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天灾人祸

罗昭云微服私访在长安里坊内,发现偏离的主干街道,里坊内基础设施陈旧,道路泥泞,瓦舍残破,垃圾散落,狼藉不堪,与皇城、东西市、官员居住的里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尤其是在淳和坊,这个靠近西城门的里坊,比较偏僻。因大隋国祚过短,而长安城又太大,许多基建尚未完成,隋炀帝杨广在大业年间就急着去修建洛阳城,所以长安城一半里坊荒废掉了,没有来得及大规模整修道路等,做出更细规划。

城里的豪门、官僚体系、乡绅贵族等,在战乱中,不少逃出了长安城,宅子多荒凉,城里没人多买地开发了,也使得里坊和地皮没有涨上去,甚至闲置许多,如今成了难民、流民、乞丐聚集地。

“关中华阴一带发洪水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老翁抹着泪水道:“就是半个月前的事,华阴附近几个县镇都遭了殃,万亩良田啊,都被淹没了,今番肯定要绝收了,人也死了不少。华阴县令不救济灾民,我们只能从华阴潼关一带向西逃难,至少京城是当今皇帝居住地,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潼关以西,都是关拢之地,也是昔日周朝、秦朝的发源地,汉、晋、北周、隋、唐都在关拢盘踞,可谓朝廷根基所在,对关拢百姓,这些朝代都非常重视,如果百姓遭难,对朝廷的名誉和稳定,都是有着不小的冲击影响。

罗昭云问道:“当地的县令、郡守,难道没有组织救济灾民吗?”

老翁摇头,带着一丝愤怒道:“没有啊,华阴县令裴昌,哪还敢出现,他贪墨了今年春季朝廷下拨的钱贯银两,自己购置了宅院,养歌妓、小妾,挥霍掉了,黄河的河工没有修缮,才导致这次暴雨侵袭,河堤垮塌,一些被淹没房产和家眷的汉子,去了县衙门围堵那裴昌,让他还命,那狗官就藏匿起来,不敢露面了,乡下村寨也没了救援,我等流民才被迫往西来!”

罗昭云闻言,顿时有一股怒火起来,又是贪官污吏误事,竟然连修缮河工的钱都敢贪墨,填入私囊,导致河堤损坏没有及时修理,经不住今年的黄河讯期的冲击,酿出如此大祸害。

倘若这些流民死伤过多,没有救援,及时开仓放粮,妥善安置,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岂有此理,你们没有去上面告官吗?”罗昭云询问。

老翁苦叹连连:“唉,怎么没去,有些乡亲去了冯翊城内郡守府衙那里告,但裴昌与冯翊郡的太守柳佺,是连襟关系,据说那柳佺还是河东柳氏的人,知道吗,那可是柳氏啊,据说当今陛下追封早逝的皇太后,就是出自柳氏的旁族,冯翊郡与河东郡相邻,这片区域,柳氏的权力和威望很大,无人敢动啊,这个消息,恐怕被那郡守柳佺压住,连朝廷还不知晓呢,直贼娘的!”

罗昭云听到这里,脸色阴沉,已经怒不可遏了,既有贪墨藏私,也有官官相护,还牵扯到了外戚柳氏的勋贵家族,狐假虎威,在河东、冯翊一带作威作福,欺上瞒下,实在可恨!

对于河东柳氏宗族,罗昭云并没有多少感觉,因为他穿越回来后,就没有见过那个死去的生母柳氏,也没有什么交流和感情。

这一路成长上来,河东柳氏大族跟他也没有什么接触,只有一个柳述,还因为发动宫变,在文帝末期,就被自己搅黄了那场夺权之变,成为对头,此后,柳族更加没落,不曾再有交集,想不到竟然扯起皇亲国戚的大旗,横行一方了。

“你们到此之后,有没有继续上告朝廷,有没有人来救济你们,京兆尹、六部,有没有人去找?”

老翁懊恼道:“还没有,京城太大,比俺们那屯子、城邑大多了,人生地不熟的,而且里坊内的捕吏,街道上金吾卫巡视,我们这些流民,出去一抹黑,也认不得六部衙门和京兆尹司在哪里!不过这里的坊正已经把事情记录,据说要转给上面的官人,并弄来一些粮食,还有一些附近里坊大户乡绅,也过来救济一番,勉强能够糊口。”

罗昭云脸色渐渐恢复,喜怒不显于色,才能做到理智分析,合理出手整治,解决问题。

朝廷是官僚体制和利益团体的融合,看似这是特例现象,其实各地有很多的裴昌、柳佺这种人,如何使得官吏清明,在中原封建王朝,是十分困难的,哪怕千年之后,也不一定能够很好解决。

“对了,华阴县受灾的地方多不多,沿途有没有大伤亡,得病情况呢?”罗昭云又试探询问。

老翁答道:“冯翊郡治下有好几个县受灾,因为黄河古道和洪汛来临,以华阴县灾害最终,天灾加人祸嘛,逃难有上千人,沿途还有分散,应该过万人受到了波及。”

罗昭云点头,让大内侍卫拿出几块碎银交给老翁,后者连忙感激道谢:“这如何使得?”

