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一章 引导舆论

宴会过后,罗昭云还让御膳房的厨子,备好了猪瘦肉和肥膘肉,按官爵品秩大小,分到不同斤两的。

经过了此次杀猪菜的现场品尝,使得累世勋贵的官员,对猪肉的理解,也都加深了,偏见减少,虽然心里还稍有些抵触,但是也能够吃得入口。

这又是皇帝御赐之物,谁敢不高高兴兴地接受?

当然,寒门的一些官员,倒是欣然接受,而且还从心底上替百姓、替朝廷,感到高兴。

这些官员来自于民间,许多出身的家门并不高,或者家道衰落了,经历过苦日子,没有荤菜,没有肉食,非常清贫。

如今黑猪肉能够放心食用,而且产量高,关陇安定地区,口粮充足了,家家都能够饲养,到时候,年春养猪,年关宰割,可以过丰盛食用大半年的了。

特别是像高士廉、辛公义等人,心中忧国忧民,装着天下百姓,得知养猪能够推广,以后百姓都能吃上肉,特别高兴,比自己吃上一顿美餐佳肴,还要高兴百倍。

“这次吾等百姓,有福也!”

“当天下人人吃上肉,可以每个月吃上几次,那真的是太平盛世了。”

“以往盛世,百姓也都不能随便吃肉啊,顶多温饱,不挨饿了!”

这些老臣们都有些感慨,一手提着肉,一边感慨着,彼此议论,感到大华的前景会越来越强盛与繁荣了。

宴会散席后,魏征代表御史台入宫有事奏报。

御书房内,罗昭云坐下后,抿了一口茶,对着魏征道:“今日宴会,你觉得,文武百官可曾真心接受这黑猪肉?”

魏征拱手,坦言道:“臣觉得,百官吃的很尽兴,绝大多数都会接受杀猪菜和黑猪肉,少数勋贵官员,出生门阀大户,有的家族累世公卿,显赫一时,家族观念深重,可能一时半会也无法完全接受,吃是吃了,让他们心悦地接受,放在与牛羊肉同等的地位,怕是还需要时间。”

罗昭云点了点头,觉得魏征分析的有道理,难改变不是口味,而是固有观念。

对于那些勋贵大族,他们百年积累,自视贵族身份,肯定对饮食有所讲究,并非什么东西都选择服用。

不过,罗昭云也不着急,并非让所有人都接受,有些人,爱吃不吃,跟他何干?这黑猪饲养技术,主要是为了推广天下,让民间百姓陆续饲养黑猪,到时候改善民间的生活条件,有了廉价的猪肉,百姓都能吃上肉,改善体魄,增强体质,这才是最重要的。

聊过这件事后,魏征脸色犹豫,拱手道:“陛下,臣入宫面圣,是有一件事情,需要禀告。”

“哦,什么事?”

魏征谨慎道:“最近长安城内,各方的勾栏、青楼之内,有一些流言蜚语传出,说什么灾患不断,与陛下失德有关,十年征战杀敌,煞气过重,当了皇帝,才会有此天灾水患,说是上天为了以水克火,剿灭陛下身上的戾气和火气!”

罗昭云闻言之后,脸色沉了下来,这明显是诽谤之言,拿自然灾害来借题发挥,故意抹黑他的君王形象。

“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罗昭云蹙起眉头,压住了火气,这件事对魏征发脾气是没有用的,而且,能够察觉到,这是幕后有人别有用心在中伤、抹黑他。

“就是最近,这两三日间开始传开,听说武侯府已经拿到了一些嚼舌根的人,经过严刑逼问,有的人是受人指使,或是拿了钱财,在恶意传播、造谣,不过尚未查到幕后主使,臣担心朝堂上有人借此事做文章,所以提前禀告陛下,好心中有数。”魏征感受到陛下脸色变化,但还是坚持地说出来,他身为言官之首,发现问题征兆,当尽职进谏。

如果是隋炀帝杨广听到这种事,估计直接要贬斥魏征,然后下令砍杀一批人了。

但罗昭云来自后世,对这种谣言,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说白了,就是舆论导向,有人要掀起舆论战了。

