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太原战役(十四)

当天晚上,在隋军的中军大帐内,数十名将领济济一堂,由张铉亲自主持进行第一次作战部署。

众人站在一座巨大的沙盘前,这是并州北部的沙盘,高山、河流、森林、城池、道路、桥梁,应有尽有,王君廓和谢映登就站在沙盘一角,神情复杂地注视着眼前的沙盘,他们早就知道隋军使用一种更加直观形象的地图,正是这种地图帮助他们在征服战一路横扫披靡,屡战屡胜。

今天他们是第一次亲眼看见了这种沙盘地图,心中的震惊难以言述。

张铉有意无意地看了他们一眼,又缓缓对众人道:“根据刚刚得到的斥候情报,突厥军主力位于许家镇一带,就是这一带——”

张铉用木杆一指大营北面插着的一枚小三角黑旗,“这里就是许家镇,距离我们大营约百里,目前突厥主力也处于驻营状态,并没有立刻南下和我们决战,似乎在等待什么?在作战部署前,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先问。”

张铉目光转向王君廓和谢映登,这句话实际上是对他们而言,王君廓沉吟一下问道:“请问齐王殿下,突厥军队还有多少粮食?”

“目前我们尚不知突厥的粮草状况,不过根据突厥人的作战习惯,他们南下一般都会携带部分牛羊,比例大约是一兵十羊,我们推断他们军营内应该还有百万只羊,所以他们南下后的行军比较缓慢,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不过我们的斥候正在努力探查对方粮草的真实情报,相信会有收获。”

“多谢殿下,卑职明白了。”

这时,张铉见谢映登欲言又止,便笑道:“谢将军有话请说。”

谢映登欠身道:“多谢殿下给我们这个机会了解突厥军情,卑职确实有一个疑问,之前凌参军曾说,突厥军队用羊皮筏子渡过了汾水,但娄烦郡的汾水河床狭窄,而且水量很小,完全不能和黄河相比,卑职的意思是说,突厥大军真有渡过黄河的实力吗?”

张铉点了点头,“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之前裴将军也有同样的疑问,坦率的说,我们也不知道突厥大军的羊皮筏子能不能渡过黄河,恐怕连他们可汗也不太清楚,但我们是从最坏的一面来考虑问题,我们就当突厥大军有能力渡过黄河,我们一切部署都是按照突厥大军能渡过黄河为前提,如果突厥军队渡不了黄河,那就是给我们的惊喜了。”

谢映登恍然,“殿下解释透彻,卑职完全理解了。”

停一下,张铉又笑道:“我们还部署有后手,现在还谈之过早,总之一句话,我们尽量考虑周全,慎重决策,宁可劳累费力一点,也绝不让突厥军队北撤。”

说完,张铉又笑问道:“两位将军还有别的问题吗?”

王君廓和谢映登一起摇摇头,表示他们没有疑问了,张铉又问其他大将,“大家有问题吗?”

在场大将都没有表态,事实上,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商议过几轮,大家的疑问都一一解释清楚了,今天不过是给唐军将领一个解惑的机会。

张铉见大家都没有说话,便道:“既然都没有疑问,那就进入军事部署阶段”

就在这时,帐外有士兵急声禀报道:“启禀殿下,外围斥候发现大队突厥骑兵!”

众人都吃了一惊,张铉却沉住气道:“进来禀报!”

一名当值校尉快步走进,单膝跪下道:“刚刚有斥候赶来报信,大约在西北方向的汾水沿岸发现了大队突厥骑兵,大约一万人左右,正向我们大营疾速杀来,现在距离我们估计只有十里了。”

王君廓顿时脸色大变,他们的大营就在西面,但还没有筑造完成,骑兵可以跃过矮墙杀进大营,他急道:“齐王殿下,卑职要立刻回去准备迎战。”

这时,远处传来急促的警钟声,是从唐营方向传来,看来唐营已经发现了敌情,张铉点点头道:“你们立刻回去,先拆掉大帐,不要迎战,以弓弩射阻足矣,我们军队会立刻前来支援。”

王君廓和谢映登向张铉行一礼,急忙出帐去了,张铉又对虎贲郎将钱杰和邵翊明道:“你们二人可各率一万骑兵分别部署在南北,以大营举火为号,南北夹击敌军。”

“遵令!”

