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可汗抉择

部署在娄烦郡的八万隋军此时已经撤退到石艾县,石艾县也就是后世的山西阳泉,隶属于太原郡,它的重要是因为它的位置,它是井陉的西入口。

石艾县本身是一座小县,两年前被隋军占领后,隋军随即对它进行扩建,城墙加高加固,并在此驻军三千人,

这也是隋军在太原郡插入的一根钉子,同样令李渊耿耿于怀,但有趣的是,双方都不提此事,宁愿争论上党郡和长平郡的归属,却对石艾县不闻不问,仿佛没有这件事一样。

也正是这个缘故,长安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隋军竟然也占领了太原郡的一个县,即使是知情大臣也讳莫如深,谁也不敢在天子面前提及此事。

张铉负手站在石艾县城头,凝视着北方和城外的隋军大营,八万大军的粮食物质存放在城内,军队却驻扎在城外,大帐延绵二十余里,十分壮观。

这时,房玄龄慢慢走到张铉身后,笑道:“殿下在担心善阳县吗?”

张铉点了点头,“娄烦关虽然是我们有意撤出,但迟早还是挡不住敌军的人海战术,我担心突厥可汗再用此计来攻打善阳县。”

“殿下,善阳县不是娄烦关,娄烦关最多只能容纳五六千守军,而善阳县的三万守军却能全部投入战斗,加上我们的远程打击远远强于突厥军,还有官兵一致坚守城池的意志,微臣相信善阳县绝不会被攻下。”

“或许你说得不错,我有点过于担心了。”

张铉笑了笑又问道:“军师觉得突厥大军会南下吗?”

房玄龄淡淡道:“敌酋不会不知道南下的风险,但很多事情在于他无从选择,他是否率军南下,我觉得关键就在于善阳县的战况,可以说,尉迟将军决定着突厥可汗的选择。”

“是啊!我也是这样认为,所以我才担心善阳县能否坚守得住!”

张铉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康鞘利夺下楼烦关的消息传到善阳县,令突厥军士气大振,而康鞘利以人海战术攻克娄烦关的策略给了处罗可汗启发,他当即出动八万大军向善阳县发动了最大规模的攻势。

攻城战已经进行到第三天,战争打得极为惨烈,双方皆死伤惨重,八万突厥大军阵亡已超过三万,而守城隋军的伤亡也达七千余人,这是北隋军自北海郡成立以来最惨重的一次损失。

但突厥大军并没有能够攻下善阳县,正应验了房玄龄的一句话,隋军将兵上下齐心守城的意志使善阳县始终魏然屹立。

天还没有亮,百余名隋军工事兵正在忙碌地更换西城门,西城门已经被突厥军用攻城槌撞坏,露出了城内堵门的巨石,但这是一个隐患,突厥军队可以从外面将巨石抽走,掏空城门。

所以城内的隋军工匠又昼夜不停地打造了两扇新城门,趁夜色掩护,搬去巨石,更换被撞坏的城门。

城头上,尉迟恭手执大铁枪,亲自给更换城门的士兵的放哨,在他身旁两边站着数百名执弩士兵。

这时,一名士兵指着山坡处低声道:“将军快看,有敌军探子!”

尉迟恭已经看见了,大概有五六名骑兵,立马在两百步外向这边张望观察,这显然是突厥军探子,只有突厥军探子才会正好站着军弩的射程之外。

尉迟恭心中恼火,立刻令道:“调十架大黄弩来!”

立刻有二十名士兵扛着十架大黄弩飞奔而至,尉迟恭用大枪一指,“给我射杀他们!”

十架大黄弩架上城墙,瞄准了二百步外的几名突厥探子,为首旅帅低喝一声,五支大黄弩率先射出,大箭如闪电般射向远处的突厥军探子,六名突厥探子顿时落马三人,其他探子大吃一惊,调转马头便逃,第二发五支弩箭随即调整,也向骑兵射去,奔在后面的两名突厥探子应声倒地,最前面一名探子因得到后面两人的挡箭,侥幸逃过一劫,落荒向远处奔去,很快消失在黑暗之中。

此时,处罗可汗也在数十名大将的簇拥下站在大营前向善阳县城方向眺望,连续三天伤亡惨重使他也有点动摇了。

不仅是他,所有突厥将士都怨声载道,明明并州大门已经被攻打,中原的财富和女人就在眼前,可汗不率大家去夺取,却在这里拼死攻打善阳县,攻下善阳县又能得到什么?

全军上下逐渐蔓延的厌战情绪给处罗可汗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但处罗可汗又深知南下的危险,如果不处理好马邑郡后路,他们的南下将面临极大的风险,稍不留神就会中断补给,大军被困死在并州。

南下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拿下善阳县,建立以善阳县为补给重地的后勤支援,他们才能没有顾虑地南下。

但拿下善阳县又是那么困难,处罗可汗也有点动摇起来了,直觉告诉他,他们很可能最终拿不下善阳县。

这时,有士兵喊道:“探哨回来了!”