“拿着吧,这是朝廷亏欠你的!”罗昭云心中感慨,这十几两银子,只能解决了一个老翁短期内的燃眉之急,对灾情于事无补,若要解决水灾问题,需要朝廷尽快行动起来,六部配合,拿出救援方案。

老翁感恩戴德般揣着银子走了,罗昭云看着里坊里的灾民屯聚景象,打算继续往里面深入了解下。

负责贴身跟随的宦官总管钟德全进言道:“陛下,这里都是流民,不少人应该带有疾病,时不时被送出去了尸体,担心有瘟疫发生,陛下乃万金之躯,肩负社稷之重,不可涉险!”

罗昭云瞪了他一眼,道:“正是因为朕肩负社稷之重,才不能无视这些流民苦难,放心吧,朕武功早已超过化劲,普通风寒疾病,无法传染,而且,我们只是走动一下,了解大概情形,并不直接接触。如此回去才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可是,陛下…..”钟德全仍然想要说服陛下不要冒险。

“没有可是,流民遭受苦难,都是地方官吏不作为,有天灾,更有人祸,朕岂能退缩!”

钟德全苦劝无果,只得遵从了。

半个时辰后,罗昭云把这个里坊的情况大致摸清,叹息一身,带人回了皇宫,也不休息,立即去写一份密折,派人带出宫交给御史大夫魏征,调动监察御史,开始调查此事;同时,派人去传唤政事堂的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进宫提前商议对策。

等京兆尹上朝会时,报奏出来,再群策群议拟定救援政策,就晚了一步。救人如救火,刻不容缓,提前把救援方案制定,到时候朝会上就能针对问题直接颁布,让六部执行了。而且,罗昭云还连想到了黄河中下游,再进入汛期之后,是否也有灾情出现,需要派监察御史去调查一番。

第七百一十八章 夺虢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铁勒盟会第九百七十六章 粮饷困难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筹备兵力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决雌雄(下)第五百零四章 相处以沫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势杀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九百二十三章 层层设伏第一千二十章 饲养新技术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四百七十二章 趁机陷害第九百九十八章 悍勇夺城第五百六十章 乐极生悲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生死鏖战第五百六十九章 军令状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反攻第三百六十七章 撤军之乱第一千零一章 天灾人祸第三百三十章 出谜题第四百三十一章 战国帛书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家父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贤纳士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宫变第三百八十章 无端遭妒第四百六十章 舆论导向第二百八十二章 谈婚事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势力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七百八十六章 战国格局第九百四十五章 听战绩奏报第三百七十章 未完成的诺言第三百七十四章 北齐遗族第一百二十三章 红拂侍女第八百九十五章 情何以堪第一百六十一章 首战告捷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择取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谋第六百八十六章 毒计第四百一十六章 患难与共第五百四十六章 军心凝聚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惬意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图之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败垂成第二百六十六章 慕容紫嫣第两百零七章 朝议科举第七百四十九章 铁马铿锵对华来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决雌雄(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设枢密机构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凉灭第七百九十三章 爱她,就给她一片天空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会第七百零九章 唐军窘境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进军第九百一十四章 实干兴邦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第七百八十二章 册封百官第二百一十五章 委派新任务第三百九十五章 惊变第五百八十八章 晋阳起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一百一十六章 烟雨楼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日破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官复原职第七百零二章 变数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亲相爱一家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会虎牢关第九百五十七章 亲自出手第四百一十五章 联袂出谷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一千章 流民入长安第十七章 刺抢之术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国朝令的探讨第八百零九章 发兵洛阳第一千零七十章 夺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半路截杀第七百五十二章 迎战突厥先锋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凉灭第八百八十八章 混入宫内第二百四十六章 报国无门第十九章 政斗漩涡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国朝局第十五章 初窥门径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讳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人选第五十章 铁甲锵锵雄威壮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四百九十九章 救驾而来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诉苦第二百六十七章 惊险一场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气大伤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调出征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计第二十八章 杀一是罪,屠万为雄!第五百九十五章 长孙玲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