两人行一礼,也匆匆赶去了,这时张铉又对站在一旁的虎牙郎将李平江道:“李将军可率五千骑兵赶赴唐营,我估计唐营挡不住敌军骑兵,你们可主动迎战。”

李平江默默点头,接令走了。

旁边房玄龄道:“突厥也有可能是声东击西,把我们调去西面,结果他们从东面杀来。”

“军师说得有道理,我们更要东面加强防御。”

张铉赞同房玄龄的担忧,随即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立刻拆帐。”

夜间进行防御战,最重要是防止敌军用火攻大营,所以当外围斥候发现敌情后,第一件事就是拆掉大帐,没有大帐,大火就烧不起来。

众将纷纷出帐去准备战斗,张铉的脸色才渐渐黑了下来,刚才当着众人的面,尤其是王君廓和谢映登都在,他克制住怒火没有发作,但他心中早已燃起了怒火。

这是斥候军严重失职,突厥驻营在许家镇显然是为了迷惑他们,让他们从容不迫的部署军队,但实际上,突厥大军竟然早已出动,发动了不明情况的偷袭,让张铉怎么能不万分恼火。

房玄龄看出了主公的恼怒,他连忙劝道:“殿下请冷静,未必是斥候的问题,我们斥候不可能连万人出动都发现不了,这支骑兵一定在我们来之前就已部署完成了。”

张铉渐渐冷静下来,房玄龄的话很有道理,他的斥候确实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便点点头道:“先击退敌军的偷袭后再慢慢反省吧!”

说完,张铉转身快步向帐外走去,房玄龄慢慢走到沙盘前思考这次突厥偷袭的因果关系,突厥军队到底是什么企图?

黑夜中,一支八千人的突厥骑兵正疾速向唐营杀来,这支骑兵属于处罗可汗的近卫军,处罗可汗一共有五万近卫军,他们和其他由牧民临时拼凑的军队不一样,他们是职业军人,是从草原各部抽调出的精锐士兵组成,装备着优良的兵甲,他们同时也进行夜战训练,为今天夜袭隋军大营打下了基础。

一支支火箭凌空闪亮,由远而近,这是外围的隋军斥候不断向大营发出警告,这时,大地开始颤抖,闷雷一般的马蹄声在大地滚动,首当其冲是唐军大营。

唐军大营内到处是人影奔跑,大营还没有修建完成,刚刚夯造的营墙还只有七尺高,壕沟已经挖好,但鹿角还没有埋设,尤其泥墙尚未干透,给唐军大营防御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三万唐军士兵已经全部动员起来,王君廓和谢映登也赶回了大营,两人分头行动,谢映登率领五千骑兵已经从南面出营,准备从外围拦截突厥骑兵,五千士兵则负责抢收帐篷,收拾粮草辎重,而王君廓则率领两万士兵在大营西面设下了三道弓弩阵,将用强大的箭阵射杀偷袭而来的突厥大军。

但时间还是太急促,唐军骑兵刚刚出了大营,两万弓弩手还没有完成布阵,突厥大军便杀到了。

只见铺天盖地的骑兵大军从西面疾速杀到,距离唐军大营已不足一里,黑压压的突厥骑兵卷起漫天黄尘,凌厉的杀气俨如俨如迎面扑来的暴风骤雨。

突厥骑兵已经无法停止下来,前面骑兵的停步就意味着死亡,只有义无反顾的冲击,不顾一切冲杀过去,是死是活只能听天由命。

王君廓见已经来不及部署箭阵了,立刻喝令道:“准备射击!”

