄金和无数的珠宝。

孟兴不喜欢土地,土地无法携带,他更喜欢黄金珠宝这种比较实在的财富。

另外,孟兴还有一大爱好,特别喜欢装神弄鬼,养了十几个自称能召唤鬼神的大仙巫婆,甚至他还给自己制造天兆,比如在鱼腹里发现一块写着他名字的帛布,或者在鸟脖子挂着写有他名字的布条,但正是这一点触怒了孟海公,孟海公便将他的军队分走一部分,由另一名大将杨智甫率领,算是对他的一次严重警告。

会稽县城门紧闭,城头上站满了密密麻麻士兵,张弓搭箭,枕戈以待,孟兴身着黄金铠甲,手执长枪站着北城正门之上,他年约三十岁,长得身材魁梧,相貌英俊,武艺高强,从表面此人相貌不错,但实际上却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在会稽郡杀人无数,无人不怕他。

尽管有很多部将都劝他投降,可他死活不肯走出这一步,他心知肚明,别人或许能活下来,但他孟兴却必死无疑。

“跟隋军耗下去,坚持一个月,隋军必然会退兵!”孟兴高声对士兵们喊道。

这也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他手下有一万五千军队,足以守住会稽县,他赌隋军还要去对付林士弘,必然不会在这里久待,只要自己能支持一个月,隋军必退兵无疑,而且城中粮食充足,足够他们吃一两年,粮食兵器充足,他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呢?

这时,孟兴忽然想起一人,便恶狠狠令道:“去把杨将军请来!”

他唯一担心的便是杨智甫,此人名义上是他的部下,但杨智甫却独立统帅着一支三千人的军队,若不是忌惮义父孟海公,孟兴早就一刀将这个杨智甫宰了。

不多时,杨智甫匆匆赶来,杨智甫年约四十岁出头,会稽郡余姚县人,年约四十岁出头,身材中等,相貌很普通,走在大街上没人注意到他,不过他为人很稳重,孟海公正是看中他这一点,才他单独统帅三千军队,监视住孟兴,防止孟兴做出什么出格之事。

“卑职参见孟将军!”杨智甫躬身施礼道。

杨智甫是个文职军官,曾任孟海公的兵曹参军,他颇有学识,却不会武艺,正是这个原因,他一直被武艺高强的孟兴所轻视。

孟兴看了他一眼,冷冷道:“昨天我已经给杨参军谈过了,我不会投降,如果杨参军想向隋军投降,最好给我提前说一声,我让好替杨参军准备高棺木,明白我的意思吗?”

“卑职不敢!”

杨智甫恭恭敬敬道:“卑职会跟随将军的步伐,将军向东,卑职绝不会向西。”

“谅你也不敢,但我丑话说在前面,如果你有半点异心,那就休怪我心狠手辣了。”

“卑职不敢!”

“去吧!好好守住城脚,防止隋军打洞进城。”

杨智甫行一礼退下去了,孟兴一直望着他的背影走远,才冷冷哼了一声,“不自量力的东西,居然敢分我的军队?”

会稽县城下,五万隋军已经在三里外扎下大营,隋军一路势如破竹,到了会稽县这里却遇到了阻力,张铉并不急于进攻会稽县,一无所知便盲目进攻,这不是他的做事风格,他下令军队扎下大营,耐心等待进攻的命令。

当然,张铉并非一无所知,他知道会稽县主将孟兴的所作所为,也知道对方有一万五千人,甚至连他们的装备和粮食储存情况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早在去年,便有一支由会稽郡本地人组成的隋军斥候混进了城内,他们一直在城内潜伏至今,等待着今天这一刻的到来。

这时,帐门有士兵禀报:“罗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张铉停住笔道、

片刻,罗士信快步走了进来,单膝跪下行一礼,“参见大帅!”

