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

兰陵公主问道:“嫂夫人,当晚在宴会上见过这位罗成吧,印象如何?”

萧妃国色天香的脸颊上,淡淡一笑:“少年俊杰,名不虚传,再过几年,或许能成为名动天下的才士。”

“哦,舅母对他的评价竟如此高,这让我们也想见识一下了。”宇文娥英在旁瞪大美眸,也非常感兴趣。

她是乐平公主杨丽华唯一活下来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当年杨坚篡夺北周天下,建立隋朝,杨丽华一时无法接受,对此更加愤恨,隋文帝虽不能责备她,但心中对她很愧疚。

在宇文娥英选婿的时候,杨坚就高度重视,几乎把京城的贵族子弟都召集在弘圣宫,试他们的技艺,当时任幽州总管李崇之子李敏入试后,被乐平公主相中,选为女婿,被隋文帝直接赐予了柱国之职,就有表达弥补她母女之意。

如今,这宇文娥英已是三旬年纪,她的丈夫李敏,更是关陇李阀中的中流砥柱的人物,势力庞大,尊贵无比。

只有十岁的小郡主杨采玉因为当晚没有被父亲准许参加晚宴,所以没有看到罗成现场作诗,也没有看到精彩打斗,有些闷气,毕竟少女心性,在一旁嘟嘴道:“依我瞧,也没什么了不起,还不是被鱼成都几刀就劈倒了,武功疏松平常,差得远了。”

诸女都是嫁做人妇的贵夫人,闻言啼笑皆非,这有什么可比性了,她们只是有些赞赏罗成作诗的才华,而不是因为他的武功高强。

萧妃微笑道:“那怎么能同论哩?鱼成都目前已是大隋军方第一高手,打不过他,并不丢人。罗成只有十四岁,能有那样的武艺,少年杀敌立功,实属不易,比京城那些贵族子弟强出不少,加上文采出众,这样的少年俊杰,玉儿还看不在眼里吗?”

“呵呵,就是,姐姐倒要瞧瞧,日后玉儿要找什么样的如意郎君,肯定文武双全,大隋第一能人吧?”南阳郡主杨采环,是她的胞姐,平时姐妹情深,但有时候,也会取笑一番。

“哼,怎么也比姐夫强!”杨采玉虽然只有十岁,但是心智已经趋近大姑娘,听得出褒贬意来。

“哎呦,小妮子不大,就知道选婿了?”几位姑姑和表姐们,都看是嬉笑起来。

“我年纪还小,才不考虑呢,只不过,将来要选,肯定选个大英雄,文武全才那是必须的!”杨采玉一本正经,眼眸中带着一种对未来的憧憬。

诸女都是过来人,听小妮子说得有板有眼,堂堂正正的模样儿,衣袖掩口,笑得更欢了。

………

罗昭云、长孙无忌等人也租赁了一艘船只,搬出长孙晟公子的名号,很顺利就拿到一艘不错的舫船。

两名长孙府的侍卫又去买了一些饭菜和菊花酒,登船上去,游湖用午膳了。

“好多船啊,估计京城中,许多贵族子弟、达官贵人都出来秋游辞青了。”长孙无忌看着芙蓉湖上的近百船只,忍不住感慨。

湖光山色,波光涟漪,歌声缥缈,许多画舫之上,歌舞升平,丝竹声不绝。

“罗兄长,我听闻下午有花楼夺魁的赛事,主要在铜雀楼、红袖薇、妙音阁三家行首来角逐,不知你看好哪一家,我们可以提前下注?”

罗昭云笑着道:“选妙音阁吧。”

“妙音阁?但我怎么听侍卫说,这次最没优势的,当属妙音阁了,铜雀楼和红袖薇的几率最大。”

“那些胜算大,赔率却小,赚不着什么,不如押妙音阁,一旦胜出,可就能多赢一些了。”

“有道理。”长孙无忌觉得他说的不错。

“不知这次如何来判断,谁高谁低?”