处罗可汗派了一队探哨去查看善阳县的城门情况,主要是攻城梯伤亡太大,三万阵亡士兵至少有两万死在攻城上,而他们的攻城梯也快消耗殆尽,正好此时,军中工匠用一棵千年青刚栎木制成了一根庞大无比的攻城槌,这又给了处罗可汗一线希望。

片刻,一名探哨士兵被领了上来,他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可汗!”

处罗可汗连忙问道:“情况如何?”

“启禀可汗,我们发现隋军在更换西城门,但最后遭到城头大箭射击,其他弟兄都不幸阵亡,只有小人逃脱一劫。”

处罗可汗不关心士兵的死活,他更关心城门的情况,又追问道:“除了西城门,别的城门更换吗?”

“暂时没有,卑职只看见更换西城门。”

处罗可汗心中暗喜,他们可不止攻打西城,北城和南城也同样发动过猛攻,西城换门,说明北门和南门也快支持不住了,尽管将士不满情绪严重,处罗可汗还是决定孤注一掷,天亮后就发动最大强度的攻城。

天刚亮,处罗可汗在王帐中召集所有主要将领议事,将领们议论纷纷,每个人在说自己部落的人员损失,这时,处罗可汗重重咳嗽一声,大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处罗向两边看了一眼,冷冷道:“我知道你们不想再攻城,但隋军的兵力要远远少于我们,他们应该也快支持不住了,我不想在胜利到来之前转身离去。”

众人都明白可汗的意思了,竟然还要再打善阳城,众人面面相觑,心中都不满,却没有人敢说出来。

这时,回纥部主将吐迷度道:“可汗,我们并非不愿跟随可汗作战,只是我们都是骑兵,擅长于马上作战,不擅长攻城,为何一定要攻下善阳县?我们完全可以大军杀入并州,甚至杀进关中,退一步说,或许我们需要一座县城作为后勤重地,那为什么我们不去打太原城?”

吐迷度的话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思结部主将阿采也道:“可汗出兵之时保证过,要让每一个草原男儿都满载而归,最多一个月就能返回家园,可现在快一个月过去了,我们的士兵非但没有拿到一文铜钱,还有无数人命丧他乡,我们思结三万人已经死了一半了,可攻城战还是没有尽头,难道非要我们全部战死在城下,可汗才肯善罢甘休吗?”

阿采的一番话令处罗可汗的脸色极为难看,半晌,他铁青着脸道:“动摇军心的话都不要再说了,今天我们全力以赴攻下善阳县,然后我就率领大家南下,我会实现自己的承诺,让大家满载而归。”

“如果今天还是攻不下善阳县呢?”

阿采的一句话令大帐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望向处罗可汗,这是个极为尖锐的问题,大家都想问,却又无法开口,只有初生牛犊不怕虎,让阿采这样的年轻首领来问了。

这一刻,处罗可汗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慢慢站起身,杀气腾腾地看了一眼阿采,这才缓缓道:“只要大家都尽了力,即使今天攻不下善阳县,我也答应大家南下。”。

第744章 威压江南第682章 可靠消息第28章 初见萧后第664章 利益交换第14章 各怀心机第544章 黄氏决策第903章 败也萧何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1183章 天下大战(四十一)第838章 收复会稽第504章 贼军反扑第1024章 出兵灵武第949章 最后一战(下)第265章 金银锤战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1130章 勉为其难第467章 李渊升权第17章 临危受命第649章 众议立储第432章 码头激战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694章 血战柳城(六)第756章 创造底牌第1071章 艰难决定第218章 济北危急第310章 王孙联手第823章 图谋襄阳第405章 婚期将至第814章 匪影疑踪第410章 初为人妇第348章 凤仪之争第411章 荥泽汇兵第1169章 天下大战(二十七)第467章 李渊升权第873章 官场铁律第143章 阊阖事件第942章 血战善阳(下)第253章 夜晚来客第350章 使者到来第772章 关中危机(上)第734章 凯旋西归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1181章 天下大战(三十九)第121章 平壤决战(一)第1123章 于筠事件(上)第976章 太原战役(十七)第1章 莫非天意第212章 计取武城(二)第1160章 天下大战(十八)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413章 反客为主第514章 埋下种子第535章 翻云覆雨第1066章 永兴之战(六)第405章 婚期将至第226章 血战武城(下)第410章 初为人妇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141章 求见裴矩第535章 翻云覆雨第224章 两线激战第1164章 天下大战(二十二)第1238章 血战长武(中)第571章 青州赈灾第317章 智取费县第561章 围困新乡第861章 援军到来第712章 陷入绝境第477章 天下勤王(三)第696章 小国战略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172章 强渡胶水(下)第797章 激战到来第1098章 计取武关第842章 兵临弋阳第1119章 老姜弥辣第771章 突袭河东(下)第378章 候补之殇第625章 江都兵变(中)第114章 平壤登陆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1051章 意外情报第1070章 王郑野望第1222章 偷袭河湟(下)第227章 尔虞我诈第982章 太原战役(二十三)第183章 走投无路第378章 候补之殇第30章 庆功酒宴第898章 奇袭并北(七)第766章 翟让抉择(下)第4章 初入洛阳第915章 达成妥协(下)第479章 天下勤王(五)第382章 龙舟失火第620章 虞氏大礼第727章 长远规划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404章 母女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