“有什么事吗?”张铉笑问道。

罗士信站起身急不可耐道:“卑职研究了城池,会稽县远远不能和北方高大的坚城相比,而且城头士兵也没有受过守城训练,卑职有把握一个时辰内拿下这座城池。”

“你居然还要用一个时辰,如果是我攻城,我只需用半个时辰便可攻下它,不过哪怕只要一刻钟,我也不想攻城。”

罗士信愣了半天道:“卑职不懂!”

“我知道你不会明白,我身为齐王为什么一定要亲率大军进攻江南,就是我不仅要收江南之地,还要收江南人心,孟海公当初只有三千人渡江南下,最后居然拥兵十余万,说明这十几万士兵都是江南子弟,我在无锡县斩杀五万贼兵,杀戮已经足够,下一步就必须要表现出宽仁的一面,否则我和孟海公又有什么区别?”

“大帅从不扰民,和孟海公怎么会没区别?”罗士信小声嘟囔道。

张铉笑了起来,“你说得没错,但还不够深刻,我在会稽县内安插有斥候,从他们的情报中便可以知道,主将孟兴贪财勒索,但他手下的士兵却很收敛,很少听到骚扰平民的消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这些士兵都是本地子弟,不敢乱来,如果我们攻城杀死两千人,这两千人有父母兄弟,又有三姑六婆,牵扯不知多少家庭,所以我们先做到仁至义尽,如果对方实在不肯投降,我们再攻城也不迟,罗将军,你说呢?”

“大帅觉得他们会投降吗?”罗士信又问道。

张铉缓缓点头,“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开城投降!”

停一下,张铉又笑道:“如果你实在觉得枯燥无聊,那就把孟海公的囚车推城绕一圈,让城上士兵看一看,或许他们的想法就会不一样了。”

第422章 远方来客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31章 山东名将第988章 太原战役(二十九)第1166章 天下大战(二十四)第247章 上门要帐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108章 发现敌踪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1197章 长安消息第784章 谁毁协议第799章 一路追杀第933章 战争来临第244章 追踪线索第856章 投降边缘第691章 血战柳城(三)第132章 妙计解忧第98章 用人之道第125章 高丽投降第946章 弃守娄烦第1239章 血战长武(下)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658章 意外胜利第139章 洛阳谶语第49章 发现秘密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546章 长江水贼第1085章 驻兵襄阳第1161章 天下大战(十九)第1057章 腹地一击(下)第65章 勇救酋王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608章 人心思变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378章 候补之殇第634章 两个消息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42章 锦上添花第432章 码头激战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105章 意外调动第934章 首战爆发第1211章 谁是刺客(中)第1108章 轩然大波第655章 夺取幽州第993章 意外情报第340章 秘密拉拢第869章 新科进士第1202章 关键渗透第80章 山路偶遇第632章 杀鸡骇猴第1095章 奇袭淅阳第647章 饮酒商议第81章 匪首明月第291章 英雄大会(七)第744章 威压江南第909章 最大诚意第268章 互不信任第23章 真假之辨第180章 外围奇兵第701章 人心险恶第979章 太原战役(二十)第83章 勇救佳人第712章 陷入绝境第419章 反客为主第341章 瓦岗东扩第167章 厉兵秣马第295章 英雄大会(十一)第920章 微服私访(下)第1212章 谁是刺客(下)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252章 树大招风第430章 欲擒故纵第1122章 新周宝鼎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110章 牛刀小试(下)第1125章 于筠事件(下)第402章 势利之变第313章 战争将至第265章 金银锤战第552章 紧急求援第1096章 后路被断第469章 武娘归心第1223章 暗度陈仓第150章 赢得主动第730章 强袭敌营第521章 裂痕始现第887章 先礼后兵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177章 转战东莱第734章 凯旋西归第422章 远方来客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293章 英雄大会(九)第659章 兵不厌诈第242章 新锐小将第815章 洛阳变天第748章 改变计划第609章 搜宫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