‘呜——’数十支粗大的鹿角号同时吹响,低沉的号声在唐军士兵头顶上回荡。

两万唐军士兵一起举起弓弩,两万支箭矢瞄准了铺天盖地杀来的突厥骑兵,突厥骑兵越来越近,前锋骑兵终于进入一百五十步。

“射!”随着王君廓一声令下,梆子声骤然响起,两万支箭腾空而起,仿佛一片黑云向奔驰的突厥骑兵射去,这其中也包括了近一半射程不到的弓箭,但王君廓已来不及布阵,只能任凭弓箭和弩箭同时射出。

尽管如此,还是给高速奔跑中的突厥骑兵带来了较大的伤亡,虽然突厥骑兵举盾相迎,但在密集的箭矢下,骑兵们还是防不胜防,前面奔驰的数百名突厥骑兵纷纷坠地。

不仅是箭矢给骑兵带来了伤亡,翻倒的战马也给奔跑中的突厥骑兵带来很大的障碍,黑夜中,后面的战马纷纷被绊倒,骑兵也被掀翻在地,引起了一片混乱。

但唐军的弓弩还是没有阻挡住突厥大军的狂奔,突厥骑兵已经冲进了百步内,这时,谢映登见形势危急,用弓弩已经无法阻挡骑兵的冲击,他挥刀大吼一声,“杀啊!”

“杀啊——”

五千骑兵齐声怒吼,从南面杀向奔跑中的突厥大军,唐军骑兵从侧面冲进了突厥队伍中,此时,五千唐军步兵在围墙内迅速结阵,手执长矛,等候突厥骑兵的第一轮冲击。

五千唐军只是从后面阻挡住了部分突厥大军的冲击,但前面数千突厥骑兵已经杀到大营前,数百匹战马轰然撞塌了围墙,直接冲进了军营,紧接着一片惨嘶,数百名骑兵和战马纷纷死在唐军的长矛之下。

但突厥骑兵前仆后继,继续和唐军激战在一起

第726章 内讧刺杀第1221章 偷袭河湟(中)第405章 婚期将至第982章 太原战役(二十三)第396章 苏威心思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27章 半年筹谋第908章 隋使裴矩第696章 小国战略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317章 智取费县第882章 论婚多事第455章 大战之后第945章 第三防御(下)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1156章 天下大战(十四)第410章 初为人妇第417章 试探之策第195章 两雄相争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1231章 唐宫政变(三)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958章 夜袭紫河(上)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744章 威压江南第458章 控制东海(下)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391章 杨庆出兵第748章 改变计划第831章 弃城南撤第804章 江南蒙灾第123章 平壤决战(三)第122章 平壤决战(二)第557章 太行悍匪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26章 皇姑来了第145章 接受任务第897章 奇袭并北(六)第336章 寿光船场(上)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677章 老将到来第909章 最大诚意第20章 再回卢氏第65章 勇救酋王第46章 最终决定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701章 人心险恶第1182章 天下大战(四十)第1029章 新年预议第661章 两封来信第222章 兵不厌诈第1027章 夜袭北城第236章 监军怀静第895章 奇袭并北(四)第920章 微服私访(下)第990章 长安风波(中)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887章 先礼后兵第347章 梁郡沦陷第1165章 天下大战(二十三)第1068章 永兴之战(八)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925章 防御漏洞(下)第1125章 于筠事件(下)第840章 虎穴夺子第702章 柳城再战第752章 西征东顾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44章 紫虫玉蛹第856章 投降边缘第254章 特殊信物第226章 血战武城(下)第1043章 力辩担保(下)第822章 国之宝鼎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675章 黄河酒肆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72章 强渡胶水(下)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682章 可靠消息第399章 巧遇阿圆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1231章 唐宫政变(三)第45章 宇文太保第1121章 国号共决(下)第827章 首战无锡第1035章 家有难事第884章 洛阳情报第1031章 八面来风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205章 最后人情第564章 秘密泄露第159章 谶案落幕第1220章 偷袭河湟(上)第898章 奇袭并北(七)第117章 初战成都第1194章 分权制衡第640章 谈判无果第128章 暂驻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