长孙无忌道:“据说一是根据现场观者的呼声大小,二是有几位朝中高爵大员、大儒、名士子组成评团,参与评论,结合在一起,均是上等者,才能胜出。”

郭孝恪也有些学问,在旁说道:“像妙音阁,如果只是弹琴,围众可听不太懂,岂不是弱了一筹,呼声不显,就失了先招,怕是要的下等了。”

“嗯,许多人都是这样觉得!”长孙无忌点头道。

郭孝恪叹道:“听说这三大青楼行首,都能文词,善谈吐,妙应酬,评品人物,对答有度,士子贵勋络绎不绝,能量不容小觑。”

罗昭云脸色露出神秘的笑容,争花魁的好戏,午后就要上演了。

………

湖面上,还有几艘画舫,非常华贵气派,里面坐着的都是京城内身份高贵之人,当然,多以年轻人、中年人为主,上了年纪的大臣,人数会少一些。

杨昭一身蟒袍,身材虚胖,坐在一艘船只的楼阁内,在宽阔的舱楼大堂内,有不少人,跟这位晋王坐而论道。

其中有他的亲信,如妹夫宇文士及,表姐夫李敏,表弟独孤开远,还有东宫左庶子张衡、右监门率赵行枢,以及若贺若弼的儿子贺若怀廓,长孙府的长孙无傲,杜家公子杜公瞻等,围聚了接近二十人,其中不乏他晋王府衙的谋士、客卿、长史等。

这些人大多出身关陇贵族,都看出当今陛下病重,过不多久,太子杨广能登基,那么杨昭是皇嫡子,自然也将成为新太子,他们此时就聚集在杨昭身边,有拥戴、套近之意。

诸人一边饮酒听琴赏舞,歌舞停了,也会谈论一番,气氛融洽。

在另一座豪华画舫上,杨暕也着急了一些心腹,拉拢一些贵族子弟饮酒作乐,如宇文智及、李长雅、独孤恭、狄仲锜、陈智伟等人,也多是关中贵族,与杨暕走得很近。

由于关陇的门阀、贵族实在太多,相互联姻之后,盘根错杂,甚至出现一个家族内,支持不同的人,任何时候为家族保留回旋余地。

除此之外,杨玄感、薛道衡、虞世基、杨雄、李密、李善衡、韩世谔等不同年纪的京城贵胄,都有舫船在游湖看景。

大隋的京城内,这一日,汇聚了太多的人,许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一笔的人物,也出现了,丝毫不知道,他自己日后能够被史书记载,流传后世。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谋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揽八郡第九百八十五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长第五百零一章 坚守孤城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八百四十章 嫂皇后第七百五十八章 洛阳兵变第八百五十六章 绝户计的实施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局势不妙第八百六十二章 生擒唐太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讳第六百一十四章 做说客第五百四十五章 重炮逞威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势各不同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败俱伤第八十二章 邂逅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临辽水第二百九十九章 干柴和烈火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隐患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东都第八百三十一章 夏军迎战第五百零七章 南陈遗族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敌之计第八百四十七章 两军会师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关漫漫真如铁第七十章 宴上比斗第六百六十章 兄妹谋划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门相见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烛夜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见欢第八百九十八章 淡化心结第一百三十五章 截杀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诞生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七十八章 登临罗府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见欢第六百六十二章 杀机浮现第一百九十九章 芙蓉花开俏公主第一百零九章 幽州来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枭雄陨第九章 潜龙在渊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一百四十九章 汉王反第八十一章 密谋第六百二十五章 振奋士气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七百二十七章 唇亡齿寒第五百六十二章 将计就计第三十二章 救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华危机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得不防第两百零二章 佳人吹玉笛第七百二十章 招安李密第四百三十五章 聪慧的塔格第一百四十七章 诓骗之计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三百五十七章 战前总动员第九百零七章 春耕第八百六十八章 粮道出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选择第六百七十四章 消息惊人第九十章 暗流不止第一百七十九章 两军对峙第三百七十四章 北齐遗族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四十九章 袍泽兄弟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课第五百五十章 出关平乱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局势不妙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峡州第五百二十三章 长兄逼婚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朝议(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皇后献策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五百九十七章 远行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见欢第九百五十五章 滋扰敌营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心惶恐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四百八十九章 雄关破第二百九十九章 干柴和烈火第八百八十五章 禁闭的平阳公主第三百七十九章 势如破竹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软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试图改变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败涂地第七百三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隐患之防第五百九十七章 远行第三十二章 救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堵死后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与非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场血战第六百六十四章 家眷到来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主驾到第六百六十七章 铁马冰河入梦来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