朝廷需要一个口舌,控制民众的思想,引导读书人,接受朝廷的思想、观念、奋斗目标,把控好宣传,是非常重要的。

好在他早就在思考这方面的事情,提前有所筹备,正好在此事上,派上用场。

“无妨,谣言止于智者,朝廷只要有途径,说明情况,定期能够发出新闻报刊,介绍一些国家大事,把真善美、朝廷功绩的一面说出来,只讲我大华做得好的方面,介绍番邦和敌方不好的地方,形成一种对比和反差,这样士子阶层,还有百姓们,都能够安于现状,拥护朝廷的治理了。”罗昭云淡淡一笑,看来升级版的《大华时代周刊》,需要发行了。

以前朝廷发出的檄文和政令较多,贴在坊门、城门、东西贸市人较多的地方,来公布一些政策和通知,如今要更加系统化,完善化,推出朝廷的周刊,类似新闻的联报一样,撰写有利于大华的言论,从农业丰收、朝廷新政、太学招生、工科格物、番邦风情、赈灾情况等,有所介绍,这样能够引导民众跟随报刊的思想来走。

“陛下,是否要派御史言官,对朝廷百官申明此事,不得私下乱议,也要管好自己的族人,目前有的官吏被发现,留恋烟花之地,宴饮之风开始流行,一些勋贵子弟,倒是口无遮拦,喜欢在勾栏中跟着胡言乱语。”

罗昭云虽然不大赞同言论过度管控,但是,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是需要一定把控的。因为隋唐时期,百姓接触的信息太少,很容易被蒙蔽,一些官员既然拿着朝廷俸禄,一边背地里言损朝纲和君王,的确有些过分,微微点头道:“在朝廷举措尚未公布前,你可以让言官点一点官员,注意延续,并且回去拟定官员的言行准则,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作风问题,也是要管一管的。”

“臣知晓了。”魏征拱手一礼,接下了这个差遣。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十七章 斥候营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会师请罪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国降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备而来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九百七十七章 开元通宝第二百五十二章 调兵有策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国朝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军汇合第八百七十章 请君入瓮第八百三十一章 夏军迎战第九百八十五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虑细微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华学刊第三百七十一章 被迫弃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瓦岗豪杰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织布机第四百九十六章 出兵援救第八十六章 逍遥随风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势力第六十章 犒赏三军第五百一十三章 跟萧后的秘密第四百三十六章 同枕而眠第二百九十六章 班师回京第二百七十三章 协议生效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飞仙第四百五十三章 红拂女的经验第六章 蛰伏隐忍第九百七十六章 粮饷困难第三百七十三章 根基已固第六百八十八章 惊人辛秘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与非第三百零二章 游坊市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术第二十五章 卖粮车队第二百七十七章 没人想你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缘的故人第三十七章 斥候营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软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八百九十四章 重用寒门臣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胜局已定第八百一十四章 开科取士第二百五十三章 胜利在望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兽厮斗第七百零四章 佳丽齐聚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归罗第七百七十八章 朝会争论第六百九十章 谋巴蜀第九十九章 招揽之意第五百零九章 来贺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为谋第八百六十六章 攻晋阳第四百零四章 落难第一百六十五章 先锋血战第四百零一章 计中计第五百零三章 相顾无言泪千行第七百二十章 招安李密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线崩溃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投罗网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七百七十章 剑指长安第五十九章 夜下倾谈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进军第四百零六章 追逐战第七百七十四章 盘踞关中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八百九十四章 重用寒门臣子第七十二章 刀法绝伦第五百六十一章 战苏烈第四百零四章 落难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议投诚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峡州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关风与月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云堡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八百九十章 窦侠女的目标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开心扉第八百九十章 窦侠女的目标第一千零三章 任用钦差大臣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边陲第九百一十五章 紫嫣到来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亲自南征第一百一十七章 岁尾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九百四十五章 听战绩奏报第四百一十六章 患难与共第九百七十九章 参知政事第一千零六章 老成谋国第九百二十章 一夜晋阳破第九百四十九章 不屑交谈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大难临头各自逃欠更补章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